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因患者控制細胞分裂增生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分裂失控的癌細胞,會侵入周遭正常組織,也會經由淋巴或體內循環系統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幸而癌細胞只能攻擊病患本人,因此就算將致病的癌細胞植入另一人身體,人體的免疫系統通常只認得自身細胞,馬上就會被他的免疫系統摧毀消滅。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遏止癌症威脅的不二法門。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癌症是由病毒或細菌所誘發,這些致癌的傳染病原具有高度傳染力,但若能有效控制,即可制敵機先,防癌於未然。
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曾在2009年2月,召集三十多名全球頂尖癌症學者,發表《生物病原與癌症》的專書。
書中指出,目前醫界已發現7種病毒、一種細菌及兩種寄生蟲可誘發癌症。這些病原又可區分為直接與間接致癌兩類。前者是指病毒本身帶有致癌基因,如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或帶有細胞不凋亡的基因,如EB病毒;或具能使人類的抑癌基因失去功能的基因,如人類乳突病毒(HPV)等。
間接致癌的病原則包含B肝、C肝病毒、幽門螺旋桿菌等。他們的致病機轉是先造成患者的肝、胃長期發炎,進而導致癌化病變。例如慢性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就是典型實例。
肝病防治基金會很早就深入國內偏鄉免費篩檢肝炎。圖為1999年在澎湖為民眾抽血檢查的情形。
在十大致癌病原中,需要深入探討的是EB病毒。EB病毒是一種人類疱疹病毒,會透過唾液傳染,傳染力極強,粗估全球9成以上的成人都曾受到感染,台灣更有超過8成的人在幼兒期就遭侵襲。
初次感染者,多數沒有明顯不適,但也有人會出現發燒、咽喉炎或扁桃腺化膿等上呼吸道症狀。所幸感染不久後就會產生抗體,但終其一生都能在B淋巴球和鼻咽部位找到EB病毒。
EB病毒也被醫界懷疑與鼻咽癌密切相關,因為鼻咽癌病患的腫瘤中,通常能找到大量的EB病毒基因及蛋白;患者血清內EB病毒的抗體含量也遠高於一般人。
為了找出EB病毒與鼻咽癌的因果關係,陳建仁曾率領研究團隊,在新竹、宜蘭、屏東的6個鄉鎮,進行長達16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參與研究的1萬名男性,血清中EB病毒的抗體濃度越高者,得到鼻咽癌的機率,約為濃度低者的6倍。
「相對風險高達6倍,已具有顯著意義;由流行病學的角度分析,至少有8成的鼻咽癌患,都能用EB病毒的抗體增高來解釋致癌原因,」陳建仁說。因此血清中的EB病毒抗體濃度,以及鼻咽上皮細胞的EB病毒量,都能作為鼻咽癌的早期篩檢工具。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遏止癌症威脅的不二法門。
讓人好奇的是,既然全球9成的成人皆曾感染EB病毒,為什麼只有極少數人會罹患鼻咽癌?又或者像近8成曾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婦女都能自然痊癒,但為什麼仍有10%會持續感染,1%會演變為子宮頸癌呢?
陳建仁指出,這種「感染者眾、罹癌者少」的現象,可由傳染病原、宿主特性及生活環境等三項條件來分析。
首先,病毒的基因型及病毒量,均與日後的罹癌風險密切相關。例如在B肝病毒中,C基因型病毒的罹癌風險,就為B基因型的兩倍;亞洲型人類乳突病毒亦較歐洲型易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B肝或C肝病毒的血清病毒量越高,罹患肝癌的風險也越高。
其次是宿主的性別、年齡、基因及家族史,也會造成癌症發生風險的差異,像男性得到肝癌的比例就遠高於女性;年齡越高,因病毒的暴露量多及暴露時間較長,罹癌機率也越偏高。
基因對於罹癌風險更有深遠影響,像鼻咽癌好發於廣東等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這群南方華人及其後裔,即使遷居至東南亞及歐美地區,仍有極高的風險會罹患鼻咽癌。
個人生活型態也扮演重要的致癌角色,如酗酒及肥胖,都會加速肝炎病毒導致肝癌的進程;嗜食鹹魚、鹹肉等富含亞硝胺的食物,或者長期接觸福馬林等化學物質,易罹患EB病毒誘發的鼻咽癌;至於抽菸,也可能加速人類乳突病毒的致癌作用。所以抽菸又感染HPV的女性,日後得到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會升高。
以白老鼠測試癌細胞如何轉移到肺。
然而,病毒感染引起的癌症,威脅性雖高,但因其致病機轉極為明確,反而可以提前預防。
施打疫苗,讓體內預先產生抗體,就是最佳解方之一;台灣聞名全球的「B肝聖戰」,即為實例。
B型肝炎病毒可透過血液、體液及母體垂直感染,亦是肝癌的主要致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目前全球計有2億4,000萬名慢性B肝患者,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美洲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二十餘年前,我國B肝平均帶原率曾高達15~20%,位居世界之首。
為了阻絕B肝病毒透過母體「代代相傳」的宿命,1980年代,在已故中研院院士宋瑞樓的推動下,我國乃於1986年7月起,展開全球最早的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計畫。
此項計畫實施僅十年,我國小兒的B肝帶原率就已直線滑落至1%以下。B肝疫苗的台灣經驗,也成為全球對抗B型肝炎的典範。
宋瑞樓門生、中研院院士陳定信更預測,至2034年台灣全面施打B肝疫苗50年後,成人的肝癌發生率也將大幅下降。
繼B肝疫苗後,女性癌症的第二號殺手子宮頸癌,在2006年後亦有疫苗防範,是婦女的一大福音。
透過胃鏡、吹氣、糞便及抽血等檢測方式,都能找到潛伏在胃中的重要敵人幽門螺旋桿菌。
除了施打疫苗外,定期篩檢更是不可偏廢的防癌救星。
以子宮頸癌為例,其病因來自人類乳突病毒。目前已知的人類乳突病毒多達一百三十多型,其中約有17型具致癌能力,但現有疫苗僅能防範致癌率最高的16及18型病毒,因此婦女若要根除子宮頸癌的威脅,還須配合定期的子宮頸抹片篩檢。
台灣自1995年起推動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免費篩檢,至今30~69歲婦女3年內曾進行一次抹片檢查的比率已達7成,雖然仍比不上歐美國家8成5的高篩檢率,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已明顯下降。目前台灣每年計有六百餘名婦女死於子宮頸癌,約較十年前減少1/3。
由於許多婦女常因排斥內診而拒做抹片,國健署也推出「自抹」服務──凡6年以上未做抹片檢查者,可在家以棉棒自採子宮頸部位的檢體,放入保存液後,再送交相關單位化驗。
「目前台灣仍有一百六十多萬名婦女從未做過抹片,因此我們才把防護傘擴大,希望能幫助更多婦女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說。
打擊潛伏胃中的敵人至於在有致癌風險的細菌中,則以幽門螺旋桿菌最為重要,醫界已證實,高達8~9成的胃癌,皆由此種細菌引起。它可經由糞口傳染(不小心吃到被病原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凡共用餐具、共同飲食、情侶熱吻,都可能感染,更常造成「一人罹病,全家中獎」。
在病程演進上,幽門螺旋桿菌會先造成胃部慢性發炎,嚴重者可能導致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最後更可能惡化成胃癌。
離島馬祖是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最高的地區,為了幫助此地居民力抗胃癌陰霾,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吳明賢及其團隊,自1999年起就在馬祖進行為期十餘年的「殺菌計畫」。
吳明賢指出,過去馬祖居民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達65%、胃癌死亡率則是本島的3倍。透過長期追蹤、大規模篩檢及積極治療,目前馬祖的胃癌發生率已降低3成。
吳明賢的研究團隊,更在去年發表了最新的兩階段療法,由質子幫浦抑制劑搭配3種抗生素分段投藥,可有效降低傳統療法常見的抗藥性問題,並將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癒率提升至9成4。
在醫界的多年努力下,過去曾高居我國十大癌症第三位的胃癌,現已退居為第六位。
現代醫學研究的進步,為病毒感染型的癌症帶來新契機,透過接種疫苗、定期篩檢、健康飲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遏止癌症威脅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