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五年初夏,四個師大藝術系(師大美術系的前身)的畢業生:劉國松、郭東榮、李芳枝、郭豫倫舉辦了一項「四人聯展」,畫展之後,大家檢討得失,感覺當時國內的繪畫環境不夠好,亟待開拓與耕耘,年輕人雖有熱情,卻缺乏經驗,學養亦未臻成熟,難免有「勢單力薄」之感,因此他們想到集結多人的力量,好好為國內畫壇做一點事。於是決定成立一個畫會,定期於每年五月展覽會友的作品,「五月畫會」的名稱於是產生,後來陸續有多位年輕畫家加入。同年十一月,李元佳、吳昊、夏陽、陳道明、歐陽文苑、霍剛、蕭勤、蕭明賢八位畫家,也創立了「東方畫會」。
這兩個畫會,是台灣提倡現代繪畫的先驅:「五月」是具體地把現代思想與觀念表現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上,而「東方」則是嘗試用現代的藝術形式來發揮中國人的思想。探討的方法和過程雖有不同,但目標卻是一致——都是想創造「中國的現代藝術」。他們希望藉著創新、求進的做法,能夠打破當時畫壇臨摹、抄襲與保守的風氣,為中國現代繪畫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來。
當時這兩個畫會的成員,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懷著滿腔熱忱,在艱困的創作環境中結合彼此的力量,為理想而奮鬥。
當時除了這兩個畫會之外,陸陸續續還有其他的畫會成立,而當年畫會的成立,是有它時代背景的。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不久,一切建設正待開展,文化、藝術活動不似今日這樣蓬勃、興盛,畫壇的作風也十分保守,強烈排斥其他的畫風。當時主要的兩項繪畫活動,是省展和台陽美展。省展,是由原來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所改制;台陽美展則於民國廿三年成立,成員和當初府展的畫家屬於同一系統,多是赴日學習西畫或東洋畫的畫家。
這些畫家多半不願意接納不同畫風的作品,因此,當時被視為「前衛」的現代畫,根本無法通過省展或台陽美展的審查,只好自己想辦法舉行畫展。但當時大家的生活普遍都比較苦,畫也很難賣得出去,因此要靠個人的力量舉辦畫展簡直不可能,只好大家聯合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畫展辦起來,把作品掛起來公開展出,享受一下發表的樂趣。
組成畫會的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的傳播媒介還不發達,專業性的美術刊物亦付闕如,偶爾拿到一本外國畫冊或一篇藝評、藝訊,大家就如獲至寶,爭相傳閱,閱讀之後各人有不同的感想與意見,於是經常聚在一塊兒,彼此交換心得,或作不同形式的辯論。
現代畫的出現,在國內曾數度引起熱烈的爭論與筆戰,也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當時國內許多人不能接受這些作品,甚至有人把畫展的說明書當場撕毀;但也有對現代藝術大力支持的,像顧獻樑、張隆延、虞君質等學者,尤其是現代詩人余光中、紀弦、楚戈等人,更經常發表文章大力鼓吹。
在「東方」、「五月」成立之初,台灣還沒有私人畫廊,畫展的地點不是在台北市中山堂、新聞大樓,就是歷史博物館,也很少人買畫。到了民國五十年之後,台北市才有聚寶盆、凌雲等幾家畫廊的設立,這些畫廊多半位於外僑出入較多的中山北路、農安街一帶,主要顧客也就是這些在台的外籍人士。後來台灣的經濟逐漸繁榮,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文化活動愈來愈發展、興旺,大家對藝術的喜好和鑑賞力也隨著增加,有了購畫的能力與興趣,因此,台北市畫廊的數目與年俱增,賣畫的對象也由外國人轉變為本國人較多了。
藝術活動以創作為貴,往往就是個人心靈活動的展現,是一種思想、觀念的發揮,到最後,技巧往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因此藝術家在創作的歷程中,多半應該獨力奮鬥,要能耐得住寂寞與苦辛;在加入一個團體之後,難免會受到同伴的影響,個人創作的獨立性,久而久之,難免會因妥協而受到削減。在另一方面,現代畫逐漸能被國人接受,「東方」、「五月」的會員經過一段摸索創作的路程之後,也都更嚮往各自追求個人的創作風格。加上有多人相繼出國,當初成立畫會的理由已不復存在,往後的例展就漸成了應景之舉。因此,「東方」畫展舉辦到第十五屆,「五月」畫展舉辦到第十六屆時就停辦了。繼「東方」、「五月」之後成立的許多畫會,也都因著國內藝術環境的變遷,名存而實亡——許多新一代的藝術家,在新的環境中,很早即被社會接受與肯定,他們只靠個人的努力,已能掙出一番相當好的局面,無論物質上、或精神上,再也不會像當年老一輩的畫家那般清苦了。
由「東方」和「五月」兩個畫會的興衰,可以明顯看出國內藝術環境的進步。今天國內畫廊林立,大眾傳播媒體多,買畫的人也多,大家的觀念開明,能以較寬闊的胸懷去接納各種不同風貌的藝術活動,因此,畫家已不像過去需要依附畫會才能生存。國內已有好幾份辦得很夠水準的美術專業性刊物,經常介紹各種畫風與思潮;許多旅居海外的畫家,也非常關心國內畫壇的動態與發展,經常在國內的報章雜誌上發表專文,介紹國外藝術界的現況,或對國內藝壇提供各種建議,更回國舉辦畫展,以期刺激國內畫壇進一步的發展。
這次「東方」與「五月」在停展多年後舉辦聯展,參展的畫家共有廿位。東方畫會的會員有:蕭勤、夏陽、霍剛、吳昊、陳道明、朱為白、李錫奇、黃潤色、鍾俊雄、林燕;五月畫會的會員則有:劉國松、郭東榮、李芳枝、郭豫倫、莊哲、馬浩、謝里法、韓湘寧、陳庭詩與洪嫻,其中一半以上的畫家散居國外。
這些參展的畫家如今都已步入中年,在思想與畫事上,也都趨於成熟。這兩個當年針鋒相對的畫會,在沉寂多年後,舉辦聯展,除了具有紀念性的意義之外,更希望藉著這次展出,回顧他們在艱困歲月中為藝術執著奮鬥的心路歷程,激發年輕人更旺盛的創作勇氣,與更堅定奮鬥的決心,盼望因此能使中國畫壇再創一次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