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院長五年來,我覺得有幾項工作是最重要,也是我積極在做的。
首先自然是定位問題,有人認為工研院是國家機構,又是財團法人,似乎很奇怪,其實這已是一種改良後的設計,應該可以繼續運作下去,只是隨環境改變而要有不同的作法。
譬如去年工研院的經費來源中,來自產業界的約是三分之一(一百十一億經費中,民間契約委託收入為卅六億元,政府專案計畫為八十一億元),希望在兩年後能達到一比一的目標。
把遊戲規則講清楚!
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因此工研院未來更要把握工業技術研發的四大原則:實用、具體(例如「低溫超導」雖是學術界的熱門研究項目,但離商品應用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工研院對此投入不多),以市場為導向且靈活多變;同時更要講究經濟效益,譬如考量每項研發可為工業界增加多少產值等。
站在工研院的立場,當然希望盡可能拉大與產業界的研發距離:我們做前瞻核心技術,產業界自己去應用在產品開發及量產上。但工研院畢竟是國家成立的,有時擔子是被迫扛下來的。經過最近立法院對工研院的預算及定位爭議,以後我們會調整作法,會要求政府及業界把遊戲規則講清楚。
還有一些該把遊戲規則講清楚的地方,譬如,政府出錢委託的專案研發雖然是「公共財」,但是否一定要公平公開地讓業界取得技術,造成一窩蜂生產,反而在國際市場殺價搶生意等。其實有些已經和經濟部有了共識,但因為工研院是經過正式立法程序設立的,要改變就要修法,像是訂定「產業科技發展法」等,無奈經濟部事情繁忙,無法排入優先處理的順序,才會有這麼多有關定位的爭議。
工研院可以走得更好
其次是組織效率的改良,以前工研院有些所人數太多,功能龐雜。我來了以後,將員工有一千七百人的電子所分為電子所和電腦與通訊所(電通所),電子像上游的鋼鐵,電腦像下游的汽車,本來就不應混淆;又將能源與礦業所改成能源與資源所等,希望能使工研院的組織更符合現在產業界的需要。
其次是行政上的革新,我建立了一套人事績效評估制度,稱為「藍表制度」。每年度初始,每個人都要和自己的單位主管坐下來,面對面地溝通談判,把今年度自己預計要達成的目標一項項寫下來,像是要拜訪多少家廠商、要寫多少篇研究報告等。當然年度中若有需要可以修正,而年度結束打考績時,就可將這張藍表當作評量這一年表現的依據。
當然,藍表剛開始時,大家都會因為不知道怎樣替自己定目標、不知道怎樣和主管談判而有些反彈,但實行三、四年來,已經逐漸上軌道。只是工研院有規定,員工的薪水是按績效核定,並且列入機密,這在國外是理所當然的;偏偏國人喜好互相打聽、透露薪水,也會為這樣的制度增添困擾。
總之,各項工作都難免有挫折,還有像是去年底立委選舉,院裡有同仁想出來競選,我們基於同事之誼去幫忙,卻惹來許多誤解爭議,對我來說,真是個很「痛」的教訓。未來,對內要把這麼大的一個院凝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對外保持靈活彈性,隨時修正作法,工研院可以走得更好的。
〔圖片說明〕
P.112
工研院雖是財團法人型態,但其實有諸多政策管制。把定位釐清,是院長林垂宙的第一要務。(薛繼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