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幽雅、設備現代化、照顧周到的台北縣立仁愛之家,一改過去養老院給人的陰暗狹窄、暮氣沉沉、愁雲慘霧的印象。如今,「進養老院」已不再是「晚景淒涼」的代名詞,除了單身無依的老人之外,有些觀念較新、性格較獨立的老人,不願牽絆子女,往往志願進入仁愛之家養老,他們在其中過得很愉快、很充實,本文為您介紹他們的心態與生活情況:
野柳線的公路車,沿著淡金公路向金山駛去,從車窗向右望,是一片碧波萬頃的大海。車過翡翠灣遊樂區之後,望見山腰叢綠掩蔭中,有一幢幢造型現代化的白色樓房,在山水之間顯得幽雅又溫馨。多少過路人豔羨可以住在這麼明媚的風光裡,總以為是什麼豪富人家的別墅,殊不知這兒是個老人園地——臺北縣立仁愛之家。
佔地兩萬多坪的仁愛之家,由一棟棟白色小樓組成,每一棟小樓前,都有一片很大的花圃,花圃中開滿奼紫嫣紅的花朵,充分展現主人細心照料的成果。二樓陽台上,有人懸掛著吊籃植物,有人置放各色盆景,還有人任由藤蔓植物順牆攀爬至頂,將白色小樓裝點得繽紛又引人。
自費安養區前面的花圃,全是老人們親自栽種的。(華台)
使人對安老院的印象大為改觀
這樣明暢幽美的環境,一改過去養老院給人陰暗、陳舊、鬱悶……不愉快的印象。
住在這兒的老人家,一個個都已年邁體衰,但身體或許不很健康硬朗,心理卻十分平衡豁達。他們很懂得安排生活,大家都過得開開心心,全無過去養老院中老人給人的愁眉苦臉、無精打采、吃吃睡睡……無聊度日的觀感。
他們的日子過得相當悠閒,沒有什麼固定的工作要做,但是,自己找事幹、多活動筋骨,似乎在這兒已蔚為風氣。
老人們多半不需要太多的睡眠,因此,他們黎明即起,三五成羣地在園子裏打拳、舞劍或各自舒散筋骨;也有人就在附近散散步、遛鳥、餵鴿子。許多老人喜歡在清晨結伴到後山爬山,據說由於老人們經年爬山,不但身體硬朗了,而且還闢出一條通往野柳的山路。夏天的南風輕吹,這不到十分鐘的路途裡,觸目皆是白色的野百合,當老人們散步歸來,進食堂用早餐時,許多人手中採回的百合,還沾著露珠哩!
夕陽西下時,老夫婦帶著小狗在海邊散步。(華台)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早餐過後,有人開始閱讀當天的報紙,有人找棋友擺下戰局。喜歡蒔花種菜的老人,則荷著工具到花圃去忙。也有人回到屋裏提筆練字、畫畫。
有人想打打牙祭,不想吃院方供應的大鍋菜,就託輔導員或親自出門到金山、基隆的市場去買菜,打算自己弄些好東西吃。有時幾個不同省籍的老人都有興致,就各自帶著材料到廚房中一顯身手,然後圍坐一桌,品嘗各種南北口味。
午飯後,大家小睡片刻。起來後,精神特別好,因此大部份社團都在此時開始活動,活動種類有:撞球、乒乓球、拉胡琴、吊嗓子、做手工藝等。有人則去為殘障院友料理雜事,推他們到外面曬太陽、看風景。也有少數人喜歡留在屋堿暆影帶或書報雜誌。
晚飯後,是夕陽無限好的時光,老人多喜歡結伴在海邊散步談天。等到天色全暗,他們就回到室內看電視,許多老人都喜歡到交誼廳和大夥在一起看,邊看邊聊,不時與人討論劇情,比自個兒看要有意思得多。電視看過,各自回房就寢,一棟棟小樓的燈光一一滅去,安寧的夜裡,只聽到濤聲和蟲鳴。
到了假日,院方總是舉辦多種活動,像:土風舞、慶生會、郊遊、健行……,這些活動素來由全體院民一塊兒參加,連行動不便的殘障老人,都由輔導員和較硬朗的院友推著輪椅一起參與。也有許多學校社團利用假日到仁愛之家來陪伴老人,或表演節目與老人同樂。有時青年朋友在院中草地舉辦多彩多姿的園遊會,老人們欣然參加,他們擲水球、套果子、猜謎語、釣彩砲……,玩得比小朋友還要起勁。
目前,一共有將近五百個老人,在這兒過著這樣充實、愉快的晚年生活。
老人平時閒著無事,喜歡以種花、種菜來排遣時間,既活動了筋骨,也增加了生活情趣。(華台)
家庭化的居住環境
毗鄰著素有「雨港」之稱的基隆,這兒也經常下雨。這天,卻突然放晴了,難得的好太陽,老人們搬出棉被、枕墊來曬,然後就坐在廊下聊起天來。也許是他們習慣了學生或民間團體的經常來訪,因此看到訪客時多笑臉相迎,客氣地打招呼。
「主任早啊!帶客人參觀呀?」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太太,笑咪咪地坐在廊下招手。仁愛之家的主任陳永康朝她擺擺手,忙著到處打招呼。「張老太,今天心跳好點沒?別緊張啊!護士小姐早上會再來給你量血壓。」「舒老太,你家電視修好了吧?要是還不清楚,告訴蕭小姐再找人來修!」陽光下,老人們笑展歡顏,顯得格外動人。
這裏是院中的「公費安養區」,區內全是二層樓房,共有十來棟,每層樓就是一「家」,有二房一廳和一套衛浴設備,住著八個老人。廿餘坪的小家,收拾得乾淨清爽。陳主任表示,公費安養區內共有:老人、老太太、夫婦、殘障四個單位。區內的住民都是在臺北縣居住六個月以上,年滿七十歲,由村里長出具貧苦無依且無謀生能力的證明,並經檢查確定沒有傳染病者,可以入家安養。入家之後,除了享受完全免費的食、宿、衣著、日用消耗品之外,每人每月還有六百六十元零用金。陳主任又補充說:「由於我們並不強迫分配住處,老人們若與室友相處不來,只要登記一下,就可自由調換。因此每個小家多由性情相投的人共組,氣氛相當和樂。」
公費安養區由這種獨棟的小樓房組成,有家庭化的居住環境。(華台)
殘障老人得到周全的照顧
沿著一道階梯而下,這裏是三棟平房,住的是殘障老人。花園裏有幾位老人坐在輪椅上曬太陽。不遠處的花架下,一位看來身體硬朗的老人,一邊推著輪椅,一邊說:「李老太,天晴啦!我們來曬太陽!」「老太,起風了,冷不冷啊?還是把毯子披上吧——你瞧你瞧!又有隻燕子在打轉兒了!」……輪椅裏的老太太一逕歪著頭,沒有任何反應。
陳主任說:「這個老太太進來的時候已經二次中風,癱在床上只有左手會動。我們替她作物理治療,現在總算可以坐上輪椅,但神志仍不清楚。」
在這個殘障區裏的每一個房間,都有特製的活動床、活動飯桌、輪椅、溺器、助行器……等設備。所有行動不便、肢體殘缺或智能障礙的老人,都集中在這一區,便於院方照顧。陳主任表示:這裏每家都有專門的「阿嫂」,餵他們吃飯,為他們清洗,全天候照料這些殘障老人。他說:「最難得的是,許多健康的院民,經常自動到這裏來幫忙,減輕阿嫂很多的負擔。」他指著花架下推輪椅的老人說:「像那位老先生,就是自動下來幫忙的。」那位老先生還是操著濃重的北方口音,嘰嘰咕咕說個不停;輪椅裏的老太太也仍兀自歪著嘴,瞪著眼,左手無意識地搖個不停。說不定他倆之間有另一層次的溝通,只是外人不懂罷了。
佔地二萬多坪的萬里仁愛之家,花木扶疏、依山傍海,老人們在此過著安詳愉快的晚年生活。(華台)
自費安養開風氣之先
縣立仁愛之家除了像一般安老院的公費安養外,還提供自費安養的服務。自費安養對象條件較寬,除了年滿七十歲、居住臺北縣六個月以上的縣民之外,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公教人員也可申請;還有七十歲以上,具有中華民國長期居留證的華僑或外僑,也可自費入院安養。
申請自費安養的老人,也需經過醫院證明確無傳染性疾病,然後繳納生活基金十六萬元。陳主任說:「如果老人中途住不慣想離開,十六萬元在一周內可全部退還。還有,萬一老人不幸過世,如果沒有親人料理,我們會依著事先立好的遺囑,為他們辦喪事,安葬在基隆市第二公墓。此後一年三節,院方都會有人去掃墓祭拜。」
自費區的家舍,是一棟兩面合抱的三層大樓,一般縣民和公教退休人員,分東西兩區居住。老人們二人共住一間七坪大、設備齊全的套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海的陽台,可眺望海上風景。由於環境實在幽雅,制度又合理,因此申請入家的老人很多。特別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老人大多來自有兒有孫、環境相當富裕的家庭。
社會團體及學校社團經常利用假日在此舉辦園遊會,老人們玩得好開心。(華台)
不牽絆子女,過自己愛過的日子
許傳水今年七十六歲,多年前自銀行經理職位退休後,就一直與子媳同住在臺北市一幢大廈中。他的妻子過世很早,許老先生早年父代母職,獨力教養二子一女,子女已各有所成,曾當選過臺北市的「模範父親」。
在一次老人福利協會舉辦的參觀活動中,許傳水愛上了仁愛之家的環境,並且結交了幾個年紀相仿的院民為友。此後就常獨自乘車到萬里,在仁愛之家找朋友談天,參加各種活動,玩得盡興才回家。當他向兒女提出「進養老院」的計畫時,孩子們完全無法接受。但許老先生認為,兒孫雖然孝順,但平時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總留他一人在家;想出門看些朋友,又害怕市區內交通擁擠,平時生活真是相當寂寞。他說:「為兒女辛苦了一輩子,應該可以抽身了。未來的時光已不多,我要做些自己愛做的事,過我自己愛過的日子。」
二年前,許老先生住進萬里仁愛之家,成天有年齡相若的院友為伴,他覺得過得很開心。有時他會帶些當地新鮮的海產回臺北看兒孫;有時孩子們在星期假日全家驅車前來,向院方登記一間客房,付少許的餐飲費,和阿公共渡一個快樂假期。許老先生對自己的選擇十分滿意,兒孫們如今也完全接納了,小孫子尤愛去「阿公的新家」。
生活環境雖遠離塵囂,對社會種種仍十分關切,這位老先生一早起來就坐在陽台上看報紙。(華台)
老夫妻相偕入院
馮祥福與劉憶文這對老夫婦,均已壽高七十以上,二人相依相伴走了一輩子,比其他中途折翼的夫妻要幸福得多。他倆是在退休後,相偕自願進入仁愛之家的。他們不願子女因費心照顧兩老,而無法全力發展事業或享受自己小家庭生活的樂趣,因此選擇住進這裡,院民可以互相照顧不說,院方也聘有輔導員和醫護人員照顧他們。
搬進夫婦套房後,劉憶文像以前一樣,花許多心思佈置他們的小天地,經常變換擺設,將這間靠海的小屋打點得舒適溫馨。夫婦倆一塊兒看書、練字、畫國畫……。劉憶文還說:「晚上我們有時會羅曼蒂克一番:關上燈、拉開窗簾,讓月光灑進房間,也讓濤聲傾入,再放點音樂,回憶一下往日舊事,我們的心情就會回到年輕時那樣……。」
今年九十一歲的陸老先生善舞太極劍,也經常傳授給其他院民。(華台)
一心無掛礙,處處是桃源
滿頭銀髮的汲老師,也因不願意牽絆子女,而來到仁愛之家。她有二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在美國,在台灣的小女兒也已成家。汲老師原來在高中教家事,退休之後,一個人住在學校宿舍。「我懶得弄飯弄菜,做一個人的飯真不帶勁,冰箱堮雀i拿出的好煩人。」汲老師說:「女兒很孝順,一直要接我去住,但她住在婆家,雖然親家隨和好相處,但我總覺得會不自在。不如自己住在這兒,洗衣、弄飯都不必動手,附近風景好,朋友又多,我在這兒真是過得挺愜意的。」汲老師是仁愛之家出名的好奶奶,整天笑咪咪地,她喜歡畫畫,國畫、西畫都愛,有時還到海邊寫生。她也愛做各式各樣的靠墊,送給殘障區坐在輪椅上的院友和其他年紀較大的老人用。星期天,汲老師就到院內的教堂做禮拜。她曾二度請長假到美國看兒孫,也常請個短假到台中看小女兒,回來時總不忘帶回一大堆的點心或小禮物分送「鄰居」。汲老師的房裡,掛了一幅她最近完成的設色山水,上面的題款是:「安步有餘樂,水流聲不喧。一心無掛礙,處處是桃源。」她說:「這就是我目前心境的寫照。」
公費院民姚洧和賴李抱在仁愛之家結識、相愛、而後結婚,在舉行婚禮後,全體院民加菜吃喜酒。(華台)
葉落歸根,老華僑回國定居的好地方
呂萬老夫婦的房間裡,滿是蘭花的幽香。室內掛了十幾盆淡雅的國蘭,都是呂老先生親自栽種的。
七十歲的呂老先生,早年到巴西闖天下,現在還有二個兒子、九個孫子留在巴西,擁有百貨公司及牛油批發等事業。他說,人上了年紀,就會思鄉,即使有發達的事業、繞膝的兒孫,也不能排解「葉落歸根」的念頭。他想回國定居,但是如果自行覓屋居住,由於人生地不熟,老夫妻倆若有什麼意外,恐怕乏人照顧。幾經打聽,他知道仁愛之家的環境好,就帶著老伴回國,以歸僑身份進入仁愛之家安養。天氣好的話,他們就到海邊散步、釣魚;天氣不好,就在屋裏照顧蘭花,或在院子裏種花草果樹。呂老先生每天要花四小時以上的時間整理花木,他還喜歡跳土風舞。呂老太太則經常在佛堂內誦經。
另一對八十多歲的李友祥老夫婦,膝下無兒,由香港回台定居後,住在臺北縣中和市的一棟洋房裡,並養了一隻小狗作伴。然而歲月不饒人,老太太對於整理房子愈來愈感吃力,買菜燒飯也漸感力不從心;佣人又難請,小病不斷也乏人照料。於是老夫婦賣了房子,帶著小狗來到仁愛之家。
老太太覺得住在這裏十分安適,省掉不少做家事的麻煩。老先生則喜歡這兒地方寬敞、空氣好,平時還有不少年齡相仿的鄰居為伴,絕對不會寂寞。
福利社供應各式各樣的食品用具,方便老人們選購。(華台)
保健醫療得到充份的維護
事實上,老人們在這裏不但不會寂寞,而且還能得到周全的照料:院方有大型洗衣機、烘乾機,定時為老人們洗濯衣物被單。有自動洗碗機、高溫餐具消毒箱,確保老人的飲食衛生。更重要的,這兒有親切、周到的醫護人員和輔導員,給老人充份的照顧。
仁愛之家有三名護士,整天騎著機車在各區巡邏,為老人們量血壓、測脈搏,記錄每個人的健康狀況。有輕微疾病的老人,每星期二、四,會有省立基隆醫院的醫師來此為老人診療。如果病況比較複雜,則在每月中旬和下旬開專車送病患到臺北榮民總醫院看特別門診。至於突發性的病痛,仁愛之家備有四輛救護車,隨時可將病患送到醫院治療。
除了醫療之外,全院分為十二個責任區,每區有一名輔導員負責照顧老人的生活。她們必須完全瞭解自己區內每個老人的性情、嗜好、習慣、身體狀況和家庭背景,每天都要作詳細的個案記錄。輔導員也少不了要替老人們代寫家書,聽他們發發牢騷,有時還得跑腿代買東西。這樣的工作,必然十分煩累,但這些年紀輕、性情好的女孩,卻都勝任愉快。
輔導員經常陪伴老人談天。(華台)
施布愛心,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高高個子蘋果臉的蕭淑楨,今年廿一歲,走到那兒都有老人在她口袋裏塞糖塞點心。她笑著說:「我想我承受不了人家說的什麼有愛心、有耐心那樣的讚譽,事實上我覺得我在這裏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她說,這裏可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琴棋書畫的高手比比皆是,她和老人們一起爬山、釣魚、種水果,也跟著他們學畫、練毛筆字,還學英文呢!
長頭髮的林秀慧,也贊成這個說法,她在這裏工作三年,雖然薪水不多,卻愈幹愈有勁。「剛開始時,有些朋友知道我在養老院工作,總以為我是待在愁雲慘霧、暮氣沉沉的環境裡。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在這裏過得很豐富、很快樂了。」林秀慧認為,老人總將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她,使她加速成長、成熟。
她們也談到如何和老人打成一片,蕭淑楨說:「總有少數老人比較孤僻、古怪的,尤其是公費或殘障區的老人,他們孤單慣了,不大肯接近人。」「我的辦法就是常黏著他、關心他、照顧他,把他的『外殼』融掉,然後再找些事情和他一起做。」或許是餵小動物,或許是種花、種菜,看到一個生命的成長,看到辛勤的耕耘有了收穫,老人往往能重新體會生活積極的意義。
林秀慧說,老人多半較被動,需要不斷鼓勵,有時還得「用計」。比如初有土風舞活動時,大多數人只在一旁觀望,認為自己一大把年紀跳舞不成體統。輔導員只好拉著平日較外向的老人「下海」,使盡混身解數,又笑又跳,把場面弄得熱鬧有趣,讓在旁觀望的老人不知不覺動了興頭,輔導員就趕緊慫恿他們加入。一旦跳開了,也就跳出興趣與信心,下場的人就愈來愈多。於是情況就從剛開始得挨家挨戶苦勸,到後來天天有人問:「今天跳不跳啊?」林秀慧說:「咱們中國人說『老小老小』,實在有道理,老人家有時的確像小孩子一樣,要哄、要寵。」
撞球也是老人們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華台)
果然人生七十才開始
公費區的院民蕭志超也表示:「當初里長出具貧苦無依證明,送我來這裏的時候,我有走投無路、萬念俱灰之感。進來之後,也只當過一天算一天吧。可是後來日子愈過愈有意思,這裏活動多、朋友多,我開始體會為什麼說『人生七十才開始』,我和大家一起學平劇、國術、手工藝,真是挺有意思的,真是學都學不完哪!」
仁愛之家十分鼓勵老人組社團、辦活動。除了休閒活動,老人們還自組「自治委員會」,下分紀律小組、善後處理小組、福利小組……等。並在每區選出區長,經常開會讓大家發表意見,期能將院裏的生活安排得更豐富、更合理,能充分符合老人的需要。陳主任說:「我們這裏沒有什麼硬性的條文規章要大家遵守,一切但以不妨礙他人為原則。而且儘量讓老人們『自治』。」陳主任表示,老人們退休後閒散下來,多半有被社會遺棄的感覺,讓他們自組社團辦點事,使他們的能力和時間有地方運用,可使老人重拾價值感。而且老人們的確將許多院裏的事處理得十分妥當,省卻院方不少精神和人力。
有些老公公、老婆婆,由於經常參加社團活動而相處相知,日久生情,也譜出溫馨的「黃昏戀曲」,並且在院友的祝福下,攜手共渡晚年。
廚房備有許多小瓦斯爐和烹飪用具,吃膩團體伙食的老人可以自行烹煮。(華台)
老來相伴,共渡餘年
四川籍的老人譚光輝和本省籍的簡來好老太太,兩人都經常自動到殘障區照顧行動不便的院民,經過三年的相處,彼此相知甚深,而在輔導員的措合和主任的福證下,結為夫婦,搬進夫婦區居住。
八十三歲的姚老先生,看見六十三歲的賴李抱因為體胖又有點中風,每在活動中遲緩落單,便主動放慢腳步陪伴。久而久之,相伴相助成了習慣,便也在大家的鼓勵下戴上大紅花,由院方加菜請全體院民喝喜酒。
像他們這樣在仁愛之家相逢相識,進而決定相伴共渡餘生的,已經有五對。每一次的喜事,都為仁愛之家帶來一陣熱鬧與喜氣。院友興沖沖地幫忙佈置新房,輔導員搬來嶄新的傢具與被褥,又在牆上、門上貼上喜字,新房裏更是堆滿院友贈送的賀禮。
有趣的是,這五對新婚的老夫婦,全是「外省丈夫、本省太太」,照說語言上應該會有問題,但是據輔導員說,他們整天「秤不離鉈、公不離婆」,恩愛得很呢!
健身器材使老人在室內也能運動、舒活筋骨。(華台)
理想的安老環境,充實的晚年生活
比起公寓房子的活動受限制,兒孫上班上學後的寂寞,尤其是一人獨居者因無人照顧而生的惶恐,仁愛之家的確提供了很好的服務。老人們居住其中,可以有幽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充分的運動、營養的膳食、周到的照顧和愉快的休閒,還有年齡相仿的同伴,可以一塊兒談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做他們能接受的活動,也因此互相關懷,互相扶持。許多健康、硬朗的老人,經常相偕到殘障區照料傷殘院友;一些有兒女的老人,也不時邀請單身院友回兒女家共享幾日天倫之樂。難怪這兒的老人都過得那樣開心、滿意。
我國一向有「敬老尊賢」的傳統,更以為「孝道」是人之大倫。過去家族中三代、四代同堂,被認為是莫大的福氣。但如今時代不同了,社會與家庭結構都有很大的改變,青年人多半自組小家庭過生活,不太願意與老人家住在一起;而有些老人自己也不願意成為兒孫的負擔,或再為第三代操勞。數代同堂的大家庭,在目前工商社會中已愈來愈少見,這是必然的趨勢。
不論公費區或自費區,每家都有彩色電視可以收看電視節目和院方放映的錄影帶。(華台)
克盡孝道,現代子女實心餘力絀
在過去的社會中,只一「孝」字,就足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兒子晨昏定省、媳婦隨侍在側,家中大小事件悉請奪裁……。但在現代社會,年輕人不全是不願意這樣,而是心有餘力不足。現代的子女,雖然沒有像上一代那樣歷經戰火之苦,但也日日在工商業社會的戰場上進行無情的競爭。無論是兒子或媳婦,都難免有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而生的壓力,他們縱然有心承歡膝下,請示經驗,卻往往苦於沒有足夠的時間。而老人們生活在空間狹窄、人情疏淡的都市公寓中,既缺少戶外運動,又寂寞難挨,雖是三代同堂,卻鬱鬱寡歡。於是有人說:「小兒科是醫學問題,老人病則是社會問題。」顯然這是由社會結構改變而發生,已非一、二有心子女所能彌補,而必須藉社會福利措施來協助解決。
過去我國對於老年福利的措施,偏向消極性、補救性的「救濟」觀念。近年來由於我國醫學發達、衛生講究,使得死亡率降低、平均年齡提高,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自民國四十年到七十年間,增加了四.一倍。由於老年人口驟增,老人問題也日漸受到重視,並開始採行積極性、建設性的「福利」觀念。
老人福利法保障老人的生活
民國六十九年,總統明令公佈了我國第一部「老人福利法」,開始積極推動老年福利的服務觀念,目前已實施的措施很多,「增加並健全老人安養設施」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項。依照目前社會經濟發展及家庭結構演變的趨勢看來,「安老院」的觀念與做法,已成為老人福利辦法中,機構照顧的主要發展方向。數代同堂固然令人懷念,但接受「安老院」的觀念,乃是無可奈何的時勢所趨。而面對現實所需,大量設立良好的安老環境,進老人院,當不再是「晚景淒涼」或「救濟收容」的代名詞。環境幽雅、設備周全、制度現代化的老人院,應是老人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目前國內共有公、私立安老院卅餘所,安養七千人左右,臺北縣之仁愛之家是其中之一。國內第一座非救濟性的老人自費安養中心,也已由臺北市政府在木柵地區興建完成,將在今年七月一日啟用。除了繼續健全並加強老人安養設施之外,有關老人福利的其他措施還有:老人搭乘車船半價優待;實施醫療保健工作,全面辦理老人免費健康檢查;老人遊覽觀光地區及看電影享受半價優待;設置各種老人俱樂部,以增進社區老人的休閒活動,並舉辦講座以充實老人知能……等。
針對現實需要,辦好更多符合老人需要的安養環境
老人福利法公佈後,政府即積極推展實施,有心為曾經貢獻一生給社會的老人們,安排一個健康、充實、不虞匱乏的晚年。
放眼各先進國家,盱衡國內情況,可知將來照顧老人的責任,必然由各個家庭,轉而為社會全體來共同擔負。良好的制度與環境建立後,可補個人能力之不足,老年人的生活才能充份得到保障。
我們極力推展老人福利,健全安老院的設施與改進它的管理辦法,使之真正符合老人安養的需求和意願,這除了是繼續發揚「老者安之」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美德,或許這這份愛心的回饋,將可延伸到我們自己身上,待我們這一代年至耄耋,我們也能有一個符合需要的理想安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