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五個人打拚起家,40年下來已成長茁壯為150名員工、每月出版20冊新書的出版業龍頭,董事長王榮文將遠流之所以屹立不搖的原因歸功於:「運氣好!」
2008年王榮文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獎感言依舊是感謝貴人相助。「如果我生命中沒有那麼多的貴人,以我有限的才華,不可能成就今天的遠流。」
細數遠流不同時期加入的「貴人」:詹宏志、周浩正、陳雨航、郝廣才、傅月庵、謝材俊……,個個都是一時之選。莫非王榮文有獨到的識人之明?「我只看他愛不愛出版這行業。」王榮文說,只要找到真心熱愛出版工作、對知識好奇的人,就沒有管理問題。「他們比老闆更在乎!」
王榮文本身就是打死不退的出版人,從就讀台南二中擔任校刊編輯,到自創遠流出版社,他始終沒有離開過出版業,也從來沒有轉行的念頭。「之所以樂在其中,是因為這個工作可以接觸社會上最聰明的腦袋,」王榮文說:「這是記者與編輯最大的報償!」
「用一本書影響全台灣,這是多大的榮耀與報償。」王榮文說,暢銷書不只帶來金錢收益,它所開創的新領域、帶起的新思潮更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
從創社第一年的《拒絕聯考的小子》到40年後的《秘密花園》;從李敖、柏楊、金庸到李登輝,都創造過出版傳奇,也對社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力。有些書即便不暢銷,依然影響了一些人。年初開始,王榮文每天花一、二小時在臉書上發表「新鮮初體驗」,就是受自家出版《365個初心體驗的一年》的影響。「我的行業會讓我碰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累積起來也是個有趣的王榮文資料庫。」他說。
遠流vs.光華
數位浪潮對紙本出版產生衝擊,遠流抓住機會開了另一扇門。
出版百科全書一直是王榮文的夢想,紙本出版不容易達成,數位化的網路時代,給了王榮文機會。1994年遠流開始籌備全球、即時、多媒體資料庫,2000年因編纂「智慧藏」,與《光華》有過一段合作姻緣。
除了引入《大英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網路資源,及自家的《科學人》中英對照資料庫外,王榮文看上《光華》雜誌。「台灣中、英對照的雜誌非常稀少,《光華》有優質內容,中、英文水準都很高,是很有價值的知識庫。」
雖然王榮文的雲端知識庫被免費的維基百科打敗,但這套「光華智慧藏」卻成為清華大學資訊系教授張俊盛研究雙語語料的最佳範本與工具。
事業要永續經營,必須有開創性,這些年王榮文開始向文創轉型,經營華山文創、文化沙龍,嘗試將紙本、數位與空間媒體「三合一」。「我希望遠流出版、台灣雲端書庫與華山文創,都成為文化通路與平台,讓該相遇的人都能相遇。」王榮文豪氣干雲地說。
多年來《光華》透過中、外文優質的
內容,來呈現台灣美好的
生活景致,做為國家的文化櫥窗、
文化外交的利器,未來應該朝放手
提供內容、跨領域與跨界合作的
方向邁進,才能大『光』其『華』。
──王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