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行為科學的目的,在研究人類的行為;而管理的目的,則在協調或約制人的行為,以共同追求或達成某一目標。因此,行為科學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環。
國內對行為科學知識的引進已相當普遍,但如何進一步實際運用到企業管理上,則有待加強。
在運用的過程中,有兩點應特別注意:一是如何將各種行為科學知識,根據企業本身的特性,予以印證與運用;二是亟待建立一套屬於自己、有別於西方的行為科學理論,並衍生出適合本國企業的管理靈感與方式。
管理之術自古即有,皇帝統御百官、將領指揮作戰、族長協調糾紛,皆需運用到管理的技巧。但因當時社會單純、民智未開,多憑主事者的智慧及好惡行之,並未形成普遍且有系統的學問。
到了十九世紀末,工業革命後,工廠、企業紛紛興起,為提高產量及工作效率,大家逐漸體認到管理的重要性。於是學者專家開始以科學方法做系統化研究,產生了「管理科學」。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以新方法研究老學問的新興學科,便從西方傳往世界各地。
圖1:台灣IBM公司人事部經理姚燕洪認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必須懂得因員工的不同,施以不同的管理。(張良綱/鐘永和/楊永山)
管理是科技整合的產物
「管理科學是科技整合的產物」,政大企管研究所所長劉水深說,「比方物料、設備的管理,有賴工程、資訊等知識,財務管理要用到會計、統計等方法。」
然而,無論那個層面的管理,都牽涉到「人」的因素——由人策畫及執行。人的思想、行為極為錯綜複雜,「人的管理」也就成為最受爭議及注意的管理學問。於是一些對研究人們行為早已奠下深厚基礎的學科,例如心理學、社會學等,便被運用到管理的理論和實務上。
不只是管理學界,其他許多社會學科,例如政治、經濟、文化……的學者,都對人類行為在該科目所產生的影響感到興趣,紛紛從各個角度展開研究,而在一九五○年左右,首度出現「行為科學」這個名詞。
圖2:國際電化商品公司常務董事簡靜惠(左)、總經理洪敏隆(中)與行為科學顧問陳怡安交換意見。(張良綱/鐘永和/楊永山)
行為科學與管理極有關聯
所謂行為科學,就是採取科學方法、有系統地研究人類行為的學科。把行為科學研究融入管理領域,產生不少有趣的理論。
流傳極廣的X、Y、Z理論,即是將人性的假設與管理配合起來。
X理論認為,人天生不愛工作、不喜負擔責任、對企業組織的目標毫不關心,管理者必須用強迫的手段和懲罰的威脅,來控制員工,使其達成工作需求。
Y理論則認為,人喜歡工作與否,要視工作帶來的滿足或痛苦感而定。在適當的情況下,一般人不僅願意學習接受責任,甚至會主動尋求責任。而運用想像與創意來解決問題,是普通人即具備的能力,非少數人的專利。因此管理者應該適當授權屬下,激勵員工發揮潛能,才可有效完成工作目標。
Z理論強調團體意識,認為一個業績良好的企業,員工必然有共同意識,互相信任,有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微妙而親密的關係;而有此關係,自可協力追求企業的發展。所以管理者應該做長期規畫,照顧員工生活、社交、工作各方面的需求,使他們對團體充分認同。
交大管理科學研究所教授謝祖壽指出,行為科學理論的介紹已相當普遍,但實際的運用尚待加強。(張良綱/鐘永和/楊永山)
凡事只要牽涉到人,變數就極多
現代管理的權變理論,不否定上述這些假設和管理方式,但是認為,我們不能把所有人歸為一類,用一種方式管理。
而且即使是同一個人,也不能固定被歸於某一型。人們有時需要懲罰的刺激,有時需要金錢或精神的鼓勵;有時願意接受領導,有時又喜歡參與管理;有時要求工作能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有時又迫切感到認同團體的必要;……因此很難找到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管理方法。管理者必須洞察員工的個別差異,採取具彈性的權變管理。
台灣IBM公司人事部經理姚燕洪說:「管理的難,就難在每個人都不一樣;而同一個人,今天和昨天又不一樣。」
圖4:政大企研所所長劉水深說,企業管理必須考慮員工心態、社會傳統、產業性質等因素。(張良綱/鐘永和/楊永山)
良好的管理,即在於合乎邏輯
至於何謂管理?有人認為,終其極至的說法就是「邏輯」。在「大學」一書中曾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可見天地之間萬事萬物,不外乎邏輯的思考,企業管理也不例外。
另有人以為,管理的定義應是,經由他人之力以完成工作。換句話說,管理就是讓屬下心甘情願工作,而達成預定目標。也就是對人事及物料做最合理的安排與調度,以維持團體的合理運轉,並追求工作績效。
企業愈小,管理愈簡單,因為主持企業者所管的人和事都少,安排容易。企業日漸擴展後,資源、人力、技術、時間、設備等因素必然有所變動,此時管理也要跟隨調整,以維持各層面最好的配合。因此企業愈大,牽涉範圍愈廣,管理也愈難,必須開始講求管理的技術。
我國管理學界對於引進新知一向頗速,對於行為科學用於管理方面的研究也不例外。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教授謝祖壽表示,國內大學的教材和課程中,有頗多行為理論應用的介紹;市面的企業管理進修班,不時開辦領導統御、瞭解員工心理等有關行為學的課程;有的企業則邀請學者專家去做心理、行為方面的專題演講,以促進團結、帶動士氣……。
完全相悖的方法,亦可交互運用
報章雜誌也不時刊出有關行為科學應用於管理的文章,但常出現各執一詞的說法,例如:
有一篇譯稿指出,「在最後一分鐘把任務交給部屬,並告訴他必須在明天完成,而不給予進一步的指示」,「只告訴部屬他做錯了,要他重來一遍,卻不說明什麼地方需要改進」,……這些方法能激勵部屬更有效地工作。
另一篇文章則持完全相反的論調:上級與下級溝通時,最大的障礙就是指示不明確。
文中舉例,總經理接到一通電話後,匆匆離去,出門前指示陳小姐:「告訴王組長,我到台東廠去了。」陳小姐因一向畏懼總經理,不敢問:「是告訴王組長還是黃組長?到台中廠還是台東廠?」
「因此,為了避免指示不明確所造成的錯誤,上司最好養成詳細解釋、重複說明,並要求屬下復述的習慣。」
當一個主管看到上述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難免會生不知所從之感。
一位專家指出,真正仔細思量,這兩種方式都有道理,但要看企業本身條件而定。如果是一個制度健全、人員素質整齊的大機構,或許適用前者;在一個人少事繁、制度未上軌道、同仁素質良莠不齊的小單位,採用後者出錯的可能性較小。
而且這二種方法亦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縱然大環境不變,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就可採用不同的方法。
要做到因人、因時、因地製宜
由此可見,管理的目標既然在人,而人心常變,又各自不同,其間變數太多,就得因人、因時、因地製宜。
政大企研所所長劉水深指出,國內企業界在管理方面的努力雖然相當積極,但多半還是學不到家。「原因是管理者沒有經常考慮到自己的經營背景,產業不同,工作性質不同,民族性、價值觀不同,管理的方式就不能相同。如果不顧本身的條件及特定需要,照單收下別人的一套,費盡力氣,恐怕也收不到什麼效果。」
這也就是最令企業主頭痛的問題:如何針對企業本身的特性,以揣摩出最適用的管理方法。
然而管理的中心既然是「人」,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管理的原則應是「大同小異」,也就是須符合人性需求。從行為科學的角度來看,有許多基本原則乃是互通的。
加強溝通,以建立共識
首先是注意溝通與表達。
中國人一向比較保守,拙於表達,欠缺溝通的習慣,主管與部屬之間常因溝通不夠而產生誤解。
比如,一般企業員工常會發出「老闆賺錢還不是靠我們,真想不透他為什麼這麼苛」的怨言,殊不知老闆也不好當,廠房的折舊、稅金、貸款利息、水電費等壓力,員工是感受不到的。相信他們如果瞭解之後,勞資雙方的關係應可改善,對生產力的提昇也會有助益。
花蓮中華紙漿公司有四大公開,營運狀況是其中之一。每位員工都知道公司月份的營運目標,也知道自己應當承擔的任務,彼此勉勵,因此公司既定的經營目標總是很容易達成,當然員工因此也能獲得較好的待遇。
由此可見,多溝通,讓員工多瞭解、多參與,乃是聚合員工向心力的磁鐵石。然而溝通的層面很廣,主管除了讓員工瞭解公司的情況外,也應多與員工接觸,了解員工的心理,彼此建立共識。此時溝通技巧扮演重要的角色。
溝通方式亦要視情況而定
徐木蘭所著「行為科學與管理」一書中指出,若想有效進行溝通,需注意下面幾點:
一、視情況採單向或雙向溝通。當一件事要很快讓對方知道時,用單向溝通;當事情需要對方完全瞭解,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時,要用雙向溝通。
二、妥當利用非語文的訊息。說話的音調要肯定有力,音量要大小適中,足以讓對方聽清楚;目光保持適當的接觸,使對方覺得受到重視。
三、態度是支持性的,而非防衛性。所謂支持性的態度,就是把對方和自己置於平等的基礎上,不強調能力、地位、外表的區別,多用「我們」而少用「你」、「我」,譬如:「我們一起來想想怎麼做好這件事。」而不說:「你去想想該怎麼做好它,再來向我報告。」
防衛性的態度,則是以優於別人的在上者姿態與人溝通,易使對方覺得自己無能,或造成不和諧的氣氛,有害彼此的溝通。例如常用控制別人、企圖改變對方的語氣(「你再這樣下去,我要報告上級」),或態度冷淡(「我實在很忙,沒時間聽你的理由。」),或使用武斷、評判的字眼(「這當然是愚蠢的做法」)。
四、不要讓先入為主的印象支配自己的態度。注意對方所說的話,不要受情感左右;未完全瞭解對方前,避免在心中判斷;儘量提起自己對話題的興趣。
以上都是溝通的原則,實際運用時效果如何,還是要看管理者的隨機應變。
將心比心,倒也不謀而合
有的企業主從經驗中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管理要訣,若拿來與行為科學的研究結果對照,竟也不謀而合。
新東機械公司總經理蘇村田談及管理上的心得,說道:「我不喜歡用主管、員工的字眼,這堶掄籈t著對立的意味。大家都是『從業人員』,工作的目的同樣是直接——為自己的生活,間接——為社會的繁榮;使此立場相同,溝通上便溫和而有效。」
這正是「支持性」溝通態度的平等觀念。
激發員工的企圖心,也是行為學者樂於建議企業主採用的方法。
激發旺盛的企圖心
在不同的企業裡,有些人做的是平凡的工作,卻有廣大的胸襟與抱負;有些人卻把自己限制住,不去追求突破與發展,不是自怨自艾,就是滿足現狀。
一個公司若能致力培養員工「大有為」的氣魄,員工在此環境中耳濡目染,自會努力學習,鞭策自己向上,公司也會因員工成長而進步。
英國瑪麗.關化妝品公司的創辦人瑪麗.關,就是一個最好的實例。她常鼓勵公司員工要看得遠,不斷汲取新知,突破自己的條件與瓶頸;為了鼓舞大家的雄心和信心,她送每個女員工一個大黃蜂鑽石胸針,藉以闡述她的哲學:「依照氣體動力工程師的說法,大黃蜂的翅膀太弱、身體太重,應該飛不起來;但大黃蜂本身不知道這個道理,它們飛得很好!」
由於她用心培養員工的信心,員工遂不再去想自己的缺失與限制,大家都有往前衝的幹勁,以致公司在幾年內就有可觀的進展。
內外互動,彼此感染
為了激起員工的工作熱情,主管要經常提醒員工保持樂觀、積極、愉快的心情,多關心周遭的事物;並告訴員工,如果你表現出充滿熱情的樣子,內心的熱情會繼之而來,同時會使同事和上司發生響應效果。連閱歷很深的老手,都會樂意幫助富有工作熱情的新人。
主管可以請員工就下面的問題,做一番自測驗:
——你常埋怨或嘮叨自己的困難。
——你對別人的困難感到索然無味。
——你不會主動幫忙別人而不與人計較。
——你不是一個對人熱情或有感情的人。
——你不是一個容易感恩的人。
——你不是一個樂觀有活力的人。
如果員工的答案都是「是」的話,那就要提醒他注意了。
鼓勵良性競爭
塑造一個競爭的環境,也能激發員工的上進心與創意。不管是個人競爭,還是大、小團體間競爭,都能使員工不斷提昇自我,把潛能發揮出來。但在實行的過程中,要先作教育和疏導,讓同仁明白競爭的目的在於促使個人與團體的進步,以免矯枉過正,員工落入惡性競爭的尖銳對立狀態。
工作團體中的個人態度,會影響團體的行為方式。在一合作意願非常強烈的團體中,實施個人性的獎勵恐難獲績效;此時應同時設定團體目標與個人目標,促使競爭發揮效果,但又不致損害到合作關係。
成功的經理人,懂得兼採個人目標和團體目標,在工作團體中融合運用競爭與合作的行為。
推行品管圈前,要先改善人際關係
日本盛行的品管圈,就是典型的例子——把數名工作性質類似的員工組成一個品管圈,一起研究改進工作之道。對內而言,須發揮團隊精神;對外而言(圈與圈之間),則是競爭的體現。
在成功的品管圈內,通常首先致力的是人際關係的改善、團隊精神的提高,接下來自然地促成個人技能與潛能的發揮。有些企業實施品管圈活動失敗,原因多在於未先改善團隊精神、加強溝通。
不論品管圈之間或個人間的競賽,首先要確立競賽目標,員工若能達成,即給予獎勵。口頭獎勵不失為好方法,可是若和金錢獎勵結合,可收更大的激勵效用。
行為學家進駐企業中
這類的行為知識,點點滴滴匯聚起來,即可在管理上發揮相當大的效能。
國內企業界已有將行為科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管理上的趨勢。不少企業聘請這方面的專家做顧問,或擔任改進管理的諮詢對象,或是要求診斷、規畫某個部門乃至整體的管理措施。
國際電化商品公司近年來很注重員工的「心理建設」。中層以上的幹部組成「工作坊」,每週聚會一次,每次三小時,由聘請的顧問帶領,從學習自我肯定開始,逐步進入激發潛能、自訂解決困難的方法和步驟等,以類似心理諮商、輔導的技巧,來協助參與者不斷開發本身的能力,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上。
國際電化公司的顧問陳怡安表示,這套訓練的出發點,即強調人為一切事務的中心,所有的辦法、制度,皆需靠人去製定、執行,因此一個企業要不斷追求進步,必須植基於每位員工的進步。
幫助大家開發潛力
根據「每個人都有無限潛力尚未開發」的基本假設,陳怡安認為,若給予一個人多方鼓勵,使之信心增強,那麼他便可把既有的能力發揮得更好。如果再指點一些思考的技巧或解決問題的步驟,則更能產生「順水推舟」之效。員工累積能力愈多,經驗愈豐,然後能觸類旁通,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公司的發展自然無可限量。
這項工作要如何進行呢?
「首先要建立彼此互相信任的氣氛,拋開職位、面子的拘束後,大家才能暢所欲言,互換經驗,互相啟發。」陳怡安說。
其次談到解決問題的步驟。陳怡安說:「假設有人提出工作士氣不佳的問題,大家都有同感,希望加以改善,我們就在『工作坊』裡,針對這個問題討論解決辦法。」
第一步是澄清問題。請每人舉出「士氣不佳」的具體例子,如:工作進度緩慢、注意力不集中、態度冷漠……等,接著提出理想中「士氣高昂」的表現又是如何。
第二步是找出這些情形的理由。譬如:注意力渙散←睡眠不足←常和家人吵架←薪水太低。把所有理由列出之後,再予以過濾,並要經過討論來辨別理由的真偽。
第三步是把士氣高、低的雙方面理由整理、分析,然後歸納出改進的方向。再接著分類討論具體的改進辦法,並擬訂詳細的實施步驟,編列進度表。如果有技術性問題無法自行解決,就要再去請教專家。
更認識自己,也更體諒別人
在這些過程中,從問題提出到構想解決方法,都是由公司成員主動參與,最後的決議也是綜合眾人意見的成果,實施起來自然阻力較小。
「工作坊」中,還有個案討論、角色扮演等瞭解自己、體諒別人、面對問題的訓練。參與的幹部把一套套方法學會以後,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就可循此原則帶領同事討論,而得到較好的解決辦法。
國際電化總經理洪敏隆表示,雖然白領階級的工作績效難以量化,無法用明確的數字表現訓練成果,但從大家在會議桌上的發言直指核心,以及工作情緒高昂來看,這些訓練的確有效。
該公司常務董事簡靜惠說,參加訓練的幹部都體會到潛力發揮的快樂,和迅能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我還接到過一封感謝信,是一位同仁的女友寫來的。她說她男朋友每個禮拜六一上完『工作坊』的課,就迫不及待打電話告訴她上課的收穫。她分享了他的喜悅,也感受到他的進步。」
綜觀「工作坊」的做法,即運用了前述行為科學理論:強調溝通、建立共識、激發員工工作熱情,進而發揮員工的創意與潛力。
行為科學對促銷活動亦有助益
行為科學知識也可運用在行銷方面:新產品的名稱、訴求對象、推廣計畫,皆需有心理學的背景知識,才能做得深入有效。
聯廣公司總經理賴東明即表示,策畫製作一個廣告,必須先瞭解訴求對象的知識水準、年齡階層、購買習慣等,所以聯廣對於市場調查、問卷設計或廣告技巧的表現,除聘用心理系畢業人員參與外,也請心理學者擔任顧問。
台大商學研究所教授陳定國指出,在廿、卅年前,國內剛引進管理這門學科時,企業界對管理知識有很強的排斥感。他們認為自己憑經驗經營,成果也頗佳,何須研究別人的東西。漸漸管理知識散播日廣,但大家仍在觀望,不願以自己的企業做試驗。
等到經濟成長高峰已過,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各企業為了生存,不能不檢討、改進現況;加上大家出國考察的機會日多,眼界增廣,看見他國企業經營方式確有不凡之處,乃生見賢思齊之心,遂紛紛研讀管理新知,希望擷長補短,以力爭上遊。
千萬別囫圇吞棗,以免弄巧反拙
但許多企業主在求好心切的情形下,患了「囫圇吞棗」的毛病,把外國或本國企業成功的管理方法照單全收,而忽略了國內環境與本身企業的條件、性質不同,以致「消化不良」。
舉例而言,有廠商一心想和著名大公司看齊,決定模仿別人所標舉的公司信念——「以高品質服務大眾」,作為自己的企業口號之一。於是印製精美的標語,張貼在辦公室、廠房內,又用大字體印在產品型錄上。然而囿於本身生產條件的限制,它並無力追求卓越的品質,也訂不出具體的改進計畫;因此它的業務人員仍須以削價方式和同業競爭,打出「高品質」的口號,卻根本無力實行,徒留笑柄而已。
如此不加思考地移植管理信念,不但不能發揮效用,反而可能造成員工對公司的不信任;以後即使主管確有心推行新措施,員工恐怕也心存疑慮,不會積極配合。
面對現況,日積月累下工夫改進
陳定國教授也打了個比喻:「管理的改進像吃中藥,要慢慢消化吸收、改善體質,沒有一針見效的事。」
而對行為科學的研究與運用,可望在我國企業改善體質的過程中助一臂之力。
新加坡大學管理系教授許士軍表示,國內有些企業已不再生吞活剝地接納企管理論與技術,他們在修改外來管理知識以適應本身環境的做法上,累積了不少經驗,也有相當不錯的成果。
若從行為科學角度,分析這些成功者是如何依照本身的情形(社會背景、員工心態、經營制度等),把外來的管理方式妥切地移轉到自己的體系中,那麼其他仍在摸索中的企業,便可揀選情況類似者加以運用,縮短摸索的期間。影響所及,我國管理升級的步調亦可加快。
至於國內行為學界對企業管理的研究,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說,根據西方現有的理論及研究方法,來對本地企業進行基本調查的(譬如工廠作業員的滿足度),數量相當可觀,然而能就本國情形,加以觀察、分析,自己建構一套理論來解釋某種現象的,則還不多見。
把行為科學落實於國內當前環境
後一類研究牽涉到「學術中國化」的問題。由於歷史文化背景、國家社會現況、使用的語文……不同,都會使我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對事物的認知,與西方人不大一樣。因此對事情因果的推敲與解釋,恐怕亦大異其趣。
像行為科學、社會科學這類研究人類活動的學問,文化方面的差距是亟需考慮的因素。然而,這些學科的整套理論架構、基礎方法,都是西方學者所建立的。
近年來我國學者逐漸感到,拿西方現成模式思考本國問題時,常有不足之處。但是重建整個學問的理論體系,非朝夕可成之事,目前只能說大家已有此自覺,感受到「中國化」的需要。而「行為科學中國化」乃至「管理中國化」,都是這個思潮中的一部分。
理論與實務交融,遇事能以簡馭繁
管理學者許士軍教授指出,或許急功心切的企業界人士,不認為這類理論性的研究能產生任何實質幫助,而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事實上,行為科學理論是分析、演繹實際情形而得到的系統化知識,而管理專家在研究實際問題時,常因理論的協助,得以較快對事情有整體的分析和瞭解,或從理論中得到應用的靈感,因此理論與應用實皆不可偏廢。」許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