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水_」是什麼儀式?北港鎮朝天宮如何面對「有聲有色」的「電子琴花車」?新港鄉的水仙宮如何進行修護?
近年來,民俗成為一種流行。然而,除了看熱鬧,是否也能看入「門道」,了解民俗活動背後的文化意義?除了憶舊情懷,是否能對自己成長的土地,激盪出更深的情感?
「台灣民俗田野文化營」試著這麼來做。
農曆六月七日,「台灣民俗田野文化營」北港梯次的近四十名學員,在雲林縣金湖村萬善祠守了一天,為了親自觀察台灣罕見的「牽水_」超渡儀式。
正巧艾美颱風來襲,廟外烏雲低壓、飛沙走石,四千多座水_在強風下不住烈烈抖動,淒慘的氣氛,就像回到了一百五十年前。
清道光廿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虎尾溪以南、北港溪以北一帶,在颱風興弄下,海水倒灌,淹沒沿海村莊。少數倖免於難的村民災後面對無力收拾的遍野死屍,決定集體掩埋,再立祠超渡,開始了這已歷時百餘年的牽水_習俗,好讓溺水的先民,藉著牽扶轉動的水_,脫離苦海。
牽水儀式,源於一百五十年前海水倒灌,超渡不幸罹難的開台先民。較中元普渡好兄弟,有另一層慎終追遠的意義。(張良綱)
修行在個人
近年來,以田野調查方式探討民俗內涵蔚為流行。今年暑假由台原出版社主辦的「台灣民俗田野文化營」,就是第一個標榜「田野調查」的文化研習營。
在這裡沒有教室,沒有老師;也可說處處是教室,人人是老師。學員們親自參與各種民俗活動,自由發問、記錄,蒐集第一手資料。北港隊四天的行程主要在北港鎮、金湖村及嘉義新港鄉、月眉村地區,雖不至餐風露宿,但著實多靠兩條腿在鄉間活動。北港之外,加上礁溪、台南及美濃兩隊共五梯次,都採學員主動、親身參與的「田野調查」方式進行。
由於是全新的嘗試,報名時,主辦單位還提醒學員拿了資料得先回去「做功課」、找問題。
「能否有收穫就看個人用心了」,台原出版社總編輯劉還月說,這正是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在瞭解牽水的目的後,學員也虔心寫上自己的名字。(張良綱)
東南西北,老少一堂
他們看到了什麼?
營隊中年紀最長,任教於輔仁大學中文系的李毓善在牽水_儀式後發問:「儀式開始時拿的水瓢和木屐,有什麼用處?」原來是給自泥海中超脫的祖先洗腳及穿著用。生者對死者的心意、關懷,在這二件祭品上流露出來。
而在了解牽水_的意義後,有的學員便主動幫忙安置水_,並一一轉動(意寓便利先民牽扶)。「這些淹沒的死者,都是早期墾台先民,也都可算是我們的祖先,不是嗎?」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音樂碩士學位的紀素珊表示。
「你抓到了,抓到這個儀式比中元普渡好兄弟更深的內涵」,文化營領隊黃文博一旁回應。
晚上學員圍著圓桌吃飯,像是家族團圓飯般有老有少、男男女女,國語、閩南語穿插著交談。有爺爺輩的,也有還在唸高中的,七成左右則是在大專院校念書的學生。
不僅年齡層廣,職業、省籍也包羅萬象。「大家都吃嘉南平原的米長大,除了解自己的族群,我也想了解同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其他人」,客籍、現就讀台灣大學夜間部歷史系二年級的賴旭貞,說出她的想法。這個夏天她參加了兩個客家文化夏令營,及這個偏重閩南文化的活動。
透過老師解說和親自訪問,學員不再止於看熱鬧。(張良綱)
對自己的土地,你了解多少?
而在人數上,去年一梯次,今年擴充為五梯次,營隊仍在廿天中報名額滿。在在顯示,越來越多人迫切想要認識這塊生長地的文化。
研習營在金湖時,巧遇帶領學生做田野調查,本身就是金湖人的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李豐楙。「在跑過台灣眾多鄉鎮和大陸地區後,才想到自己對最親近的家鄉怎麼就沒研究過?」一語道出許多參加者的心聲。
大同工學院化學研究所一年級的陳建易便表示,兩年後,他將到美國念書;「在踏上別人的土地前,我希望對自己的土地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四天活動中,總見他一路跑在前頭,像是時間不夠似的。
這一點,政治大學心理系二年級的郭貞伶感受很深:「有一回英文老師對我們談起鹿港的風土。我腦中竟是一片空白,怎麼外國人以為足以代表台灣文化的鹿港,對我而言竟比紐約、巴黎、北平還要陌生?」這開啟她對台灣民俗、文化的興趣,並設定日後往行天宮內的義工、民間乩童等「心理學本土化」方向研究。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學生時,如果有人不聽安迪.威廉而聽廖瓊枝唱歌仔戲;不看電影而去趕廟會,準會被笑掉大牙」,今昔對照,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秘書林茂賢感觸良多。
拍照和錄音,是田野調查的基本功課。(張良綱)
現在流行「民俗」
有的人因自覺對生長地的陌生而參加這個文化營;不過對某些人而言,民俗則是一種「流行」。
於是這樣的答案也紛紛出籠:「我已經廿多歲了,不想再參加玩團體遊戲的活動隊。」、「我覺得民俗滿有趣的」。
在各大專院校裡,台灣研究社、薪傳社等研究台灣文化、民間曲藝的社團近來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傳統戲曲由野台走入藝術殿堂;各大報競相聘用民俗記者、闢專門版面;專出民俗類書籍的出版社也應市場需求出現;就連百貨公司、電視廣告也紛紛吹起民俗風。
這樣的熱象,是來自先驅者一點一滴的努力。
民國六十八年,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邱坤良率學生參加北管社團「靈安社」。以大學生演子弟戲,在當時可是件創舉,突破民俗曲藝是低俗者、老年人專利的印象。
緊接著,民國七十一年「民間劇場」開辦,大量學者、學生投入,老師輩的許常惠、邱坤良、曾永義、莊伯和等,年輕一輩有江武昌、林茂賢、劉還月等。他們至今仍著作不斷,不少學員就是看過其作品而對民俗產生興趣。社會感受了這股熱力,長久性民間民俗社團一一成立,致力民俗活動的舉辦,才漸漸有了今天「麻雀變鳳凰」的盛況。
「對自己的土地,你認識多少?」久居都市的學員不只對台灣民俗陌生,大多數連土動物「水牛」也不認識。(張良綱)
放牛吃草?
民俗的流行,使得感興趣的人口日增,專門出版民俗書籍的台原出版社建立了二萬份顧客名單,發現其中將近百人是每書必買。「可見有興趣的不在少數。然而我們也發現,到了民俗活動現場,大部分人只是『看熱鬧』卻不得其門道」,劉還月表示。提供入門方法,正是舉辦民俗文化營的動機。
不過如此開放式的田野調查活動,效果因人而異。有人還是習慣性地跟著領隊跑,光聽不問;有的乾脆一邊坐著,說時間太多,不知做什麼;卻也有人成為「問題寶寶」,一路衝勁十足、深思好問。
「問就對了,為什麼不發齊資料給你們?就是要大家打開眼睛、耳朵。問了表示你們看到了、有自己的想法,也才能除了表面活動,體會民俗背後的意義。」領隊黃文博不時提醒學員大膽發問。
像在北港梯次,行程中安排了不少寺廟。在參觀新港二級古蹟「水仙宮」的修護時,有人問起修護重點。水仙宮總幹事林永村細細解說:水仙宮已有二百年歷史,上一次修復是在民國卅八年,那時尚無古蹟保存的觀念,為了耐久,許多木柱、磚面,都改用水泥、磨石子替代;這次修護除了將腐朽的結構釜底抽薪,還將儘量恢復民國卅八年以前的傳統風貌。像當年換上的泥塑柱子、地板,將還原成木雕柱子、六寸磚。
特別的是,前門的一對泥塑龍柱卻不計畫更換。林永村指著柱子說:「一來是這對泥塑柱子做得不錯;二來是前次的修護雖不理想,但卻是水仙宮歷史的一部分,留下來,可供後人了解這一部分歷史。」
而在看完北港朝天宮的建築後,學員們和朝天宮董事長郭慶文討論如何處理目前流行的電子琴花車在廟前活動?廟方如何運用四方捐獻?問題已不只在看到的建築名詞上打轉,而關心了活生生的寺廟文化。
江山代有才人出
對於這樣的成果,經常為民俗廢寢忘食的林茂賢猶有更高的期望。「民俗熱十年了,如果現在的有心人仍停留在十年前的觀察和記錄,那終歸是要熄火。」他認為應有更多投入者以不同層面來研究民俗。像是對傳統劇本的合理改編、表演舞台設計與燈光的改良等。
當然,這目標對才燃起民俗熱情的學員來說似乎太遠也太大了,不過去年參加的學員,約有卅位已成為主辦單位的固定班底,時有連絡,顯然並不只是一次熱情而已。
行軍般的活動結束了。雖然大夥累得東倒西歪。一位學員提起當地居民告訴他,北港有位做中國娃娃的老奶奶,七、八個人一聽就揹著背包、像機,手拿錄音機,東問西問,一路找了去。十年後,誰又知道他們當中是不是將有人成為民俗界的重要人物?
〔圖片說明〕
P.52
木屐和水瓢,給自水中超脫的祖先洗腳穿鞋,蘊含生者對亡者的心意。
P.53
牽水_儀式,源於一百五十年前海水倒灌,超渡不幸罹難的開台先民。較中元普渡好兄弟,有另一層慎終追遠的意義。
P.54
在了解牽水_的目的後,學員也虔心寫上自己的名字。
P.54
透過老師解說和親自訪問,學員不再止於看熱鬧。
P.55
拍照和錄音,是田野調查的基本功課。
P.56
「對自己的土地,你認識多少?」久居都市的學員不只對台灣民俗陌生,大多數連土動物「水牛」也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