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海岸線即將部分開放船釣,海上逍遙遊正向釣魚迷招手。
還記得美國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嗎?
故事是這樣開頭的:
他是一個老人,獨自划著小船在墨西哥灣大海流中釣魚,過了八十四天,卻連一條魚也沒釣到。
終於——
老人感到有一陣輕微的拉力,緊接著猛拉一下,……然後,又什麼動靜都沒有了。他看不見魚跳起來的樣子,只聽見海水飛濺和它跌落下來時的潑剌聲。釣絲滑出去的速度,把老人的手掌割得傷痕累累。
……那條魚仍然不慌不忙地在繞著圈子,老人渾身已被冷水浸透,累得連骨頭都酸疼了起來。
……這時候,老人忽然感到扯緊的釣絲那端一陣猛動,又尖厲、又結實、又沉重。
……那條魚繞第三圈的時候,老人第一次看清楚它;先是看到一抹黑影,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見它從船底的海水中掠過去。他簡直無法相信它的長度。
……繞了一圈之後,它浮上水面。……那條尾巴活像一柄大鐮刀的刀刃,在深藍色的水中泛著淡紫色。……老人看見它龐大的身軀和圈繞在身上的紫色條紋。它的背鰭向下翻,巨碩的胸鰭大大地張開來。
……老人擱下釣絲,用腳踩住,然後盡一切努力把魚叉高高舉起來,再使出渾身力氣,把魚叉刺進那魚巨大的胸鰭後方。那魚的胸鰭高高地挺立在半空中,幾乎達到人胸膛的高。
魚活蹦亂跳地衝過來,它也在拚命;然後,轟隆一聲跌落到海裡,掀起的巨浪把老人和小船濺得渾身是水……。
海上垂釣開放區域。
在「夾縫」中釣魚
人魚之戰,果然精采。只可惜,這樣的畫面,國內很少人能親身經歷。因為基於國防因素,國人出海船釣一直有相當限制。
對釣魚迷來說,不能盡興一釣,比什麼都難過。因此,在過去船釣全面禁止時,許多人循不同的管道,出海享受釣魚樂。有人趁「夜黑風高」之際,偷偷前去;有的交上漁民朋友,跟著漁船出海……。
在基隆市街經營貨車材料行的林士欽,就是一個典型的釣癡,為了能「名正言順」地自由出海,他橫了心投資新台幣近百萬元訂做了一條船,「改行」為漁民。
魚訊好的時候,林士欽就把店裏的生意,一股腦兒丟給老婆。他太太說他一釣魚,簡直是「出去像丟掉,回來像撿到」。
在各方釣友的盼望下,去年十一月一日,警備總部宣佈有限制地開放東北角、花東、蘭嶼三個海域船釣。按新規定,十五至七十歲之間、不是通緝犯、也沒有走私偷渡等不良紀錄者,即可申請台灣地區的海上釣魚證;但須乘坐通過漁政機關安全檢查的釣魚專用船,航行範圍不得超過海岸三浬;為了海防安全,船釣限上午七時後出海,當天下午五時前返港。
今年九月,「船釣實施細則」公佈,藍天碧海、孤舟獨釣之樂,正式向國人招手。
蘭嶼附近的海域,因釣魚人口較少,仍保有豐富的漁源。(鐘永和)
看老天的臉色
可惜,釣魚專用船隻管理辦法尚在擬議中,預計年底公佈,屆時,一般人才能自由出海。本刊已迫不及待地申請海上採訪,希望捷足先登,帶領讀者領略「老人與海」中的驚險滋味。
我們乘的船是透過中華釣協向基隆一位釣友借的。這條船係依日本的釣魚船仿造,船的主體是以堅固耐用的玻璃纖維製造,兩旁和前後都有釣魚專用座椅。
出海的那天,台北的天空湛藍,我們的心也跟著澄淨開朗起來。
到了基隆,陽光仍十分燦麗,令我們心中暗喜。誰知上了船,駛到八斗子附近的外海時,「哇,浪上騎白馬!」船長驚呼一聲。「浪上騎白馬」是漁民的俗諺,表示天氣將大變。
果然,海浪逼使我們乘坐的五噸重小船搖晃不已,船長無可奈何,通知眾人:「返航!」
出師不利,只好再等機會。
好不容易又選了個「黃道吉日」,準備大顯身手,誰知風浪仍使我們未能盡興而歸。
「還是聽聽我的船釣經驗吧!」中國電視公司綜藝節目主持人包國良笑道。
掌舵開航的船長,除了滿腹釣魚經,還要有臨危不亂的功夫。(鐘永和)
老包釣魚記
半年前,他藉作節目之便,在蘭嶼饅頭山與洞天的大海溝裡,搶先演出了一次「老包釣魚記」。
那天他隨著漁船,在薄霧瀰漫黎明中的蘭嶼開元港出航。因為清晨海面上漂流的浮游生物,最能吸引大魚來覓食。
靜謐的海上晨景,單純而壯麗。
他肅穆地凝望著深達百公尺釣桿上的一切動靜。突然,船旁的海面,一群小魚快速地移動、落荒而逃,「想必後面有厲害的追兵」,包國良心中一動。
不出所料,玻璃纖維的釣竿尾端猛然下墜,他開始放線,讓這條魚有更大的空間掙扎;等它游累了拉竿時會省力得多。
魚終於露臉了。它的頭和背部是淡黃色,身體兩側的條紋,在陽光下呈現一片寬闊的金黃。「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包國良說:「好戲在後頭呢!」
這條魚纏鬥的功夫果然不凡,太陽已升至中天,它仍不屈服。汗流浹背的老包,也顧不得鹹鹹的汗水刺痛已脫皮的肌膚,全神貫注地對付大魚,他的雙手掌心因握竿過於用力而磨破,微微沁出血珠。「拉拉扯扯,好像在拔河」,包國良形容。
最後,它作出一生中最大的騰躍,足足有兩層樓高,落在船面上,反彈力竟使一艘五噸機動船在原處顫動。
這條難纏的魚足足有四十公斤,是魚中的佳品——黃旗鮪魚。包國良興奮地打電話回家報信。沒想到他人還在蘭嶼機場候機返台,台北家裏就已擠滿聞風而來的老饕朋友,大夥兒都急著分享他的船釣獵物。
寒浪雖刺骨,磯釣的人兒卻是不釣大魚誓不還。
曾經滄海難為水
「嘗過船釣的滋味,對於其他釣法,就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不少釣友有共同的想法。
說起釣魚,光是台灣地區,就有將近一百萬人熱中此道。
釣界通常按釣場的不同,將釣魚分為池釣、溪釣、海釣三大類。「比較起來,海釣最刺激、過癮,因此釣者最多,佔了釣魚人口的七八成」,中華民國釣魚協會理事長蔡朝雄說。
台灣四面環海,附近海域有南下的親潮寒流和北上的黑潮暖流交會,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成為魚貝介類繁殖的好環境;加上沿岸風光多瑰麗天成,吸引了海內外的釣魚人口。
根據觀光局的統計,每年來台的一百多萬觀光客中,有近百分之○.三是為了海釣才大駕光臨的。
異軍突起的船釣
海釣依釣魚地點的不同,又分為磯釣、灘釣、防波堤釣、船釣等數種,目前以磯釣人數最多。
磯釣是在面向大洋的礁岩或岩質海岸上,使用粗大堅固的釣具,放長線釣大魚。
由於岩質海岸落差變化大,常能「出產」各種浮游或底棲魚類;但是礁石陡滑,釣者有被猛浪卷走的威脅,加上沿岸漁源被過度撈捕、以及工業汙染水源,使得磯釣的前途堪憂。
灘釣是指在沙灘垂釣,由於沙質海岸坡度平緩,距離魚群繲高熔`海極遠,除非有「超人」的體力或者借助人工放餌,否則很難將餌甩到較深的海域,因此釣的多半是區區小魚。
漁村防波堤上的夜釣或晨戰,比較安全,適合全家齊行,不過經常是人滿為患,人聲加上攤販的吆喝聲,喧囂吵鬧,失去釣魚的清悠之樂。
「比來比去,還是船釣最『爽』啦!」一位釣友拍拍胸膛作保證。
「船釣,就將異軍突起,成為釣場上的新寵兒」,包國良在船釣開放的消息傳出後,立刻興奮地預測。
船釣憑什麼成為新寵?
苦守半日,終有「願者上鉤」,原來是條小「鬼頭刀」,唉,聊勝於無!(鐘永和)
那個漁場有大魚?
「船釣收穫豐盛,又沒有被海浪卷走的危險」,民生報釣魚俱樂部顧問林玉堂指出,深海的大魚種類多,釣者只需駕艘船停在外海,輕鬆地下竿,便能「坐享其成」,豈不過癮!
目前開放的三處海域,各有優缺點。被人稱為台灣釣魚界「教父級」人物的林玉堂分析說,台北至宜蘭的東北角海釣場,海底峰巒起伏,不但常有大魚出沒,也是中、小型魚覓食棲息的好去處,像石斑、石狗公、加納、鸚哥魚都喜歡在此地停留,每年三到九月都適宜船釣。可惜,它靠近台北大都會,交通便捷,卻也負擔了龐大的釣魚人口,使釣到大魚的機會大減。
而花東地區,地處偏僻,交通比較不便,釣魚人口少,海底的魚相形下就十分豐富。
至於蘭嶼海域,則是三者中開發最晚的地方。可觀的魚源,加上蘭嶼本身的山水風光,發展潛力最大;不過由於天候不穩定,一年中的船釣「旺季」只有四、五月間的四十天左右。
不管船行何處,有幾種魚是釣友作夢都會夢到的,例如石斑、烏格、加納、鮪魚等。
如何將釣鉤取出而不讓魚兒穿腸破肚,也是一門學問。(鐘永和)
一位、二餌、三釣技
釣魚界有句話說:「一位、二餌、三釣技」,清楚地指出要有好釣績,最重要的是選對地方——魚多、易上鉤,又安全的好「位」。
一般說來,海底的地質不外——砂、礁石、岩石混砂等三種。像烏格、石斑魚就愛岩砂混合的地方,岩礁地帶常有加納、石狗公、鰺等盤廻,而牛尾鰺、鰺類最喜歡躲在砂底。
各種魚類對海水深度也有不同的習性。例如鮪、鰹、鰮喜往上層(水深五十公尺以內);中層(水深五十至一百公尺)常是烏魚、白帶魚;至於底層(水深超過一百公尺),常有石斑、烏格、加納等魚類。
過去,釣魚非得靠經驗或運氣不可,現在若在船上裝一個小型魚群探知器,就能在電子儀器的螢幕上看到魚群動向,待魚群靠近再下餌,釣得大魚的機率大大提高。
但是探知器價錢在新台幣三萬到五萬之間,對釣友是個不大不小的投資。
然而,無論探知器多精準、釣具多完備、技術多老道,老天若不幫忙,還是沒輒。
「我們都得看『風』的臉色才行啊」,一位經驗老到的釣友說:「有時下雨釣況反而更好,因為魚群多半會靠岸,但若是風大起浪就無法下釣了。」
守著夕陽,守著竿。風清、雲淡、水波盪漾,船釣實在樂無窮。
有備而來保心安
「零至三級的風力最適宜船釣」,蔡朝雄表示。而警總海上垂釣安全規定,凡超過五級風浪風速(每秒八至十公尺),就不能出海釣魚。
「對一般低氣壓、冷鋒面的移動,梅雨期的風向,夏秋的颱風,都要特別注意;」因瘋狂船釣,而熟知氣象的郭健忠透露:「在前一個低氣壓剛過、下一個低壓還沒來的時候,釣魚最理想。」
許多人既注意氣象、也重視自身的寒熱,卻不能控制惱人的「暈船」。
一位老釣友奉勸:「出海前一定要睡眠充足,最好不要喝酒,適量進食,少吃油膩。一旦上船,視線應放在遠處的水平面或是高空,千萬不要注視波浪,以免助長暈勢。」
釣具檢查過了?昨夜睡眠充足了?心理有應付暈船的準備了?好,夠資格出海了。
還記得前幾年在台灣十分流行的校園民歌「漁唱」嗎?它似乎唱出了船釣者心中的歡愉:「茫茫滄海中,有我一扁舟,碧海藍天為伴。啊,我隨輕舟航,航向海天會,海鷗輕風為伍,我把網兒拋撒,像我飛揚的心……。」
注意事項:
—、旅程:
依規定,船釣出海者須當天往返。欲至東北角海域船釣者,北部朋友大概清晨四、五點就得出門,至八斗子、鼻頭等漁港出發。中、南部釣友因旅程較遠,可先至基隆市住宿一晚,養精蓄銳,隔天一早再赴釣場。
西部釣友欲往花東、蘭嶼船釣,路途遙遠,交通問題較難解決,最好安排二天一夜或三天二夜的行程。
二、交通:
陸上交通,東北角海岸的基隆市八斗子,台北縣鼻頭、澳底,宜蘭大溪新港等漁港,台汽或台鐵有班車可至。
花東地區的花蓮石梯、台東成功、白守蓮漁港,可搭乘北迴鐵路的火車或遠航、華航班機至台東、花蓮市,再轉當地的客運汽車。
海上交通,釣魚專用船隻管理辦法尚在研擬,預計今年底通過實施。目前在上述八個港口約各有十至十五艘釣魚船正在申請執照;一位船主表示,出海十小時,每人船費約一千元。因船隻有限,行前先向各港口的中華釣協釣友服務中心詢問,是否有餘船,以免向隅。
三、食宿:
沿岸各港均有飲食、住宿店,但是到蘭嶼應事先訂房,以免投宿無門。
四、釣魚證:
釣魚證由中華釣協總會統一申請。申請人請洽中華釣協索取「台灣地區海上釣魚申請人身分證明單」,和「海釣人員資料紀錄卡」,填寫個人資料。
將所需各項資料及手續費新台幣五百元備齊,送交中華釣協總會轉請警備總部核發即可。
五、建議攜帶:
釣魚證、身分證必備;宜穿棉麻等通風吸汗的長袖衣衫、遮陽帽;多帶白開水,準備少許乾糧。
漁船、長堤、燈塔組成靜謐的海邊世界。(鐘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