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想讓孩子課外學藝,本刊推出的此一系列報導,不可不讀。本期介紹的學藝種類,是演奏技巧精密、複雜、很不易學好的小提琴。假如你想讓孩子學小提琴,本文針對你想瞭解的各種問題提供解答:
提琴是種普受歡迎與喜愛的樂器。有人愛它的曲線分明、造型典雅;有人喜歡它獨特的音色,悠揚中透著高貴;也有人著迷於演奏時,那種人琴合一的感覺……。
提琴的外觀呈葫蘆型,細窄部分稱為琴柄,即手握處;較寬部分為琴身,用以產生音響共鳴。琴柄至琴身間,裝有四條琴弦。操琴的工具稱為「弓」,以弓劃過琴弦發聲,壓弦的指法與弓法決定演奏的高下。
鋼琴的音高是「階梯式」,連線音由不同的鍵所彈出;而提琴則可讓弓與弦連續磨擦,一氣呵成地拉出,因此音色特別圓滑柔美。它另一項特色是「抖音」,聽來含幽帶怨,最適合演奏抒情樂曲。
圖2:「弦樂四重奏」由二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和一支大提琴聯合組成,圖為小提琴教師李家驤(左三)與學生共組的四重奏練習情形,其餘學生都在旁觀摩。(鄭元慶)
提琴有大、中、小之分
提琴依其體積,分為大、中、小三種。大提琴高約一百公分,約較小提琴大三倍。奏者要坐在椅上,以雙腳夾住琴身,才能演奏。大提琴音色渾厚,在弦樂合奏時所佔的地位,猶如合唱團的男音。
中提琴的體積界乎大、小提琴之間,演奏的姿勢、指法與弓法,皆與小提琴相同,音色較小提琴溫婉、低沉,在弦樂合奏中「擔任」女低音。
小提琴是所有弦樂器中音域最高的一種,音質高亢、突出,又由於具有連線、抖音等特色,適於獨奏、伴奏及協奏等多重用途,因此在樂團中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也有許多作曲家特為小提琴譜下動人的協奏曲。大抵而言,學習小提琴的人數在各項樂器中,僅次於鋼琴。
學習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在選擇老師及教學要旨上大同小異,因此本文選擇小提琴為代表作介紹。
圖3:大提琴體積龐大,演奏者必須坐在椅上。圖為學生練琴時專注的神情。(鄭元慶)
有音樂基礎、投對師門,事半功倍
維斌是國小音樂班五年級學生,原來主修鋼琴。音樂班學生到高年級後,必須加選一項輔修樂器,他經常觀賞交響樂團演奏,非常喜歡小提琴獨特的音質,也神往小提琴手演奏時人琴渾然合一的感覺,便選擇小提琴作輔修樂器。
維斌的母親是位鋼琴老師,自小便給他豐富而正確的音樂訓練,使他在樂理、音感、節奏掌握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礎。也由於她母親身處音樂界,瞭解音樂界的動態,很容易地為他找到一位好老師,將初學的姿勢、指法及弓法均學得非常紮實、正確。
因此雖然小提琴學來相當辛苦,但維斌仍很快進入情況。隨著姿勢、技巧愈來愈熟練,拉出的聲音愈來愈悅耳動聽,他也建立了自信心與成就感。有了信心後,對老師所教的曲子及拉奏技巧,就更能心領神會,將自己融入樂曲中,充分享受拉奏的樂趣。
可是也有不少人學了好些年的小提琴,卻無法領略個中趣味。淑華就是這樣的例子。
圖1:師範大學音樂系講師林肇富指出,提琴初學者的學習重點是,建立正確的拉奏姿勢。(鄭元慶)
基礎教育不佳,限制了日後發展
淑華是位大學二年級學生,九歲開始學小提琴。她是農家子弟,父母基於「望女成鳳」的心理讓她課外學藝,節衣縮食為她籌措學費及購買樂器。但由於她們生活中與音樂的接觸太少,不知道學小提琴該注意些什麼,也不知該如何選擇良師,且家中經濟實不寬裕,也無力供她投在一些較知名的老師門下,便讓她在住家附近,拜一位大學音樂系的學生為師。
隨著年齡增長,及接觸小提琴的機會增加,淑華卻愈學愈沒勁,總覺得自己拉小提琴只是「發聲」而已,未能將樂曲中的感情表達出來。她試著換老師,十年來共拜過四位老師,但情況仍乏善可陳。直到上大學後,她經朋友介紹,改從一位專教小提琴、教學經驗極豐的老師學藝,這才漸入佳境。
新老師在第一堂課便明白指出,淑華拉小提琴的指法和弓法都不正確,所以拉不出純正的音色,自然也無從進一步「登堂入室」。新老師花了半年時間,不厭其煩地糾正淑華的姿勢。淑華等於又重頭學起。
但是她學得很愉快。因為她感覺到自己在進步,不但拉起來比以前順,拉出的音色、表情,也比以前豐富多了。她也明白,過去拜錯老師、學錯姿勢,不但白白浪費十年時光,也使她在學習正確演奏法時,常受舊習慣牽制;加上學習能力最強的青少年時期已過,學習起來比別人吃力,要想有所成,只得加倍用功。
圖2:東吳大學音樂系講師高安香認為,家長可鼓勵孩子參加演奏會或比賽,以收觀摩、切磋之效。(鄭元慶)
演奏小提琴的技巧十分精密、複雜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學小提琴前最好先有音樂基礎,而且一定要選對老師。
音樂基礎主要包括節奏及音感兩部分。小提琴不若其他樂器的音高已固定,必須拉奏者具備良好的節奏及音感能力,才能拉出正確的樂音,表現出樂曲的旋律、節奏及表情。因此音樂基礎非常重要。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指揮、本身也是小提琴老師的陳秋盛指出,學習小提琴,比學習其他樂器需要較多的音樂天份,才能掌握音階及節奏,及進一步發展拉奏技巧、領會樂曲中的神韻。沒有這方面的天份,幾乎沒有可能悟出拉小提琴的訣竅,更遑論有突出的表現。
此外,生理條件亦有限制。東吳大學音樂系講師高安香指出,小提琴手須具備健碩的體格及良好的體力,才能支持每日持續練習;要有寬大的手掌,按弦方能回轉自如;厚實的手指,以按緊琴弦,使拉出的琴音清亮;手指不可畸形(長短差距不可過大,小指尤不能太短),按弦位置方得以控制裕如。
近年來,國內生活水準提高,小朋友都發育得很好,有心學琴者,極少有生理條件不合的;而各種文化刺激增多,一般人平日所受的音樂陶冶也多;加上許多音樂教室出現,以團體開班方式,利用團體活動和遊戲,「寓教於樂」地訓練孩童的基本音樂能力;……在在使小朋友學習小提琴的基本條件增強。
圖3:小提琴拉奏的姿勢正確與否,影響未來的學習、發展至鉅。圖中李家驤正悉心指導學生基本指法。(鄭元慶)
音樂教室「寓教於樂」
林榮德畢業於師範大學,目前開設一家音樂教室。他引進德國的訓練方法,利用「一、二,一、二」踏步走,或播放節奏分明的旋律,讓學生感受速度的變化。
他也藉教唱兒歌,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並在每個節奏或段落,配合一段身體動作,如拍手、踏腳、搖頭、轉身……,有時也採用鈴鼓或敲擊樂器,訓練學生對節拍的掌握和運用。
在音感訓練方面,首先從聆聽周遭環境的聲響開始。例如:引領兒童聆聽家中炒菜、洗衣、電話、電鈴等聲響,及犬吠、貓叫、鳥鳴、汽車喇叭、火車汽笛、飛機掠空及小販叫賣……等聲音。
此外,還可帶領孩童找尋生活周遭可發出聲音的物品。兒童大多都只注意到熟悉的發聲玩具或樂器,忽略了:任何物品,只要經敲擊或磨擦,均會發出不同聲響。老師可持筷子,輕敲玻璃窗、牆壁、桌、椅,或移動桌椅、開關窗戶……,引領孩子接觸廣闊的聲響世界。
圖4.5:為吸引學生願意自動來上課,李家驤把家裏佈置成充滿童趣的遊樂環境。圖4.為學生津津有味地讀各式圖書。(鄭元慶)
音感訓練有助詮釋及表達樂曲
林榮德指出:「引領兒童聆聽周遭環境的聲響,可培養他對聲音的感受敏銳,藉此亦可提高對樂曲的詮釋和表達能力。」
在正式進行音樂的音感訓練時,一般多先讓兒童聽、唱單音,掌握音準後,再逐步學習和聲等較複雜的內容;並配合唱譜教學,培養視譜能力。通常經數月時間的系統訓練,除非是「音盲」,小朋友均能視譜、唱譜,及聽、唱簡單的曲調。
根據研究結果,一般兒童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四至六歲間,因此,在這段期間施以音感與節奏的啟蒙訓練,效果最好。
啟蒙教學後,接著可開始學奏樂器。音樂班的樂器教學多半採合班上課,收費較低。
然而大多數音樂老師認為,正式進入樂器學習後,最好能採個別教學。因每個兒童的性向、秉賦、健康狀況、學習能力不同,造成瞭解、領會的程度各異,混合一起上課,採用共同的教材、進度,對能力強、進步快的孩子而言,不但抑制學習成效,且浪費時間;對能力稍差的孩子來說,又易因跟不上進度而產生挫折感,影響學習效果。
圖5.為學生打乒乓球。(鄭元慶)
正式學琴仍以個別教授為佳
小提琴的教習十分精密、複雜,更是非得採「一對一」教學方式不可,而且要選對老師。一般認為,正式學小提琴前先受過節奏及音感訓練,學起來固然效果好,但此一過程並非絕對必要。重要的是要找對老師。
目前國內許多家長讓子女學小提琴,都是直接到老師家學拉奏。學生無法精確掌握節拍時,老師一面按著節奏進行哼唱音名,一面輔以拍手、搖擺身體等動作,讓小朋友從動態活動中感應節奏的變化。
有廿餘年教學經驗的專業小提琴老師李家驤認為,小提琴的音色、表情,全賴拉奏的指法、弓法表現,姿勢稍有偏差,拉出的聲音便走了樣,遑論進一步詮釋樂曲。一旦壞習慣養成,未來也甚難改正。因此是否拜對老師、學到正確的姿勢,是未來能否有所成的重要關鍵。
選擇小提琴老師,最好找音樂科系畢業、而且是主修小提琴的。一個優秀的小提琴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演奏能力,才能在教課時正確地指導及示範。此外,他還得不斷地自我操練,及閱讀有關的書籍雜誌,欣賞唱片、音樂會,使己身音樂涵養豐富,跟得上樂壇的進步趨勢,才能不斷引領學生進步。
也許有人以為,成名的演奏家,具備良好的技巧及表現能力,是最佳教師人選。其實名家往往不耐煩聽初學者五音不全的奏法,及為其一一糾正錯誤。「初學者最好選擇喜歡小孩,並且有豐富的耐心和想像力的老師。」陳秋盛也這麼說。
圖:小提琴有多種規格,供各種體型的小朋友選用圖中除最右為中提琴外,其餘為各種規格的小提琴。(鄭元慶)
教習之初首重姿勢正確
有耐心的老師,會悉心觀察、瞭解學生的程度,並據以製定適當的進度;教學時不操之過急,並能細心指正學生錯誤,耐心地一一示範。對初學者而言,過於嚴厲的教學,可能使學生因畏懼老師,而害怕去學習,甚至因而斲傷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初學的前三周,教、學的重點在建立正確的拉奏姿勢。」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講師林肇富說。正確的姿勢是要將小提琴置於左肩與左腮間,琴身與左耳呈90°角,且與左腳尖平行。
此外,握琴、按弦、運弓的姿勢,及弓與弦接觸的部位,也都有講究。老師常會利用這段時間,教學生瞭解琴身每個部位的名稱、發聲原理、手指與手掌的構造等。
左手托琴及按弦的指法,與右手運弓的弓法,皆為日常生活中所沒有的「反常」動作,因此,不論老師教導或學生學習,都非常吃力。為固定小提琴在肩、腮間正確位置,也使琴手較為舒適,應使用肩墊與腮托等。
拉奏時,琴身位置很接近左耳,托琴姿勢一定得正確,否則高頻率的樂音會傷害左耳聽力,重者會導致耳聾。
一來為避免學生自行練習時姿勢錯誤,以後改正不易;二來為保護學生聽力,所以在姿勢尚未固定時,學生只須上課時跟著老師「依樣畫葫蘆」即可,回家不須自行練習。
開始學托琴、按弦、操弓,由於不習慣這個姿勢,所以學生多半學得很辛苦,尤其對小朋友而言。因此初學者以每次上課半小時,每週上課三、五次為宜。以後可逐步把上課時間延長為一小時,每週上課一至二次。
指法和弓法宜分別學習
姿勢固定後,接下來便是左手指法和右手弓法的練習。為使學生有效學習,不致顧此失彼,指法和弓法宜先分開練,兩者都熟練後再合手練習。
練習時,老師還會不斷用手輕捏學生的手關節和肌肉,像按摩般讓學生鬆弛原本緊繃的神經。李家驤說:「拉小提琴時必須肌肉放鬆,才能拉出情感豐富的曲調。若肌肉繃得太緊,拉出來的樂音可能堅定有餘,溫婉不足。」
一般說來,學琴三個月後,基本把位的音準已能掌握,可開始音階訓練,然後再進行曲調、旋律的學習。小提琴教師通常遵循的教本依序是:Wohlfahrt、Kayser OP.20 Dont、Kreutzer、Paganini。
由於每個學生的性向、秉賦和進度不同,老師會視個人情況安排教本中曲目的學習順序,而非由第一首循序拉到最後一首。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老師會為某一首曲子講一段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在愉快的聯想下學習;也有的老師會徵詢學生意見,教他們拉奏些耳熟能詳的歌謠。
還有的老師,更是費盡巧思,讓學生願意自動去老師家上課。例如頗受學生歡迎的李家驤老師,便將家裡的客廳設置得十分寬敞,可供等待上課的小朋友活動,其間還有乒乓桌、各式玩具和童話故事書。學琴的孩子經常在放學後,背著書包就直接到老師家,其中輪到學琴的走進琴室上課,其他小朋友則可從事各種玩樂活動。他們對去老師家上琴課興致頗高,絕不會畏懼、排斥。
李家驤以為,要讓學生喜歡老師家,願意前來,才能逐步培養學習的興趣。
輔助教習的設備也很重要
通常專門教授小提琴的老師,會準備一間獨立、不受干擾的琴室作為教學場所。為提高教學效果,在琴室的牆壁上,也應安置多面鏡子,學生可從鏡中看到自己拉琴及老師示範情形,據以模仿學習及改正錯誤。
為留下學習過程的記錄,也方便學生課後練習,多數老師會利用錄音帶,錄下學生拉奏及老師示範曲的情形,供學生自行比較、參考及作練習。
還有的老師備有錄影機,錄下學生演奏及老師指導的情形,讓學生帶回家看,有影有聲,如老師臨場教學,效果良好。此外,豐富的唱片、錄音帶及音樂圖書,也有助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與增進音樂知識。
教師的好壞,可由學生的表現得知。但這並不是說,學生很快就能拉艱深的曲目,便是跟對了老師。好老師很重視學生的基礎訓練,不會「揠苗助長」;但他要求學生無論程度深淺、拉的曲子難易,拉起來都必須姿勢正確、有板有眼。
家長宜信任老師,多與老師配合
小提琴教師都認為,老師會依照學生的悟性、體能狀態編列課程進度,家長莫操之過急,以免造成老師及孩子的心理壓力。「家長最好採『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態度,信任老師設計的教程,並配合督促孩子每天練習。」李家驤說。
對大多數初學的小朋友,老師都會要求家長伴隨上課。一來是孩子太小(五歲左右就可學小提琴),無法完全領會授課內容,家長可協助記下老師交待事項;二來是家長在「伴學」時,亦可吸收一些小提琴的知識與拉奏技巧,以後才能有效督促孩子課後練習,對於明顯的錯誤,也能加以糾正。
小提琴聲音高亢,拉奏得好固然圓滑優美,但初學者練習拉奏之聲,多不免顯得尖銳、突兀。目前公寓房子隔音效果較差,家長應防止小朋友練習時影響鄰居安寧。還好小提琴可裝上弱音器,可使拉奏音量低到只有拉奏者自己聽見,而音質並不改變,是初學者必備的配件。
孩子學琴有相當時日,並成績頗佳時,父母亦可與老師商議報名參加音樂比賽。
高安香認為,音樂本身具有與他人共享的精神,適合傳播,因此不必限制孩子參加演奏會或比賽。對孩子而言,學習成果能有展現機會,並與其他小朋友互相觀摩,也是一種激勵進步的動力。
但父母不必將比賽成績看得太重,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亦要注意疏導孩子賽後勝驕或敗餒的情緒。
專業師資愈來愈多
近年來,國內已有愈來愈多受過正統專業訓練的小提琴教師,在家個別開班授課。由於教習較困難,上課次數多,故收費較高,一般每月為二千四百元到六千元不等。收費標準依老師教學能力、方式、名氣,及學生的程度而定。
有的老師名氣太大,上門求教者太多,乃採以價制量的辦法,精選學生,以免負擔過重,影響教學品質。但也有的老師雖訂了很高的收費標準,若遇到天賦好但經濟能力差的學生,也會酌量降價,甚至免費施教。
除了學費,學小提琴的另一個負擔是購買樂器。小提琴與一般樂器最大的差別,在於有多種規格可供選擇。小朋友有不同的身高、手臂與手指長度、手掌寬度,就須選用不同規格的小提琴,由1/16、1/8、1/4、1/2 、3/4到4/4小提琴皆有,因此孩子學琴過程中須隨著他的成長換琴。
隨孩子成長換置小提琴,千萬別因小失大
按說購買小提琴應選擇最合式的規格,但有些家長心想,換來換去花費太大,不如為孩子選購規格較大的琴,以求「一勞永逸」。但使用不合適的琴練習,不但吃力,且不容易學好,勢必影響孩子學琴的成績與興趣,實得不償失。
以往,國產小提琴與進口貨品質相差甚遠,有心學琴者須購買昂貴的舶來品,才不致影響學習效果。「近年來,國人自製的小提琴不論型製或音質均已達相當水準,足可提供初學者練習之用。」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諮政張忠指出,國產小提琴普通品的售價在新臺幣四、五千元之間,精品約數萬元,均較相同品質的外國貨便宜很多。
張忠進一步說明:「若學小提琴已有一段時間,拉奏也有相當基礎,要講究精緻、優美的音色表現時,便可改換精品小提琴。」小提琴體型雖小,判別高下的方法與標準卻相當精密、複雜,一般人實不可能摸得清楚,最好還是請專家陪同選購。
身體好、資質優者,可報考音樂班
國內目前已有完整的音樂教育體系,自小學到大學、循序漸進地培養音樂專業人才。教育當局為此投下龐大的資金,在各級學校設音樂班,不僅聘學有專精的老師任教,且有完備的圖書資料及練習器材供學生使用。許多家庭在孩子私下學藝告一段落後,便鼓勵孩子報考音樂班,接受系統化專業訓練。
但是李家驤卻語重心長地指出,他不鼓勵學生進音樂班。他說:「音樂班的學生一樣有升學壓力,除須讀一般課程外,還有音樂專業課程,其中又分學科與術科;而且還得挪出時間練琴,課業負擔太重。除非健康與資質極佳者,能在各方面應付裕如,大多因精力分散,限制了琴藝的增長,往往就成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相較之下,國外的音樂教育體系即較國內合理、有效。近如日本,遠若歐、美,均設有自小學到大學的獨立音樂學院,音樂人才的訓練自成一系統。雖然課程內容亦包括普通學科、音樂學科與術科,但由於課程強調專業化,亦經整體規畫,學生課業負擔不致比一般學生重,有較多的時間與精力鑽研音樂理論及技巧,人才得以培養、成長。
要培養「大家」,在青春期要多予磨礪
李家驤以為,青少年時期是學琴者學習能力最強、也最應多受磨礪的關鍵期,在這段時間投注大量的時間、精力練琴,才可能成為「大家」。因此他建議國內音樂班宜減輕學生普通課程的壓力,讓他們能將較多的心力投注在音樂上,以開創更上層樓的成績。
文化刺激的增加、課外學音樂孩子的增多、音樂班的設置……,都促使國內音樂人口的普及,也帶動了音樂風氣的蓬勃。而有心人士更盼望國內音樂教育體系能更合理、講求效果,讓有潛力的音樂人才,能在健全的制度培養下,充分發揮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