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邊賺錢邊作公益的各種社會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盛,政府也將營造社會企業創業環境視為重大施政目標。強調兼顧社會、環境、財務的社會企業思維撞擊了許多企業和公益團體。企業開始思索如何與社會共榮,社福團體則在摸索自立之道,兩者不再壁壘分明。
今年7月,雲林斗六一家NET服裝店門市關起大門,不做生意,專門服務200位特別的客人。他們是雲林縣家扶中心邀請的貴客,包括家庭貧困青少年、單親失依兒童,人手一張提貨券,隨意挑選自己想要的衣服。
「平常吃飯錢都不夠了,哪捨得買新衣服,」吳阿嬤說,今天是已經上國中的孫子第一次買新衣服。
NET董事長黃文貞,出身雲林東勢鄉,921地震和莫拉克風災,都捐助上萬件衣物,但幾次捐衣經驗後,他領悟,衣服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每個人喜好不同,別人捐贈的衣服,不見得合身合意。
這次NET提供50萬元提貨券(雲林鄉親每人2,000元,東勢鄉親每人4,000元),讓弱勢兒童有新衣可以穿,外表體面,更有自信迎接艱困的人生挑戰。
台積電以行動代替捐款,投入高雄氣爆重建,贏得災民肯定,災民懸掛感謝布條,並將公園改名台積電公園以茲紀念。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著作《道德情操論》中,闡述「同情」和「道德」如何成為社會前進的力量。經濟學所謂「看不見的手」,指的不僅是市場,也是道德。
「利己和利他不應該有分別,」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教授胡哲生指出,偏重利己的資本主義盛行,導致今天種種社會問題和貧富不均,解決之道就是將兩者結合,回歸初衷。
他舉服飾業為例,穿衣的目的不僅在禦寒、護體,也是美感與個性的展現。從捐贈衣服到贈送提貨券讓人自行挑選,是一大進步,如此不僅滿足機能需求,也滿足了心理需求,更貼近企業的本意。胡哲生強調,企業的目的不是只有營利,「解決社會需求,同時創造獲利,才是企業精神。」
利己與利他精神的結合,本是社會企業的宗旨,但獲利型企業也可以透過利他行為,創造更多價值。
美國數位市調及行銷公司Carousel30指出,73%的消費者會因為公益因素購買不同品牌的同質商品;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J. Hiscox的田野調查則發現,同樣的商品,如果加上標示說明商品的生產過程符合公平勞動條件,即使售價提高10%,銷售量仍比無標示的商品高出20%。
弘道基金會製作《不老騎士》紀錄片,讓老人家重拾夢想,受感動的社會大眾,因此更認同基金會的工作。
早在1990年代,企業與慈善組織合作推廣活動時,「善因行銷」就已出現,當顧客購買產品或服務時,企業便捐出特定比例的金額給慈善組織。
台灣最有名的案例之一是中國信託銀行與慈濟基金會的跨界攜手,中信銀允諾捐出卡友每筆消費的千分之2.5~5給慈濟,20年來,累積捐贈高達4.5億新台幣,申辦信用卡的人數也已突破30萬人。
台灣通路業者順發3C則超越公益行銷的高度,進一步轉型為「公益型企業」,從2010年起,每年捐出稅後盈餘的20%,幫助弱勢兒童輔導課業。5年來捐款超過1億3,000萬元,董事長吳錦昌雖然作風低調,但高調做公益,讓順發3C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遠超過同業。
吳錦昌希望順發的帶頭示範,能讓更多企業轉型,將獲利回饋社會,「人活著就是要追求幸福,但個人的幸福必須建立在幸福的社會上,」吳錦昌說,如果台灣有20%企業捐出20%獲利,每年就有600億善款,可以解決許多社會問題。
對企業員工和股東來說,捐出獲利並非沒有掙扎,胡哲生則認為,品牌形象透過社會影響力評估量化後的數據,足以說服員工及股東。
「把作為轉化為金錢,雖然粗糙,但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胡哲生舉例,輔導弱勢兒童課業要付出的可能是教師鐘點費、場地費,但這些兒童如果沒有獲得輔導,未來可能需向政府申請各種補助金,甚至有可能走上歪路。權衡後不難發現,許多看似賠錢的公益活動,事實上是在替未來省錢,甚至賺錢。如此看來,做公益的確是一門好生意。
冰桶挑戰風行全球,參加者樂於分享,宣傳效果便持續擴散。
企業行公益的難題在說服股東,而非營利組織(NPO)的難題則是如何「營利」。「解決社會問題的第一步,是不能讓自己成為社會問題,」胡哲生說。
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表示,一邊做公益,一邊維持組織收入雖然不容易,但有時簡單的做法,卻有出乎意料的好效果。王文華以美國午餐盒基金(Lunchbox Fund)組織為例,他們在捐贈、消費和獲益之間找到巧妙連結,透過行動裝置App,使用者只要在特定的餐廳用餐,拍照上傳到Facebook,餐廳就會捐出一筆金額來幫助非洲的弱勢青少年。
在智慧型手機普遍的今天,吃飯拍照,上傳到Twitter或臉書是稀鬆平常的事;餐廳透過社群媒體打廣告也是必備的宣傳手段。這個App並沒有讓任何人付出額外的代價,只是簡單的調轉了資源配置,消費者成為廣告、餐廳的廣告預算變成捐款,每個人只要「做原本就在做的事」,就能達成募款助貧的目標。
「做善事不一定要靠善心人,也不用訴諸高尚情操,」王文華指出,在商業和公益之間取得平衡,讓凡人也可以做公益,是公益組織可長可久的關鍵。
許多公益團體辛苦耕耘多年,才獲得認同與贊助,如果能加入一些創意元素和行銷手法,效果可能加倍放大。
成立18年來、長期關注年長者議題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2012年推出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幽默又感性的手法,讓電影紅遍全台,票房突破3,000萬新台幣,觀眾又哭又笑的同時,大眾對老人的關懷也跟著增加,該年基金會獲得的捐款也增加近2,000萬新台幣。
弘道基金會不直接募款,而是透過影片、小說和各種活動,將成果呈現給大眾,喚醒社會對長輩的關心,「這是最棒的內容行銷範例!」王文華佩服地說。
台積電以行動代替捐款,投入高雄氣爆重建,贏得災民肯定,災民懸掛感謝布條,並將公園改名台積電公園以茲紀念。
公益團體的創意行銷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今年夏天席捲全球的「冰桶挑戰」,參與人數多得難以估計,收到的捐款更是破紀錄,中華民國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統計自8月17至9月10日止,3周內累積捐款超過3,846萬元新台幣,超過去年一整年的捐款額;美國漸凍人協會則增加了兩百多萬名捐贈者,收到捐款更將近1億美金。
胡哲生認為冰桶挑戰最值得借鏡之處在於,將核心理念轉為實際體驗,透過「冰」來體現「凍」,而引起公眾的興趣。與台灣推動有機農業和生態保護的組織,讓人以觸摸、嗅聞泥土的方式,體驗自然的純粹,進而產生同理心與認同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社群網站無遠弗屆的傳播力量,是公益行銷不可少的媒介。以冰桶挑戰為例,這個從美國發起的公益活動,透過網路力量風行全球,並可以輕易地將自己參加挑戰的影片放上網路,讓人知道。
「捐錢,是會痛的,」胡哲生說,付出希望得到回報是人的天性,如果單純捐錢卻看不到立即效果,意願自然不高。但是冰桶挑戰要求參加者把影片張貼在網路上,也有網友把捐款收據拍照上傳,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善行,「痛就痛得有價值。」
冰桶挑戰之所以能掀起話題,名人參與功不可沒,從初期的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到港台巨星劉德華、金城武,無一不為這場活動增添人氣。與單純的名人代言不同,「被名人點名,讓自己也變有名,」胡哲生說,明星光環的擴散效果,讓被點名者與有榮焉,更樂於參與。
名人出糗則是另類行銷,「看名人出糗,是每個人心底的渴望,」王文華強調,比起穿戴整齊的站在台上說話,被冰水澆頭更有看頭。
做公益,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冰桶挑戰不僅喚醒社會對漸凍人的關心,也給許多公益團體上了一課,原來做公益也需要玩創意。
張榮發基金會在今年中秋節舉辦為期3天的「公益行銷營」,找來媒體、企業界講師傳授行銷與包裝法門,吸引三十多個社福團體前來取經。
成立不到一年的NPOst公益平台情報站,是台灣少見的NPO工作方法資訊網站,專門分享國內外非營利組織的營運、行銷、監督機制,協助公益團體導入專業管理知識。
「台灣小型NPO社群化和行動化的速度較慢,只能埋頭苦做,」NPOst創辦人之一鄭國威說,NPOst主動接觸NPO,並把他們的故事寫成報導,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接觸NPOst,學習營運技術與知識。
NPOst希望打破社會對於公益團體都是志工「免費服務」的刻板印象,「大型的NPO一年收到的捐款可能高達數千萬到數億元新台幣,如何管理這些金錢,並製作詳細的財務報表,非業餘志工所能,必須由專業的會計師和經理人負責,」鄭國威表示,NPO人事、行政費用也是由捐款人埋單,比例的拿捏,是一大課題。NPOst的目的之一是增加民眾對NPO營運過程的認識,並透過交流討論,建立共識,讓NPO運作更有效率,民眾的愛心也不會被浪費。
企業透過公益累積品牌形象的效果,有時大到難以預料。今年8月高雄發生氣爆事件,台積電不和其他企業比捐款,而是派出公司志工與協力廠商達欣工程、互助營造等工程團隊,直接到現場,發揮專業協助四百多戶災民修復家園,獲得災民一片好評,為公司形象大大加分。
「氣爆毀了我家大門跟鐵皮屋頂,修繕費用幾十萬跑不掉,」居民董小姐住在氣爆最嚴重的三多一路,她說,台積電團隊兩個禮拜就把她家門窗、屋頂整修得煥然一新,原本茫然無措的心情也跟著平穩下來。
災區民眾不但自製感謝布條,苓雅區福海里還將一處公園改名為「台積電公園」,以表達謝意。里長廖富男則說,台積電解的是燃眉之急,維修效率又高,居民當然超有感。
除了修繕房屋,台積電團隊也提供救災機具和材料供市府調度,並在被炸毀的道路兩側架設安全圍籬,以防人員跌落。氣爆後1個月,台積電團隊動員兩千多人次,投入費用約1,000萬元,民眾大讚:「不愧是獲利最好的企業,連救災都超有效率。」
利潤至上的企業與無私為人的公益團體並非涇渭分明,社會不斷創新進步的同時,這條界線漸趨模糊,一個理想社會的藍圖也慢慢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