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身形清瘦,談吐流露參禪的機鋒,自喻「風雪中的行腳僧」,渡人意志強烈。他以59歲高齡創辦法鼓山,如今僧眾人數超過200人,義工則超過5,000人,海內外弘法事業持續成長。回顧其一生,不僅照見近代中國歷史的顛沛流離,也是個人實踐佛法的獨特歷程。
聖嚴法師俗家姓張,名保康,1930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的窮困農家,自幼體弱,3歲才會走路,5歲才會說話,10歲學識字,13歲在郎山廣教禪寺出家。1949年加入國民黨的軍隊來到台灣,服役10年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袈出家,而後在高雄美濃山區朝元寺閉關。
在6年閉關期間,他除了打坐,便是埋首浩瀚佛教文獻,從佛教初期經典、禪宗與佛教八大宗派文獻到佛教歷史傳記,逐冊研讀,據而完成《比較宗教學》、《戒律學綱要》、《正信的佛教》等9部著作,奠定日後弘法基石。
出關後,他先是成為一位「行腳僧」,到處開班授課,鼓吹佛法的現代化、人間化。
然而,當時的台灣,知識份子對佛教的普遍印象是低教育階層人士的迷信,寺廟則多靠舉行經懺和替亡者誦經維生,鮮少重視經論著述與培養人才。為了改變這種流風,他在39歲時毅然赴日本深造,1975年以《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取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繼而在美國佛教會沈家楨居士的邀請下,因緣際會在美國紐約踏上禪師之路,並發展出一套動靜參半的禪修方法,成為日後法鼓山的推廣基礎。
1977年,聖嚴法師奉東初老人遺命,返回台灣繼承「中華佛教文化館」及農禪寺法務。1978年應聘為「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隔年於紐約創立「東初禪寺」,1985年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此後他便經常奔波於亞、美、歐洲各地,於高等學府與佛教社團弘法教禪。
1989年「法鼓山」成立,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理念,號召追隨者「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法師並親自奔走擘劃位於台北縣金山鄉、占地18甲的「法鼓山佛教教育園區」,歷經16年終於開山啟用。
在2005年開山典禮中,一度因腎疾傳出病重的聖嚴法師,微笑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弘誓,與四方信眾立約。此後,國際佛教學者、種子宗教師、社會人士常聚共修,僧團制度、規章亦趨於完備。
整體而言,聖嚴法師對佛教的改革與發展貢獻良多,乃因他以禪宗為本,跨越宗教與社會、研究與弘法的界線,渾然自成系統,故能接引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的信眾。他也積極與不同教派、不同宗教進行對話,例如曾與藏傳佛教的達賴喇嘛進行佛教修持上的交流,也曾與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暢談生死觀。
廣結善緣之餘,他亦相當自覺地與政商名流建立良好關係,也為兩岸佛教交流不遺餘力,例如2002年曾率「500菩薩走江湖」,在16天內與海內外五百多位弟子共同走訪大陸27座禪宗道場;同年,護送千年佛首回山東神通寺四門塔,更是傳為佳話。
在台灣,除了法鼓山,還有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等大型宗教團體,以救災、濟貧、醫療、教育、出版、傳播等多種形式,將人間佛教理想傳遞四方,目前也都面臨創辦人老去的傳承問題。一代宗師寂滅,法脈能否存續?未來的法門龍象又在哪裡?在追念聖嚴法師之際,更艱鉅的挑戰已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