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結束的地球高峰會議上,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吵吵嚷嚷,為了誰該付出更多心力、金錢保護熱帶雨林而爭議不休。動物學者卻氣急敗壞地疾呼:熱帶雨林保育計劃的第一步是保育蝙蝠。為什麼?
千百年來,中國人以蝙蝠象徵吉祥,西方人卻藉蝙蝠以示邪惡,但人們可曾好好認識過蝙蝠本身?你又知道蝙蝠在台灣的現況嗎?
這不是時下流行的腦筋急轉彎——
牠們擁有雙翼,能夠飛行,卻不是鳥類;牠們眼不盲,卻以聲音在「看」東西;牠們極為脆弱,但其中有些份子,卻以大型動物的血液為食。
牠們是——蝙蝠。你猜對了嗎?
以水果為食的果蝠,體型比食蟲蝙蝠「壯碩」。(徐仁修)
艱辛的生存策略
有人形容,蝙蝠乃是動物世界中的一首「變奏曲」。
牠們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雖然有少數飛鼠能在空中滑行,但哺乳類中只有蝙蝠具有真正的「翅膀」。和鳥類不同的是,牠們的翅膀沒有羽毛,而是由前肢演化而成,四根細而長的手指間,長著一片可伸縮的薄膜,就是牠們的飛行利器。細小的姆指則單獨生長,用來保持儀容整潔——清理皮翼和寄生蟲。
蝙蝠倒掛高處棲息,使牠們不像飛機需要跑道助飛,也不需要大力抖翼才能騰空而起;只要鬆腳、落下,就身在空中了,十分省力。
但雌蝠懷孕時,可不比懷胎十月的人類輕鬆,牠們必需大腹便便,負擔胎兒的重量飛行、覓食,還要倒吊著入眠,與地心引力「抗衡」,極為艱辛。因此牠們每回繁殖多是「一胎化」,但也有少數雙胞胎和三胞胎的情形。
地面生活競爭激烈,蝙蝠不畏萬難,「飛」上朗朗青天,但鳥族掌握了白晝的領空權,牠們只好另謀策略,選擇競爭對手較少的黑夜活動。沒想到一頁歷經辛酸才定型的生活史,卻使蝙蝠成為人們心中的「夜魔」。
小檔案1. 根據完整的化石推斷,蝙蝠以現有模樣出現至少已有五千萬年,在「哺乳類的黎明期」,比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祖先人猿,早上四千萬年。 動物學者認為,它們是由具有滑行薄膜的食蟲目哺乳動物演化而來。廿五億年前,地球仍是恐龍——爬蟲類的天下,食蟲動物已開始崛起;當恐龍逐漸消失,它們取而代之,建立了空前的哺乳動物王朝。 而蝙蝠,是食蟲目動物經過滑翔階段,才得以擁有今日的飛行技巧。(徐仁修)
只吃蟲、不吃血
不過,蝙蝠的生存策略也許是正確的,牠們種類多達一千種,佔哺乳動物的五分之一強,僅次於老鼠。地球上,除了寒冷的極區,可說蝠踪遍天下,但仍以高溫多濕地區種類較繁盛。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台灣地區,就有廿二種蝙蝠。
雖然,此地的蝙蝠全數和吸血蝙蝠同宗,屬體型較小的「小翼手目」,但和大部分宗親一樣,仍保留著已有廿五億年傳統的飲食習慣,以昆蟲為主食。也有少數發現了花蜜、花粉和蟲兒們一樣含高蛋白,且更「秀色可餐」,而改變了食性。
獵物改變,有少數蝙蝠的飛行技巧也跟著改良,它們能像蜂鳥一般,騰空停在花蕊面前,把纖長的舌頭伸進花苞中收集汁液;美洲的墨西哥食魚蝙蝠,能在水面上捕魚;也有一些蝙蝠能由空而降獵捕青蛙、蜥蜴。
掌握了飛行訣竅,使蝙蝠獲益匪淺。但要在夜間更精確發現、捕食飛行獵物,食蟲蝙蝠發展出一套比視力更精密的「導航系統」,利用音波來指示方位。牠們在大洋中的親戚海豚、地底活動的地鼠,也有和牠們相同的音響設備。
食果蝙蝠長相似初生的幼狐,又稱狐蝠。(徐仁修)
聲波導航系統
蝙蝠以嘴或鼻發出頻率極高的聲音,音波會碰觸到牠面前的東西,再反彈迴響進耳際。藉這套音波定位系統,牠可以準確無誤的判斷出獵物的位置。就像雷達自動系統,只不過雷達採用的是電波,牠們用的是聲波。
比雷達聰明的是,「牠也能藉此測知獵物的質地是細、是韌,合不合胃口」,碩士論文是「台灣東亞家蝠活動模式之研究」的盧道杰說。蝙蝠中的「漁翁」墨西哥食魚蝙蝠,還能藉聲波察覺出水面一根流動的頭髮和一絲絲水紋。
接收到回音後,牠們可以很快剎車捕食,或迅速移位,做三百六十度的轉向,去追捕試圖逃逸的獵物。「如果鳥類是戰鬥機,蝙蝠則是靈活機動的直升機」,盧道杰比喻。
蝙蝠的聲納系統,恐怕是早期西方對牠唯一不排斥之處。科學家認為,若能發明一套類似功能的裝置,盲人也能辨識障礙,行走自如,解決失去視力的不便。
十八世紀西方就有人嘗試解開蝙蝠的聲納之謎,只惜人類至今仍無法完全了解它的運作。當人們闖入蝙蝠洞穴,成千上萬的蝙蝠會不斷繞飛,但牠們到底以何種方法,在如一團拚命衝飛的火球當中,不致碰撞,訊號回收也不會互相干擾?
小檔案2. 超聲波讓蝙蝠能在黑夜王國來去自如,但它們的視力並未完全退化,只是蝙蝠眼睛缺乏感覺色彩的構造。若在白天,它們眼中的世界可是黑、白分明,也許就因為在夜間活動,色彩對它們意義不大。不過,眼睛並非全無用武處,有實驗證明,蝙蝠若失去視力,即使擁有聲納,也不易找到家。(徐仁修)
貌似稚犬的食果蝙蝠
為了一邊享受美食,一邊還可以發出聲波,蝙蝠克服困難,將鼻子發展成「擴音器」,臉部因此長出許多發聲組織。比如用來矯正聲音,形狀如枯葉、釘矛的構造,由於捕食對象不同,和為了分辨不同距離,又有各種不同組合。由人類眼光來看,牠們臉上的特殊造型,極為「醜怪」,人們創造惡魔時,因此常借牠們的形象助威。
事實上,在「族繁不及備載」的蝙蝠世界中,有許多大眼睛、長吻的狐蝠,就像一臉稚氣、剛學會蹦跳的小狗,足以讓人們對蝙蝠容貌的刻板印象完全改觀。
只生長在綠島的「台灣狐蝠」就是其中之一。台灣狐蝠與分佈在熱帶與亞熱帶的兩百多種狐蝠一樣,屬「大翼手目」。小翼手目蝙蝠中,體型最小的只有人的小指頭一般長,最大型的狐蝠,雙翼展開可以長達一.五公尺,就如狗兒當中的吉娃娃與聖伯納。狐蝠飛行姿勢優雅,緩慢、規律的拍翅,能一口氣飛上七十公里,與黃昏後盤旋在天空上快速拍翅覓食,常令人誤以為是隻小小鳥在學飛的小型蝙蝠大異其趣。
狐蝠只吃成熟、誘人的水果,因此又被稱為「果蝠」。牠們不具聲納系統,擁有一雙大而圓的眼睛,在熱帶森林,入夜後,總可以見到成千上百如落入凡間、閃閃發光的群星,正是一群群棲息林間的狐蝠。
棲息於椰子樹上的食蟲蝙蝠。(徐仁修)
雌蝠是「精子銀行」
夏季是蝙蝠的求偶季節,台灣東亞家蝠在九月交配,但雌蝠往往不受孕,而將精子儲存在子宮,度過寒冬。尤其在溫帶地區的雌蝠,有如「精子銀行」,以延遲受精、延遲著床、或延遲胚胎發育等方法,度過冬眠期。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延長孕期到大地回春的理由,是此時食物較豐盛,更利於哺育幼兒。
生命由精、卵結合開始,蝙蝠卻可控制生命的進展,在世界各國極思建立「動物基因庫」的情形下,蝙蝠的生理、生殖機制,遂繼聲納之後,成為人類爭相研究的對象。
蝙蝠對人類更重要的意義,卻不只是生理上的研究與利用。當世界各國在巴西地球高峰會議上,還為誰該保護熱帶雨林爭議不休,英國動物學者史考林則大聲疾呼:「熱帶雨林保育計畫的第一步是保育蝙蝠。」
在幼蝠學會「攀岩」前,只能咬住母親乳頭跟著四處奔波。圖為台灣大蹄鼻蝠。(盧道杰攝)(盧道杰攝)
救雨林,先救蝙蝠
此話聽來蹊蹺,因為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就像聲納系統故障的蝙蝠,已喪失接收「動物和人類關係密切」訊息的能力。除非不食、不飲、不呼吸,否則人們和蝙蝠還真脫不了關係。因為提供人類食物來源,與維持地球大氣穩定、使人們能暢然呼吸,蝙蝠是其中一顆不可或缺的螺絲釘。
以吃水果的狐蝠為例,雖然我們尚不清楚台灣狐蝠在生態中的地位如何,但由世界各地狐蝠的情況可知,牠們不停在為人們創造「利基」。
芭樂、桃子、芒果、芭蕉、鱷梨……,世界熱帶市場上的七成水果,大量依賴蝙蝠傳花授粉。以日落後才開花的榴槤為例,花朵在幾個鐘頭內就凋謝,而昆蟲體型太小,花兒又等不及白天,待鳥兒來青睞。這時候只有食花粉蝙蝠能適時光臨,採蜜之餘,又扮演媒人傳花授粉,果農一年的豐收也有了保障。
即使一些人工果園不需要免費的媒介,但保證人工品種能長期維持優良品質,則必需靠大量保存野生品種來不時改良,因此蝙蝠至今仍是「東南亞果農豐收的關鍵生物」。
小檔案3. 人類百思不解的蝙蝠超聲波系統,某些蝙蝠獵物卻深知其中奧秘,發展出「反制」系統。美洲有一種蠹蟲,能接收蝙蝠音波,一發現「敵人」來襲,立刻迫降地面。也有一些昆蟲「以牙還牙」,也發出高頻率訊號,混淆蝙蝠視聽,趁機脫逃。(徐仁修)
一夜吃三千隻昆蟲
平均而言,你我呼吸的新鮮氧氣,有百分之七十來自熱帶雨林,那也是目前地球上百分之九十動植物的家。美國蝙蝠保護協會的人員就發現,在熱帶雨林地區,許多伐木後的空地,因為食果蝙蝠在鄰近覓食,不到廿分鐘,無法消化的種子,在飛行中就排出、掉落,童山濯濯之地不久又開始出現綠意。
食蟲蝙蝠則在控制夜行性昆蟲上,有重大貢獻。台灣大部分蝙蝠的食物中都不乏蚊蟲;食蟲的灰蝙蝠一晚上可吃掉三千隻昆蟲。泰國有一洞穴棲息著近六百萬隻蝙蝠,每年吃下三千五百萬噸的蚊蟲,對當地夜間蟲相,具有平衡穩定的作用。
由生理到生態,蝙蝠果然如中國傳統所言,能為人們帶來「福」祉。但隨著人們改造環境的技術與速度日益猛進,克服各種困難才成為哺乳類第二大家族的蝙蝠,卻也在逐漸沒落。
蝙蝠喜歡成群聚集,成為牠們最易被傷害的弱點。果蝠常數千隻結伴,收束翅膀倒掛樹上,遠看像一片結滿纍纍果實的樹林。食蟲蝙蝠則喜歡居住在不見天日的樹洞、岩洞;在人類創造了「家」之後,也有蝙蝠搬進屋簷、磚瓦間,分享家庭「溫暖」,但洞穴則是蝙蝠數量最多之處。
在婆羅州加瑪洞穴,當黑夜來臨,成群蝙蝠飛離棲所,奔騰如源湧成帶的河流,平均每分鐘數千隻由洞中飛出,再分散到森林、沼澤地覓食。全數飛出洞穴,需要兩、三小時。
台灣蝙蝠數量雖然沒有如此壯觀,但一出郊區,由北到南,總不缺名為蝙蝠洞的旅遊地點。
全世界有卅多種蝙蝠,發現人類的家比野外更適合它們安享天倫。圖為台灣產的渡賴氏鼠耳蝠。(盧道杰攝)(盧道杰攝)
蝠去樓空
研究蝙蝠棲息地的台大動物系研究生陳怡文表示,蝙蝠群居洞穴的理由,可能是洞穴數量較少,不允許個個自立門戶;群居也可互相警戒,提防蛇、老鷹等天敵的偷襲。
但更重要的理由,卻是互相取暖提高週遭的溫度,以安然度過寒冬,這也是雌蝠成功哺育幼蝠的重要條件。由於體型小的溫血動物,散熱極快,無法維持體溫恆定。有研究發現,蝙蝠在覓食前後,體溫可以差上好幾度。
嚴冬萬物蟄伏,不易覓食,為維持體溫,又必須大量捕食,溫帶地區的蝙蝠就靠冬眠捱過冬季。即使氣候暖和、號稱四季皆春的台灣,最冷的一、二月,傍晚一樣難見蝙蝠逐蟲而飛。
休眠中的蝙蝠若受到驚嚇,四處奔竄,會造成過度消耗體內貯存的熱量,無法度過冬天。太多旅客湧入洞中,也會改變洞穴的溫、濕度,逼迫牠們不得不棄巢離去。
台灣的蝙蝠洞就因為開路、遊樂區開發,和人為干擾而逐漸無蝠可看。以基隆八斗子的褶翅蝠石灰洞穴為例,北部濱海公路通車後,因觀光客絡繹於途,如今蝠去樓空,只見蟑螂四處爬行。
在台灣野外四處跑的生態攝影者劉燕明就說,台灣蝙蝠洞的命運如出一轍:「叫蝙蝠洞的地方都沒有蝙蝠。」否則就要到人煙罕至之處,像南台灣墾丁一些名符其實的蝙蝠洞,也是蛇蹤最愛出沒的地方。
小檔案4. 蝙蝠能活到廿四歲,和山羊、豹、野牛等大型動物差不多。體型和它較接近的哺乳動物如野兔、老鼠,壽命都只有五、六年。(徐仁修)
失去蝙蝠又如何?
農委會保育科技士盧道杰,在他的論文裡清楚列出,目前台灣地區的大蹄鼻蝠、小蹄鼻蝠、台灣葉鼻蝠、台灣鼠耳蝠、綠島的狐蝠,都因棲地破壞,面臨族群劇減的危機。
隨著綠地、森林、沼澤,甚至四合院建築的消失,不只是洞穴蝙蝠受威脅;兩年前竹東軟橋一戶民宅,還有近千隻家蝠,如今民宅左側多了一家大型KTV,屋後則有工地施工,準備蓋「販厝」。前往當地作調查的盧道杰便說:「光是噪音就足以嚇跑蝙蝠」,果然,當晚出現的蝙蝠只剩十幾隻。
失去蝙蝠,又會怎麼?
「如果是指台灣的情況,恐怕只能說不知道,因為我們對台灣蝙蝠的了解實在不夠」,盧道杰說。
再求諸國外的經驗吧。美國關島有三種蝙蝠,二次大戰後美軍上岸,蝙蝠成為打獵取樂的對象,加上大量的開發,已有兩種在島上消失。當地植物種子原來有百分之四十靠蝙蝠傳播,如今失去重要媒介,數以萬計的果實花朵竟成孕育果蠅的溫床,直接威脅果農生計。
滿天都是小星星?是暗無天日的蝙蝠洞!(徐仁修)
應徹底作分佈調查
西方過去由於對蝙蝠的厭惡而惡意撲殺,也是全世界蝙蝠減少的理由之一。但今天蝙蝠的神秘面紗已被生態學者拉開,牠們與人類之間的互動漸被得知,英、美、澳洲也都成立了蝙蝠保護協會,雖然和「挽救鯨類」、「海洋哺乳動物保護協會」等團體比起來,仍是很年輕的組織,但後起之秀卻拚勁十足。
他們不僅對自己國家蝙蝠的分佈與習性深入的調查,更在世界各地呼籲立法保護蝙蝠,嚴禁人們進入蝙蝠洞干擾蝙蝠。為鼓勵人們接近、了解蝙蝠並不是那麼可怕,也規劃賞蝠據點,人們傍晚時可以在洞口之外觀賞一場活生生的自然景觀——蝙蝠離巢;也教人們製作蝙蝠食台,餵食都市近郊的蝙蝠,讓牠們樂於留在人們生活環境之中。
小檔案5. 蝙蝠棲息環境/台灣蝙蝠分佈圖 蝙蝠居住型態大致分為住家型、洞穴型與樹棲型。 要保育蝙蝠,先要做一次「蝠」口普查,以蝙蝠為研究對象的盧道杰,將自己見過蝙蝠的地點大略標示出來。(盧道杰制) 李淑玲繪。(徐仁修)
何時再見蝙蝠?
國內動物生態研究起步較晚,夜行性動物又是較難掌握的研究對象。因此至今仍缺乏對蝙蝠實際分佈地點與停留季節的調查。又因為沒有岩洞管理辦法,「想保護,或想設觀光據點好好經營管理,都無從下手」,農委會保育科技士盧道杰說,目前最急迫的是徹底做一次蝙蝠分佈調查。
除日據時代有過全島野生動物調查,與五○年代美國海軍在東南亞從事流行病學研究,追蹤過蝙蝠之外,針對台灣蝙蝠較深入的研究,就只有三年前台大動物系對東亞家蝠活動模式的一份研究報告了。
近幾年來,動物學者仍不時發現新種蝙蝠。師大生物系畢業生杜銘章曾在武陵農場發現皺鼻蝠,是台灣第一次發現,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至於牠們是「原住民」,或遷徙途中路過本島,答案未知。
一年前,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人員,前來台灣中央山脈從事小型哺乳類調查,在二千五百公尺的鞍馬山森林附近,發現模樣奇特、耳朵與身體幾乎一般長的長耳蝠。由於這在紀錄中前所未見,日人已將之帶回日本研究。
正指導研究生做蝙蝠論文的台大動物系副教授李玲玲就擔心:「有些品種可能連我們都還不知道,就消失了。」
我們不會願意看到有一天,台灣的蝙蝠只飛翔於器物、服飾之上,卻消失在大自然中吧?
〔圖片說明〕
P.11
蝙蝠選擇夜晚活動(徐仁修攝)與群居洞穴(盧道杰攝),有其生態上的意義。
P.12
以水果為食的果蝠,體型比食蟲蝙蝠「壯碩」。
P.14
食果蝙蝠長相似初生的幼狐,又稱狐蝠。
P.16
棲息於椰子樹上的食蟲蝙蝠。
P.17
在幼蝠學會「攀岩」前,只能咬住母親乳頭跟著四處奔波。圖為台灣大蹄鼻蝠。(盧道杰攝)
P.18
全世界有卅多種蝙蝠,發現人類的家比野外更適合牠們安享天倫。圖為台灣產的渡賴氏鼠耳蝠。(盧道杰攝)
P.20
滿天都是小星星?是暗無天日的蝙蝠洞!
P.13
小檔案1.
根據完整的化石推斷,蝙蝠以現有模樣出現至少已有五千萬年,在「哺乳類的黎明期」,比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祖先人猿,早上四千萬年。
動物學者認為,牠們是由具有滑行薄膜的食蟲目哺乳動物演化而來。廿五億年前,地球仍是恐龍——爬蟲類的天下,食蟲動物已開始崛起;當恐龍逐漸消失,牠們取而代之,建立了空前的哺乳動物王朝。
而蝙蝠,是食蟲目動物經過滑翔階段,才得以擁有今日的飛行技巧。
P.15
小檔案2.
超聲波讓蝙蝠能在黑夜王國來去自如,但牠們的視力並未完全退化,只是蝙蝠眼睛缺乏感覺色彩的構造。若在白天,它們眼中的世界可是黑、白分明,也許就因為在夜間活動,色彩對牠們意義不大。不過,眼睛並非全無用武處,有實驗證明,蝙蝠若失去視力,即使擁有聲納,也不易找到家。
P.17
小檔案3.
人類百思不解的蝙蝠超聲波系統,某些蝙蝠獵物卻深知其中奧秘,發展出「反制」系統。美洲有一種蠹蟲,能接收蝙蝠音波,一發現「敵人」來襲,立刻迫降地面。也有一些昆蟲「以牙還牙」,也發出高頻率訊號,混淆蝙蝠視聽,趁機脫逃。
P.19
小檔案4.
蝙蝠能活到廿四歲,和山羊、豹、野牛等大型動物差不多。體型和牠較接近的哺乳動物如野兔、老鼠,壽命都只有五、六年。
P.21
小檔案5.
蝙蝠棲息環境台灣蝙蝠分佈圖
蝙蝠居住型態大致分為住家型、洞穴型與樹棲型。
要保育蝙蝠,先要做一次「蝠」口普查,以蝙蝠為研究對象的盧道杰,將自己見過蝙蝠的地點大略標示出來。(盧道杰製)
李淑玲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