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禁解除後,台灣的報業在幾年內熱絡起來,由三十一家大幅增加到二百三十九家,但這樣的榮景只限於中文報紙,英文報長久以來只有《China News》(英文中國日報)和《 China Post》(英文中國郵報) 兩家。
直到最近,近年來迅速竄起的《自由時報》宣布將發行《Taipei Times》;而本土形象濃厚的義美食品公司也在近日宣布將投資《英文中國日報》新台幣數千萬元,雙方正研議擴張改版,並可能改名為《Taiwan News》。同時,國際知名媒體如《亞洲華爾街日報》、《國際先鋒論壇報》先後在台北印製後,也將一起加入搶奪英文讀者的市場。
然而,近來報業不景氣已是全世界共同現象,國內的自立報系經營權轉移,中央、中華兩家日報也將合併,以精簡人事;國外的《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去年也分別裁撤數百人。在此非常時期,英文報為什麼逆勢操作?英文報對提高台灣的國際「分貝」有幫助嗎?
誰需要英文資訊?
四萬五千多名想當國小英文老師的人需要,台灣境內三十多萬名母語不是中文的外勞、外籍人士、觀光客需要,經常來往於國際社區的台商、高科技、高學歷人才需要,想到英語系國家留學的人需要,加上校園內廣大的學生族群,都應該是英文報的潛在讀者。
雖然和中文報紙能吸引百萬讀者相比,英文報市場相對小許多,但業界的人都同意,英文報前景已經比以前好太多,連小學生都要開始學英文了,這個市場只會大不會小。
台灣的經濟、教育、政治水準比東南亞許多國家好,但四十多年來一直只有《China News 》、《China Post》兩家英文報,市場不能說是蓬勃。
以台灣為分界點
觀察亞洲國家的英文報發展,似乎有南北差異。《英文中國郵報》社長黃致祥表示,如果以台灣畫一條線,台灣以南的國家地區,如香港、新加坡的英文報可說辦得很成功;台灣以北的韓國、日本的英文報就不像東南亞各國那麼繁榮。六百萬人口的香港,就有《南華早報》、《香港虎報》兩家英文報,每日出刊將近一百頁,其中廣告佔一半。
「英文等於是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都曾是英國殖民地,」黃致祥認為,東南亞地區英文報的繁榮和當地長期使用英文的歷史背景有關。
而台灣的兩家英文報雖然都有四十多年歷史,但創辦初期英文報訴諸的主要讀者是外籍人士,尤其是美軍協防台灣時的大量駐台美軍。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撤退來台,台灣情勢孤立,面對中共威脅、險惡的國際情勢,兩家英文報都是為了「打開國際視聽」而辦。
《英文中國郵報》創辦人黃遹霈、余夢燕夫婦是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的高材生,抗戰時期黃遹霈曾任《時事新報》總編輯。來台後,二人一心想辦報,但三十八年政府頒佈戒嚴令,辦報必須先申請登記證,而當時政府已經停止受理中文報登記。
黃遹霈想既然中文報沒有執照,就問可不可以辦英文報,適時政府也覺得台灣應有一份英文報,郵報就在四十一年創立,當時的宗旨是「用英文辦報給外國人看」。
走了軍人,來了商人
《英文中國日報》的創辦目的也類似,它的創辦人魏景蒙也是資深新聞人,曾任中央通訊社社長、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後來轉入政界,曾任新聞局長。
政府遷台後,魏景蒙看到駐台美軍、外國使館人員和外國人士的人數日增,認為有加強溝通的必要,於是在三十八年先以簡單的油印機,發行小型的英文通訊。
由於與歐美時差關係,報社越晚截稿,越能接收到最新外電,因此《英文中國日報》一直是下午出刊,一方面消息較新,一方面也和另一家英文報的市場有所區隔。一九八八年報禁開放後市場競爭趨烈,現任發行人魏小蒙認為,看早報的讀者較多,才改為早報。
台灣經濟還不算發達的五、六十年代,英文報經營得相當辛苦。「中美斷交後,美軍撤守,大家都說郵報要垮了,」接辦父母事業的《英文中國郵報》社長黃致祥說,「但走了軍人,來了商人,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郵報雖然不是很賺錢,至少帳面上沒有虧損。」
近年來,台灣學英文風氣大盛,《英文中國郵報》率先創立開數較小的雙語學生報,爾後《英文中國日報》也加入吸引學生族群的戰場,二報都經營得頗為成功。
為國際化打先鋒
民國七怳誚~戒嚴解除,報紙登記隨即開放,到了八十三年,台灣報紙家數大量增加到二百多家,但囿於市場太小、英文編採人才難找,少有人想辦英文報,直到今年初這個局面才被打破。
曾任自立、中時等多家報社的資深記者司馬文武,目前身兼《新新聞周報》董事長、《台灣日報》發行人,在報業一片不景氣聲中,他又多了一項新頭銜──《英文台北時報》發行人兼總編輯。
新聞界很多人都知道辦英文報是司馬文武念茲在茲的夢想,十多年來他到處遊說企業界、文化界、新聞界辦英文報,寫過五次企劃書,屢仆屢起,每次都功敗垂成,不是沒錢就是沒人。
這次好不容易《自由時報》老闆林榮三願意投資合作,一方面提昇《自由時報》形象進軍國際,一方面「為台灣講話,」司馬文武指出,國際上討論兩岸問題經常從美國、歐洲觀點,而目前放眼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只有台灣有充分新聞自由、空間來討論台灣、中國問題,甚至亞洲問題。
《英文台北時報》社長李長貴也說,辦英文報是為了幫台灣「出一口氣」,要藉助英文媒體「把台灣帶到國際,把國際帶到台灣,」而中文報就沒有這個功能。
「中國」在台灣?
司馬文武一再強調,「台灣講國際化講了多少年,連一份夠水準的英文報紙都沒有,如何國際化?」他了解早先創辦的兩家英文報有其歷史傳統,但都以「中國」為名,「國際社會怎麼知道你代表誰?」尤其大陸的英文報也叫做《英文中國日報 China Daily》 ,更容易令人混淆。
原來這份新英文報想以「台灣」為名,但Taiwan Daily 已經先被《台灣日報》用了,後來司馬文武想想,以「台北」為名可能更好。國際知名報紙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都以所在的都市為名,而國際航線、國際新聞中的氣象預報、股市行情也都以台北為代表,這個名字反而更響亮,政治性也比較低。
針對報紙名稱可能引起中國、台灣的混淆,《英文中國日報》發行人魏小蒙認為,「改名不是沒有可能。」兩年前本土企業義美食品公司挹注資金,成為《英文中國日報》的最大股東;近期內他們可能將改名為《Taiwan News》(英文台灣新聞),以拉近和讀者的關係。
然而《英文中國郵報》卻不同意因為名稱會被誤認為是對岸報紙的說法。「媒體角色是收集資訊、傳遞資訊,」黃致祥說,現在名字已經被讀者認同那麼久了,沒什麼不好,何況「身為新聞人,就要把包袱、黨派、省籍、政治上的牽掛留在報社外頭。」他開玩笑說,如果「中國」會讓人誤以為是大陸的媒體或企業,那麼中國時報、中國鋼鐵、中國人壽等公司,是不是都要改名?
一將難求
涉及政治,不免見仁見智。不過,「英文報確實應該是外籍人士了解台灣事務的主要資訊來源,」一家英文報記者說,他雖任職其中但仍得說,目前台灣的兩家英文報的表現都不夠「稱職」。
他舉例,國際新聞的編輯選擇原則感覺是「有新聞放上去就好」;國內新聞也沒有自己特色,除了少數新聞由自己記者撰稿,常常只是將中文報紙的新聞翻成英文,「一起打迷糊仗」,讀者也分不清兩家報紙有何差別,「不是能在國際上代表台灣的英文報。」這位記者說。
現正積極籌備出刊的《英文台北時報》採訪主任米杰敏在台多年,曾任台北國際社區電台(ICRT)記者,他分析,台灣英文媒體的普遍問題是人力不夠,以ICRT為例,雖不是新聞台,但每天也有整點新聞,然而六位記者做出來的報導,根本不能反映台灣現況。
要辦好英文報,除了需要龐大資金,人才也是關鍵。記者的語文能力為第一條件,要能以中英文採訪撰稿,還要熟悉當地事務、人脈,英文報對人才要求的標準其實比中文報還高。
在美國住了二十多年,為海外十多家中文報紙撰稿,半年前回國擔任《英文中國日報》總編輯的阮次山說,英文報最大問題正是「一將難求」。
英文人才荒
解決辦報資金問題後,司馬文武把「台灣的英文人才翻一遍」,他希望《Taipei Times》能加強財經新聞的報導,但他發現懂英文的財經人才都去賺錢了,不願當記者。同時讓他失望的是,台灣每年到國外念新聞的人那麼多,但大多念理論,少念實務,因為「不敢硬碰硬」。
國外記者再有天大本領,如果不了解台灣、不了解文化差異,到了這裡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司馬文武認為,記者一定要是本地人。而負責潤稿、下標題、版面編排的編輯就可以借用外籍兵團,各家英文報的編輯部都像個小小聯合國,有來自加拿大、英美澳洲等英語系國家的人才。
報紙聲譽的建立非一蹴可幾,知名的香港《南華早報》、新加坡《海峽時報》已有百年歷史,但說來其實都是英國人辦起來的。
《海峽時報》駐台記者程翔說,在新加坡中、英、馬來文三種語文的報紙中,《海峽時報》的發行量一直比其他兩種語文的報紙高,因為新加坡是多語文族群組成的國家,英國又曾經是統治者,英文自然成為所有族群的「共同語言」。
他指出,還沒有看到華人世界自己辦英文報成功的例子。他所謂的「成功」,指的是不需要靠政治勢力、財團補貼,只憑內容吸引讀者,靠發行、廣告自負盈虧。
但這真的不容易做到,要看當地英文的普及度有多高?以台灣來說,英文作為一種日常溝通語文的普遍性,就比香港、新加坡低太多,市場如何大得起來?
小兵立大功
不過,市場分析一向有樂觀、悲觀兩派,國際媒體就不看壞亞洲的英文報市場。八怳誚~底《亞洲華爾街日報》來台印製,今年三月《國際先鋒論壇報》也選定台北為亞洲地區的第六個印製點。
《國際先鋒論壇報》亞洲區總經理歐金斯樂觀地表示,《國際先鋒論壇報》鎖定的讀者是經常在世界各地洽公的「全球族」,這個階級的人在台灣也越來越多。
何況,台灣今年一月廢除出版法,他們站在新聞自由的立場上當然應該支持,至於亞洲金融風暴造成的市場低迷,他們的評估是,反而對擴張市場有利。因此將在亞洲投資四百萬美金設置新的印報地點,以提早印刷時間,台北、雅加達都是今年三月前推動的據點。
英文報本來不是大眾媒體,只是小量發行,司馬文武說,他的期待不會太多,初期《英文台北時報》的發行有二、三萬份就可以了。不過,即使是小量發行,司馬文武認為,英文報還是要有自己的新聞觀點。
這方面,他認為《英文台北時報》較具優勢,因為可以藉助《自由時報》足夠的記者資源,不會漏掉大新聞,他們才能把時間花在新聞背景的提供與分析上。在他的規劃中,包括聽證會、解密的外交檔案、名人的訪問稿、演講等,都會登出來。
尋找利基
《英文中國日報》總編輯阮次山也同意,「要給讀者中文報沒有的新聞,才是『險中求勝』的策略,」他舉例,美國卸任總統卡特來訪時,他們一連五天討論「中美關係法」就是嘗試的第一步。
在國際新聞方面,英文報主要靠的還是外電,但「依賴外電,沒有自己特色,肯定會吃虧,」程翔說,《海峽時報》在美國許多大都市與東京、北京、台北、東南亞國家的首都都派駐記者。
《亞洲華爾街日報》在亞洲就有怳限茪尷嚏B六十多位記者;《國際先鋒論壇報》除了採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特稿,本身也有一百多位記者分駐世界各地。
司馬文武表示,他們也希望能在各主要國家部署特派員,但是目前沒有這樣的人力資源,現階段的作法是,和各地的特約記者合作,遇到有如印尼暴動、與歐洲的馬其頓共和國建交等和台灣相關的新聞,就會請他們撰稿。
《英文中國郵報》副總編輯陳信夫則表示,他們外電的來源其實相當廣泛,除了大通訊社,還有《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的新聞,新聞觀點很多元。
英文報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有助於國際社會更了解台灣嗎?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回答的,可以肯定的是,最大贏家將是對閱讀英文有興趣的讀者。
P.91
英文報市場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由《自由時報》投資的《Taipei Times》即將創刊,宛如聯合國大軍的編輯部正緊鑼密鼓備戰。
P.92
「隨著台灣國際化腳步,英文報市場會跟著成長,」《英文中國郵報》發行人黃致祥說。
P.93
接任父親魏景蒙事業的《英文中國日報》發行人魏小蒙拿出紀念父親逝世週年特刊,述說早年創刊經過。
P.94
《國際先鋒論壇報》三月正式來台印製,亞洲區總經理歐金斯說,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雖大,卻也正是投資亞洲的最好時機。
P.97
台灣境內數十萬名外勞帶來不少商機,成為英文報的大客戶,台北市聖克里斯多福教堂前的人行道上,每到假日就有人來此擺設英文報攤。
隨著台灣國際化腳步,英文報市場會跟著成長」,《英文中國郵報》發行人黃致祥說。(薛繼光)
接任父親魏景蒙事業的《英文中國日報》發行人魏小蒙拿出紀念父親逝世周年特刊,述說早年創刊經過。(薛繼光)
國際先鋒論壇報》三月正式來台印製,亞洲區總經理歐金斯說,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雖大,卻也正是投資亞洲的最好時機。(薛繼光)
台灣境內數十萬名外勞帶來不少商機,成為英文報的大客戶,台北市聖克里斯多福教堂前的人行道上,每到假日就有人來此擺設英文報攤。(薛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