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妙道真人」、「孚佑帝君」、「純陽演政警化真君」……等封號,可能有人不知他是何方神聖;但提起呂洞賓三個字,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呂大仙名氣最大的部分,首推他是「八仙」之一。八仙是流傳民間甚廣的喜神,傳說曾為西天王母娘娘賀壽,故象徵吉祥長壽,廣為人們喜愛。一般傳統家庭廳堂懸掛八仙畫像,擺張供奉神明的八仙桌,慶典喜事時更在門楣懸掛八仙彩;而寺廟的石柱、廟頂,也常見八仙滑稽逗趣、姿態各異的討喜身影。
八仙是喜神,神明慶典或家有喜事時,人們常在門楣懸掛八仙討吉利。(邱瑞金攝)(邱瑞金攝)
儒佛道三教共尊
八仙在通俗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們的故事早在唐、宋小說中已見記載,元代雜劇更常以八仙為題材,如:「眾天仙慶賀長生會」、「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等。雖然流傳甚廣,但八仙是那八位,卻一直改來換去沒有一定。直到明朝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將漢鍾離、呂洞賓、李鐵拐、張果老、韓湘子、藍采和、曹國舅、何仙姑定為八仙,從此八仙才有了特定人選,並沿用至今。
在民間文化中一向「平起平坐」的八仙,卻只有呂洞賓能獨享專廟奉祀。儒、佛、道三教,也都有他一席之地。儒教稱他為「呂祖仙師」或「純陽子」;佛教也祭祀他為「文尼真佛」;道教則尊他為「孚佑帝君」、「呂祖」或「呂仙公」。
「在儒、釋、道不分的今天,一些受歡迎的神,常常變成為三教所共尊」,省立博物館人類學組組長阮昌銳指出,呂洞賓、關公都是這種情況。
政治大學中文系主任、道教研究專家李豐楙卻認為:「雖然參拜的信徒佛、道不分,但是呂洞賓基本上是道教的神仙,正統佛教並不奉祀。佛教的傳記、登記有案的寺庵中也都沒有呂洞賓。」
「八仙過海」浮雕中,手持拂塵者即為呂洞賓。
練丹派祖師
在道教中,他則是丹鼎派尊崇的「五祖」(東華帝君、漢鍾離、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之一。
「道教可概分成正一、丹鼎兩大派別」,李豐楙指出,正一派以符籙為主,丹鼎派則以練丹為主。練丹又分外丹——包括丹藥和導引術(即體操),和內丹——練氣。因此丹鼎派除道德上修養外,亦強調身體精、氣、神的修練。
其實無論內丹、外丹,都在東漢道教興起之前就已存在。像秦始皇就派遣童男、童女各五千,到蓬萊仙島求長生不老仙丹。道教興盛之後,練丹術更加發達。「道教丹鼎派不僅在後期發展出許多派別,同時對一般社會大眾的影響也不小,許多俗家弟子便以丹道修練做為養生的方法」,中華民國道教會副秘書長張檉指出,時下流行的養生操「外丹功」,其實就是道教的基本功夫,如今一般人已把它與道教分離,看成健身的體操之一。
而也似乎所有中國人信奉的神,都可以被列入這個原發自中國,草根性濃厚的宗教中。「其實,在專供出家道士修練的『公觀』奉祀的只有道教的三清道祖、各宗派祖師,例如大陸湖北省的的武當山,就是道教道觀的大本營」,張檉表示:「至於一些有功於民的地方神,如關公、媽祖等,則在一般民間道觀奉祀。」
汐止拱北殿的八仙洞中,信徒設想周到,為八仙備桌椅、棋盤,供他們「享用」。(鄭元慶)
願度蒼生不升天
在台灣因為跟隨閩南移民過來的,多為地方神,一直沒有道教公觀,傳度的道教徒只好在家奉祀。身為五祖之一的呂洞賓之所以受一般信眾垂愛,主要拜「知名度」太高所賜。「呂祖傳說故事多、顯靈遺跡多,因此一般人也把他當神崇拜」,張檉解釋。
由於呂洞賓曾誓願「非度盡天下蒼生,不欲升天」,顯靈傳說多得不勝枚舉。元朝道士苗善時編的「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經」中,就收錄了一百零八則呂洞賓的神蹟;山西永樂宮的純陽殿裡,還留存著祂成仙度人的壁畫,如:度何仙姑、度曹國舅、度沈東老、度郭仙……等卅七幅。
悠遊人間的呂洞賓,更留下仙跡處處。景美的仙跡岩、澎湖望安島的天台山上,當地人也都相傳是祂留下的腳印。
呂洞賓顯靈故事多,俗人百姓冀求健康長壽,帝王皇室更汲汲於長生不老,因此連歷朝皇帝都對呂洞賓十分尊崇。像宋徽宗封呂洞賓為「妙道真人」,武宗加封他為「孚佑帝君」,元代又封他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使得呂洞賓在道教中地位,相當於官僚結構中的「行政院長」,神格相當高。
「此外,呂洞賓是八仙中『學歷』最高者,所有傳說都說他是進士出身,這和他最受民間尊崇可能也有關係」,李豐楙說。
身背七星劍,神態自若,孚佑帝君的畫像予人仙風道骨的感覺。(指南宮提供)(指南宮提供)
黃梁一夢五十年
不過關於呂洞賓的出身,說法就有好幾種。一說他姓李,唐朝進士,因天下大亂,兩個兒子又早夭,於是看破紅塵,辭官歸隱,夫妻倆隱居山洞中,於是取名雙口呂,洞賓乃「洞堣宏哄v的意思。
後人根據傳說撰寫的「呂真人本傳」則稱,呂洞賓名k字洞賓,六十四歲時中進士,在長安酒肆遇見八仙之一的漢鍾離,經其引渡到終南山修道成仙。
呂洞賓成仙過程還有個非常出名的故事。話說呂洞賓初遇漢鍾離,見其長髯秀目、青巾白袍,是位洗脫紅塵的方外高人,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相約翌日到漢鍾離道庵再敘。
第二天呂洞賓到訪時,漢鍾離正在炊煮黃梁,呂洞賓一旁等候,不知不覺竟昏昏入睡。夢中經歷了五十年的人生歲月,從狀元及第、官位節節高升,到娶得富貴家女、子孫滿堂,正在意氣風發之際,忽受黨人牽連,治以重罪、舉家抄沒、妻離子散,一身孑然、窮苦憔悴,立馬風雪中……
然一夢醒來,猶見鍾離權在一旁煮炊。漢鍾離笑道:「黃梁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呂洞賓於是頓悟人生不過一夢,轉眼即逝,遂追隨漢鍾離赴終南山鶴頂峰修道去了。這就是成語「黃梁一夢」的由來。
如今最聞名的仙公廟——台北木柵指南宮,經常有信徒為求得仙公托夢,特地夜宿指南宮的香客房。指南宮主事王生地指出,早期要去九份挖金的人,經常來此求夢。可想而知,他們求的是發財夢。諷刺的是,呂祖一夢而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而其信徒不但在滾滾紅塵汲汲營營,還求祂一賜「發財夢」。
「指南分手」為何來?
而在世間命運多舛的呂洞賓,一躍成仙後,「形象」大變,依民間流傳倒成了一個率性、可愛,有時會惡作劇的神仙。至今指南宮香火鼎盛、信徒不少,但卻有個相傳已久的忌諱——據說戀愛中的男女若相偕到指南宮,就會變成吵吵鬧鬧的冤家,甚至分手。
有人說,這是因為呂洞賓自己兒子早夭、妻子早逝,家庭多災難,怎能保佑別人姻緣美滿?也有人說,呂洞賓生性詼諧、充滿童心,喜歡捉弄未婚男女。總之,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理,熱戀中的男女總是對呂洞賓的廟敬而遠之,指南宮於是少見情侶雙雙的儷影。
問題是,全台灣地區的仙公廟中,只有指南宮有此忌諱,若真是呂洞賓「搗蛋」,為何只挑指南宮呢?
對此阮昌銳有一妙解:日本有「成田離婚」,台灣有「指南分手」,許多日本人結婚出國度蜜月,由於旅途勞累,難免爭執,回到日本成田機場就破裂離婚了;同理,指南宮那麼高,要爬上去實在太累了,是不是因此而容易起口角、裂痕呢?當然,這只是世人的聯想,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呂洞賓知道了!
道教畫像中身背「斷貪嗔、斷愛慾、斷煩惱」的七星劍、手持拂塵,孚佑帝君文人雅士、仙風道骨的形貌,與其流傳民間詼諧、風趣的事蹟似乎很難吻合,而其成為理髮業的祖師爺又是一例。
剃頭祖師呂洞賓
相傳明太祖朱洪武頭上長惡瘡,久治不愈,每回剃頭師傅總是小心翼翼,萬一不小心割破惡瘡、觸怒皇帝,就得拖去砍頭。孚佑帝君於是化成剃頭師進宮為皇帝剃頭,刀過之處惡瘡不藥而愈,皇帝龍心大悅,要重重賞他,他卻堅持只要一面小紅旗,然後將小紅旗插在理髮店門口,升天去了。
理髮業為感激呂洞賓的解危,於是尊奉其為祖師爺。至今依然有許多男子理髮業在店堥悕^呂洞賓。據台北縣男子理髮同業公會指出,二千多會員中,約百分之七、八店中供奉剃頭祖師,在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呂祖誕辰那天,公會以擲杯方式決定祖師到誰家,得勝者便可將祖師爺請回去供奉一年。
去年三重的傅清建以六杯贏得爐主頭銜,將公會的祖師爺請回去供奉。據說有幸當爐主者,那一年會舉家平安、生意興旺。「生意上沒有很明顯的差別,只是求心安罷了!」傅清建以一年來的心得說。
參拜仙公求長壽
姑且不論這些傳說、仙跡的真實性,它們的流傳,卻使孚佑帝君在民間信仰中的地位歷久不衰。
目前台灣道教的民間廟觀約有六千八百多座,登記有案的仙公廟共有五十九座,實際數字當不止於此。其餘主神非呂祖的道觀,也多設有其神位,廟雖不多,但奉祀相當普遍。
跟一般神明一樣,參拜孚佑帝君者,求的無非是解決困難、指點迷津等,「唯一比較特殊的是,呂洞賓是丹鼎派祖師,因為他會練丹,所以到仙公廟求長壽的人也不少」,李豐楙指出。
耐人尋味的是,台灣仙公廟分佈以北部為主,其中以台北市十四座最多,台北縣十一座次之。似乎愈是紙醉金迷的地方,愈是信仰淡泊名利、清心寡慾的神仙。這情形真不知是救贖,還是諷刺?
〔圖片說明〕
P.38
孚佑帝君呂洞賓是道教丹鼎派「五祖」之一,也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
P.38
八仙是喜神,神明慶典或家有喜事時,人們常在門楣懸掛八仙討吉利。(邱瑞金攝)
P.40
「八仙過海」浮雕中,手持拂塵者即為呂洞賓。
P.41
汐止拱北殿的八仙洞中,信徒設想周到,為八仙備桌椅、棋盤,供他們「享用」。
P.42
身背七星劍,神態自若,孚佑帝君的畫像予人仙風道骨的感覺。(指南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