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生絹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中來。
對出生皮影世家的張德成而言,三尺生絹的戲台正是他一甲子以來的生命舞台;一尊尊的皮猴是他的最愛,憑著十指巧弄,他創造了皮影高潮,也靠皮影蓋起洋房高樓,洋洋灑灑寫下台灣近半世紀的皮影傳奇。
孩子們打著赤腳競相走告:「哇!好棒!晚上銀宮戲院要演皮猴戲呢!」大人們興沖沖地反問:「那個團的?演那一齣?」「東華戲團要演濟公傳啦——」話未說完,人已一溜煙的不見身影了,趕戲要緊哪!
卅多年前觀眾爆滿的盛況常在張德成心中,相信他的皮猴故事也一樣常留觀眾記憶裡。(張德成提供)(張德成提供)
好戲開鑼了!
對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尤其是南部的居民,幼時最吸引他們的應該算是皮影戲了。要是再說起張德成的「東華皮影戲團」,那真是沒人不知,無人不曉。
有兩百年歷史的「東華皮影戲團」不僅牌子老、名氣大、花樣巧,而且戲目多。舉凡章回小說的西遊記、濟公傳;民間傳奇的香螺記、火燒紅蓮寺;或自編的奇巧姻緣、轟炸東京,都在張德成編導下,以優美哀怨的唱白,或是吐劍光、炸彈開花、騰雲駕霧等特技深深吸引男女老少。
在神秘的聲光中,一齣齣「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招牌戲便進入孩子們的幻想世界。
大排長龍為的不是外星人「E.T.」,而是東華皮戲的孫悟空大戰妖魔。(張德成提供)(張德成提供)
傳奇一甲子
「如果沒有張德成三、四十年代跑遍全省演出,皮影戲便不可能傳續下來。他改編民間故事為劇本,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可以說是台灣皮影戲故事的定型者。」與張德成相識廿五年的文化大學戲劇系系主任王士儀表示。
出生於皮影戲世家的張德成,他的皮影戲生涯相當於這一甲子的皮影戲傳奇,而張家一脈六代不曾中斷的傳承,則是中國南方皮影戲潮洲派從大陸到台灣的主流。
生於民國九年的張德成,是家中獨子,雖然父親張叫未曾要他繼承父業,可是自幼因耳濡目染而激發的興趣及四代傳承的使命感讓他很自然地成為第五代傳人。
八歲起隨團演出,十二歲時已有其他戲團請他雕刻皮偶,廿一歲「高升」為主演。演電視布袋戲出名的黃俊雄,經常和父親黃海岱到張德成家中拜訪,他表示,相當佩服這位皮影戲老前輩的好技術及多變化;後來的金光布袋戲特技想必也自此找到不少靈感。連黃俊雄也佩服的腦袋,加上美術天分,張德成不僅成為一位全能的主演者,也締造了皮影戲的高潮。
皮影戲的主演就像電影的導演,必須十項全能,不論繪畫、劇本創作、唱工、口白、配樂、特技都要通曉。張德成的二子張義國最佩服父親的是:他的毛筆字寫得好,曾經三年連獲日本書藝院書法獎;唱曲上,不只是男聲,即使以假嗓唱女聲也相當優美,唱到哀傷處,觀眾也常會隨著落淚。而後場各類樂器他都會,拉起弦仔,指法準、音感也好,不輸專門的樂師。
繪畫、雕刻、配樂、編劇、唱白……樣樣都得精通,皮影戲主演的寶座可不好坐。一本本泛黃的手抄劇本,不僅是張家的傳家寶,也是台灣皮影戲的珍貴資料。(楊文卿)
皮猴七十二變
在多方才能及全心的投入下,張德成對皮影戲做了不少改變。像是他手下的皮猴,便與舊式皮猴大不相同:
首先,皮猴長高了,由原來的八吋或一尺長高為二尺。配合長高的皮猴,影窗也由原長的五尺增為七尺,高則由五尺增為七尺。如此一來,視覺效果就更好了。
其次,皮猴的臉更為立體化,俗諺說:「諸羅以北,看到天光,不知皮猴一目。」是指傳統皮猴皆為側面一目(五分臉),在張德成慧心巧思下,皮猴的臉更生動了,由半面慢慢回眸,便有了六分、七分,八分、九分,甚至正面臉。
此外,皮猴色彩更豔麗。早期皮猴只有單色,到了張德成則是十彩,不論濃妝淡抹都較從前要出色多了。
加大皮偶、影窗、增豔色彩的硬體改革,加上新花招及劇本特出的不同演出,張德成使得皮影戲不但適合大場地演出,也吸引了更多觀眾,因此皮影戲便由外台戲走入戲院裡,並不輸給在戲院演出的歌仔戲、平劇等大戲。
在那皮影戲席捲全省戲院的鼎盛時期,張德成以多種創新獨佔鰲頭。平時一個月都有廿多場演出,農曆七月更是天天得趕場。苦的卻是張德成的太太,「有時一年也很少回來幾趟」,她嘆道。
所到之處一演十天也絕無冷場。那時一張全票四元,而半票不過二元,張德成居然靠著皮影戲的收入,在大社鄉蓋起方圓數十里「唯一」的三層樓洋房,這在當時可說是絕無僅有。
觀眾喜歡張德成的「千變萬化」,大家心甘情願買票進場。
單是皮偶的改變,別人很容易跟進,不過靈活的運用時事,加以各種音效、特技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模仿的。
繪畫、雕刻、配樂、編劇、唱白……樣樣都得精通,皮影戲主演的寶座可不好坐。一本本泛黃的手抄劇本,不僅是張家的傳家寶,也是台灣皮影戲的珍貴資料。(楊文卿)
「轟炸東京」奪錦標
民國卅五年,光復後高雄魚市首次普渡,那是高雄最大的拜拜,共演出四棚大戲、二棚皮戲,俗稱「六棚鬥」。較勁方式是各戲種同時演出,在規定的時間「清算」台前觀眾,多的為贏。因此各隊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並在奪旗前暗藏玄機。當時張德成的戲棚突然發出空襲警報,演出的竟然是「轟炸東京」。布幕上飛機、戰艦各顯神通,配合炸彈開花、飛機燃燒、士兵跳傘等特技。多數才受砲火洗禮的觀眾怎能不看呢?錦旗也自然是為東華皮影戲團所得。
在文化界人士極力維護傳統藝術之際,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樣的演出違背傳統。但是也有人以為,民間藝術的生命力本是來自觀眾,如果當時張德成不作新的嘗試吸引他們,不知台灣皮影戲是否能留存至今?或許當時就因失去觀眾而消失了。
「一味傳下舊東西只是復古,薪傳應以一手傳舊、一手創新,二者相輔相成方能生生不息。」花蓮師範學院語文學系系主任李殿魁指出。
「我們希望有舊的,也會新的,多一些變化,觀眾才有多一點兒的選擇」,東華皮影戲第六代傳人張榑國也說。
在張德成家中三樓的書房中,掛滿了各式銀盾、獎狀。有文化機關、地方縣市、學校社團所頒,也有日本、香港、美國、土耳其等國所贈。
近來民間藝人出國演出已不新鮮,而首創藝人出國演出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德成。他早在民國四十一年便曾赴日演出三個月,之後在亞洲學會策劃下,前往美國各大學表演,在二個半月的行程中,連續演出六十四場,造成轟動。
書房裡除了琳琅滿目的獎狀,記錄著張德成對皮影戲的貢獻外,一整櫃手抄的皮影戲劇本,則寫滿東華六代的辛苦傳承。
繪畫、雕刻、配樂、編劇、唱白……樣樣都得精通,皮影戲主演的寶座可不好坐。一本本泛黃的手抄劇本,不僅是張家的傳家寶,也是台灣皮影戲的珍貴資料。(楊文卿)
有影無形代代傳
從開台祖張狀帶著家族與皮影藝術渡海來台,二百多年來,東華皮影戲團始終堅持不斷演出。當時皮影戲演出以酬神為主,除了農曆七月鬼月外,多為淡季,因此第一代張狀和第二代張旺都是務農、經商外帶演皮影戲,無法完全靠演戲過日子。當時戲團名為「新德興」就是衍自自家餅鋪店名。
到了第三代張川,由於將舊式油燈改為電土燈(瓦斯燈),台前的皮影不再因燈火的晃動而呈模糊一片,皮猴也不必再被薰得焦頭爛額。光度的增加也使得站遠一點的觀眾可以清楚地觀賞好戲。到這時,張川的皮影戲越演越好,人們便稱他「皮影川」,提到皮影戲便想到張川。
第四代傳到了張叫。
「第一個給皮猴加色的人是我的父親——張叫,雖然當初只有紅、綠二色,但是已經很不簡單了」,張德成說。
因為皮偶的材料是驢皮(台灣以牛皮或馬皮代替),如果用普通色料,燈光一照,不管紅綠都會變成黑色,必須加上特殊藥料、兩面上色才能使色彩可以透光。
此外,他以電燈取代電土燈改善效果;並因他演、唱技巧高超,模仿各類角色維妙維肖,轟動一時,人稱「憨番」。
從張川、張叫兩代打出名號後,東華皮影戲團,便擁有了許多忠實觀眾。在高雄大寮鄉新厝村的張簡族人,在張川時代起,每逢中元普渡,必定指名東華戲團演出。
演戲的傳給一代又一代,而看戲的也看上了癮,一代接一代,近百年來二者已然成為好友。中元節不論別人出價再多,東華皮影戲一定推辭,只受張簡族人之邀演出。而在三年前張德成中風不便演出時,張簡族人不但沒有延請他團,對下一代張榑國兄弟的演出,還多給紅包表示鼓勵。對初掌大樑的張榑國而言,真是莫大的鼓勵。
張家一門個個是皮影戲的好手。最左為現任主演張榑國,他是張德成的三子。(楊文卿)
皮影無歲月
中風之後,張德成已將棒子交給第六代,所幸憑著以往慢跑健身的硬底子復健,目前動作雖不若年輕時靈活,不過拉弦、搬演仍能勝任。當選民族藝師後,更積極著手整理五百多本的手抄劇本,為他們一一加封皮、裝訂、補貼破損。並將早期只有大綱,而唱詞只有首句的粗略版本,重新抄錄及整理。
「過去我一人可以記上百餘出劇本,趁著現在尚有印象,得好好整理這些寶貴資料,將來要教學生也可參考。」以前東華皮影戲一直是家傳,並不對外招收弟子,現在只要弟子有心學,能使皮影藝術承續發揚,張德成就樂意傾力相授。
「皮影戲在我家傳了六代,如果失落了,那是對不起大爺的。」他口中的大爺指的是民間戲曲所奉神祇田督元帥。
病痛並未折損他對皮影戲的熱情,他仍興致勃勃地打算為六四天安門民運創作劇本,也計畫改建住屋為六樓,將頂樓佈置成一座小型的皮影戲博物館。
曾經風光,而今沒落,問起張德成可曾有一時動過放棄皮影戲的念頭,他笑著說:「從來沒有過。」
望著一旁的皮猴兒,小么孫不哭了,老爺爺也跟著笑了起來。(楊文卿)
舊枝未老新芽生
儘管社會改變,電視、電影大行其道;能經常演出的皮影戲團,也由卅年代的百餘團銳減為四團,然而在張德成家中,卻可紮實地感到皮影戲的生命力。
張家第七代的孩子,年紀雖小,卻和他們的父親、祖父一樣愛戲。在耳濡目染下,十四歲長孫張文碩演起武戲,出招有力;而老二張義國的兒子張能傑口白明確、且毫不含糊,個個皆有乃父之風,並在今年普渡時已幫忙「扮仙」演出了。
「我扮演李哪吒比較像,裝女生,那就不行了。」活潑的張能傑一邊玩著戲偶,一邊以行家口吻如此自我檢討。一旁哭泣、才八個月大的張必絢(老三張榑國的兒子)望著皮猴,手舞足蹈地笑了起來,很有興味的樣子,看來東華皮影戲團又將添一員大將囉!
歷經七年作業,在千呼萬喚後,教育部於七月下旬公佈首批「國家重要民族藝師」。分別是:
張德成(皮影戲)、李天祿(布袋戲)、李祥石(南管戲)、黃龜理、李松林(木刻)、孫毓芹(古琴)、侯佑宗(鑼鼓)。
七位藝師年紀雖大,一身絕技卻是文化的活國寶,本刊將陸續為讀者介紹每一位藝師一身好功夫及一生傳奇。
皮影戲小檔案。(楊文卿)
皮影戲小檔案
蔡文婷整理
皮影戲這一有影無形、似真似幻的民間戲曲,主要流行於台南、高雄一帶。目前維持固定班底的僅有四團:東華、合興、復興閣及永樂興而已。其他地區看過皮影戲演出的民眾相信不多。
皮影戲的起源被認為是在西漢,並有一段浪漫傳說。在「搜神記」中記載: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逝世後,武帝卻仍然日日思念,不曾淡忘。有一齊人李少翁,表示能招來夫人的魂魄,他在夜裡架起帷帳,點上燈火。武帝果然隔著帷帳見到了李夫人的身影,據說這便是皮影戲的起源。
台灣的皮影戲屬於潮州系統,傳入台灣約兩百年左右。因其臉側面單目狀似猴猻,俗稱皮猴戲。演出多是在酬神或喜慶時,如結婚、周歲、新居落成等。
團員組成則在四至七人之間,一人主演、一人助演,其餘的負責樂器兼幫腔。演奏樂器包括單皮鼓、大鑼、小鑼、鈸鐃、二胡、椰胡、月琴、嗩吶等。不過目前演皮影戲維生不易、人手不足,大都只使用單皮鼓、鑼和椰胡、鈸鐃而已,以節省人力。
一個皮影戲團除了表演者,主要設備便是戲偶、影窗和燈光。
皮偶製作費工夫
皮影戲既叫「皮」影,材料當然是獸皮,不過各地材料不盡相同,如驢皮、牛皮、豬皮、羊皮、馬皮都成;本地牛多,一般便使用牛皮或進口馬皮。戲偶由藝人自製,得經刮皮、打稿、鏤刻、染色、燙平,再塗以桐油,就成了半透明的皮猴。偶身分上身、下身、雙手、雙腿,手腿另有關節,以麻線定綴是身軀部分。偶頭則是活動的,使用時再嵌入偶身,這樣三、四個偶頭便可共同使用一個身軀。其身高則由八吋、一尺或二尺不等。
偶頭造型與平劇臉譜相似,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醜形。男、女角色在行、坐之間動作也不同。
有了演員,再來是舞台(影窗)。影窗大小並無一定,有三乘五尺或五乘七尺,隨著戲偶的大小不同,影窗自然也擴建了。材料隨年代不同各有改進,早期使用燈光紙、白竹布、白府綢,現在多用塑膠布,既便宜又不易破損。
照亮皮偶,烤焦藝師
萬事具備,如果少了照明器具,那皮猴便沒戲唱了。在沒有電燈的時代,藝人使用火油燈,隨著科學進步便改用電石燈、燈泡。現在多用六個二百五十燭光大燈泡,外加各色彩燈,明度大增、效果更佳。不過那股熱勁,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皮影戲因劇種不同,分為「聽戲」及「看戲」。聽的是指以唱工、口白、配樂為主的文戲,例如蔡伯喈、高良德、昭君和番等;看的則指以武打、特技、畫面熱鬧為主的武戲,如東周列國志、西遊記、白蛇傳等。
皮影戲演出熱鬧有趣,戲偶製作不難。近來不少學校社團、劇場也將皮影戲加以創新運用。
「皮偶製作是美術創作,劇本編撰是作文訓練,演出則可激發孩子的表達能力與合作精神。」李殿魁教授深覺皮影戲相當值得納入美勞課程或親子活動之中。
古曲新調各有趣味,組個新式家庭皮影戲團其實不難,何妨試試?
〔圖片說明〕
P.120
卅多年前觀眾爆滿的盛況常在張德成心中,相信他的皮猴故事也一樣常留觀眾記憶裡。(張德成提供)
P.121
大排長龍為的不是外星人「E.T.」,而是東華皮戲的孫悟空大戰妖魔。(張德成提供)
P.122
繪畫、雕刻、配樂、編劇、唱白……樣樣都得精通,皮影戲主演的寶座可不好坐。一本本泛黃的手抄劇本,不僅是張家的傳家寶,也是台灣皮影戲的珍貴資料。
P.124
張家一門個個是皮影戲的好手。最左為現任主演張榑國,他是張德成的三子。
P.126
望著一旁的皮猴兒,小么孫不哭了,老爺爺也跟著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