南北口味不同
至於配料,則分為白灰、紅灰、黑灰,每家做法不同,也就是招牌響亮與否的關鍵。
「我們買回來的酸灰,要加高粱酒、水、鹽及味素浸泡,泡得愈久愈好,至少要二個月才能用」,吳劍輝表示,白灰做得不好,吃了嘴會破。用荖葉包檳榔吃,抹這種白灰即可。
白灰再加上甘草膏、梅子粉、蜂蜜、中藥、茶葉末等不同作料,因顏色深淺不同就成了所謂的紅灰或黑灰。現在檳榔業所謂的連鎖化經營,就是向打出名號的攤子買紅灰,再掛上他們的招牌如金國花,阿秋等。
「金國花的較辣,也較貴;阿秋的就比較適合一般口味」,在雜誌社做AE的吳榮坤表示。
「南部的人做得比較用心,北部都隨便做,比較難吃」,任職傳播公司的吳啟文認為。難怪較有名的「品牌」,多為南部人打出的。
以紅灰為配料的檳榔,會加上一片荖花或荖藤,北部人較喜愛。「南部多吃包荖葉、配白灰的,味道比較強烈辛辣,而且耐嚼」,也曾在台北賣檳榔的吳劍輝說,經過化學變化後白灰吐出的汁比較紅,看起來不雅,可能也是不受台北人青睞、而偏愛紅灰的原因之一。
〔圖片說明〕
P.44
過去在鄉下以一排檳榔做地界的情景,愈來愈少見了。
P.45
在公路兩旁常可看到檳榔五步一攤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