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再度席捲全球!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幾個主要糧食出口國,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大陸及澳洲、阿根廷等分別遭遇嚴重旱災及水患,導致全球糧食供應面持續吃緊,再加上停止出口、囤糧、美元貶值、市場投機操作等人為因素影響,國際糧價持續上漲。
根據聯合國統計,過去一年國際糧價平均上漲25%,其中玉米漲了52%、小麥上漲49%、大豆漲了28%。1月中在德國柏林集會的48國農業部長警告說,糧價飆漲恐怕會引發社會不安和糧食暴動,糧食攸關人命,窮國受害最大,先進國家不能不關心。
在台灣,由於大宗穀類(小麥、大豆、玉米等)的供應數十年來仰賴進口,面對去年底就來勢洶洶的糧價波動,麵粉、油脂、畜產相關業者莫不嚴陣以待,「糧食自給」也再度成為社會關切的議題。
處於氣候變遷、石油危機的年代,許多國家已將「提升糧食自給率」、「確保優良農地」列為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課題,反觀台灣,政府部門卻遲遲未提出長遠政策方向,僅軟性呼籲國人「每天多吃一口飯,以增加稻作生產面積」,無疑是模糊焦點,也恐怕再度錯失變革機會。
幸而,一股由民間部門與研究機構醞釀的「雜糧復興運動」,正在逆勢中昂然前進。對這群拓荒者而言,恢復雜糧種植,不僅是為了照顧「下一代」的肚子,也重新連結生態與人本價值。
雜糧救國,此其時也!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近10年來的糧食綜合自給率持續下滑,1999年時還有35.9%(以熱量為權數;意指國人所攝取的熱量35.9%為國內生產),2009年已掉至32%。與鄰近的亞洲國家比較,2008年時,韓國的糧食自給率為45%,與台灣飲食習慣相近的日本則為40%,且日本政府還將糧食自給率提升目標訂為在2020年時達到50%。相形之下,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實屬偏低。
圖為屏東萬丹的紅豆。
造成糧食自給率偏低的原因,首先是小麥早已與稻米並駕齊驅,成為一般人的雙主食。根據美國小麥協會統計,台灣從2002年起,每年進口自美國、澳洲等國的小麥總量約在110萬噸左右(與國產稻米產量相當),其中約有45%用於烘焙業、40%用於中式麵食與麵條,8%用於釀酒與麵筋業。
其次,其餘民生所需的雜糧也幾乎都仰賴進口。以農委會2008年依農糧「產品別」統計的自給率(以熱量為權數)來看,「榖類」中的玉米為1.7%,高梁為2.8%,「子仁及油籽類」(以大豆為大宗)為3.4%,「薯類」為24%(見表一及表二)。
令人擔憂的是,政府面對糧食自給議題,似乎過於輕忽與被動。
在今年1月12日由農委會召開的「全國農業和農地研討會」上,為回應與會學者與農運人士對糧食自給率的關切,農委會官員在報告時表示,希望能在「2020年時,將自給率提升至34%」。此「目標數字」一出,不禁令許多與會者搖頭,直呼「太保守」!
與會的台大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就表示,若不從現在就力挽農業頹勢,未來台灣將可能鬧飢荒,有錢也買不到糧食。這樣的預測是危言聳聽嗎?
金門酒廠與農友少量契作的小麥。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預測,受到氣候變遷與石油危機影響,未來10年國際農產品價格將處於高峰期。
而從前一波2007∼2008年的糧食危機經驗可知,糧食危機對不同國家的衝擊與其糧食自給率及購買能力的高低有關。一般而言,開發中國家受到的影響比起工業國家大很多;在開發中國家,或因多年戰亂摧殘,或因土地政策不良,或因傳統農業體系受到石化農業模式衝擊而崩潰,以致無法維持有效的耕作生產,糧食被迫高度仰賴進口。
至於工業大國如美國、加拿大、法國的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表示它們有相當大的糧食出口能力,也比較不受國際糧價挾持。
《糧食戰爭》的作者Raj Patel就指出,全球糧食體系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運作,從來就是被少數政商關係良好的「跨國農糧企業」(agribusiness)所壟斷,跨國企業甚至還可能因為市場操作得當,從全球糧荒中「獲益」。再加上油價上漲、運費高昂、市場炒作等連鎖效應,在糧食危機時期貧窮國家還會爆發通膨與斷糧恐慌。
無論如何,有遠見的各國政府如今莫不致力提高糧食自給率,以防患未然。
郭華仁更進一步點出,要提升糧食自給,政府首先必須嚴肅面對當前農業的3大危機,包括:(1)可耕地流失:過去是因為追求經濟發展且為平衡貿易逆差,造成土地廢耕和雜糧棄種,如今更因政策不當,造成農地持續被工、商用地侵佔。(2)年輕人不願務農:主因是「農業所得太低」。(3)高度仰賴化肥的「加護病房式農業」。
郭華仁分析國內農業「病情加重」的原因說,化肥來自石化工業,20世紀的綠色革命乃是奠基於「廉價」的化學肥料,然而,科學家估計,再過15年,全球石油生產量將銳減,只能滿足需求量的2分之1,到時候依賴石化的農業生產模式將會「整個崩盤」。
圖為花蓮羅山村栽種有機黃豆的農友阿盛,以古法手工打豆莢。
然而,對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提升糧食自給率,比較可行的目標是「提升至40∼50%」,而即使如此,還是需要主政者凝聚社會共識與展現更大的執行魄力,包括「從現在起,停止工業區徵收良田,修復廢耕土地,以及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否則台灣將會連30%自給率都保不住!」郭華仁強調。
另一方面,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農委會鼓勵多食用米飯以擴大稻作面積,恐怕也是不切實際,遮蔽了「雜糧完全依賴進口」才是糧食自給率低落的問題核心。
為了對症下藥,郭華仁建議,廣泛種植雜糧,不僅有助於提升糧食自給率,還可活化休耕地(目前休耕農地20萬公頃,占耕地面積達25%); 更可趁勢作為發展有機農業的契機(目前有機比例僅0.3%)。
此外,台灣環境優勢在於農地1年可以種植3期,鼓勵農家在秋冬裡作時期種植多樣化的雜糧,也能為農家帶來額外收入。
恢復雜糧種植,擺在眼前的障礙並非技術缺乏或是土壤環境不適合,而是生產成本敵不過廉價傾銷的進口品。
「從糧食安全與永續農業的角度,價格與眼前的效益不該是唯一的考量,」郭華仁強調,雖然目前進口品價格相對便宜,但是進口穀物都是以高耗石化肥料所灌溉,長途運輸也不符節能減碳的生態思維。
郭華仁舉「黃豆」為例,台灣素食人口有200多萬人,他們的蛋白質來源多仰賴豆類食品,但進口的豆類卻以有健康疑慮的基改黃豆為大宗;另一方面,豆類的種類、口味繁多,由台灣出資贊助、總部設在台南的「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即收集有為數眾多的豆類種源。「何不鼓勵多樣化的豆類種植,既能造福人民也有保種傳承功能?」
此外,為彌補本土雜糧的生產成本,策略上可以仿效先進國家的「對地補貼」(恢復廢耕土地就補貼)及「環境補貼」(採取友善農法就補貼),「這樣的投資長期而言是有回報的。」
屏東農友沈福來堅持以手工採收紅豆全株、直接在田間曝曬;吸飽日光的紅豆,更易與乾燥的豆莢脫離,唯需祈求老天:此時可別下雨!
或許有人會問,進口大宗穀物中,有一大比例是供應國內的畜產業,若不進口便宜的玉米、大豆,要如何從國內尋求替代性飼料?又是否具有經濟效益?
其實,在台灣最南端的墾丁,就有一處占地300公頃的有機牧場,自許為「國內有機飼料的先期供應基地」。這處世外桃源正是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前身為日據時期之「台灣總督府種馬牧場」。
由農藝學博士陳嘉昇率領的團隊,近年來在畜產所恆春分所積極推動本土「有機」牧草與穀物飼料,依據他的研究,適合台灣地區種植的飼料作物種類繁多,除傳統上大量使用的玉米、大豆外,甘藷、高粱、水稻、薏仁、蕎麥、油菜、胡麻、落花生、紅豆、綠豆等均可全部或部分提供飼料用。
然而,數十年來動物飼養業者已慣於利用進口穀物,或由飼料廠調配商品化的飼料,直到2008年,由於糧食危機的壓迫,「酪農協會」才起而向政府爭取提高本土青割玉米(在子粒未堅硬時即收割,全株作為飼料用)契作的獎助,為重新利用國產飼料推開一門縫;而畜產所恆春分所則是從2004年開始進行有機牧草地管理,並從2010年起展開5~10公頃的「兼用型」有機雜糧飼料試作。
所謂「兼用」是指作物能同時作為「綠肥」、「飼料」或「食用級穀物」之用,如此能平衡利潤、規避風險,也因為不施用肥料而降低成本,好處多多。
舉例而言,有機大豆可供做食用及飼用穀物,產品平時可分級出售、平衡利潤,如遇氣候異常或過多之雜草或病蟲危害,還可視情形早收做青割或青貯飼料(青割飼料再經切碎、發酵調製),或直接翻耕做綠肥利用。
對飼養者而言,好處則是得到新鮮、營養、嗜口性佳的飼料。陳嘉昇觀察,雖然國產飼料目前仍不如進口飼料方便,「但已有很多使用國產飼料而每年樽節百萬成本的例子。」
有機畜產雖然還在剛起步的階段,卻能與「雜糧復興」、「有機耕作」相輔相成,陳嘉昇樂觀估計:「如果台灣能擁有1%的有機畜產,將可使用超過1萬公頃的有機雜糧;或許有一天,畜產業可以協助擴展國內有機農地的版圖!」
嘉義朴子農會近年積極輔導有機玉米栽種,勤懇的農村婦女是勞動主力。
其實,要緩解糧食自給不足的危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消費者的力量,直接連接與鼓勵在地生產者,生產更多本土雜糧,這種方式就是「共同購買」。
在台灣,十多年前就有一群家庭主婦從尋找一包讓人吃得安心的米開始,逐漸壯大成立台灣第一個「共同購買」組織──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合作社理事主席陳秀枝說,多年來,合作社產品的選取原則是「支持本土農業」及「支持友善環境的生產者」,任何產品除非本土沒有或產量不足,才考慮進口。
然而,合作社提供的「本土雜糧」品項,始終非常短缺,首先,大宗的小麥及黃豆當然都得靠進口,其他小宗雜糧,包括黑豆、綠豆、紅豆、紅薏仁、玉米等,則是透過合作社的產品專員全台跑透透所挖掘,進而與生產者形成深厚的夥伴關係。
舉例而言,目前合作社供應的有機黃豆(供社員自行在家孵豆芽、做豆漿),吃過的人莫不稱讚「豆子好有活力!」「孵出的豆芽好吃又漂亮!」這項稀有珍品來自花蓮羅山村採行友善耕作的農友阿盛。
合作社刊物主編張雅雲解釋,花蓮農改場近年主動輔導農戶朝向有機與無毒農業試作,像阿盛這樣願意試作有機雜糧的農友不少,但鮮有人能撐過頭幾年因為不施肥、不灑藥,以致雜草蟲鳥輪攻、收成欠佳的關卡。而在花蓮環保團體牽線下,合作社通路的適時出現,確實給原本單打獨鬥的阿盛帶來不小鼓舞與保障。
張雅雲分析台灣小農種植雜糧的共通困境:
(1)人力成本高:由於雜糧已經衰落了,現成可配合的生產機具少,農友必須純手工作業,額外的勞動負擔大。舉例而言,合作社向屏東萬丹的沈福來農友採購的紅豆,是七十多歲的福來伯循古法整株採收,再在田間堆疊曝曬,待紅豆豆莢乾燥後,才用機器去殼,然後由福來伯的太太親手挑豆、檢選,控制品管。
(2)加工的困境:由於食品工業講求規模經濟,小農生產的小量穀物要進入一般大型專業加工廠很難,更不要說小農因缺乏烘乾或保存設備,加工廠為顧及產品品質參差不齊而不願協助加工。
(3)行銷的難題:許多投入雜糧輪作的農友已屆高齡,又是一人作業,難以勝任後端的包裝、行銷乃至成本精算工作。另一方面,現行有機認證制度對於弱勢小農也不「友善」(包括認證費昂貴、無土地所有權者不具申請資格等),以致有些實質上採行友善環境農法的優質國貨,無法進入有機商店通路。
位於墾丁的「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的工作人員克服冬季乾旱與落山風,用心灌溉出一片有機大豆田;大豆是人類及畜牧動物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也是提升土壤「氮肥」的天然妙方。
值得高興的是,合作社也在尋覓生產者的過程中,發現有心的地方農會也不少,例如:嘉義的朴子農會近年除了推廣有機米,也召集有心從事有機玉米耕作的農友,協助進行集團式有機認證。合作社提供的黑豆、紅薏仁、綠豆,也是透過朴子農會與農民契作來滿足。
「面對糧食自主議題,我們也才剛起步,如何影響3萬名社員及更廣大的社會大眾,看到食材蘊含的土地及環境價值,是最終的意義。」陳秀枝笑著說,合作社最近兩年也「變得激進」了,包括站出來反對農村再生條例、聲援苗栗灣寶農民反對設置科學園區等,「這些都是我們探索糧食自主議題的學習過程,也很高興路上有越來越多同伴。」
的確,在糧食自主議題上,民間部門走得比政府快多了,然而,在鼓吹每個人的覺醒與行動之餘,也要監督政府拿出決心與善盡職責,嚴肅面對農地劣化及農業人口流失的大問題,並且重新定位雜糧的價值,剛冒芽的「雜糧復興運動」,也許終有遍地開花的一天!
產品 | 2000年 | 2008年 |
1.穀類 | 28.7 | 24.0 |
(1)米 | 106.1 | 89.5 |
(2)小麥 | 0.0 | 0.0 |
(3)玉米 | 2.4 | 1.7 |
(4)高粱 | 41.0 | 2.8 |
(5)其他 | 0.4 | 0.5 |
2.薯類 | 20.4 | 24.0 |
(1)甘藷 | 100.0 | 99.9 |
(2)樹薯 | 0.1 | 0.1 |
(3)馬鈴薯 | 15.8 | 23.1 |
(4)其他(山藥為主) | 359.2 | 184.5 |
3.子仁及油籽類 | 4.0 | 3.4 |
(1)大豆 | 0.0 | 0.0 |
(2)花生 | 94.5 | 85.4 |
(3)芝麻 | 2.2 | 2.2 |
(4)其他 | 2.2 | 4.9 |
單位%
註:以熱量為權數。資料來源:農糧署「糧食供需年報」。
飼料玉米 | 食用玉米 | 甘薯 | 落花生 | 高粱 | 紅豆 | 大豆 | 芝麻 | 其他* | |
種植面積(公頃) | 9,446 | 11,924 | 10,692 | 21,761 | 190 | 3,785 | 123 | 107 | 996 |
產量(公噸) | 45,98 | 87,579 | 229,038 | 56,941 | 719 | 8,550 | 220 | 56 | 1,975 |
主要產地 | 嘉義,台南 | 雲林,嘉義,台南 | 雲林,彰化,台中 | 雲林,彰化 | 嘉義 | 屏東 | 屏東,高雄 | 台南 | -- |
註:其他包括黍、大麥、蕎麥、小麥、粟、綠豆、花豆、米豆、蠶豆等。
資料來源:農糧署「農業統計年報」。
小規模、單打獨鬥的雜糧生產者,必須以手工從事後端的加工、包裝,對日漸老邁的農友是一大負荷。
台灣的「有機畜產」剛起步,試種有機雜糧的恆春畜產所是重要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