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白楊樹的湖中倒影,映照出感官現實外的另一種真實;哲學,是迷宮中望見星空,發出追索的天問;史學,則宛如沙漠玫瑰的開放,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輾轉曲折。──這是即將擔任北市文化局局長的作家龍應台,在今年五月對台大政治系學生演講時所做的提醒,希望他們在從政的路上,時時以人文思考為念。
半世紀來,台灣走過怎樣的文化與教育歷程?又帶來怎樣的啟示?
二次大戰末期,今年七十五歲的陳老太太當時已從初級師範學校畢業,正在公學校裡教書。日本天皇投降的消息傳來,全校師生痛哭流涕,當她眼眶通紅地回到家中,祖父卻悄悄告訴她,「傻孩子,自己民族戰勝了,還有什麼好哭的?」
「直到那一天,我才搞清楚自己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陳老太太說,一連串的文化震撼,從此開始。日文說寫流利的她,重新攤開課本,ㄅㄆㄇㄈ地捲著舌頭學國語;好在家常語言本來就是台語,耕讀傳家的傳統也讓她對漢文並不陌生。然而,要在短短時間內、從薄薄幾本讀本裡把一個巨大悠遠的中國生吞活剝,再把中國介紹給比她更沒有概念的孩子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皇民化和大中國
國府遷台,民國三十九年「禁行日文」的禁令頒佈,抹除日據時代殘留文化影響的工作不斷在進行著。同一年,教育部頒佈了「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光復大陸」和「鞏固領導」成了教育重心。除了每天的升旗典禮和恭讀國父遺囑外,忠君愛國的岳飛、史可法、文天祥,是孩子們的典範;長江黃河、白山黑水則是孩子們的虛擬故鄉。四十年生聚教訓式的教育,一部又一部悲壯感人的影視歌曲如《英烈千秋》、《揚子江風雲》、《龍的傳人》……,至今還令人忍不住隨之激動。
民國五十年代,對岸中共展開批孔揚秦、破四舊,緊接著是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眼見五千年文化遭受浩劫,「復興中華文化、承續道統」成了台灣這蕞爾小島不可承受的重;總統蔣公親自出任「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京劇、國畫被刻意提倡,台灣本土文化則受到壓抑。
然而,在「大中國思想」不斷深化的同時,台灣現代化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台灣順利從農業社會轉入輕工業社會;為了培養現代化國家所需的高品質人力,民國五十七年,平均國民所得不過三百美金的台灣,咬著牙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剛開始的時候,教室不夠,一個教室最高記錄擠了快八十位同學,還有課本往往等開學一兩個星期了,才急急忙忙送到。更好笑的是,英、數、理、化,幾乎每一科老師都是現買現賣、『教學相長』,」今年四十五歲,剛好趕上第一屆免試升國中的張小姐回憶。
九年義務教育在師資、經費都極端缺乏的情況下慘澹上路,然而整體的國民水準仍有顯著提昇。台灣經濟奇蹟,得力於充沛的受過教育、溫順而勤奮的高品質勞工,是舉世公認的。
政治民主與教育鬆綁
七十年代初,政治氛圍開始鬆動,當消費者、環保、婦女、勞工等社會運動一波波展開時,唯獨教育領域似乎是座難以撼動的古老堡壘。然而今天回顧,卻發現當各種社運訴求都轉趨沈寂時,教育改革卻後勁十足地邁著大步,而且腳步之快,令人咋舌。
教改呼聲,早在人本基金會於民國七十六年成立時就開始出現。但當時「以學生為校園主體」,強調人本、多元和彈性的教改理念,只能以「實驗」之名,在教育體制外試行。然而這股實驗火苗一縷不絕,終於在五年前的「四一○教改」萬人大遊行中,得到了政府的全面回應。
「四一○教改」遊行召集人、台大農化系教授張則周回憶,今天的教育政策重點──「教育鬆綁」、「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都是當初的主要訴求,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台灣的教育從中央集權式、填鴨式的升學壓力中解放出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適情適性的發展。大遊行後不久,行政院成立了「教改會」,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領軍,教改方案陸續出爐。
教育部長楊朝祥指出,為了達到小班小校(民國九十七年時國中、小學每班三十五人以下)的目標,教育部已計畫編列一千多億元預算,逐年改善設施、充實師資;為了讓教育趨向多元,民國八十五年開始,國小教科書已經全面開放民間業者編印,以往由國立編譯館嚴審「欽定」的教科書即將走入歷史;而為了減輕升學壓力,高中入學採用多元方式,曾經是數萬考生夢魘的全國大專聯考,也可望在民國九十一年廢除。
彈性、多元、國際化
教育改革是百年大計,不過或許是社會太過重視,「關心則亂」,也使得這五年來的教改腳步顯得倉皇,開放教育、自學方案、五等第計分法、推薦甄試……,一連串的教改新名詞,往往在師生家長還來不及適應前又改弦更張;預計明年開始實施的「九年一貫制教育」,更因為到目前還沒有具體內容、教材無著,引起老師們極大的反彈。
「教改的細節或許要再斟酌,但教改的大方向──彈性化、多元化和國際化已經非常明確,」楊朝祥舉例,在因應全球化競爭的趨勢下,九十學年度開始,英文教學將向下延伸至小學五、六年級;而展望二十一世紀,職業流動性的加速及高齡化是兩大特徵,因此教育部積極推動「終身學習」的觀念,各縣市也紛紛成立社區大學。
然而,教育的開放鬆綁也有後遺症。半世紀來,拜國家補貼學費及書本費的政策之賜,平等的受教權一直是台灣人民階級流動的主要助力,出身三級貧戶而苦學有成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就是一個例子。現在教改標榜開放、鬆綁,一方面開放民間版教科書,一方面放寬各大學收費標準,導致學雜費及書本費節節攀高,令許多人憂心忡忡。
知識不等於文化
另一方面,對剛進入資訊時代知識競爭的台灣來說,教改來的正是時候。目前國內有一百三十多所大專院校,大學聯考的錄取率從十年前的三成,快速提昇至現在的六成。更驚人的是,台灣去年有十二萬人報考研究所(包括重複報名者),而當屆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不過八萬多人!
「這表示大部份人都不以大學畢業為滿足,還想在知識的領域中更上一層樓,」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指出。
不過龔鵬程也強調,教改不能只停留在教育的技術性層面,而缺乏對人文思想的真正重視。他指出,重視教育的台灣這五十年來並未產生大思想家,而相對於教改近幾年的熱鬧滾滾,文化界的表現卻非常沈寂,許多領域如文學、哲學、電影、劇場、繪畫等,甚至可用「倒退」來形容。
龔鵬程舉例,為了避免所謂的「文法科人才過剩」、「高學歷高失業」,近十年來,各大學的文史哲相關科系已淪為「冷門」。目前全國四十二萬名大學及研究所學生中,資訊、化工等工程科系學生有近八萬人、商業企管也有八萬多人,而文史哲等人文科系總計只有四萬一千人,完全不成比例。
「故宮國寶放洋,誰是可以出面交涉的藝術專家?沒有!國內根本沒有傳統藝術博士學位的設置,」龔鵬程指出;而文化資產保存法及環境影響評估法等法規規定,為了避免破壞古蹟遺址,國內重大建設一定要通過考古探測。請問全台灣總共有幾位考古專家可以主持這類調查計畫?答案是十二位!
遙憶文學論戰年代
人文科系在教育體系中不受重視,顯示出台灣社會一貫的務實功利。然而,在經濟發展還沒有扭曲一切的時候,台灣也曾有過短暫的文藝復興,影響至今猶存。
龔鵬程回顧,在民國六十六年的「鄉土文學論戰」時期,台灣開始出現黃春明、王禎和等所謂的「鄉土文學作家」。和早年《未央歌》、《藍與黑》等愛國小說不同的是,鄉土文學將關注的對象,從遙遠的大中國落實到眼前這片土地,及土地上小人物的辛酸甘苦。
鄉土文學論戰影響深遠,文化界開始思索「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尋求屬於斯土斯民的獨特認同。民國七十年代,「新浪潮電影」繼之興起,侯孝賢的《戀戀風塵》、《風櫃來的人》等電影,首度將台灣的真實樣貌帶入國際影展,讓世人認識。
台灣文化的本土化思潮,後來被捲入政治運動的統、獨糾結,之後又成為教改推行鄉土教學、母語教學的基本動力。文建會在民國八十三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構想後,全台灣各地自發型的「文史工作室」紛紛成立,從塵封已久的荷蘭文、清朝文書、日據文獻中,一點一滴重溯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曲折歷史。
自此以後,「文化不再是遙遠的鄉愁,」龔鵬程指出,更重要的,文化的本土化可以激發新思考、建立一種篤定務實的新生活態度。
和「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同時並進的,是民國七十年代因開放大陸探親而興起的兩岸文化交流熱潮。在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令觀眾掩面嘆息時,張藝謀的《活著》同樣勾起很多台灣人的熱淚;在明華園歌仔戲團風靡全台的時候,來自北京的京劇、四川變臉、黔西儺劇,也一樣在國家劇院爆出滿堂彩。
有了本土的自覺,同時持續和中國大陸及世界「接壤」,為什麼曾經蓬勃的文化活動,如今卻漸趨沈寂?
誰來對抗資本主義?
「票房壓力當然是文化沈寂的主因,」在國立藝術學院教過戲劇的文化評論者平路指出,文化,和世紀末人類的一切活動一樣,都在資本主義的魅影下苟延殘喘。有「錢」力的,早早就被眼明手快的商業機制吸納,成為時時翻新的文化性消費商品;不願意、或沒本錢被吸納的,就淪為永遠的小眾,甚至悄悄消失。
平路慨嘆,以往希望為歷史作見證的政壇人士回憶錄,已被名流影星的各式傳記取代,為的是滿足讀者的「窺秘」心理;以往擁有廣大讀者群的、有嚴肅主題與藝術內涵的「純文學」,也逐漸被嬉笑怒罵式的「大眾文學」所取代。
尤其表面蓬勃的出版業背後,是一套縝密的商業運作,沒有人願意再花心力去發掘、培植本土有潛力的新一代作家;反正全球化時代資訊發達,可以輕易引進國外各類排行榜上的暢銷書。目前有份量的年度好書,大部份是冠著「榮獲美國○○排行推薦」的翻譯書,買書已經成為選購「名牌」商品。
創作過多部小說的文化評論家楊照則指出,「大眾文學」如此強勢,正反映出教育體系的無力。多年來,「讀書」成為「學校」和「考試」的代名詞,只有學生才要好好讀書,而讀書是為了務實功利的目的。文學與哲學性思考,對讀者來講都是多餘的,自然難以培養文化深度。
至於曾經因雲門舞集、雅音小集、表演工作坊而激盪一時的表演藝術,目前已露出疲態;十年前高舉前衛、顛覆姿態的小劇場運動也聲勢不再。
「現在文化團體的焦點,早已不是文化上的提升或藝術上的突破,而是如何分配資源!」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審的南方朔坦率表示,純藝術的生存空間遭到流行文化擠壓,只得將目標轉向文建會等政府單位的補助預算上;而在人人有分的「擺平」原則下,差的團體可以苟延殘喘,真正好的卻無法壯大,這是整個社會的損失,文化工作者應該反省。
「文化是社會集體心靈的反映;文化要能獨立存活、有尊嚴的發展,需要整個社會更成熟、更有深刻思考的能力,」台灣社會經過虛矯的喧囂繁華後,能不能有靜下心來思考的一天?平路遲疑著不表樂觀。
台灣的教育與文化,掙脫了威權、確立了主體、同時飢渴地吸收來自全球的養分,然而,要讓這些成果沈澱
出真實意義,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p.109
林懷民在台灣舞蹈界猶似一片荒漠的民國六十年代創辦「雲門舞集」,現已是台灣最重要的表演團體,林懷民並於今年七月榮獲菲律賓麥格塞塞獎。圖為雲門去年在花蓮首演的《我的鄉愁我的歌》一景。(邱瑞金攝)
p.110
兩個孩子扛一面看板,一個廣播、一個敲鑼,這是民國四十年代鄉下的活動電影廣告,效果挺不錯的呢。(翁庭華攝)
p.111
民國四十八年,港星林黛來台,猶是童星的張小燕前往獻花,當年「追星族」的熱情勁兒,可也不輸現在。(中央社提供)
p.112
民國七十年代初期,歌手侯德建以一曲「龍的傳人」唱出孤臣孽子心聲,並因此風靡華人世界。圖為侯德建赴泰緬邊境探視華僑。(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p.114
民國八十三年的「四一○教改」大遊行,為全面教育改革打響了第一炮。(張良綱攝)
p.115
近年各縣市紛紛設立社區大學,不僅讓民眾有終身學習管道,也鼓勵民眾將關懷重心放回日常生活、放回自己所處的社區。圖為北市社區大學在溫州公園舉辦活動。(邱瑞金攝)
A.大專以上教育程度:六歲以上人口比例(%)
1950/1.23
1961/1.95
1971/4.11
1981/7.53
1991/11.49
1996/16.3
B.生師比例逐年降低:國小老師平均教導學生數(人)
1976/36.04
1981/31.79
1989/29.50
1991/27.20
1996/21.46
1998/20.11
C.教育經費比例增加:教科文支出佔中央總歲出比例(%)
1966/4.07
1981/8.37
1991/14.93
1996/15.02
1998/15.27
D.圖書種類百花齊放:圖書出版數(種)
1952/427
1961/761
1971/8504
1981/8865
1991/12,418
1998/30,868
E.天空戰雲密佈:廣播頻道激增(含AM. FM.)
1949/40
1994/172
1999/260
A.B.C.項資料來源:88年教育統計指標/教育部
D.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月報/88.7月
E.資料提供:交通部電信總局
以大愛之心創建「人間佛教、慈悲濟世」的證嚴法師,多年來的聞聲救苦、發心救災,已蜚聲國際。總是藍衫一襲的慈濟人,彰顯著民間的溫暖與活力。(邱瑞金攝)(邱瑞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