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驚人嗎?今年八月底,「大陸間接匯款」正式開放,迄十月初,短短四十天內,根據三家承辦匯款業務的外商銀行粗略統計,約有一千四百萬美元從台灣匯入大陸。若除以全台二千萬人口,平均每人分攤了新台幣十八.五元。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專案募得的水災捐款新台幣十億元,以及利用探親,或託朋友、旅行社私下帶到大陸的錢。
「好像四十年親人乖離造成的缺憾,現在要一股腦兒補償回去!」一位銀行經理對大陸間接匯款市場的蓬勃感慨地說。
送錢給大陸親友之風始於四、五年前,由涓滴而成流。今年六月大陸洪災爆發,接著八月底政府開放間接匯款大陸(用途限於「接濟」及「贈與」),則是今日「盛況」的催化劑。
而早在一年半前就開始試辦的大陸匯款,竟也和最近的大陸滾滾洪流相應和。「過去一年多,近六成匯款集中匯往江蘇、浙江等長江流域的大城,上海更是獨佔鰲頭;其餘廣袤的內陸地區,零零星星合起來不過四成。而洪災爆發後,往安徽的匯款大增,算是一個異數」,最早開辦此項業務的英商渣打銀行顧問俞仲培指出。這也反映出江浙籍老人在台人數較多,且一般生活環境較寬裕的實況,他們更是銀行繼續看好的主力客源。
台胞返鄉探親往往是老家村子裡的大事,除了趁此機會攝影留念外,未來土屋翻新、娶媳嫁女,也寄望由「台資」相助。(卜華志)
娶媳造厝全靠它
錢,雖然不能替代親情,卻能傳遞關懷與發揮實質幫助。
教員退休、晚年生活堪稱小康的李老先生打從四、五年前起,一「抓」到有熟人要去大陸就趕忙託信、託錢,每託出一筆款,就高興地向子女叨唸半天:「這麼八百塊美元,就夠你大伯娶媳婦了。」「這二千塊錢,可是要給你姑姑蓋新房的……」。去年開辦大陸匯款後,他更是每兩個月必定向銀行報到。
德不孤,必有鄰。最近承辦大陸間接匯款的幾家行庫,出現這麼一批新客戶:年歲六十左右,外省籍,主要是男性,斑白的頭髮大多修得極短,一看就是榮民或退休公教人員,匯款地址則清一色是大陸地區。
華南銀行的李姓辦事員眼見許多老先生從戰戰兢兢地第一次到銀行辦匯款,慢慢成了熟門熟路的常客。他形容其間的過程是「鮮事連連」。
最尋常的是老先生不認得簡體字,依樣畫葫蘆卻抄錯了。此外,匯款按規定不能有一個以上的受款人,也不能轉交,但有的老先生不知道兒子目前流落何方,又怕自己去世後沒有人幫他寄錢,因此堅持現在先匯給家鄉老友,請他代轉。也有經濟拮据的老榮民,為了省下每次六百元的手續費,堅持一筆款同時匯給三個兒子,「讓大兒子決定怎麼分」。還有一位老先生,或許是年紀大了手不聽使喚,表格上填寫的字跡不清楚,於是第二天銀行根據聯絡電話打到他家裡,不料老先生不在,接電話的婦人聽明原委,氣得大罵:「怎麼又寄錢給那邊的女人!」
老先生們拿著匯款申請書用心填寫,希望家鄉親人的生活早日改善。圖為台北市北門郵局一景。(卜華志)
華南、渣打,搶先起跑
民國七十六年開放大陸探親,開啟了民間的匯款熱潮。美國花旗銀行在台分行、主管匯款業務的副總裁王廣志指出,開放探親後,大陸親友生活的凋蔽、困窘程度,令許多人大吃一驚,託人帶錢到大陸就成了外省籍老先生、老太太們普遍記掛的心事。但有時所託非人,又沒有法律保障,受騙、上當的事時有所聞;而且這種私下流出去的外匯無法估量,也成了金融機關頭痛的「漏洞」。
正由於事實上的需要,去年五月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選定華南和英商渣打兩家銀行接受紅十字會委託,合作試辦間接匯款大陸業務——由華銀分佈在全省的一百三十多家分行代收款項,然後轉給台北渣打分行,再由香港渣打分行開具美金支票,直接寄給大陸地區的收款人。和一般國際匯款不同的是,大陸匯款僅限於個人對個人,不能匯給公司行號,也不能做商業用途。
渣打採用的「票匯」方式說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卻問題不少。「我們河南老家那種鄉下地方,你寄一張美金支票回去,他們還搞不清怎麼回事兒,更不知道要怎樣兌現哩!」家住新竹,至今仍堅持由自己回大陸探親時帶錢,或託其他「老鄉」將錢轉交大陸親人的張老先生說。
就算知道怎麼回事,在國際化程度不高、作風保守大陸銀行的體系下,總也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把錢領到手。
票匯問題多
「我們去年和大陸的中國銀行合作」,曾任上海商業銀行總經理的渣打銀行顧問俞仲培無奈地表示,大陸受款人把渣打開具的美金支票拿到中國銀行兌領時,他們卻不肯依國際慣例當場買下,非要先從渣打的紐約分行拿到這筆錢後,再轉給受款人。
經過這樣「託收」的過程,受款人從向中國銀行申請付款到真正領到錢,總要一個多月。「很多匯款人都來抱怨,但我們交涉了好幾次,總是不得要領。」從今年九月起,渣打把合作票匯的業務轉給了願意當場買票付款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俞仲培的耳根才清靜了些。
儘管票匯手續費時,但美金支票在外匯奇缺的大陸,可說是用途靈活,備受歡迎。
據俞仲培觀察,大陸親友收到美金支票後,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因為急用而到銀行兌成人民幣;其餘三分之二,有的將支票存入自己的外幣帳戶、有的直接匯出去給在外國念書的兒女,甚至還有人拿到黑市去賣,賺取約百分之十的匯兌差價——香港的渣打分行就常常接到這種再輾轉外流的回籠支票。
在這種情形下,美金支票進了大陸卻又不「落實」當地,自然令亟需外匯的大陸財政部門十分不悅。花旗銀行副總裁王廣志認為,這也是票匯作業迄今在大陸還是頗受「刁難」、十分不便的原因之一。
洪災爆發,匯款暴增
票匯手續不甚理想,加上當時政策上並未完全開放大陸匯款,華南和渣打因此沒有大力宣傳,知道的民眾也不多。儘管如此,俞仲培指出,從去年五月到今年九月底的一年多裡,華南透過渣打銀行,共承做了四萬一千多筆、合計五千多萬美金的大陸匯款,平均每月二千多筆,每筆約一千美元。
這個數字到了今年六月又突起變化——大陸洪災爆發之後,渣打銀行的大陸匯款業務突然暴增,單單七月便匯出近六百萬美元,八月也有近四百萬(請見附表)。緊接著八月底,中央銀行頒佈了「大陸間接匯款辦法」,全面開放這項業務,不到半個月,國內所有的外匯指定銀行及郵局都加入戰局,紛紛和渣打、花旗、信孚等三家在台設有分行的外商銀行簽約,藉由他們轉匯香港;而這三家外銀則忙著和大陸地區的主要銀行商談台灣來的匯款處理細節。
由於票匯的託收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目前新加入的花旗和信孚銀行都以電匯和信匯為主。所謂信匯,以花旗為例,是台北收款後,經由香港再轉往大陸深圳的花旗分行,從那堨H掛號信將領款通知書寄給受款人,同時知會花旗的合作對象——中國工商銀行北京總行、及其離受款人最近的分行,由受款人憑領款通知書前去領錢,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十四天。電匯則是直接打電報給大陸的銀行體系,將匯款直接匯入受款人的銀行帳戶,一個禮拜就能匯妥。
長途跋涉去領錢
一位花旗銀行的行員指出,在匯款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陸郵政,雖然速度不快,但出錯的機會不大,厚厚一本的六碼郵遞區號本,連少數民族自治區也無遠弗屆。「令人頭痛的,還是大陸的外匯指定銀行太少,領錢非常不方便」,他一語道出。
像號稱有二萬三千家分行及辦事處的中國工商銀行,能夠承辦花旗外匯匯款業務的分行只有四十個。因此,為了兌領一張美金支票而跋涉一、兩天去鄰近縣城的情形相當普遍。如果不願兌換人民幣而希望領美元,還得看這個分行的美元預備款夠不夠。如果不夠,那對不起,請先開個美元帳戶,等分行向北京總行調到了足夠的美元後,再通知當事人,這少說又得耽擱一、兩個月。
「雖然對一些住在鄉下的受款人來說,去大城婸熂總是喜事,還可以順帶觀光一下,但站在匯出銀行的立場,總希望這筆錢早點落袋為安」,王廣志指出,花旗鼓勵受款人捨美元而取人民幣,也是這個原因。
儘管承辦大陸匯款,銀行要比做一般國際匯款付出更大的關懷和耐心,但這塊市場大餅仍然沒有一家銀行肯放過。以花旗加入後,單單九月份就做了近五千五百筆大陸匯款生意來看,這塊餅實在大。
著眼未來大餅
大餅還可望擴大。目前正在立法院審查的「兩岸關係條例」通過後,回大陸定居、卻仍按月向退輔會領取生活津貼的老榮民們,也可望成為定期的服務對象。
在時間上,則每逢端午、中秋及春節三節前後,大陸匯款就明顯上升。像今年一月,渣打便承辦了五千多筆、近五百萬美元的匯款,約是淡季的兩倍。甫開辦就碰上中秋節的花旗,前些日子一天平均將近三百筆,目前則降回二百五十筆的正常數量。
那麼多錢一下子湧向大陸,不免令人懷疑:其中是不是有人趁此之便進行商業匯款?王廣志和俞仲培都認為可能性不大。「目前大陸匯款雖然沒有特殊的金額上限(完全比照一般外匯規定,每人每年不得超過三百萬美元),但還是定位在個人對個人的『小額民眾匯款』」,王廣志指出。而根據美商信孚銀行的統計資料,至今最高的一筆不過六萬美元,相當於一百五十萬元新台幣,實在做不了什麼生意。
不過王廣志透露,花旗的「大陸匯款熱線」這一個多月來,常常接到諸如中醫藥店、武術團體、旅行社等和大陸往來較密切的民間機構的洽詢電話。「一旦開放商業用途的間接匯款,目前廠商從香港轉匯的錢都會利用國內的銀行管道,金額將會大得『無法估計』」,王廣志表示。這當然也是各銀行磨拳擦掌,積極投入的最大誘因。
令人感嘆的是,四十年前,「有親人在台灣」的罪名,足以使大陸親友被打成「黑五類」;四十年後,「有親人在台灣」,卻成為他們極大的經濟支援及足以傲人的慰藉。大陸匯款愈來愈熱,它的意義,又豈止於經濟層面?
〔圖片說明〕
P.36
間接匯款大陸金額統計表
繪圖:蔡智本〔圖表〕
P.38
台胞返鄉探親往往是老家村子裡的大事,除了趁此機會攝影留念外,未來土屋翻新、娶媳嫁女,也寄望由「台資」相助。
P.40
老先生們拿著匯款申請書用心填寫,希望家鄉親人的生活早日改善。圖為台北市北門郵局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