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太魯閣在世界的重要性,得放眼地球兩大超級板塊的碰撞談起。
從大地構造上看,六百多萬年前,在太平洋上移動已久的菲律賓板塊,斜撞上地球最大的陸塊──歐亞板塊,位在歐亞板塊東南邊界上的台灣,從海中應運而生。直至今日,台灣地體每年仍以五到十公分的速率往上爬升,比起同是板塊活躍區的美國西岸加州外海與日本等地,台灣板塊的推擠動作,舉世第一。
若將世界遺產的尺度放大,台灣島本身就是個符合「具有地球演化重要代表性」的世界遺產;對準焦點,太魯閣峽谷正是代表中的代表。
遺產中的遺產
六百萬年前,台灣從海裡被擠上海面,三十年前地質學者卻在太魯閣發現兩億年前的化石。原來,太古以來,歐亞大陸滔滔河川的沖刷與沈澱物堆積,已悄悄醞釀日後的台灣島,而美麗島最早生肌長肉、最早被板塊拱出水面的地點,就是位在中央山脈東翼的太魯閣。
在太魯閣破殼而出中,劇烈的造山運動將地底土壤翻滾攪動,地底下的沈積岩層受到地殼不斷拱起、壓縮、彎曲,再埋回地底經歷高溫高壓鍛造、變質,如此上下往覆,最終被淬練成堅硬的變質岩。花蓮的大理石正是重要的變質岩。兩億年的地質滾滾長河,成就著今天花蓮的地方產業,每年石雕展,藝術家在此發揮高度創作力,將花蓮傲人的自然資源轉化成絢爛的人文資源。
向島內看,太魯閣是台灣地質的人瑞,觸目盡是台灣最滄桑的痕跡;放眼國際,太魯閣又擁有世界地質史上最年輕的造山運動,在在呈現了國際世界遺產標準的規定「記載著自然生命、地形發展中重要的地質演變過程,與重要地貌、地文特徵」。
既老又小太魯閣
在板塊撞擊中,花蓮太魯閣以飛揚之姿昭告著世人它的澎湃與美麗。繞過北台灣,從東岸宜蘭一路進入花蓮,驚濤拍岸,上億高齡的大理石岩壁,接受海洋百萬年來的澎湃掏洗,雕刻出壁立千仞的清水斷崖。
沿著橫貫公路金馬隧道進入太魯閣,在九曲洞與大斷崖兩地,正是俗稱的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水鑿過大理岩層,斷岸千尺,U型峽谷陡峭狹窄幾近垂直。九曲洞東緣的「幽谷煙聲」景致,是雨水順著岩石節理侵蝕而成的狹長大理岩洞,溪畔分佈著片麻岩,在白沙橋與燕子口之間,是觀察辨認片麻岩與大理岩兩種古老岩石的最佳地點。在燕子口,遊客則需防範隨身物品遭谷底源源而來的氣流帶上雲霄。
從景觀的角度比較,太魯閣峽谷的規模不若美國大峽谷壯闊,但在如此狹窄的河岸,深達一千公尺的峽谷,是大動作的地殼上升作用,與河流旺盛下切作用的兩相配合,才鬼斧神工般劈出深峽,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峽谷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從地質角度而言,「太魯閣峽谷擁有最明顯的造山運動證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礦物岩石組科長曹恕中說,太魯閣處處是活生生的地質證據。
在環繞地球最大洋的環太平洋地區,只有台灣與喜馬拉雅山同是板塊邊緣互相擠壓的所謂「褶曲作用」造成,但相較於具有六、七千萬年的喜馬拉雅老造山運動區,「好動兒」太魯閣是造山運動的嬰兒期。
一九七○年代之後,美、法等國地球科學人員趨之若鶩,紛紛參與台灣太魯閣地區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國外造山運動大部分都已進展到晚期,缺乏造山運動的前期型態可以觀察,太魯閣是一部活生生的地質初期演化史,可與晚期造山運動作比對、串連,探究地質演化前後的關連性,解開地質史的演變歷程,」曹恕中說,太魯閣也因此成為國際學者眼中的「地質天堂」。
峰峰相連,生機處處
在傲視國際的太魯閣峽谷背後,佔地十二萬公頃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腹地,拜造山運動之賜,境內地質高聳,山巒起伏,將近六分之一面積為三千公尺以上高山,躋身「台灣百岳」之列者多達二十七座。山脈最北段的奇萊連峰,斷崖嶙峋,氣候變幻莫測,「黑色奇萊」之名在登山者口中不逕而走。
太魯閣國家公園更是醞釀物種多樣性的重要棲息地。園內山脈儘管基盤相連,山頭卻各自聳入雲霄,就生物學意義而言,具有生殖隔離作用,因此逐次演化出特有物種與豐富生物相。僅雪期長達四個月的南湖大山,就生長著一百六十七種高山植物,幾乎涵蓋全島絕大多數高山植物。根據初步調查,園中還佔有台灣陸生哺乳動物種類的二分之一、鳥類一百四十四種、爬蟲類三十二種、溪流魚類十八種、蝴蝶二十八種……,琳瑯滿目的展現著多樣性與獨特性。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王鑫規劃的太魯閣世界遺產送審圖,便包括了整座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的景觀,早就成為台灣知名風景點,年年吸引無數遊客;豐富的礦藏,則讓太魯閣存在著礦石開採基地,造成地景的破壞,國家公園內的私人礦權,也威脅著太魯閣成為世界遺產的機會。「送審圖除必須提出具有世界遺產的條件,也必須指出缺點,並提出改善辦法,」王鑫強調,有心進軍世界資產的太魯閣,必須解決採礦問題。如此台灣才可以更大聲地說,做為世界資產,「太魯閣實在有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