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美國一位專門研究台灣漫畫的女作家Valerie C. Doran,到台灣做實地採訪,她驚奇地發現,在五○至七○年代,台灣的漫畫曾經盛極一時,而當時一位家喻戶曉的漫畫家,幾十年後依然未被遺忘。這位開創台灣漫畫史先鋒的藝術家便是牛哥。在當年,牛哥就是漫畫,漫畫就是牛哥。
更傳奇的是,筆名費蒙的牛哥,還是一個多產的小說家,一生寫了至少八十部偵探、推理及社會傳奇小說。牛哥一九五四年撰寫的長篇小說《賭國仇城》,前後五次被搬上電影,分別由張仲文、莫愁、白虹、楊惠姍詮釋劇中的女主角,最近這次由蕭薔擔綱,去年才在國內演出。
最有趣的是,許多以五○年代兩岸對峙緊張局勢為背景的牛哥漫畫,五月中旬即將應邀在北京美術館展出,讓大陸人士也能藉著諷世漫畫家牛哥的眼睛,深入瞭解台灣社會的演變。
在台灣漫畫史上,牛哥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四、五十年前,正是牛哥漫畫獨霸的年代;當時台灣全島有八家日報、晚報只有一家,而牛哥內容不一的連載漫畫,竟在四家報紙上同時刊出,另外還有四篇不同性質內容的小說在另四家報紙連載。當時國內第一大報──中央日報刊載的「牛伯伯打游擊」,是全台灣小市民們爭相閱讀的精神糧食。漫畫,是新聞中的藝術,娛樂裡的教育。牛哥縱橫在這個天地前後長達近六十年,樂此不疲,作品難以估計,他所創造的人物有:牛伯伯、牛小妹、老油條、財多、牛老二、牛太妹、四眼田雞、喜妹……,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牛哥因病去逝,享年七十二歲。牛哥一生沒有輝煌的學歷,但是他把動亂的時代與無常的人生當做學校,畫出一幅幅讓人擊掌叫好的漫畫。
屬牛、愛牛成癡
牛哥本名李敬光,字費蒙,廣東番禺人,一九二五年生於香港,四歲隨父母到了湖北漢口市。他有九個兄弟姊妹,排行老四,屬牛,從小就愛牛,而且生就有點牛脾氣。孩提時代,乳名叫「小牛」,學畫漫畫時,自己取了個筆名叫牛哥,他曾自嘲自己一生就像牛般的忙碌。
牛哥十二歲開始學畫漫畫,那是不幸的一年,也是他幸運的開始;日寇侵華,抗戰軍興,蔣委員長號召全民抗戰,不分男女老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十二歲的孩子能幹什麼呢?那時候滿街都是標語,牆壁上到處張貼著「抗日漫畫」。對漫畫有興趣的牛哥,在那一年學習「塗鴉」,被老師選上「抗日小鬼隊」、在街頭畫抗日壁畫,正式與漫畫結緣。
抗戰失利,三兄弟隨著大姊由湖北逃返「故鄉」香港,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日子過得相當困苦,連學費都繳不起。為了維持生活及學費,牛哥開始畫漫畫,然後分寄到各報,沒錢買郵票,就步行送到報社信箱。
牛哥第一張被發表的漫畫登載在香港的華僑日報;當天正是中秋節,他畫了一個中國人拿著圓形與月光對比的圓炸彈,點燃了引線向日本皇軍丟過去,題目是「月光下的抗戰」。處女作讓牛哥得到七毛港幣(當時一毛錢可以吃一筒冰淇淋)。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英國式,學費是按月繳的,每個月港幣八元,一個月繳不出學費,下個月就要輟學;照這樣計算,牛哥需要發表十二幅漫畫才夠繳學費。每個月牛哥至少畫了百幅漫畫分送到各報,能夠登出來的不過四、五幅。當時他才十來歲,見識少、技巧也不夠成熟,過了兩年沒有午飯的生活。
畫「戚繼光」惹禍
抗戰中期,牛哥的母親到香港去看孩子,發現他們寄人籬下,生活得很苦,就把他們帶回漢口,原本接受英國教育的牛哥又被送去跟著私塾先生念了半年的「之乎者也」,奠下他半文半白的漫畫文體。不久,他因為在報上畫「戚繼光殺倭寇」,因此被日軍逮捕,列為「中國少年政治犯」。後來由畫廣告畫而進入了報社,在「大楚報」任隨軍記者,竟意外接觸到大別山區神秘的「紅槍會」,這段奇特的經驗,來台後還被他寫成名著《亡魂記》 。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抗戰勝利,牛哥曾流浪天涯,這段時間他做過報館的練習編輯、助編、撰稿人、廣告設計、卡車司機、礦工、話劇演員、編導,無論生活多麼困苦,漫畫始終不離手,走到哪,畫到哪,能夠收到稿費,當它是外快,收不到稿費,當它是磨槍。而到處打混的這些豐富人生經驗,對他日後從事漫畫及小說幫助甚大。
一九四六年,牛哥前往長沙,因略通英文,考進「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擔任公路大隊分隊長職務,那年他還不到二十一歲,率領二十餘輛卡車車隊,負責運送救濟物資到西南各省偏遠山區,親身體驗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他在一九六四年完成的《巨無霸》、《無比敵》等小說,就是以這段期間的經歷做骨幹。
一路畫到台灣
一九四九年,牛哥由廣州隨「農復會」到台灣,這中間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農復會原是美援救濟總署轄下的一支機構,高級職員大都是美國人。主管「農復會電化教育」的是一位美國專欄作家兼漫畫家顧福林 (GOODFRIEND),他為了求才,曾在廣州所有的報紙上找尋漫畫傑出人才,準備利用漫畫來宣傳農牧業的改良政策,因為他了解到要向當年泰半為文盲的中國農民宣導農業改革方法,只有用漫畫來教導他們。
當時牛哥正在廣州華南日報畫連載漫畫「牛伯伯畫傳」,在環球日報畫「孖辮女」(即牛小妹)。顧福林看到牛哥的作品,相當喜歡,親自到報社求才,委以農復會「畫室主任」之職;四個月後,農復會遷移台灣,牛哥隨農復會來到台灣。
農復會的宣傳重點主要在農業技術革新、土地改革、節育、保健,牛哥筆下的牛伯伯、牛小妹都成為宣傳上的主角,但是每天畫這些刻板的文宣工作,實在無法滿足牛哥對漫畫的創作熱忱。剛好中央日報增設漫畫周刊,牛哥毛遂自薦,先後發表了「解放了的牛伯伯」、「牛小妹流浪記」。一九五一年起,在中央日報每天連載「牛伯伯打游擊」,畫中將思念故鄉的悲痛情懷,化做幽默風趣的漫畫,推出後受到廣大讀者的共鳴;中央日報的訂戶由一個月數千份,暴漲至數萬份,牛哥成了文化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繼「牛伯伯打游擊」後,牛哥又推出「老油條畫傳」、「牛老二日記」、「牛小妹遊台灣」、「想說就畫」、「楊經邦畫傳」、「胡佬鴉」、「牛伯伯遊東南亞」等多部漫畫。漫畫評論家洪德麟表示,牛哥以漫畫忠實記錄了台灣的歷史與成長的履痕和汗水,是最寶貴的本土文化資產。
「費蒙」一寫成名
牛哥正式開始寫作,也是一九五一年,為了區隔漫畫,他以「費蒙」之名發表處女作《賭國仇城》,結果一炮而紅,接著《職業兇手》、《情報販子》、《亡魂記》、《大小姐與流氓》、《情報掮客》、《浪人傳》紛紛出籠。
牛哥一生不但富傳奇性,並且多災多難。
一九五六年,牛哥因涉及香港影星鍾情的妨害自由案件,坐獄百天,出獄後自農復會離職。這件案子當年喧騰一時,但真正的內情誰也不知道。
當時,牛哥正與前馮庸大學校長馮庸的女兒馮娜妮熱戀,知道事情真相的她,見牛哥遭此莫須有的罪名後,在社會一片落井下石的討伐聲中,堅定相信交往四年的牛哥絕不是這樣的人──他熱心、誠懇,對朋友一等一的好,從沒有害人之心。她獨排眾議,以行動支持因畫「牛老二日記」、得罪了無數政府要員及社會人士,因而遭群起攻擊的牛哥。她答應了與牛哥共同奮鬥的契約,並在幾乎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形之下,兩人就在當年年底訂婚,在一九五八年走上地毯那一端,開始了四十年愉快歡洽的婚姻生活,證婚人還是赫赫有名的監察院長于右任,他也是牛哥的忠實讀者。
牛哥在離開農復會後,作品一度遭媒體報業的封殺,主要是國民黨台北市黨部去函各報,要求不要刊登牛哥的漫畫及小說。迫於無奈,牛哥只好把戰場轉到東南亞的報紙,想不到卻為他開闢另一個收入更豐富的園地,包括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的華文報紙都採用他的小說。牛哥在這段時間完成不少作品,像《駱駝奇案》、《人在江湖》、《仇奕森》、《紫飄香》、《咆哮山崗》、《莽漢情癡》、《巨無霸》、《鬥駱駝》等部部超過百萬字的小說,都是在一九五六至五八年間完成的,以偵探及推理小說為主,成績十分驚人。
「牛家班」漫畫教室
重新出版牛哥作品集的出版人劉秋鳳指出,四、五十年前,資訊不像今天這麼豐富,也不容易取得,在這種情況下,要撰寫情節曲折生動有趣的偵探小說,還要與時代相契合,完全靠作家敏銳的觀察與豐富的想像力,否則無法打動讀者。劉秋鳳表示,這與作者的文采很有關係,她認為,費蒙的小說不輸香港的倪匡,甚至更甚一籌。
一九六一年,三十六歲的牛哥,效法岳父自資免收學費辦學校的精神,在家中開設「牛家班」漫畫教室,免費指導漫畫人才,每周六下午授課,前後辦了兩期,每期兩年,共招收一百餘位學生,培養了許多優秀青年漫畫家,包括:趙寧、董定明(小董)、蔡東照、林宏濟、王曉凱、郭承豐、劉作泥、林文義、林世俊、王丁泰等人。
牛哥不但寫小說,還自己畫插畫。而牛哥在作家群中,以好玩聞名於眾,家裡經常高朋滿座之外,還經常帶牛嫂出去看電影、游泳、跳舞、郊遊、打獵,那麼他究竟何時工作?
牛嫂回憶,牛哥的一天大約十一點多起床、吃飯,下午畫漫畫,供稿給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地的四家華報,畫到五、六點就完畢收工,然後倆口子就跟朋友吃飯、聊天、跳舞、打麻將玩耍,直到三更半夜才回家,再開始寫長篇連載小說,常常寫到東方泛白才能停筆,也是給四家海外不同的報館同日刊出。牛嫂就負責蒐集資料、郵寄;第二天週而復始,又是拚命工作、用力玩的一天。
工作不忘玩耍
有時朋友也擔心,牛哥這樣會不會累死?可是牛哥認為,這樣正好平衡,否則只工作會悶死,只玩耍當然就會餓死。與牛哥、牛嫂相交多年的好友名作家柏楊對牛哥佩服萬分,說他:「真是個奇才」。
一九六六年,大華晚報開闢漫畫版,邀牛哥主編,牛哥的漫畫生涯才在國內再現生機,可惜正值當時國立編譯館嚴格實施漫畫審查制度,對國內漫畫設下許多不合理的要求,導致日本漫畫大量走私進口盜印出版,國人自製的漫畫則幾乎無法出書。那是台灣本土漫畫最黑暗的一段時光。與牛哥齊名的漫畫家劉興欽,現在提起還氣憤不已,他曾經畫了一幅牛伯伯率領大嬸婆、小聰明、諸葛四郎、真平等眾家漫畫人物一同去攻打國立編譯館的漫畫,紀念這段悲慘的日子。這幅漫畫去年底還在牛哥紀念巡迴展中展出。
一九八二年,牛哥決定挺身而出,抵制國立編譯館對本土漫畫和日本漫畫所採的不同審查標準。他和牛嫂發起漫畫清潔運動,在今日畫廊及第一百貨公司開辦五場為期共六十九天的展覽,展出國立編譯館審查通過的日本不良漫畫,以及國內漫畫家不能通過審查的作品,此舉引起軒然大波,輿論譁然,盜版商群起圍攻,控告牛哥夫妻。牛哥被訴十一件誹謗案件,牛嫂三件。
為本土漫畫而戰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牛嫂回憶當年的情景說:「官司打了三年多,每天我們什麼都不做,就是研究案情,但是內心從來沒有氣餒過,因為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台灣漫畫環境討回一個公道。」
當年與牛哥併肩作戰的是李永然律師。李永然表示,在替牛哥辯護前,他並不認識牛哥,「我告訴他打官司很傷神,一拖就是好幾年。他回答說一點都不怕,即使傾家蕩產也不鬆手!我聽了甚為感動,決定助他一臂之力。」官司一連打了三年多,李永然透露,當年法院傳來的傳票,足足可以辦個傳票展覽會。皇天不負苦心人,纏訟三年餘的十四宗官司全部獲勝。
牛哥一生從未停過筆,即使生病住院,畫筆仍不停手,他最感無奈的是,眼見老一輩的漫畫家已封筆,後起者屈指可數,而日本漫畫又以洪水般氾濫於國內,讓本土漫畫家幾乎無立錐之地,他很想成立基金會,目的無他,希望再為國內培養出色的漫畫家。可惜斯人已去,心願難了!
為牛哥圓夢
所幸牛嫂在牛哥去世後的一年,發起籌組「牛哥漫畫文教基金會」,要完成牛哥生前的計劃。她在籌組期間與基金會成立的第一年內,已經辦了九場全島巡迴展,其中除了曾選取一些新銳漫畫家的作品外,還邀請到不少大陸漫畫家一起展出作品,每次展覽都請漫畫家現場為觀眾作畫,讓讀者認識更多的漫畫家,也對本土漫畫作品更為喜愛、熟悉。這次牛哥畫展遠征大陸,將在大陸最高藝術殿堂展出,她也特別請了蔡東照、林晉、王流、曾惠泉、王平、鄭京、鄭松雄等漫畫家前往當場揮毫,讓很少見到混合漫畫及寫實人物繪畫的大陸觀眾驚豔。
辦展之外,牛哥漫畫文教基金會還連繫地方社區,請漫畫家繪製有趣又實用的漫畫觀光地圖。牛嫂也重新出版了牛哥的「楊經邦畫傳」、「看漫畫學漫畫」、「名言篇」等漫畫集和賣出兩部費蒙小說的大陸版權,頗有成就;只是距離她想出牛哥全集的理想還差得遠,而這所有的展覽、出書活動,除了政府機關的少許補助外,大部份的經費均來自於牛哥作品巡迴展售紀念畫冊,以及牛哥小說《賭國仇城》的影視版權費。牛嫂說,她先自己努力讓基金會站起來,日後希望能與出版界或企業界合作,讓「牛哥漫畫文教基金會」能生生不息,每年多辦幾次活動,成立漫畫教學班帶動國內的漫畫風氣,完成牛哥一生的心願。
p.40
牛哥無師自通,一生創作無數,這是他生前伏案作畫、捕捉靈感的神情。(陳炳勳攝)
p.41
「牛伯伯打游擊」是牛哥最膾炙人口的漫畫。
p.41
牛哥走紅後,稿約如雪片飛來,這是他另一部幽默漫畫「楊經邦畫傳」,嘲諷早年台灣一些英文半通不通、卻挾洋文自重的小人物。
p.41
「老油條」題材多來自當時的社會百態,最受矚目的中國小姐選舉,當仁不讓地成為封面故事。
p.42
牛哥、牛嫂生長背景大不相同,當年結婚轟動一時,還請到監察院院長于右任(中)為他們證婚。
p.42
牛嫂望著牛哥的遺照說:「老牛,你一定想不到,你的作品居然要到大陸展出了吧!」(薛繼光攝)
p.43
牛哥、牛嫂(中二人)一起工作、一起玩,兩人年輕時經常上山打獵,好些武俠小說名家都是當年打獵的同伴,圖中右為臥龍生,左為司馬翎。
p.43
牛哥說牛嫂是他的「反對黨」,兩人天天抬槓,感情卻越吵越好。有一陣子,牛嫂沉迷在牌桌上,生日那天,打牌回來,赫然發現這幅牛哥為她慶生的漫畫,又好氣又好笑。
p.44
牛哥善諷,常以打油詩配漫畫,令人絕倒。這幅大幅漫畫為其代表作之一。畫中之「牛」為古畫,上面被些自命為鑑賞名家們蓋滿確認為真品無誤的印章,由旁立之牛伯伯、老油條、牛小妹、牛二爺等代表鑑賞名家。細看其印章,除了牛哥、牛嫂外,上面還蓋有「老子姓李」、「寶島之寶」、「馬三姑」、「牛六婆」、「王二麻子」等各種好笑的章款。
p.44
中國方塊字的奧妙在牛哥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幅逆時鐘方向讀來無處不順的小幅單格漫畫,是牛哥賣得最好的複製畫。
p.45
牛哥雖只正式唸過半年的「之乎者也」,卻能信手捻來作詩作詞,並且饒富哲理。這幅「詠竹」把酸秀才文人罵了個透。
p.45
牛哥也愛作方城之戲,畫了不少打麻將者之間的人際關係與行為的諷刺畫,好此道者一看就忍俊不住,會心一笑,非收藏一幅不可。
p.46
牛哥愛漫畫、畫漫畫,還免費教授漫畫,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發揚本土漫畫。
p.46
牛伯伯造型的各種角度圖解,證明牛哥作畫的細心,不致使畫面因動作轉向而變型,也是最好的漫畫教材。
p.47
牛哥曾經為了本土漫畫遭打壓而不惜全力興訟,花了近四年才大獲全勝。牛哥過世後,對他推崇備至的劉興欽特別畫下這幅漫畫懷念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