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嘴就像泛黃的黑白照片,常讓人引起懷舊的心情。在農業社會,每當廟埕酬神演戲時,農民便駕牛車或在腳踏車後座拖著「犁呷卡」(小板車),載著全家去看戲湊熱鬧。
最讓孩童難忘的倒非精彩的戲碼,而是圍攏在戲台前的各式零食小攤。雖然家長不一定每次都買給小孩吃,但只要偶一為之,小朋友就可到學校去誇耀一番!
隨著社會型態轉變,昔日結合宗教慶典、民俗活動、里鄰交流等功能的廟埕活動,由佔據傳統社會的重心而逐漸沒落,各式傳統零嘴也漸次在生活方式的轉變夾縫中消失……。
吃,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份量,除了「兩腳爺娘不吃,四腳眠床不吃」外,幾乎任何東西都能成為中餐桌上佳餚。撇開正餐食譜不提,傳統小吃也常令人懷念。
傳統小吃是指具有鄉土情趣與地方色彩的食品,本文介紹的零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包括有畫糖、吹糖、棉花糖、糖葫蘆、紅豆餅、涼圓、烤蕃薯、焢蕃薯、狀元糕、爆米香、麵茶等,而台灣傳統零嘴來源不一,各有歷史背景,有的源自大陸,有的為日據時代留傳下來的吃法,有的則已甚難追究其源起。
各種飛禽走獸的畫糖,常令孩童愛不釋手。(鄭元慶)
要從歷史中消失了
這些傳統零嘴,由於口味大眾化、所費不多、製作簡便且不耗時、原料又易於取得,因而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堿蛪磻到喜愛。大部分零嘴的原料皆就地取材於台灣盛產的農產品,此與中國人的民族性有關,既不願暴殄天物,又可藉機發揮手藝的精巧。
現做現賣,讓客人立即享受美味,是傳統零嘴最大的特色;販售方式則分為沿街兜售和定點叫賣兩種。廟埕、「大樹腳」(台語,樹蔭下的意思)等人群聚集之處則是最佳的銷售地點。
它們的販賣工具多為人力車或手推車,車上裝置著成套的製作器具及原料。晚近,交通工具雖較為發達,小販們卻仍不改舊有的習慣,只有「爆米香」(台語)因製作器具由腳踏式進步為機器式,重量增加不少,才改用小貨車。
過去,居民大都以農耕維生,住處交通不發達,且散居於鄉里之間,店舖亦不多,所以小販多以沿街兜售的方式賣東西。
近年來,台灣人民富裕了,物質生活水準提高,原有的居住習慣和生活方式丕變,零嘴食品紛紛轉入大大小小商店的貨架上,不再被沿街兜售。
加上廟埕活動漸成生活遺跡,傳統零嘴乃失去生存憑藉,同時國人口味西化,更使這些具濃厚鄉土彩色的傳統零嘴蹤影難覓。目前只剩少數項目,因為在某些人潮出入的地點擺攤販賣,才得以繼續留存,否則只能在民俗活動中一睹廬山真面目。
熬糖的技巧與火候是糖製品成敗的關鍵。(鄭元慶)
動手「畫糖」,樂趣無窮
在這些傳統零食中,甜點佔的比例很大。喜愛甜食是人的天性,而糖又有遇熱溶成液體、常溫則凝結成固體的特性,因此民間常依此靈巧變化出一系列的甜食零嘴,如畫糖、吹糖、棉花糖。
據說畫糖自福建傳入,約於民國初年普及於台灣各大城小鎮。畫糖師傅用「煮熟」的糖漿,傾倒在銅板上,勾勒出各種動物花鳥圖案,待冷卻後,可供玩賞文可食用。
其實,作畫糖很容易學,為人父母的不妨和子女一起動手製作,可增添無窮樂趣,也可使這項幾近絕跡的手藝,在現代家庭奡_活。
首先要準備齊全的工具有爐、鍋、銅板片、木筆、鐵鏟、油刷、筷子和竹籤。
畫糖必須注意熬糖技巧和素描功夫兩個關鍵。
熬煮時,水淹過特級砂糖些許即可,先開大火,沸騰後再轉成小火,約廿、卅分鐘後,以木筷試其硬度,沾起後略呈硬塊即表示已「煮熟」。然後將滾燙的糖漿緩慢傾倒於已抹沙拉油的銅板片上。有經驗的畫糖師傅在傾倒時已粗勾圖案,再以木筆、鐵鏟修飾,並於背面黏上竹籤,冷卻後,美妙傳神的糖偶,於焉形成。
畫糖的圖案不受任何限制,可有海闊天空的造形,極富創造力和挑戰性,相形之下,吹糖就略為遜色。它算是一項結合「手藝」和「口藝」的民間藝術。先用手捏成個中空的球狀,再迅速拉出一條中空的細長管子,趁糖還未硬化前,將糖球放在手刻的木模裡,由管口使勁一吹,待糖冷卻,去模型,一個個立體中空的吹糖偶便出現;但因它的製作過程不合乎現代人的衛生習慣,較不易被人接受。
棉花糖目前仍較為常見,它是以機器將糖快速旋轉加熱,紡出如絲狀的糖絮,並附著環繞於竹籤上。一球球的棉花糖,像一朵朵天上飄灑下來的雲兒,吃起來軟綿甜膩,常令孩童垂涎三尺。
台北市重慶南路上有個賣狀元糕的小攤,生意頗佳。(張良綱攝)(張良綱攝)
花樣繁多的糖葫蘆
許多人都吃過糖葫蘆,但鮮少人知道它背後隱藏了許多典故趣聞。
糖葫蘆是北平人的說法,在天津則叫「糖墩」,南方叫「糖球」,台灣沿襲北平故都的叫法,稱它為「糖葫蘆」。糖葫蘆吃起來味道如何呢?作家小民女士在「糖葫蘆的故事」一文埵p此描述:「紅都都的果子,包在冷凝後的冰糖中,晶亮透明。吃到嘴裡,卡硼卡硼的,酸甜香脆,甭提多好吃。」
梁實秋在談到北平的糖葫蘆時相當懷念,也有很傳神的形容:「一種用麥芽糖,另一種用白糖和了黏上去,冷了之後白汪汪的一層霜,另有風味。正宗的是冰糖葫蘆,薄薄一層糖,透明雪亮。」冰鎮後的糖葫蘆,滋味更是沁涼透心底。
糖葫蘆,顧名思義是因為它外形狀似葫蘆而得名。小民女士表示:北平的糖葫蘆,最早是用竹籤插兩個果子,山堿鶨M一個去皮的橘子,上小下大,看來好似葫蘆,所以叫糖葫蘆;後來變成上大下小,一串四五個果子,也叫糖葫蘆。
糖葫蘆的糖漿(北平話叫糖稀)原料有麥芽糖、白糖、冰糖三種。糖葫盧的糖漿熬法和畫糖相同,待沸騰後,火勢轉小,持續加熱,以竹籤串好果子滾沾糖漿,然後置放於抹了油(沙拉油即可)之平台上,冷卻即可食用。
可製成糖葫蘆的果類很多,如山堿鶠B白山藥、荸薺、山藥豆、小土豆、核桃仁、蘋果、杏乾等,其中以山堿鶿陞罹v。山堿鶪j如核桃,朱皮白瓤,甜酸適口。但它屬北方之果,南方則未見。
台灣的糖葫蘆雖傳自北平,但兩者間大有不同:糖漿或以麥芽糖加紅糖熬煮,或以白糖加紅糖熬煮,也有以砂糖熬煮,並添加紅色食用色素;所使用果品也以當地盛產之蕃茄或草莓、李子、鳥梨(俗稱山楂)為之。台灣早期的糖葫蘆純以李子或鳥梨製成,因而也稱為「李仔糖」或「鳥梨仔糖」,兩者因產期不同,出現時間不一,李子在春天,鳥梨在秋季。
在北方,糖葫蘆在冬天才有人販賣著吃的,而目前台灣各夜市或風景名勝區擺攤賣糖葫蘆的,也於傍晚才出現,大概是為了避免糖葫蘆因長期曝曬於陽光下漸漸溶化掉吧!
吹糖是一項結合「手藝」與「口藝」的民間藝術。(鄭元慶)
營養可口的車輪餅、涼圓
台灣許多飲食小吃皆源自大陸或自沿海一帶傳入,車輪餅則是道道地地的「土產」。雖無法考據其起源,但日據時代已經存在,日語稱作「泰哥蠻令」,早期也叫「筒仔餅」(因以竹筒將熯熟之餅取出而得名,現以薄鐵片替代)。
外皮薄而略硬,約巴掌大的車輪餅因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其內涵豐富,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各式口味的餡,如奶油糊、紅豆泥、花生泥、蘿蔔絲等,其中以紅豆餡最受人喜愛,蘿蔔絲次之,因此也有人稱為「紅豆餅」或「蘿蔔絲餅」。車輪餅不僅是零嘴,也是很上口且營養的小點心。
粒粒晶瑩剔透的涼圓(又稱涼丸),也是以紅豆泥為餡,蒸熟冰凍後,既清涼爽口又具營養價值,是炎炎夏日堛禍韌誚B品。
香Q嫩滑的涼圓作法有二種,一是以紅豆泥為餡,用小湯匙或特製叉子挖成圓球狀,放進調好的芡粉(太白粉或地瓜粉)裡,淋蓋整粒圓球後,即可擺進鍋內蒸熟,約五分鐘後,原先潔淨乳白的表皮就變成凝脂般的透明狀。另一種作法和前者相似,餡的內容則有所差異,類似肉圓,但沒有肉圓豐盛,一樣是蒸熟後放在冰塊上冷凍,吃時再醮些白醬油。
糖葫蘆在繁華熱鬧的大都會裏已不多見,偶而會出現於特別舉辦的民俗活動中。(鄭元慶)
好吃的蕃薯在竹山
蕃薯曾是台灣農家的主食,營養成份很高,把它加工製成蕃薯籤後,摻雜於米飯中一起煮食,平時也可當成點心零嘴。
蕃薯品種繁多,若依薯塊肉色區別,有白皮黃肉、白皮紅肉、黃皮白肉、黃皮紅肉、紅皮黃肉、紅皮紅肉等品種,其中紅心蕃薯有個非常「古錐」的俗稱:紅金龜(台語)。蕃薯的別名也很多:地瓜、甘薯、田薯、紅薯、土薯、過溝菜……,四川人管它叫「紅苕」,北平話則是「白薯」。
台灣蕃薯種植面積相當於稻米種植面積的兩成,其中以南投縣竹山鎮照鏡山的紅心蕃薯最出名,也最好吃。台灣俗諺:「吃茶葉吃凍頂山,吃蕃薯吃照鏡山!」
除煮食外,「焢蕃薯」、「烤蕃薯」是比較常見的處理方式。
「焢蕃薯」是鄉間孩子最樂此不疲的「戶外活動」了。先堆起半圓形的土窯,堶悼H乾木柴及稻草燃燒,至泥土焦黃,將蕃薯埋進土窯並敲碎它,約五分鐘,就可將已燜熟、鬆軟香甜的蕃薯取出食用。
「烤蕃薯」則通常由小販推著車子四處叫賣,作法是將蕃薯以鐵●垂掛於陶甕內,下以炭火溫烤,待蕃薯摸起來軟鬆(約四十分鐘),就表示熟了。買「烤蕃薯」有個訣竅:選擇竹山紅心蕃薯固然是要領,懂門道的人更喜歡挑底層的,因為上層蕃薯沁出的糖汁會往下滴落。記得喔,下次如聽到小販旋轉著特製的木器,發出熟悉的「呱啦呱啦」聲時,趕快去買個又可暖手又可聞香的烤蕃薯吃吃。
又名「鳥梨仔糖」的糖葫蘆,曾是你我兒時記趣裏美好的回憶。(鄭元慶)
讀書人的點心——狀元糕
相傳唐代一位從福建進京趕考的學人,家境清貧,乃一邊趕路一邊賣糕點,以籌措路費,後考取狀元返鄉,為感恩圖報,便將所賣之糕點命名為「狀元糕」,並以狀元糕宴請鄉親鄰里,從此狀元糕的故事便世世代代留傳下來。
這個傳說雖無從考證,但狀元糕的確是從前趕考的讀書人所必須攜帶的食物,尤其是江南地區,凡出遠門,必帶狀元糕作為點心之用。
狀元糕以江蘇省金澤鎮最出名,它首創灑了醃製桂花的鹹狀元糕,突破狀元糕只是純甜茶點的傳統,所以揚名全國。
大陸狀元糕的作法,是以石臼碓成的粳米粉,羼入水和白糖,揉捏成方型粉塊,然後用刀切成約三寸長一寸寬的薄片,放在鐵篩置於炭火上熯成;吃起來感覺較為堅硬,但芳香撲鼻,十分可口。
台灣的狀元糕製作方法,外層為加糖的荷花粉(米磨成的粉末),內餡有甜有鹹,然後擺置於倒掛鐘式的木器婸]熟,再以木器下之活動木棒頂出,米香四溢的狀元糕便可出籠,比起大陸的狀元糕更為鬆軟。
台灣俗諺:「蕃薯好吃免大條!」,其中以竹山紅心蕃薯最為出名。(鄭元慶)
止飢解饞的爆米香、麵茶
回想起孩童時代的爆米香,許多人都露出一副又愛又怕的表情。因為每當爆米香的小貨車開到自家的附近時,母親便拿出家中的白米給小販代為「爆製」,不一會兒,就有香脆的爆米香可以品嘗了,但那一聲巨響在既期待又害怕的心情中突然響起,小女生會被嚇到,小男生則感到刺激得很!
爆米香源於江南一帶,主婦常挪出部分米糧製成可口的爆米香,給小孩甜嘴,不過有時候大人比小孩更愛吃這些甜食呢。
台灣的爆米香有二種,一為小米(粒子較小)爆成的,稱為小米糖;一為在來米(粒子較大)爆製的,即俗稱的爆米香。作法是將米放入加熱器內,不停地旋轉,約廿分鐘後,用鐵製長形網袋罩住加熱器,以鐵條勾開活蓋,一聲巨大的空爆聲後,米香全部入袋。將米香拌以麥芽糖汁和其他佐料(如花生、芝麻、薏仁等)後,以滾筒壓平,再切割成塊,可口的爆米香就做成了。
麵茶,是另一項農業社會常見的食品,兼具止饑解饞的雙重功用。從字面上看,它似乎是面與茶二者的結合,事實上不然,它和「茶」或「茶葉」完全無關,而是一種炒熟的麵粉,加熱開水調製而成的半糊狀甜食。
首先,將麵粉以溫火翻炒至略焦黃,也可加點細紅蔥塊和炒至熟,並拌以細糖、芝麻,吃時再沖熱開水,攪成半糊狀即可食用。
據說,北平有類似的吃法,名為「茶湯」,是在天涼時分才出現。台灣的麵茶則相傳由福建引進,因為是熱食,多半是冬天才賣,販賣時間常至深夜,而其一波波特有的從長嘴壺噴出的熱氣聲「噗——噗——」似乎在提醒挑燈夜戰的人們:辛苦了,別忘了吃碗麵茶,才有力氣繼續苦幹呀!
這些鮮美爽口的傳統零嘴,已因新文化的興起而逐漸消失,較難尋獲。如果你有興趣,不妨以其中某些簡單易學的項目,如畫糖、糖蘆葫、麵茶,和家人朋友共同研製,一起動手製作,也可以一起回憶過去溫馨的歲月。
〔圖片說明〕
P.111、P.110
熬糖的技巧與火候是糖製品成敗的關鍵。(中)各種飛禽走獸的畫糖,常令孩童愛不釋手;把玩了半天,仍捨不得吃掉。
P.110
(左)畫糖師傅熟練地將糖漿倒在銅板上,一幅幅靈躍活現的圖案就已粗具。
P.112
台北市重慶南路上有個賣狀元糕的小攤,生意頗佳。(張良綱攝)
P.113
吹糖是一項結合「手藝」與「口藝」的民間藝術。
P.114
又名「鳥梨仔糖」的糖葫蘆,曾是你我兒時記趣裡美好的回憶。
P.115
糖葫蘆在繁華熱鬧的大都會裡已不多見,偶而會出現於特別舉辦的民俗活動中。
P.115
外形酷似車輪的紅豆餅,營養好吃,兼具止饑解饞的雙重功能。
P.115
台灣俗諺:「蕃薯好吃免大條!」,其中以竹山紅心蕃薯最為出名。
P.116
還記得「爆米香」那一聲令人期待又害怕的空爆聲嗎?品嘗它之前,似乎都得付點代價才算數呢!
外形酷似車輪的紅豆餅,營養好吃,兼具止饑解饞的雙重功能。(鄭元慶)
還記得「爆米香」那一聲令人期待又害怕的空爆聲嗎?品嘗它之前,似乎都得付點代價才算數呢!(鄭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