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我生命運轉的黑色機油。」19世紀法國文豪巴爾札克把咖啡當生命,比吃飯、睡覺還要重要;對當今台灣社會來說,咖啡則代表一種品味、生活必需品與商業競爭力,也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曾幾何時,每天一杯咖啡,已變成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就像喝茶一樣自然與隨性。很多人一天的生活從啜飲咖啡開始,甚至每天不喝個兩三杯無法提起精神工作。前些日子,超商咖啡漲價還鬧上國會殿堂,成為重要的民生大事。
台灣人多愛喝咖啡?從近十年咖啡進口與飲用量的變化,可看出端倪。
根據財政部關稅總局統計,1999年咖啡(生豆與熟豆)進口量約4,794公噸,2010年飆升到約1萬7,885公噸。若換算成飲用杯數,以每杯咖啡用掉約10公克咖啡粉計算,1999年台灣喝掉了約4.8億杯現煮咖啡(平均每人約21杯),2010年則喝掉了約17.9億杯(平均每人約78杯),12年來國人咖啡飲用量成長了3.7倍,可見我們對咖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
滴滴香醇的咖啡魅力無窮,已是現代人的生活飲品。咖啡在台灣的歷史雖然不長,但業者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台灣咖啡美味的原因。
為什麼越來越多台灣民眾沉迷於這曾被視為「魔鬼飲料」的濃烈飲品?這與咖啡館文化、咖啡連鎖店、超商平價咖啡興起的脈絡息息相關。
半世紀前,咖啡這種「外來」飲料,在台灣充滿貴族文人色彩,給人一種舶來品高不可攀的印象。1950年代以降,台北仕紳聚集的大稻埕、西門町一帶,波麗路、明星咖啡館曾是知識分子、政商名流、文人藝術家等聚集流連的場所,咖啡館與藝文結合的色彩濃厚,跟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搭不上關係。
1970年代,隨著國民所得、海外留學生回台人數增加,社會對外來飲食文化接受度提高,咖啡消費也逐漸上升。西門町老店南美咖啡,就是在這時期以進口生豆、自己烘焙創下名號,不少人被那種微酸帶苦的黑咖啡味道所吸引,一試成主顧。
1985年後,台灣股市狂飆,咖啡消費也變得平民化,伯朗等罐裝咖啡、三合一咖啡滿足了方便、低價、不喜歡苦酸味的市場需求。都會區則出現小巧精緻的個人咖啡店、結合書坊的咖啡屋,多以兼賣簡餐的複合式經營;不過,會到蜜蜂、老樹等咖啡館喝藍山炭燒或曼特寧黑咖啡的人,仍屬少數。
1992年,台灣出現咖啡連鎖店。日商客喜康(真鍋)以手沖醇黑咖啡結合多樣化餐點,羅多倫、丹堤、怡客採自助式供應35元平價研磨咖啡。直到1997~1998年,西雅圖極品、伊是咖啡與星巴克接連成立,引爆了義式咖啡的連鎖店風潮。
被視為「咖啡界麥當勞」的星巴克由統一公司引進,企業化經營、積極展店、店面明亮的策略,氣氛與小咖啡館的型態迥異。穿著T恤的年輕服務生,青春洋溢、親切有禮,一次只做一杯、客製化服務的標準流程,配上音樂、美式裝潢家具,寬敞舒適,以精品咖啡與中高價位席捲白領階級,帶動國人喝咖啡風氣,目前全台店面已有兩百多家。
2002~2003年是台灣咖啡快速發展的轉捩點。平價外帶咖啡始祖「壹咖啡」成立,以「35元就有好喝的咖啡」為訴求,擴大市場大餅。接著,85 ℃搭配精緻蛋糕的「平價複合式」策略異軍突起,5年之內設立了三百多家店,吸納廣大的藍領客群,喝咖啡的人口也從15歲向上延伸到75歲。
2004年,統一超商打出City Café的品牌,藉著名人代言「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的廣告強力放送,以及全台4,500家的門市通路,推出平價研磨咖啡,爾後全家、萊爾富等超商也加入戰局,喝咖啡就此成為全民運動。2008年底,國內咖啡連鎖店首次以731家的門市數,超過速食店的695家。
據估計,包括超商、速食店、個人經營與連鎖咖啡店,目前全台有逾上萬家商店可以買到現煮咖啡,占每年咖啡商機400億元的一半以上。
相較於到處可見的超商平價咖啡,街頭轉角處的個性咖啡店,烘焙的精品咖啡則是另一番風味。
台灣人愛喝咖啡,不是新聞,特別的是,台灣有足以與西方國家一起評比的好咖啡。
前不久,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到法國旅遊,在巴黎探訪了不少咖啡館,包括塞納河畔名氣響亮的左岸咖啡,卻未嚐到好喝的咖啡,敗興而歸。回程時,她顧不得往咖啡館密集的台北僅1小時不到路程,在桃園機場便利商店就買了杯咖啡喝,一解旅行19天的「咖啡思鄉症」。
葉怡蘭走遍世界各地意外發現,沒有幾個國家的咖啡像台灣做的那樣好喝迷人,即使是一般超商、連鎖店賣的咖啡都有相當水準:卡布奇諾濃醇香郁,拉花精緻、奶泡綿細;精選莊園黑咖啡,依等級、製法、烘焙方式有多種口感,滿足挑剔的味蕾。
「歐洲人喝咖啡至少有500年以上歷史,已成習慣,並不非得要『阿拉比卡』不可,」葉怡蘭說。「阿拉比卡」是咖啡原生種名稱,香氣、風味、口感較佳,台灣咖啡業者多選用此種豆,而歐洲人習慣喝的是另一原種「羅巴斯塔」,苦澀味強,常被用來作為三合一或調味咖啡。
葉怡蘭分析說,台灣喝咖啡的歷史不長,反而能以開放態度學習、汲取咖啡新知。加上喝茶文化深入民間,講究茶葉的新鮮與分級,這種態度也擴及到對咖啡的品味,講求豆種、產地、鮮度、烘焙、沖煮等精緻度。
例如以品質出名的「哈亞極品咖啡」,日籍老闆三上出是台灣女婿,他認為一杯優質的黑咖啡,要能品嚐到產區咖啡豆的獨特風味,沒有雜味,或卡在喉嚨、不好的苦澀味,而有豐富果酸與醇厚質感,「就像品紅酒,飲後微醺、舒服又放鬆。」
「台灣的咖啡好喝,即在能忠於原味,表現出咖啡豆本身在口感與香氣上的深度與層次,」葉怡蘭說。
品咖啡也是學問,從沖煮時散發出濕香氣,到入口的酸甘苦多變味道,加冰後還有茶香,餘韻猶存。
近幾年,走進台北大街小巷,即可看到許多個性咖啡館內堆著一包包標有名稱、產地、等級的咖啡麻布袋,旁邊擺著比人還高的烘豆機,如同海鮮餐廳水族箱裡一尾尾生猛活魚的展示一般,像在告訴你:「這裡有最新鮮的美味——自家精緻烘焙的莊園單品咖啡!」
這股自家烘豆的「自烘潮」,宣告了咖啡館自己進口生豆、烘焙兼沖煮的時代來臨。其實,它的興起與咖啡館業的激烈競爭息息相關。
根據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統計,包括星巴克、丹堤、怡客在內咖啡連鎖店,全台超過1,500家,再加上個人經營風格的咖啡小店,合計逾2,000家。其中,「自烘咖啡館」約300家,生豆用量約400噸,占2009年生豆進口總量1萬1,607噸僅(約3%)。
「過去,台灣的咖啡豆(生豆與熟豆)批發商並不多,咖啡館業者跟大盤拿到的曼特寧、巴西、哥倫比亞等,烘焙風味接近,不容易分辨出每支豆子的特色,就連昂貴的國寶級藍山No.1,都只喝到很重的炭燒苦味。」具國際杯測師認證的三上出說,客人往往花好幾百元喝一杯咖啡,卻說不出藍山咖啡「好」在哪裡。
事實上,正宗牙買加出產的頂級藍山咖啡,酸香柔和,經深焙後有明亮的甜香味,醇厚度佳,口感均衡,一杯要價400~500元。由於所費不貲,市面上常以哥倫比亞豆烘焙出的近似口味替代,也稱為「藍山」,但定價較低,雖滿足了消費者喜歡頂級咖啡心態,卻有混淆視聽之嫌。
自烘咖啡店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店家、消費者咖啡資訊不對等的現象。
為了與傳統咖啡館、大量烘焙的咖啡盤商做區隔,自烘咖啡店標榜咖啡的「新鮮度」與「客製化」。店的規模通常不大,烘好的咖啡豆量只夠供應現煮或少量購買,很多店家都是在客人下訂單後才烘焙,約定時間取貨,以確保新鮮。
走進在六張犁捷運站附近,獲選為「2009年台北市咖啡節」第一名的自烘店——「PEG配個咖啡」,跟老闆黎子購買咖啡豆,他會先問你:「喜歡什麼樣口味?」香氣外放、酸味明亮的像是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口感濃郁、酸度適中的如「肯亞AA」,若無法確定或分辨不清楚,老闆會讓客人試喝幾種不同豆子再作決定,完全是量身訂作的服務。
咖啡的好壞很主觀,每個人喜愛的風味不盡相同,自烘店業者會以「試喝」兼「說明」方式,跟顧客討論溝通,讓消費者瞭解不同咖啡豆的特性與適當的烘焙方式。一杯琥珀色飲料背後,涉及咖啡產地、等級、栽種方式、生豆加工處理等知識,對提升消費者的咖啡鑑賞能力,有相當助益。
相較於到處可見的超商平價咖啡,街頭轉角處的個性咖啡店,烘焙的精品咖啡則是另一番風味。
追溯這股咖啡店自烘潮,店主追求品質、精緻的背後,與1990年代後的一群「小眾」咖啡迷,精益求精的態度有關。
早年,受限於咖啡館規模不大,業者缺乏相關的專業與產業資訊,生豆、烘焙、萃取等「咖啡學」系統知識,也尚未建立。「咖啡被西方文明風情的想像過度浪漫化,國內咖啡館多使用俗稱『塞風(siphon)』的虹吸壺,沖煮過程就像是作化學實驗,蒙上了一層神祕面紗,」湛盧咖啡老闆廖國明說。
1993年經由無遠弗屆的網網相連,很快集結了一群分散各地的咖啡迷。「BBS(電子布告欄)的各大咖啡版,版主會固定彙整咖啡訊息,大家就在網上互相交流品咖啡,」廖國明回憶。
1997年,一群咖啡迷在BBS成立了「爾灣咖啡小站」,介紹「義式咖啡教父」David Schomer,引進espresso基本概念和沖煮方法,也帶起了在家「自烘」豆子風潮。例如,頗富盛名的「克立瑪咖啡」、專門進口咖啡精品豆的「煌鼎」,以及第一本介紹義式咖啡的中文書《義大利咖啡實驗室》作者蔡瑞麟,都是爾灣小站的資深網友。
他們會透過網路購進小型家用義式咖啡機,在家製作像「醬油膏」般濃稠的黑咖啡,並相聚討論。「也會相約『鬥機』,測試改組機器後的性能,最後才發現問題出在豆子的品質不好,不夠新鮮,於是就開始自己烘豆,」廖國明說。
不少人先是利用爆米花機烘,後來有人開始動手組裝機器,咖啡玩家蘇彥彰組裝暱稱「幾粒米」的烘豆機,售價僅數千元,比進口烘豆機一台動輒幾十萬元,便宜許多,在同好間打響了名號,迄今已發展到第9代。
久而久之,大家對咖啡香濃的關鍵也有了初步共識:豆子品質最重要,占60~70%比重,烘焙技術次之(20~30%),最後是萃取沖煮手法(10~20%)。
「咖啡迷追求美味的狂熱,無可救藥,那種專注、挑剔又執著的精神,打開了台灣咖啡界的視野,」葉怡蘭說。
當然,品嚐咖啡也是一門學問。首先聞豆子表面的濕香氣,依不同種類會有花果、焦糖或巧克力等香調。咖啡入口溫度在65℃上下,才能感覺甜酸苦鹹等多種味道,吞下後還有回甘、縈繞鼻腔的香醇氣息。「初始只是一個小縫,然後視野越來越大,有速度、彈性和節奏感,」咖啡達人蘇彥章形容,品嚐好咖啡彷如聆聽交響樂章般有高低起伏的不同感受。
滴滴香醇的咖啡魅力無窮,已是現代人的生活飲品。咖啡在台灣的歷史雖然不長,但業者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台灣咖啡美味的原因。
在咖啡知識相對普及,不少民眾愛上喝咖啡後,也樂於上課學習,體驗動手烘豆,並嘗試不同的沖煮方式,交換品嚐心得。
2011年初,合樸市集志工自發成立的咖啡部落,就結合了一群同好,藉咖啡來傳遞照顧農民、友善地球的「公平貿易」理念。
對台灣人而言,咖啡代表一種自由、悠閒、不拘泥的氛圍,一種對美味的專注,或「喝咖啡,聊是非」的悠閒,也是關懷農民、愛地球的「啡嚐幸福」。
這顆生命力旺盛的「小魔豆」,在台灣開花結果,把喝咖啡的風氣,延伸到社會各個角落,創造了大量的咖啡族群,也改寫了台灣的飲品文化和歷史。
咖啡是樹的果實,如小紅莓般熟透後摘採,風味最佳。
美式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進駐後,擴大了喝咖啡的族群,一份報紙與一杯咖啡,即可悠閒片刻。
台灣阿里山茶山村栽種的咖啡品質不輸外國,因產量少、人工貴,成本也高。
相較於到處可見的超商平價咖啡,街頭轉角處的個性咖啡店,烘焙的精品咖啡則是另一番風味。
咖啡豆的品質,決定咖啡的香濃與否,圖為台北世貿中心咖啡展中,來自中南美洲的咖啡豆。
滴滴香醇的咖啡魅力無窮,已是現代人的生活飲品。咖啡在台灣的歷史雖然不長,但業者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台灣咖啡美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