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家庭而言,「代溝」總是存在的。但由於兩代處在相同的文化背景裡,較易縮小距離;對移民家庭而言,父母與異鄉成長的子女,直接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在教養、語言、行為、觀念和種族認同的差距,有人笑說應該用「代『溪』」、「代『河』」或「代『海』」來形容。
面對愈來愈多的外移人口,不論是已到新居地,或因某種原因正想遠赴他鄉的國人,都將會面臨子女教養問題。而移民家庭雙親該如何處置,才不致將這條溝拉大成溪、河、海呢?
當你揮別國門,赴異國追求更高的理想、更好的生活時,就已面臨無數的挑戰。等到環境調適、尋找工作、人際關係、語言等障礙一一克服後,卻又面臨很可能長達一、二十年,對下一代影響深遠的子女教養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已困擾了美國華人移民將近兩百年。
撇開早期的華人移民不談,從美國一九四三年廢除「排華法案」,並陸續修正「移民法和國籍法」之後的五十年之間,美國華人移民的身分包括依親、赴美求學而留下來的留學生,越、棉、寮難民,最近的港、澳、大陸地區移民,及由台灣前去的商業、技術移民等。
若是到美國華人聚居處走一遭,不論是在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或其他新興華人區,可發現這些家庭大致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傳統的「唐人街華人」;另一種是新興的「郊區華人」。
(右)紐約法拉盛的林家八年前從台南移民,如今是「過來人」的林太太,曾為孩子剛到異地的轉變,嚇得不敢外出工作,如今大兒子已經念大學了。(卜華志)
「郊區華人」指的是白領階級,多半是學有專精、住在郊區中、高級住宅區的技術專業人才,如律師、醫生、教授等。他們有的是赴美留學而留下來工作,也可能是商業和技術移民;或者是自唐人街移出的第二、三代華裔。
「唐人街華人」指的是仍聚居唐人街,經營雜貨、餐飲、洗衣等行業的華人,或是如車衣廠等一些小型工廠的工人,他們可能是老僑,也可能是最近由大陸地區、香港移出的華人,及越、棉、寮難民。
大體而言,「郊區華人」家庭的子女教養問題困擾較小,因為雙親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可使用流利的英語,且較能融入當地環境。而「唐人街」華人家庭,由於生活在封閉的華人社區,語言和觀念的障礙,使他們與日益美國化的下一代之間,彼此更易產生歧見。
說來令人困惑,這或寬或窄的代溝,竟是「望子成龍」的心態間接造成的。
華人父母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該儘量讓小孩受教育,以便將來能改善生活,在異國社會立足。而新移民第二代受惠於教育的例子更不勝枚舉,像曾任美國夏威夷州參議員的鄺友良,他的父親是農場工人,而他是參議員。
一般而言,唐人街父母經濟能力、教育程度較差,與日益「美國化」的子女間,較易產生歧見。(卜華志)
華人重視教育的現象到處可見。在紐約唐人街的「華埠歷史博物館」內,有間展覽室佈置成百餘年前的中文學校教室場景,黑板上用中文書寫著:「受教育才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而在有「紐約小台北」之稱的法拉盛地區,有個十分特別的「華人家長會」社團。親自拜訪或打電話來詢問子女教育事宜的華人,絡繹不絕。
在美國的環境下,真能接受到較高品質的教育?事實上,不少人移民美國,還沒享受到子女接受高品質教育的成果,便已面臨子女在西方環境下長大、接受西方教育後與父母間產生若干差距的困擾。
唐人街第二代子弟邵安美認為,華人父母不讓小孩外出,是因為外頭的世界「太險惡」了。(卜華志)
法拉盛華人家長會刊物上,一名家長悲傷地寫著,她自小聰明伶俐的女孩,考上紐約市著名的明星高中後,居然成為一個蹺課、逃家的「忤逆青年」。
另一名家長則描述,他的兒子自從十年級以後,開始不大跟他說話了,甚至吃飯也不跟他同桌,自己拿著盤餐對電視機吃,因為他和不懂美國歌星、影星的父母之間,沒有共通的話題。
種種變化,很可能都讓移民家長們氣結。不管如何,移民父母總是暗暗希望,在異國長大的下一代,若不能兼具中西美德,至少也是乖巧、活潑、上進的孩子,如今居然事與願違,怎不叫人傷心。
青少年期是最可能發生兩代衝突的時期。小孩此時的智力發展已達成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在推理、使用語言及情緒發展上卻還未達到大人的水準,加上種族認同與同儕團體的壓力——據研究,美國黑人與白人小孩在十歲以後,漸漸有了「你們」與「我們」的區別。到了青少年時期,這類認同問題最明顯——均加深兩代間的鴻溝。
「當我十幾歲時候,我甚至希望自己是棕頭髮、藍眼睛」,今年廿二歲,父親是台灣人,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黃頌平說。她回憶青少年時期,最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對自己的懷疑最大,也最不明瞭她父母的作法。
土生華裔被稱為「香蕉」,意指他們內白外黃,沒有自己的文化,如今這種情形也許已經改觀。圖攝於紐約華埠。(卜華志)
兩代差異的問題,多半從語言開始凸顯。十分關心此一問題的華裔導演王正方指出,通常的情況是,父母要小孩學中文——至少在家說中文,但小孩卻執意不肯。大部分的例子都是,小孩在還沒上小學時,因為沒有接觸外面環境,中文或家鄉話(如閩南語、客家話等)均說得很好,但一受美國正規教育,就前功盡棄了。
「讀跟寫是不必說了,就連講,也都是你說中文,他用英文回答」,王正方說。
用英文溝通,在知識程度較高的華人家庭,還不會構成障礙,家長們反正可以聽懂孩子們在說什麼,聽不懂也有信心去反問。有時,為了怕孩子們不能理解,對較抽象層次的思維,家長們便順孩子的意,用英文與孩子們講通。但是,對英文程度不好的父母們,這類障礙就很大了。
「與孩子們語言有隔閡,就如同在幫別人養小孩一樣」,也是華人家長會的輔導員黃麗英指出,作父母的不能跟孩子說心裡的話,孩子們不懂父母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兩代如同「隔了一層透明的玻璃一樣」。
在海外學中文,父母得處心積慮地「製造」中文環境,每週一到二次,「定時」送孩子到中文學校去。但是這樣短暫的時間,可以學到什麼,父母親心中都有數。大部分父母也明瞭,上中文學校,和他們有同樣背景的中國小孩社交的意義,遠大於學中文的作用。
就讀康乃爾大學醫學預科的劉亨利說,他們家的教育方式向來是「父母永遠是對的」。他的父親是康乃爾大學的教授,如今已回台灣任教。(卜華志)
而在小孩子這方面來說呢,比起英文,中文顯然的又煩又難。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幾乎沒有小孩願意主動學習。加上美國學校的課外活動非常多,第二代為了學中文,可能這些活動都要捨棄,「因為種族及膚色的關係,華人青少年已經跟別人不大相同了,這樣一來,更顯見他們的不一樣。學與不學,很多父母心中實在矛盾」,王正方說出父母的心結。
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不少子女在父母親努力耕耘下,中文聽說讀能力(通常寫最困難)自如。語言的能力加強了對原有文化的認同,也知道自己根源何在,徬徨、矛盾比較少,算是中美文化融合得比較好的「邊際人」。
這幾個華裔青年,在美的時間長則廿多年,短則一、二年,都是康乃爾大學的學生。待的時間愈久,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愈多,對兩代差異問題也愈有感受。(卜華志)
語言之外,其他的衝突多半源自「美國化」問題。華人家長會會長朱寶玲指出,中國小孩在美國環境下長大,很快用美國文化的價值體系來看待他的父母,而中國父母並沒察覺這種轉變,若無法適時調整,衝突即有可能發生。
例如,美國父母要求子女獨立,隨時反映問題,表達親情;可是中國家庭卻較保守,這種情況對移民子女而言,兩相比較,總覺得缺乏父母的關愛,最常發生的疑問是:「我父母愛不愛我?他們為何不像別人的父母一樣擁抱、親吻我?」、「我猜他們大概很愛我,可是我實在不大敢肯定,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他們愛我。」
有些唐人街家庭,由於對小孩處處限制,不准參加課外活動,只要他們多念書、周末時還要他們在家裡幫忙,不准請朋友到家堥荂K…,弄得小孩幾乎無所適從。
這類中國式的管教方式,遭到最多抱怨。「太嚴格了」,目前就讀康乃爾大學的華裔女孩馬仙蒂說,中國家長們堅持不准孩子外出遊玩,大學以前不准約會(特別對女孩子尤然),乃至於拆閱子女的信件等不尊重孩子的作法,對身處美國大環境的下一代來說,都是很不能忍受的事情,「為什麼我們要與別人不同?美國家庭很少這樣的」,馬仙蒂說。
類似高溫超導體專家朱經武般學有專精、事業有成的「郊區華人」,在美國並不少見。(鄭元慶攝)(鄭元慶攝)
也經過這些歷程,目前還居住在唐人街的華裔女孩邵安美則指出,中國家長希望孩子們待在家裡,是因為他們覺得外面的世界太險惡了。
父母們怎麼說?眼見西方文化喝酒、吸毒、性泛濫等破敗的部分,希望經由自己的保護,至少使子女比較沒有機會去「染病」。但是,這樣「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在子女眼中看來,居然變成了「怪異」與「不合時宜」。父母親的矛盾心理,真是說與誰聽。
由於文化的不同,管教問題有時還牽涉到法律。位於唐人街,專為輔導華人家庭問題而設的「下東區家庭群益會」會長黃沛瑛指出,以往中國人觀念裡,「不打不成器」,打罵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美國,這卻是兒童虐待,也違反法律。
黃沛瑛指出,中國家長打孩子,被告到官府事小——因為美國法庭也非不講情理,最後終會了解,這是父母親在管教小孩,而非有意的虐待兒童,但是影響面較大的是孩子的心理。
「孩子們會說,為什麼別人的爸媽都不會這樣。」住在法拉盛,來美已十四年的梁張雪玉說,她十一歲的女兒向她抗議,她同學的媽媽都是罰她們「站在時鐘下一、兩個小時」,或「幾天不跟小孩說話」來懲罰他們,從來不會打罵小孩。
馬仙蒂現就讀康乃爾大學法學預科,是典型「郊區華人」的第二代。(卜華志)
黃沛瑛也指出,中國家長與美國環境不大相同的教育方式,的確會引起小孩很大困惑。例如在學校裡,老師總是告訴小孩,「你喜歡做什麼,你去做呀,你做得很好!」鼓勵與讚美經常是老師一貫的態度。但是一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很可能會說:「為什麼你做這個,你不要做這些呀!為什麼沒有考一百分……」,「怎麼一回到家裡,什麼都不對了——小孩們也許會這樣認為」,黃沛瑛指出,有些中國小孩從小覺得父母不愛他、不了解他,也許就因為管教問題。
擔任蘇域柏高中心理輔導員的教育心理博士黃金利也認為,中、美教育方式確有很大的不同。他常在火車或地下鐵的車廂內,看到美國父母在詢問小孩的意見。例如,今天吃什麼好?漢堡還是披薩?那一種披薩?要不要沙拉?那一種沙拉?要不要飲料?……反觀中國父母,則很少詢問小孩意見。
「美國教育通常給孩子很多選擇,而中國教育方式則先跟著走再說」,黃金利結論。
梁張雪玉的女兒才十一歲,卻已懂得分辨中國與美國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同。(卜華志)
這樣的管教方式發展到極致,就是對子女生命過程的重大事務都要參與意見。以子女選擇大學就讀的科系來說,只要是這些父母們略有些知識,就很少不參與意見,且知識程度愈高,參與程度愈深。
如今也是康乃爾大學華裔中國同學會會長馬仙蒂指出,中國父母老覺得對孩子們有很多責任,最好按照他們計畫好的路來走。因此,在大學堛穛{較好的華裔學生,不是念法,就是念醫,因為這是「最明確、穩當、安全」的一條路。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成為律師或醫師,高薪和地位隨之而來,不會牽涉歧視或差別待遇,這是最安全的保障。
「美國父母當然也參與意見,但是他們較尊重孩子們的興趣,不會這麼堅持」,剛從賓州大學畢業,曾是賓州大學華裔中國同學會會長的黃頌平說。她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她曾為自己要念法還是念商跟父親爭執,最後仍是「爸爸贏了」。
這類「爸媽永遠是對的」堅持還表現在對子女婚姻對象的期望上。中研院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華裔父母對「子女的結婚對象是否為華人」最是堅持。
中國人對子女婚姻對象的種族期望,最好是中國人,再不然亞洲人——黃皮膚的也還可以,再來是白種人,「在中國家庭裡,小孩和其他的有色人種結婚,那全家一定翻了天」,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社會系教授蔡文輝說。
創立已近百年歷史的紐約華僑學校,提供華人小孩課後學習中文的機會。(卜華志)
電影導演王正方指出,物以類聚,中國父母會要小孩找同族人結婚,其實有其道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嘛!」王正方開玩笑地說。其實,這在猶太人、義大利人家庭也相當堅持。就連美國社會,「黑白聯婚也不多見」,蔡文輝也認為。
「我們很早就告訴孩子們,如果你們的婚姻對象是『中國人』,我們會比較高興」,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如今是台大園藝系主任劉富文表示,因為家族的往來牽涉到習慣與文化,「不是我們不學,而是有些背景差異,不是我們學得來、改得了的」,他說。
王正方認為,中國家長堅持同族間通婚,也許有它的「正確性」。但是家長們還是要注意——不要忽略孩子的需要,因為畢竟「結婚的是他們,不是父母」。而且,說不定,「就孩子來說,結婚對象是找他們相同的部分比種族的成分來得重要。例如,就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小孩來說,與一個美國白人結婚,也許就比一個在大陸長大的中國人來得合適,誰知道呢?!」王正方說。
舊金山北溪廟會一年一度的搶炮活動,是海外少數能維持中國傳統特色的活動之一。提供華人子弟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是移民父母的責任。(鄭元慶攝)(鄭元慶攝)
其實不管學語言、管教方式,或是婚姻問題,海外中國父母都有個心結——身處兩種文化間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恰如其分?如何抓住西方體制的好處,又能保有中國美德?還有,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覺得是在幫助他,而不是壓抑他?
王正方建議,「第一是不要懶惰,第二是不要粗糙」。
意思是,父母不一定要蕭規曹隨,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而是先透過理性的思考,想想對孩子合適的方法是什麼。
以學中文來說,父母也許先想清楚,為何要叫小孩子學中文,其影響是什麼,想清楚之後,也許會覺得學中文固然不錯,但是在學中文之前,先讓他做一個有用、誠實、快樂的人,比學中文更重要。
又例如小孩不喜歡待在家裡,喜歡往外跑等事情,與其禁止他外出,不如讓他留下電話、地址,規定他幾點回來,反而效果會更好。
華僑學校裏傳統文化的教習,是不少華裔小孩共同的記憶。(卜華志)
「我常常提醒自己,畢竟我們已在美國的土地上了」,梁張雪玉認為,既然選擇留在異國,就要很快調整自己,像孩子們聳肩、勾肩搭背,甚至翹起二郎腿,愛打扮、做出愛炫耀、表現自己的樣子等,這些行為上的轉變真的不代表什麼,雖然還是會有些遺憾——他們怎麼不像中國人了,但是實際上,他們的確也不完全是中國人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劉紹銘也認為,與其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接受中國文化,不如順其自然,讓孩子重新發現自己,等到他們覺得要找自己的根源時,就會主動去接觸了,而那時的強度與力量,是很難擋得住的。最近不少美國華裔第二代用文學、電影等手法來反省、尋思根源何在,即為最佳例證。
但是劉紹銘也提醒華人父母們,在子女小時候,一定要讓小孩有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例如學中文、過中國節日,乃至於去唐人街了解中國民情等,因為這畢竟是使他們知道「從何處來」的基礎。
近年來,在美國亞裔學生表現不凡曾形成熱門話題。但不少研究也顯示,其實亞裔學生不見個個都表現得那麼好,類似退學、逃學、吸毒等表現很差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亞裔學生的成就,形成「極好、極壞」的兩極化分佈。
對移民父母來說,殷殷企盼的子女會不會落入「極壞」的那一極?兩代之間,會不會鴻溝日深,形成無法跨越的「代海」?開頭時如何造就,正是關鍵。
〔圖片說明〕
P.6
渡海赴美,追求更好生活方式,本是華人移民的期望之一,但不少人卻因此而面臨兩代差異問題。圖為紐約華埠歷史博物館的展覽。
P.6
(右)紐約法拉盛的林家八年前從台南移民,如今是「過來人」的林太太,曾為孩子剛到異地的轉變,嚇得不敢外出工作,如今大兒子已經念大學了。
P.8
一般而言,唐人街父母經濟能力、教育程度較差,與日益「美國化」的子女間,較易產生歧見。
P.9
唐人街第二代子弟邵安美認為,華人父母不讓小孩外出,是因為外頭的世界「太險惡」了。
P.10
土生華裔被稱為「香蕉」,意指他們內白外黃,沒有自己的文化,如今這種情形也許已經改觀。圖攝於紐約華埠。
P.11
就讀康乃爾大學醫學預科的劉亨利說,他們家的教育方式向來是「父母永遠是對的」。他的父親是康乃爾大學的教授,如今已回台灣任教。
P.11
這幾個華裔青年,在美的時間長則廿多年,短則一、二年,都是康乃爾大學的學生。待的時間愈久,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愈多,對兩代差異問題也愈有感受。
P.12
類似高溫超導體專家朱經武般學有專精、事業有成的「郊區華人」,在美國並不少見。(鄭元慶攝)
P.13
馬仙蒂現就讀康乃爾大學法學預科,是典型「郊區華人」的第二代。
P.14
梁張雪玉的女兒才十一歲,卻已懂得分辨中國與美國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同。
P.15
創立已近百年歷史的紐約華僑學校,提供華人小孩課後學習中文的機會。
P.16
舊金山北溪廟會一年一度的搶炮活動,是海外少數能維持中國傳統特色的活動之一。提供華人子弟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是移民父母的責任。(鄭元慶攝)
P.17
華僑學校裡傳統文化的教習,是不少華裔小孩共同的記憶。
P.18
華裔第二代從那兒來,將往何處去,是不少人深思的課題。
華裔第二代從那兒來,將往何處去,是不少人深思的課題。(卜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