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一般「典藏型」博物館,甫於2010年10月中旬正式開幕的蘭陽博物館,其展出的內容為──「宜蘭」。
這座縣立地方性綜合博物館,秉持著「生態博物館」理念,化身為一扇迷人窗口,帶領參觀者深刻認識宜蘭的自然與人文,進而探索蘭陽大地每一個精彩的角落。
「要瞭解宜蘭、瞭解蘭陽博物館,就要從這裡說起。」站在頭城鎮烏石港遺址旁的蘭陽博物館入口外,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林正芳解釋:「蘭博設立的基地,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的展示。」
位於宜蘭縣北端的蘭陽平原,北起頭城、南至蘇澳、西至三星,是夾處在兩座大山(雪山與中央山脈)與萬頃太平洋之間的三角洲沖積平原。這塊富庶平原,因僻處後山一隅,又有嘎瑪蘭人據守,一直是漢人的禁地,直到1796年「蘭陽王」吳沙從北端頭城入墾,才改變了它的樣貌。
而宜蘭和蘭博的故事,也就要從頭城講起。
「頭城」古名「頭圍」,以「一夫當關」之勢扼守著蘭陽平原,素有「開蘭第一城」之稱;城內的烏石港則是入蘭海道的咽喉,因港區內有3塊黑色大礁石而得名。
清朝年間,河運可由烏石港直達今日頭城老街的盧家大宅、十三行口,進而上達宜蘭城,甚至進入員山大湖,掌控著整個宜蘭地區的經濟命脈與區域安全。清廷因此指定烏石港為宜蘭的「正口」,在此立海防、築砲台以警戒守備。
烏石港航運深受季風影響,每年春季一到,南風盛發,正是船隻相擁入港的季節,那風帆婆娑、舳艫相偕的盛況,留下了蘭陽八景之一「石港春帆」的美名。
19世紀末期,洪水帶來泥沙淤積河道,加上日治時代宜蘭鐵路已經開通,烏石港逐漸失去運輸功能。滄海桑田,昔日的深水港灣,變成了今日水深僅一公尺左右、占地4.39公頃的濕地,徒留烏石數顆,供人遙想當年。
為了紀念「石港春帆」風光,蘭陽博物館的入口處,特意設置了外型如帆的燈柱。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後,頭城再一次成為入蘭首站,更突顯矗立在此的蘭博的「入口」意義,也恰當地詮釋了蘭博「展示宜蘭」、而「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的立館意義。
(左頁由上至下)序展廳內的「雨絲燈」傳達蘭陽多雨的風情;「互動劇場」讓觀者在眾山環繞中,身歷億萬年前蘭陽平原從無到有的誕生經過;樓頂「山之層」的雷射光影,讓觀眾彷若置身蒼莽叢林中。
除了悠遠的歷史感,蘭陽博物館那不對稱的「單面山」造型設計,同樣也深具蘭陽特色。
所謂單面山,是指一邊陡峭、另一邊卻緩斜的山形,其形成原因是由於砂岩與頁岩相間的沈積岩層,因造山運動而隆起傾斜。傾斜的岩層因下層受到海浪侵蝕掏空凹陷,失去支撐力量而崩落,形成陡峭的剝蝕坡,並和原本的構造坡形成不對稱的地形。
在頭城鎮大溪到外澳一帶,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線是典型的侵蝕海岸,有著發達的海蝕平台與單面山等特殊地形。尤其距離蘭博不遠的北關海潮公園,就是一座最具代表性、巨大而完整的單面山地形。
由建築師姚仁喜所設計、甫於2010年得到「遠東建築大獎」的蘭博,正是取靈感於宜蘭單面山地形,建築物以20度角斜插入地的入口面,和70度陡峭的玻璃帷幕垂直相交,構成看似極不穩定又極具魅惑力的基本造型。
空間變化上,則以實體建築與的玻璃帷幕交錯;具穿透性的大片玻璃帷幕,又呼應著抬眼可見的天光雲影與遠處的宜蘭地標龜山島,讓參觀者能在行進中經歷室內、外景觀的轉換。
除了單面山造型,蘭陽博物館的外牆也值得仔細玩味。設計師以印度黑石、火山綠石、加利多利亞石與南非淺黑石等4種不同石材,配搭3種不同的表面處理方式,象徵12音階(一個8度音程有12個半音、亦即12種調性)的變化;再依循音樂家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春、夏、秋、冬4個樂章的節拍長短比例,來決定石片的寬度大小,最後隨著《四季》的旋律,依序拼貼在外牆上。於是,如山聳立的蘭博,原來也是一闕浪漫曲,傳達出「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的旨趣。
不會飛、專門養在田裡與稻共生的「合鴨」,可以除蟲、除草、施肥,也是宜蘭名產「鴨賞」的重要來源(上);而造型逼真的老乞丐(下),在3個月試展期間竟「募」得了2萬8,952元,令人莞爾。
由外而內,由烏石港遺址的歷史悠情,到峻拔的單面山主體建築,一連串的驚喜,在進入蘭博大廳時達到極致:開闊無柱的大廳,迎面而來是寬20公尺、挑高 30 公尺、4層樓高的大面玻璃帷幕,參觀者一邊眺望館外的烏石港濕地與萬頃藍天,一邊又讚嘆光影在玻璃、石壁、地面所交織出來的浮影流光。
登上手扶梯向外眺望,視野越是遼闊,先是低處的蒼鬱濕地與烏石遺址,接著連向烏石漁港的船型大樓,更高則是整面無敵海景,還有龜山島在大海中泅泳。
為了類比蘭陽平原山海交融的地理空間,蘭博館常態展的樓層設計,由4樓盤旋而下依序為:山、平原、海、時光廊,以及小巧的序展廳。
序展廳中,一盞盞流動著的「雨絲燈」自屋頂垂下,傳達著宜蘭細雨綿綿的情境。竹風蘭雨,宜蘭「厚」雨水,平均年雨量可達3,000公釐。挾帶著太平洋充沛水氣的季風,在山群三面擁抱下,一進入蘭陽平原就留下來,化成了雨水。雨水,滋潤著蘭陽的平原田疇,也培育出宜蘭人詩意的內在。
序展廳擁有一座互動劇場,播放著《宜蘭的誕生》。影像在環繞的牆面與地板上放映,翻騰湧動的地層,如此訴說著:台灣島約在500萬年前浮出水面,而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當初的碰撞擠壓點,就在宜蘭南澳附近,因此古老的「大南澳變質雜岩」年紀可達2億5,000萬年。
億萬年前地殼的變動,留下火山、地熱的痕跡。龜山島海域底下冒著滾滾熱流,不怕熱的「硫磺怪方蟹」居住在那裡。當參觀者的腳步靠近地上投影出來的怪方蟹時,可愛的怪方蟹就會機靈的翻滾開來。又歷經千萬年雨水沖刷,蘭陽沖積扇平原形成,溪流湖泊交錯分布;草浪、花朵亦跟著腳步長滋長綻放、跟著腳步蕩漾出一波波漣漪。精微的互動劇場,讓參觀者以雙腳「走」進宜蘭的誕生。
(左頁由上至下)序展廳內的「雨絲燈」傳達蘭陽多雨的風情;「互動劇場」讓觀者在眾山環繞中,身歷億萬年前蘭陽平原從無到有的誕生經過;樓頂「山之層」的雷射光影,讓觀眾彷若置身蒼莽叢林中。
登上令人目眩神移的手扶梯,爬向4層樓高的「山頂」,進入常態展第一個主題「山之層」展場。氤氳的燈光、朦朧的霧氣、垂直披掛的布幕與直立的展示櫃,讓人彷彿穿梭在虛實交錯的迷霧森林裡。
春夏之際的思源埡口,大冠鷲昂立枝頭,山胡椒樹前張著大眼睛左右顧盼的是白面鼯鼠,還有一隻盤古蟾蜍藉自己岩石般的粗糙皮膚隱身一角,無怪乎思源埡口被稱為「物種的百寶箱」。
咦,淡淡的檜木香氣傳出,這裡是台灣3大林場之一的太平山,也是日治時代台灣最大的檜木產區。檜木是扁柏與紅檜的統稱,其高度可達60公尺,直徑可達6公尺,喜歡在陰涼潮濕的山區成長,生長速度緩慢。宜蘭海拔1,100至1,200公尺的山區,都有珍貴檜木存在。
除了檜木,太平山翠峰湖銅山一帶,有著900公頃左右的山毛櫸,是台灣山毛櫸的最大聚居地。山毛櫸是冰河時期的孑遺植物,也是台灣的特有種植物;每到秋天,大片紅色的山毛櫸葉染紅了整個山頭,煞是好看。
依附這稀有山毛櫸生存的,則是更稀有的「夸父綠小灰蝶」,因為牠們的幼蟲只吃山毛櫸嫩葉。當午後陽光穿過迷霧照進森林,或許有幸看到夸父綠小灰蝶迎著光線翩翩起舞的身姿。
站在「山之層」展廳邊緣,俯瞰下去,「平原層」與「海之層」正在底下等待著參觀者探索。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宜蘭全年下雨的日子超過200天,宜蘭就是這樣一個水的故鄉。平原層展示焦點在於:河川如何影響蘭陽平原的社會經濟,以及宜蘭人如何與水共處的智慧。
你可曾注意過,宜蘭並沒有水庫、埤塘等儲水建設,然而宜蘭卻有充沛的好水供養土地上的人與物。除了豐沛的雨量,還因為蘭陽平原沖積扇是以透水性佳的礫石地層為主。雨水滲透地表成為地下水與伏流水,就是蘭陽地區的天然地下水庫。當地下水受壓或遇到堅硬的岩盤,則形成湧泉,在地人稱作「毛蟹吐沫」。
當時的經濟也沿著河運興起,1920年代宜蘭城西門渡口的街市就是一片繁華。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蘭陽溪百年來的變遷,藉由透明壓克力地圖的重疊比對,真個見證了什麼叫做「滄海桑田」。清代至今,每當「反溪水」──溪水氾濫改道──時,田地流失,屋宇沖毀,人命淹沒,民國五、六十年的舊報紙,紀錄著宜蘭人與溪河之間的愛憎磨合,在宜蘭甫遭受颱風「梅姬」摧殘的此刻看來,分外貼切。
「咦,為何要將脫穀機放在鴨母船上呢?」若不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恐怕很難想像這種「坐船收割」的方式:
眼前被水淹沒的稻田裡,站在水中的農夫忙著將搶收的稻子遞給船上的伙伴,放入脫穀機中打穀。在宜蘭頭城下埔等低窪地區,農民一旦碰上山洪爆發,或者海水倒灌,一片水鄉澤國裡,就會出現這樣划「鴨母船」(古早時代淺水區的接駁船)收割的景象;下埔居民還練就了「站在兩根竹竿上插秧」的好本事,防止雙腳陷落深深的泥淖之中。
水與田,映照著宜蘭的天空與山川。腳下「鴨禾田」模型,一群毛茸茸的小鴨子在水田裡悠哉踱步吃蟲,糞便則充當養分,這樣的傳統智慧,迄今仍被宜蘭農家奉行著。
由兩千多根壓克力光柱組成的「宜蘭之光」,是依蘭陽平原等高線製作的宜蘭地圖,燈柱底層則是各地的名產或名勝。
大自然在蘭陽平原上編織著密密麻麻的溪河網路,這些大大小小的血脈,包括蘭陽溪、冬山河及宜蘭河3大動脈,都在壯圍東港匯流合一,進入太平洋。從展場「平原層」進入「海之層」,映入眼簾的正是河海匯流的壯麗景觀。
悠遊海之層,可以看見宜蘭多樣的海岸線、黑潮帶來海洋資源、海底火山的奧秘,還有宜蘭漁業文化的變遷。
「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這一條海中高速公路,在宜蘭外海形成湧升流,帶起深海營養成分,讓浮游生物聚集生長。宜蘭海岸線綿延101公里,共有大小十多處的漁港,其中以可以停泊一千多艘漁船的南方澳最為漁業重鎮。黑潮滋養著魚潮,魚潮又帶來漁業人潮與漁業文化。
「一鯃、二紅鯊、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加魶」,隨著宜蘭俗諺的唱唸,跟著亮燈的就是這些漁民心中珍貴魚種的排行榜。抬頭看,凶猛的鬼頭刀正在追逐飛魚!
每年入冬,從11月到隔年4月,包括日本、基隆及其他個各地的漁船都會前來南方澳「鏢旗魚」。站上蘭博最大一件展品「南風一號」之上,就可了解乘著巨浪驚險鏢魚的漁人們,是如何分配工作。
南風一號這艘檜木漁船由莊金榮先生捐贈。由於體積龐大,早在2007年博物館硬體建造期間,就已建成並置入預定展出位置,見證著蘭博建築主體的完成。
(左頁由上至下)序展廳內的「雨絲燈」傳達蘭陽多雨的風情;「互動劇場」讓觀者在眾山環繞中,身歷億萬年前蘭陽平原從無到有的誕生經過;樓頂「山之層」的雷射光影,讓觀眾彷若置身蒼莽叢林中。
每年東北季風吹起,頂著尖刺長嘴的旗魚就會利用洶湧浪潮浮游水面追食小魚,風浪越大,魚越鮮美,正是鏢魚的好時節。
南風一號上,高高的船頭架起了往前凌空延伸的「鏢魚台」,以真人拓模而成、栩栩如生的「主鏢魚手」雙腳套在固定架上,徒手握著重達十幾公斤的魚標,無畏巨浪的搖撼顛簸,定心凝視前方;後方的指揮手則負責在大海中追逐行蹤飄忽的旗魚。一旦目標逼近,魚鏢出手,尖鏢刺入魚體,待魚力竭時,即可將連著尖鏢的延繩收回,將魚拖上船。這種需要驚人眼力、膽識和團隊作戰能力的傳統魚釣法,如今在瀕臨失傳之際,已引起地方政府的保護與重視。
海之層裡,還有一件龐大的展品,那是漁船的心臟──燒玉式內燃機。內燃機宛如馬達,是漁船動力的來源。日據時代南方澳建港後,帶動了造船、鐵工業等漁業相關產業的生根。當時南方澳漁民參考日本改良製造的燒玉式內燃機,還遠銷東南亞呢!對於南方澳居民而言,漁季萬船齊發、內燃機轟隆震耳的運轉聲,可是大家共同的記憶。
站在十尺惡浪上追獵大魚,「南風一號」(上)鏢旗魚手的驃悍與膽識,如今已難得一見;展場的古董級漁船心臟──燒玉式內燃機(下),則見證了台灣漁業百年來的演進。
精雕細琢的蘭陽博物館,尚未開館即造成轟動,過去18年的波折起伏與辛苦堅持,總算有了代價。
蘭博的籌設,最早始於頭城地方耆老與文史工作者,而今整個工作團隊,也是由「在地人」一路參與、學習到經營。
「由自己人從頭學起,才能一步步建立經驗知識,這是宜蘭人的文化工作模式,不論童玩節或蘭博都是。」進入蘭博團隊工作6年的林正芳表示,一般政府建設習慣委外交由民間團體籌畫經營,委外或許方便快速,卻無法紮實培育出在地的人才與經驗。
蘭陽博物館的存在,並非一座獨立存在的博物館,也不僅止於展示介紹的功能,事實上,它是宜蘭「博物館家族」的核心。
早在蘭博發想時,宜蘭縣政府也規劃了「博物館家族」同時進行:分佈在宜蘭各地,呈現在地特色風土、自然文化的小型博物館,都是蘭博可堪利用的資源;相對的,蘭博則是地方博物館與社區對外的代表與發聲管道。
一方水土一方人。參觀完了蘭陽博物館,是親自走進宜蘭這座博物館的時候了。除了自行開車悠遊宜蘭,也可以參加館方規劃的「漫遊宜蘭」,到太平山「森」呼吸一番,走一趟林業風情之旅,或者走訪河口濕地,看著水鳥連天,飛過一片蘆葦沙地……,悠緩細緻的蘭陽之美,正靜靜等待知心者的發掘。
站在十尺惡浪上追獵大魚,「南風一號」(上)鏢旗魚手的驃悍與膽識,如今已難得一見;展場的古董級漁船心臟──燒玉式內燃機(下),則見證了台灣漁業百年來的演進。
電話: 03-9779700
網址: www.lym.gov.tw
依山面海,蘭陽博物館隱身在宜蘭頭城海濱,藉著瀲灩波光,映照出它那奇峻的身形。而仿單面山的斜面設計,讓宜蘭建築師黃聲遠大嘆「好想爬爬看!」
由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蘭陽博物館,以大量的鋼結構與玻璃帷幕為素材,建構出室內與室外交相呼應的天光雲影,榮獲2010年「遠東建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