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甫過,剛結束的球類比賽傳來消息:大陸隊在網球賽的七面金牌中,獨贏三面。
台北,剛結束的中正百年國際女子網球比賽——也是維吉尼亞香煙杯巡迴賽的一站,華裔選手希麗文,以五戰五勝的佳績,取得維吉尼亞香煙杯巡迴賽台北站的冠軍。
希麗文來自香港,有一半中國人的血統,兩年前曾名列世界排名第五十九。她身高一六四公分、體重六十公斤,與國內網球選手身材相差不多。
中國人也可以打好網球?
曾有人對中國人的體型及歷來在亞奧運競技的紀錄作研究,發現在中國人適合發展的單項中,過網子的運動——羽球、排球、桌球、網球是最具潛力的一門。
羽球、排球在國內體壇算是頗弱的一環。桌球出了一個吳文嘉,目前在世界排名中努力竄升,可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至於網球,男網成績平平,女網則因最近幾個年輕選手技壓老將,且球技日益純熟,頗有大有可為的態勢。
這可從最近幾次的比賽看出。
(右)來自香港的華裔選手希麗文,是維吉尼亞香煙杯台北站的盟主。(鐘永和)
圓滾滾的球,滾出冷門
我國網壇,每年都有幾次熱季:四、五月間舉行的國際青少年網球賽、肯尼士公司贊助的肯尼士杯國際青少年網球賽,以及年底的國際職業網球錦標賽——像以前的三國四強國際網球賽、今年的中正百年國際錦標賽等都是。
這三項比賽均在國際網球總會(簡稱ITF )列有紀錄,成績納入世界排名的積分計算。依據國際網總的分類,青少年網賽共分六級,其中義大利、法國、英國、美國、橘子杯等五大公開賽是第一級,積分最高。我國的國際青少年網球錦標賽被列為第二級,積分僅次於第一級。積分高的比賽獎金也高,會有較多好手參加,若能拿到名次,會提昇世界排名。
世界排名依各場比賽成績,累積算出積分。積分高的選手可列入「種子」球員,直接參加各比賽的會內賽,否則要由會外賽打起,種子也按電腦排名分名次。因此,實力、獎金和排名是相輔相成的。
四月間在宜蘭舉行的國際青少年網球錦標賽,已在我國舉行過五次,在此之前,我國選手最好的成績只到過單打前八名。
球場上有所謂「球是圓的」的說法,觀賞過今年比賽的球迷,大概會對這句話有所體會。
賽前沒抱很大希望的我國代表隊,在第一回合裡,卻連連過關斬將:如越級比賽的我國十三歲小將王思婷,打敗了香港的第四種子托莉法;另一名選手林雅慧打敗了印尼的第五種子韋比蘇諾;第二回合,王思婷居然還爆出冷門,將曼谷、香港青少年網賽冠軍菲律賓女將莎貝濃淘汰出局。
莎貝濃,當時是亞洲青少年網球賽積分最高的選手,曾得過三個以上巡迴賽的冠軍。
比賽後期,雖然王思婷因為壓力過大、後勁不足而輸了,僅得到第三名。但她的崛起,已給多年來投注無限財力、心力的國內網壇,帶來了很大的鼓舞。
王思婷在台南市立網球場上勤練發球,這也是她目前最需加強的一環。(鐘永和)
英「雌」出少年
今年九月,包括王思婷、林詩敏、賴素英在內的幾名網球小將再度出征,到香港參加世界青少年杯會外賽。這也是國際網總認可的重要比賽,每年舉行一次,由來自各洲的卅二支隊伍(男女各半)參賽。繼四月間的佳績後,我國女將又五戰全勝。這等於打進了世界前十六名,又是一項新紀錄。
國內女網英「雌」出少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民國六十年間,嘉義竹崎國中的一群女將,就曾打敗比她們大上好幾歲的老國手;但這幾年國內女網界似乎還更有看頭。
最搶眼的,當屬人稱「網球小天才」的王思婷。
王思婷是台南培養出來的網球好手,今年才從國小畢業,雖然她在國小時就是「越級」之王——四年來在全國分齡賽中,八歲時拿十歲組、十歲拿十二歲組、十二歲拿十四歲組的冠軍,但因為大眾注意的焦點在成年選手身上,因此她的名氣還沒有很大。
去年十二月,她在全國排名總決賽中,第一次越級打成年組,一下子便打贏了何秋美、王岱華兩位國手,從此聲名大噪。今年四月打贏莎貝濃後,她的實力更被確定。目前她在國內排名賽中,平均成績是所有選手中最好的。
胡娜目前的排名一百一十,是中國人中排名最好的。(鐘永和)
國際網壇大趨勢
國內網球女將的年齡層愈來愈低,已是個確定的趨勢。王思婷之外的幾個好手,像在剛舉行過的中正百年國際職賽中與胡娜對壘的林詩敏、前面介紹過在國際青少年網賽中打敗過第五種子的林雅慧,以及前年在國際青少年網賽中打進前八名的賴家雙姐妹——賴素玲、賴素英,及另一個選手林芳伶等,都未滿廿歲。
這與國際網壇的大趨勢相互吻合。
根據國際職業男子網球協會(簡稱ATP )的統計,十五年來在國際網賽得到冠軍的選手平均年齡愈來愈輕,目前已到了平均廿四歲的谷底。
國際女網壇的轉變更明顯。在全世界矚目的四大公開賽中,雖然大部分的冠軍和獎金,還是由兩位老將——廿八歲的娜拉提諾娃、卅二歲的艾芙特抱走。但是年輕小女將卻已日漸出頭,目前在國際職業女網(簡稱W TP)的排行榜中,十八歲以下排名前十名的共有三位,其中一個就是曾來過台灣的阿根廷國寶莎芭提妮。
這當然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現任巨運公司經理,也是網球教練的張本卿指出,國際網壇的打法愈來愈講究多樣及速度,今年在溫布頓大賽中拔得頭籌的西德「速度王」貝克,其發球速度居然達到每小時一百五十六哩(一般球員只能達到八十至一百哩)。貝克今年只有十八歲,一般咸認,年輕,是他能維持這項厲害殺手鐧的主因。
網球種籽現已在各地開花結果,成為國民休閒活動的重要項目。(鐘永和)
女子打法男性化
女網的打法也愈來愈男性化。傳統的底線打法已不足以應付大賽,現在的「全能型」女選手,能上網、截擊、吊小球、切球、高壓殺球,要成為「全場跑」球員,強勁與持久體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肯定的,年輕,是她們最大的本錢。
我國女網好手的年紀愈來愈輕,與國內發展環境也有關。我國女網約從遷台後才發展,早期的女選手,像現在還常在國外高齡網賽中稱霸的劉香谷、張晴玲等,不是從大陸時代打起,就是因環境之便,到國外學習。劉香谷曾代表我國參加第三屆亞運,得過女子單打、男女混合雙打銅牌;張晴玲後來到美國打職業賽,曾進過排名前五十,現在看來,這仍然是難得的好成績。
但我國早期女網史上,可以看到成績的,也就只有這兩個人。一直到民國六十年初,由台銀、台電等一些公營單位培育出來的女將劉玉蘭、詹秀棉、李秀等人,打球時,也都在廿五歲左右。
網壇「希望在少年」,這個希望需要教練、球員一起來耕耘。(鐘永和)
網壇「紅葉」
民國六十五年,在台北基督學院就讀的一個年輕人張約翰,心血來潮,到台北學苑的網球場看球。「看呀看的,總覺得不大對勁,覺得國手的程度怎麼只是這樣,要打敗他們,好像不是很難!」他想。
後來他慢慢地接觸,看書、看比賽、找人談論,對這種圓滾滾的小黃球愈來愈有興趣,剛好有一個機會,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嘉義竹崎,在等服兵役的空檔,找來幾個孩子練球,這就是被稱為「網壇紅葉」的竹崎國中女網隊誕生的緣由。
竹崎國中後來果然實現張教練的心願,連連打敗當時極負盛名的幾個老國手,而女網的種籽,也就這樣播了下來。
張約翰指出,竹崎國中女網隊所以被稱為「網壇紅葉」,還有個重要原因:網球向來被認為是時髦且貴族化的運動,從來沒有人想到過可以推展到鄉間,尤其是竹崎——當時一般人覺得是窮鄉僻壤的地方。
而竹崎的女將又多是「以小吃大」,像現在代表四維公司打球的國手溫秀專,當年打出全國單打第三名的時候,還是個國中二年級的學生,這是以前從未有的。
竹崎的女生後來升入高中,獲得以生產方糖、葡萄糖聞名的四維公司支持,加盟到它旗下,成為簽約球員。這樣的「出路」使中南部一些中小學也開始注意網球,對網球水準的提昇,有莫大的貢獻。
張約翰後來離開竹崎,結束網壇的紅葉時代。他自己覺得像這樣由教練拉球員打球的方法,其實並不是很好的網運發展途經,「那是為教練的興趣在打」,張約翰說。
今年七十二歲的劉香谷「寶刀未老」,在美國高齡網賽中經常稱霸。(聯合報資料中心提供)(聯合報資料中心提供)
培養一個網球員要「傾家蕩產」
台灣大學網球教練張思敏也認為,網球是一種十分個人化的運動,一定要心懷興趣、有幾分天賦,加上各方的全力投資,才可能打得出來。
「國外名將如馬克安諾、康諾斯打球,都是由父母全心支持,即使是培養出娜拉提諾娃、曼莉可娃、藍道的共產國家捷克,孩子打網球的第一步,仍得父母帶領」,張思敏說。
這當然與網球的基本特性有關,一座網球場,最多只能四個人使用;一筒三個普通的硬式用球,市價要兩百多塊台幣,且易磨損,三天兩頭就得換一筒球;再說球拍、球線,都是經不起折騰,說斷就斷;還有網球衣、球鞋、場地、教練費等……都要花費。因此網界常說,要「製造」一個好網球員,通常得「傾家蕩產」。
也就因為這樣,目前國內出頭的幾個小將,都是有家庭在全力支持的。像家住田中的林詩敏有個好媽媽,除負擔打球的全部花費外,還為她找了個韓國教練,下的資本夠厚。賴家姐妹的父母原在泰國經商,家境殷富,因此她們打球也無後顧之憂。
王思婷最是得天獨厚,雖然她的父親只是個中學教師,所得並不優渥,但經由台南網界的協助,王思婷白天打球場地免費;球衣、球鞋、球拍及練習用球均由肯尼士公司贊助;台南吳尊賢基金會及董氏財團,每個月也固定給她三千元及五千元的營養費。上個月台灣可口可樂公司更是大手筆,一下子送給她三年一百萬元的訓練基金。
希望在少年
這些點點滴滴的人情,證實體壇行之多年的定理——有實力就會有人注意;一方面也是體育付費觀念——要運動就需投資的具體實現。
很多人都認為,國內女網的新氣象,相當反映了國內運動界的一個現實——希望在少年。要培養一個希望並不容易,要摧毀一個希望卻很簡單。誠如一位體壇人士所說,網界目前最需要的,是如何讓這個希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