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仔港!許黃施,半邊天。
乾隆時,開大基,帆仔船,若飛魚。
鹿仔港!春秋夢,一甲子。
西雲來,東流水,觀光客,無心機。
…………
粽葉飄香,龍舟起舞,今年觀光局列為全國十二大節慶系列活動之一的《鹿港慶端陽》,是台灣民俗慶典中最具份量的重頭戲。從六月九日到十六日,短短一週的活動,估計吸引了上萬名國際友人和全台遊客湧入鹿港,讓這個彰化濱海的古鎮再度煥發出熱力和活力。
「不到鹿港,不知鹿港古樸曲靜之美;不到彰濱,不知彰濱新生地的壯闊,」這是彰化縣長翁金珠在端陽活動「龍帆雙輪飛,藍色運動季」開幕典禮上的介紹。鹿港古鎮內的民俗技藝表演,彰濱工業區裡的競速運動,正是今年鹿港慶端陽的兩大主軸。
民俗節慶開先河
回首鹿港慶端陽活動,可以說是台灣各地民俗節慶的鼻祖。早在民國六十六年,地方人士為了重振「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昔日光華,在青商會的主導、以及地方教育界人士的心血投注下,開始了首屆的慶端陽活動──龍舟競賽、風帆車迎親、打地牛、詩歌吟唱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傳統項目。除了其中兩年因水道整修停辦外,算來今年已是第二十三屆。
六月十五日端午節清晨,在彰濱工業區大會會場打頭陣的,是近年來行蹤遍及海內外大城小鎮、幾乎無役不與的太極門神鼓陣,象徵天地正氣、陰陽交融的大型神鼓一字排開,鼓聲鼕鼕,氣勢磅礡。為了切合端陽「風調雨順」的祈願、同時和水上龍舟相輝映,太極門還特別安排「神龍陣」表演。
緊接著陳總統蒞臨現場,除了親切地向民眾問好外,更如數家珍地一口氣「點名」多項鹿港小吃──玉珍齋的糕餅、九龍齋的牛舌餅、振味珍的肉包、及遠近馳名的蚵仔煎、肉圓等,所謂「富貴三代,才知穿衣吃飯」,鹿港美食,令人遙想起昔日風光。
慶典中,鹿港的招牌民俗「風帆車迎親」是必備項目。但見一隊新人鳳冠霞披,乘著似船又似車的風帆車迤邐而來,由陳總統福證。
提起風帆車的歷史,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麗卿指出,清朝中葉,「二鹿」風華正盛,和對岸泉州舟楫往返不斷。有天,鹿港首富、「日茂行」老闆林品在街頭看到一個偷渡上岸的小乞丐,一時起了惻隱之心,付錢讓這孩子飽食而去。這小孩就是日後威霸泉州海域的海盜大王蔡牽。蔡牽對當年的一飯之恩感念不忘,宣示凡鹿港擁有「免劫票」之人,皆在免劫範圍內。
其後鹿港黃姓大戶赴泉州辦事,途中碰到海盜劫掠,眼看事態危急,幸好身邊的蔡姓帳房適時拿出家傳的免劫票而逃過一劫。黃老闆感謝帳房救命之恩,於是將女兒許配給他。這位蔡帳房為了紀念此事,將帆船裝上兩個輪子,做成風帆車來迎親,象徵夫妻同舟共濟,海陸兩旺。這段佳話迅即傳遍鹿港,沿襲至今,風帆車迎親、風帆車競速,都成了鹿港風味獨具的招牌民俗。
新興藍色運動
開鑼典禮過後,緊接著「三合一」藍色運動項目正式展開,分別是在吉安水道的划龍舟、標榜「萬駿鐵馬大會師」的自行車大賽,以及近年新興的海上運動──風帆船。
「這三項運動完全無動力、無污染,非常符合新時代的環保概念,」縣長翁金珠指出,彰化縣內有美利達自行車大廠,觀光客來到鹿港,多半也會租用自行車遊走曲巷小徑,因此自行車在彰化既是休閒運動,也有促進產業發達、凝聚產業向心力的功能;至於另一項藍色運動──風帆船和風浪板的盛行,更與彰化碧海藍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關。
來自台中的彰化縣風帆運動委員會總幹事蔡岳達表示,彰濱工業區內有塊尚未開放的港口區,既有內海的平穩,又有東北季風、西南氣流交會下的陣陣海風,是塊絕佳的練習與比賽場地,條件優越的程度,在東太平洋區僅次於夏威夷。
今年風帆船賽,共計有六個國家的五十位選手參加,奪標的南非選手艾倫也表示,他幾乎每個週末都來鹿港,這一塊海埔新生地上的港灣,已成了他在台灣的第二個家。唯一的遺憾是硬體設備不足,港灣周邊塵土飛揚,別說儲放設備,就連避暑、淋浴的地方都沒有,令他大感苦惱。
新興的運動項目,讓今年的《鹿港慶端陽》更多元、更有看頭,而歷史悠久、古蹟處處的鹿港,也讓傳統節慶更具古風。
活的博物館
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麗卿指出,「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相對於台南府城和台北萬華(艋舺)的過度開發與現代化,百年來港口淤積、之後遭到「打壓」、又沒有縱貫公路通過的鹿港,反而因為建設遲緩,得以保存了較完整的傳統風貌。
走馬鹿港,短短二、三公里的中山路,有三大古蹟是遊客必到之處──首先是南端的文祠、武廟及文開書院建築群,接著來到國家一級古蹟、有「台灣藝術殿堂」、「台灣紫禁城」之稱的龍山寺,最後是中山路北端、鹿港的信仰中心天后宮。
端陽節慶中,天后宮門口分送民眾現做現煎、狀似蔥油餅的「饘@」,象徵團圓如意;特有的「躦轎腳」活動,更吸引男女老少排成長龍,大家依著順序跪拜後匍匐穿過媽祖神轎下,起身後再從天后宮執事人員手中接過象徵吉祥的「桃」或「李」。遊客在香煙裊裊中參拜銀面端坐的「開基媽」,細細品賞由民初工藝大師李煥美、蔣馨及郭新林等人精雕細鑿的主殿,可以遙想當年鹿港舟楫穿梭、帆桅連天的盛況。
天后宮是鹿港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三月媽祖聖誕期間,更是萬頭鑽動,為中部地區的一大盛會。天后宮委員吳毓錫解釋,由於媽祖神格較高,出巡都是在白天,而端陽節當晚入夜時分,則特別安排了一場「神明暗訪」,由神格較低的「王爺」出巡,讓外地遊客一窺鹿港神秘宗教氣息的面貌。
陰風颯颯「暗訪」夜
端午節晚間七時左右,位於城鎮南郊、供奉吳府王爺的護安宮前人聲沸騰,預定共同出巡的三十多間宮廟神明及各陣頭,按著嚴謹的順序一一向今晚出巡的主神──護安宮吳府王爺參駕,王爺的神輿則按耐不住地不斷擺盪,扛輿的轎夫旋即「起乩」、渾身亂顫,終至虛脫而被替換下來。
整個參駕儀式歷時約一小時,接著各路王爺及大王公、田都元帥、天師鍾馗、濟公活佛等各路仙佛排成一列,浩浩蕩蕩向中山路市區前進,彰化縣的大家長──翁金珠則早已先一步等在「玉珍齋」老舖前準備迎接,現場民眾爭睹。暗訪隊伍依例在結束前赴天后宮參謁媽祖,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宮廟內,向天庭覆旨,儀式才算大功告成。
「神明暗訪是鹿港特有的宗教活動,」鹿港鎮長黃正隆指出,當年鹿港是中台灣與泉州對開的通商大港,商貿繁榮外,也招來許多海盜、土匪及疫癘。每當各路王爺察覺地方不安寧時,就可以向天庭請旨,夤夜率眾出巡,抓妖除魔。
「傳統的『暗訪』是氣氛肅殺、風聲鶴唳的,」黃鎮長解釋,王爺在暗巷窄弄裡穿梭,所經之處,家家門戶緊閉、燈火盡熄,只有暗訪隊伍火炬通明;暗訪結束前的「送草人」(除煞)儀式更是戒備森嚴,有幾次還傳出有鎮民走避不及,被「煞」到而發生不幸的事件。當然,宗教式的「暗訪」一旦成為眾人爭睹的觀光項目,肅殺氣氛淡薄不少,各式陣頭穿插其間,性質已接近一般的神明出巡,不過「暗訪」的古老儀式和淒迷傳說,仍在遊客心中蕩漾開來。
入寶山勿空手回
端午翌日是星期天,《鹿港慶端陽》活動延續著前一晚的高昂氣氛,湧進鎮上的外地民眾更多了。來鹿港,尋幽訪勝是免不了的,除了三大古蹟外,漫步鹿港巷弄間,往往不經意一抬頭,精雕細琢的藻井、窗花、甕牆等就映入眼簾,帶給遊客陣陣驚喜。意樓、九曲巷、十宜樓、三山國王廟,以及由日據時代鹿港聞人辜顯榮祖居改建的民俗文物館等,羅列在中山路兩旁;點綴其中的,還有各家錫舖、燈籠舖、神像雕刻、神轎製作及工藝坊等。
「逛鹿港,要把心靈時空轉換一下,絕對不能草率急躁,」為慶端陽活動設計多項民俗項目的鹿港頂番國小老師蔡桂林指出,為了讓端陽遊客對鹿港有更深刻的瞭解,主辦單位還特別推出現學現賣、親子同樂的「打地牛」、「打陀螺」、「騎竹馬」等鹿港特有活動。
當年推廣「打地牛」的先驅蔡麗卿表示,台灣早年有「地牛翻身」會引發地震的說法,而鹿港先民為了取悅地牛,便用中空竹節做成童玩,仿陀螺原理,以線繩纏繞後抽動,竹節隨即轉動並發出嗡嗡聲。當大小不一的「地牛」同時轉動、竹聲或高或低、或清脆或渾厚,宛如一首「地牛交響曲」,果真讓地牛聞之入迷,忘記翻身呢。
拜當年港埠繁榮、漳泉等「唐山師傅」紛紛來此授藝之賜,鹿港的工藝向來聞名全台,早年誰家嫁女兒,若能以一套鹿港傳統式嵌金鑲貝的家具作陪嫁,就是莫大的風光。直至今天,全國「薪傳獎」工藝大師中,鹿港小鎮獨佔六名,範圍含括木雕、神像雕刻、錫藝及民俗燈籠等,可見鹿港工藝傳承的功力。
五寶祭祖師
工藝傳承不輟,靠的是鹿港人對工藝近乎宗教般的虔敬與重視。週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魯班公宴」,正足以彰顯鹿港人對工藝祖師爺──「巧聖先師」魯班公的尊崇。乍然聽到「魯班公宴」,還以為必是佳餚滿桌,沒想到這場盛宴意趣高雅,是以匠門五寶──文公尺、墨斗、斧頭、大鋸及規矩──為主祭品,再以陳列在各桌上的工藝品為獻祭,祭禮由中央官員──文建會副主委劉萬航──主祭,彰化縣長及鹿港鎮長均列為陪祭,以昭示祭儀的慎重。
朝陽鹿港協會創會理事長李棟梁指出,清光緒初年,泉州木藝大師李克鳩渡海來此定居,召集鹿港木雕界藝師,共同組成了「小木花匠團錦森興」的民間團體,之後百年,「錦森興魯班公會」每年均以擲筊方式產生值年爐主,負責籌辦巧聖先師魯班的祭典。
八年前,這項祭典更擴大成為地方盛會,除了傳統的五寶祭品外,地方藝師紛紛將這一年內最得意的新作呈現在祖師面前,一來表示自己淬礪奮發的決心,二來同業間彼此切磋「拚場」、並凝聚向心力,如今更成了一項吸引民眾前來觀賞、並可在現場四周小攤位上隨意選購的觀光盛會。一些藝品如陶藝(鹿港燒)、綢線纏花、土拈香戲偶等,都已在失傳邊緣,值得有心民眾大力珍惜。
鹿鳴呦呦,詩樂飄揚
工藝之外,文風鼎盛的鹿港,不僅出過三百多位博士,詩詞吟唱之風也未曾稍歇。早在民國七十二年就成立詩詞童謠吟唱團的頂番國小,在全台素有「詩歌童謠故鄉」的美譽,不管是李白的「將進酒」,或是台灣囝仔歌「炒米香」、「正月調」等,用台語演唱均極富神韻。多年來教唱不輟的蔡桂林老師感慨,現在的孩子「母語講得糟透了」,常常一個字就要琢磨十遍百遍,才能將充滿文人味的鹿港腔美感表現出來。
另一場慶端陽壓軸活動──由鹿江詩書畫學會演出的詩詞吟唱,雖然聽眾疏疏落落,卻一點也不影響演出者的熱情和認真。一首首詩詞在施國雄老師譜曲下,或是激昂悲憤、或是婉轉哀怨,均是絲絲入扣,動人心弦,配上兩位書者淋漓酣暢的現場揮毫,讓觀者真正體會到鹿港「鹿鳴呦呦,詩樂飄揚」的古風。
一場《鹿港慶端陽》活動,融合了運動和民俗文化,讓小鎮豐富的傳統與現代結合為一體。台灣鄉鎮各有風情,然而在舉辦活動、重新包裝之外,如何強化軟硬體基礎設施,讓地方生命力得以持續展現?看來,盛會落幕,才是挑戰的開始呢。
p.078
鹿港慶端陽活動,今年已邁入第二十三個年頭。天后宮前遊人如織、燈火輝煌,宛如當年「二鹿」風華重現。
p.080
風帆船是海洋台灣的新興運動,彰濱海域及崙尾一帶浪平而風大,最適合風帆運動。
p.081
俗稱「扒龍船」的船舟競渡,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鹿港和北市基隆河、北縣新店碧潭及宜蘭的二龍村,並稱國內四大龍舟賽。
p.081
「藍色運動」自行車大賽在廣闊的彰濱工業區舉行,陳總統也當仁不讓,快馬加鞭往前衝。
p.082
(左)長長一排義工頂著溽暑為遊客煎「饘@」,熱騰騰的煎餅,代表著團圓吉祥的虔誠祈願。
p.082
炸蝦蛄、牛舌餅、蚵嗲、蚵仔煎、麵線羹,這些聞名全台的地道台灣小吃,原來都是鹿港的招牌特產,最近還將躍登國宴,讓外賓品嚐。
p.083
有「活的博物館」之稱的鹿港鎮,到處是古蹟、文物、瀕臨失傳的工藝,以及濃郁的文化氣息,在老街信步閒逛,時間彷彿慢了下來。
p.083
陀螺和地牛,一個錐形實心,一個圓柱空心,竅門不同,要「打」得好可不簡單呢。
p.084
鳳冠霞披喜洋洋,鹿港風帆車迎親的獨特民俗其實來自海盜劫後餘生的驚險傳說。
p.084
(右)重修於民國十一年的天后宮,供奉著由福建湄州祖廟請來的媽祖,是先民渡海時六尊「開基媽」中的「二媽」,地位崇隆,終年香火鼎盛。
p.085
陣頭、花燈,端陽佳節中的「暗訪」,少了捉妖除魅的陰森嚴厲,但卻可以讓外地人一窺鹿港古老宗教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