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有熱烈,有稀疏
咬牙決定後,在這緊鑼密鼓的一年,他們曾經為了取得蘇聯的簽證,前後折騰數月之久;為了萬里長城的資料,查遍台北各大圖書館;為了採訪東柏林極權世界的人民生活,工作人員差點被關進監牢……;四月一日,他們交出了第一份成績單——大地地理雜誌創刊號。
創刊號的報導範疇包括:強登新疆第一高峰、長城萬里行、從空中看台灣、冰島、土耳其以弗所城、南太平洋哈根山祈靈之舞……。對他們關心中國地理、及以中國人眼光看世界大地的企圖,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表示讚許;他說:「對於這個很不平常的宏願,希望社會大眾多給予支持和鼓勵。」
攝影家張照堂也認為:「以台灣目前的條件,能做到完全由中國人攝影、採訪、撰述,應該受到肯定。」
但內容評價所得到的掌聲就沒有這麼熱烈。因為兩個月左右的採訪時間,對一個地方不容易有深入的瞭解,報導方式因此多採遊記性質,與「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往往在一地住了好幾年寫出來的稿子、拍出來的照片相比,深淺立判;更遑論要從中找到中國人的「大地觀」了。
究竟中國人的「大地觀」是什麼?其實也還只是個模糊的概念,有各種說法。
許鐘榮認為:是天人合一、也是人和自然合一。
一位大地的讀者則表示:就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在新疆喀拉庫爾湖畔村莊,哈薩克族的小男孩,比手劃腳向觀光客索取香煙。(大地地理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