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六隻小白鯨在八月十二日抵達台灣,隨即送往牠們未來的家──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由於適逢酷暑,來自俄羅斯的小白鯨在運送過程中備嚐辛苦,海生館雖已盡全力作最完善的準備,推出所謂的元首級款待、皇家級住所,抵達台灣後,還是有三隻小白鯨「伊娃」、「露比」、「天使」出現不適。
十六日下午,年齡一歲多的「伊娃」因水土不服病情惡化死亡,為海生館與民間廠商慶迎貴客的活動籠罩上一層烏雲。所幸,原本白血球指數比「伊娃」還高的「露比」、與兩隻眼睛些微受傷的「天使」,在館方與伴隨前來的俄國獸醫照顧下,已恢復進食,度過適應新環境的第一道難關。
根據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教授張聰洲提出的病理報告指出,伊娃的死因,包括有鬱血性心肌病、多發局部性肝炎及甲狀腺腫等,可能是來台之前身體已有狀況,加上長途運輸與狹小活動空間引發緊迫現象,造成身體機能障礙,終至傳出噩耗。
而在這一讓人惋惜的事件後,海生館仍依照與進口商的約定,爭取最後的暑期與人潮,在十八日正式讓白鯨與國人相見,只不過僅由三隻還算健康的白鯨亮相。當天,海生館果然湧入兩萬遊客,創下今夏的人潮紀錄,但也因觀賞者眾,展示不久即傳出三隻白鯨受到驚嚇擦撞閘門的意外。
其實,隨著大環境惡化,野生動物族群岌岌可危,近年來國際上對動物園與海洋館大肆採購、展示野生動物的舉動都保持低調。有一百七十多個國家會員的「華盛頓公約組織」,更依野生動物族群數量、瀕臨絕種情形將之分為四級,進行程度不同的進出口與買賣管制,只有教育、復育等極少數原因、或在非營利下才准予輸出入。
海生館由俄羅斯引進的白鯨,生長在北極,長大後可以達五公尺長,因為聲音婉轉,被稱為「海中的金絲雀」。根據調查,目前海洋中的白鯨超過十萬隻,族群存續雖不算最危急,但相較於過去的數量與近來面臨的海洋污染,華盛頓公約組織已將之列入第二級珍稀動物名錄。這一次由民間海景公司與海生館合作的計畫,除經過兩國官方許可,華盛頓公約組織證明、檢疫證明、海關申報、空運等手續,也都經過嚴格把關,符合國際保育規定。
儘管如此,對於習慣自然的野生動物,在運輸過程仍得冒著極大的風險。根據生物學者估計,每一隻被送進動物園或海洋館的動物,背後都有大批同伴陪葬。以鳥類為例,野地成功捕捉一隻鳥類,過程中因驚嚇、撞網等因素無辜傷亡的數量,常是倖存數的二十倍以上。這也是國際間對野生動物進出口把關愈形嚴苛的原因。
台灣由於休閒遊憩的需求,近年來不僅公、私立海洋館陸續設置,動物園也推陳出新,引進外來動物滿足遊客好奇心,每次也都以「生態教育」為名。有人認為,海生館引進小白鯨,正如近年木柵動物園引進無尾熊、企鵝,可以讓無力出國的國人一睹地球上的珍貴動物,達到尊重生命的教育意義;藉此,國內更有研究稀有海洋動物的機會。
只惜這樣的想法完全由人類的利益出發,並未考量生物的福祉。此次對於白鯨在北極的生活習性、水溫適應與食物需求等,雖說專業人員已努力充實相關知識,但將動物從原生地長途遷徙至氣候、濕度完全迥異的環境,再動用大批人力、物力模仿原生環境,是否就能讓小白鯨如臨原鄉、而不只是「虛擬實境」?值得懷疑。伊娃的死亡也證實,不論人們多麼小心翼翼,人類對動物的干擾,都無法百分百避免傷害到牠們。
雖說礙於國際現實,華盛頓公約組織無法完全禁絕野生物的輸出入,但近年來積極爭取動物權的人士,就喊出「廢除動物園」的訴求,主張動物應在屬於自己的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就地保育」也被視為最符合野生動物的習性與利益,而若能透過這樣的觀念,讓人們認知大環境的維護比僅僅照顧少數明星動物來得重要,也才能達到真正的生態教育。
逝者不可追,如何讓存活下來的小白鯨能在國內達到真正教育之效?對於死去的小白鯨伊娃,海生館館長方力行表示,未來研究人員將檢視牠的構造、組織、病理,更進一步瞭解小白鯨,海生館將因此可以知道該如何更善待牠活著的同伴。館方也將委請專家將伊娃製成標本,以教育展示的方式提供民眾觀察研習。
在熱情興奮之餘,進入海生館,或許你我都能安靜下來聽一聽「金絲雀的聲音」,減低干擾,也才不枉小白鯨這一趟千里迢迢的離鄉背井之途,而能快快適應台灣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