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威名揚中外;隨著它,中國人的「商標食具」——筷子,也讓五湖四海識遍。
以筷進食,能挑、能撥、可撿、可夾,撈食也不難。由於技法豐富,在餐桌上能獨力應付各種場面,不像它的西方「同行」,不時要刀叉齊上,勞進食者左右開弓。
事實上,筷子的運用不但是餐席間的「特技」,也是窺探中國文化的一大蹊徑。
「吃飯皇帝大」是一句台灣俗諺,意思是吃飯為人世間最重要的活動,天大的事也得等吃飽了再說。其他國家的人對這句俗諺,一定也「心有戚戚焉」吧。不過,對於吃的方式,卻各有所好。
像印度等熱愛以手取食的民族,認為加上手碰觸食物的溫度、觸感,更能真正領略吃的享受。十六世紀以前的歐洲人,也是以手取食,後來發明了叉子;到十七世紀上流社會才開始並用刀、叉、匙三種食器。
中國人情有獨鍾的筷子,確切出現的年代現已難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商朝時期已有使用筷子的習慣。
一雙筷子在手,無論食物是煎、煮、烤、炸,片絲、作丁或切成大小塊狀,筷子都能遊刃有餘,甚至是全魚、全雞、全鴨……,筷子也能「支解」無誤,順利把食物送入口中;使用時,只要以手指轉動挑撥、張合,食物即能「筷到擒來」,不但省力省勁,也可保持優雅的進食姿態。因此中國食的文化,不只在烹飪的技巧、佳餚的美味,也在食具的精良。
傳用數千年,筷子與中國人日日不分離,有關的故事軼聞也唾手可拾。
筷子是運用槓桿原理的發明,它可長可短,從夾菜到炸油條,都十分方便。(邱瑞金)
要快,所以叫筷子
史記中記載,商紂王生活奢華,使用象牙筷,他的叔叔箕子看了搖頭嘆道:「現在用象牙筷,接著就會想用玉杯喝酒,然後就會想要擁有遠方的奇珍異獸,奢侈靡爛的風氣就要開始了……。」
近來在大陸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也發現了筷子(古稱箸)和湯匙(古稱匕)等食具,證實早在三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發展出精緻的進食文明。
不過,筷子並不是一開始就取得食器龍頭的地位。早年筷子的多重功能尚未被充分發現,古人吃飯仍多用湯匙。在周代的禮記中說,只有要取湯中的菜時,才用筷子。及至明清時代,也就是十四世紀以後,筷子才真正被普及使用。
筷子古稱「箸」。傳說明朝時,因南方為數眾多的水上人家對妨礙行船的字眼特別敏感,箸音同住,一頓三餐總有人會說到箸,那船不就開不動了?!不能住,只能快,筷子之名便由此產生。
從小訓練拿筷子,可促進腦部發育!?這是日本人的說法。(邱瑞金)
從拿筷方式看命數
預測未來是中國人十分喜愛的奇技,古人也有用筷子占卜。三國時有個人叫趙達,有天去拜訪朋友,這個朋友不想招待他,便說:真不湊巧,家裡剛好沒酒沒肉,不能待客。趙達卻好整以暇地拿起一根筷子,直排橫擺了好幾次,然後說:你房子東邊有酒有肉,怎麼說沒有呢?主人大驚,連忙哈哈一笑說,算得真準,就是聽說你擅長占卜,這才試你一下……。
古時的相書還說,用三指拿筷的人,天性自在,用四指的人命貴,用五指的人則大富大貴。
台灣民間則流傳:筷子握得愈高的女子,嫁得愈遠;反之則近。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不過另有一套言之鑿鑿的推理:筷子拿得低較省力,可想而知這種人較保守,不願多費力氣;拿得高較費力,但易取食遠處菜餚,這類人必定喜歡嘗試所有的菜,而不只是面前的一盤,個性較積極、富冒險心。
不過,用筷的情形倒真是可以看出品性。
根據記載,高宗在吃飯時,一定準備二副匙箸,一副取菜,一副自用。原來在宮廷中,皇帝的飯菜一向多得吃不完,撤下後宮女、太監會分食,高宗便以二副匙箸來保持飯菜清潔,成為「公筷母匙」觀念的先驅。
在「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知縣請他吃飯,但他卻不肯坐下,知縣見狀馬上命人把鑲銀的筷子換成象牙筷,那知他仍不肯吃,後來換上白竹筷,范進才歡喜地上桌大嚼山珍海味。原來因為他認為用白竹筷才稱得上「孝廉」,用象牙筷太浪費了!
此外,在歷史舞台上,筷子也參與了好幾場重要的演出。
隨著中國菜的受歡迎,筷子也成為廣為外國人熟悉的餐具。(邱瑞金)
宦海浮沉插一「筷」
漢代高祖劉邦有一天和大臣酈食其在席間商討政事,張良中途入座,劉邦便告訴他酈食其的計畫。張良一聽,心覺不妥,便向劉邦借筷,以箸代籌(計數器),擺開在桌上,一一解說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劉邦聽了,急得吐掉口中食物指著酈食其大罵:「這沒用的書生差點壞了我的大事。」這也是「借箸代籌」成語的由來,現引申成為人代勞之意。
同為漢朝名臣的周亞夫可就倒霉多了。周亞夫曾平定七國之亂,功在國家,卻與景帝政見不合。周亞夫以生病為由辭官,景帝便請周亞夫進宮用餐。一上座,周亞夫只見面前一大塊肉,卻沒有任何食器。他心裡有氣,轉身叫侍者拿筷子來,景帝卻笑著說:「這樣難道你還不滿足嗎?」周亞夫意會景帝有意折辱,便摘下官帽辭謝而去。他的不馴,使得景帝找到藉口便把他殺了。
不過,筷子也能成為榮譽的象徵。唐朝玄宗時的宰相宋璟十分英明,深得朝野敬重。玄宗在宴請諸臣喝春酒時,賞給宋璟一副金筷,宋璟不知是何用意,遲遲未敢謝恩。玄宗遂點破說,這是表彰你像筷子一樣正直!宋璟這才歡喜地拜謝。
不過,筷子也介入歷史中的部分荒謬劇。像五代時的廢帝為它想出的新用途——這個皇帝不知要選那個人當宰相,便把一些大臣的名字寫在紙條上,放進一個琉璃瓶中,再用筷子夾取,誰被夾中便拜為宰相。
筷子不但在中國舞台表演得有聲有色,也流傳到韓、日等國。
各種材質的筷子,各有愛好者。(邱瑞金)
日、韓各有特色
漢代在韓國設樂浪郡(今平壤一帶),當地曾出土金屬做的筷子。現在韓國人也使用不鏽鋼的筷子,據說是因為氣候苦寒,為使拿碗筷的手也分享食物的溫度,因此以金屬為材。
至於日本,在古墳時代(西元三至七世紀)開始用筷,不過早期日本貴族承襲中國風氣較喜愛用匙吃飯,貴族社會崩解後,筷子才流行起來。
一向以禮多、用品細緻見稱的日本,對筷子也不例外,不僅有可為高級禮品的精緻筷,甚至還有一種感謝的儀式——「箸供養」。據留學日本的張蒼松表示,「箸供養」儀式曾中斷了一段時期,五年前才恢復,主要是感謝筷子在飲食上的幫忙,同時也祭祀被砍來做筷子的竹子及樹木。
此外,日本文部省曾對一萬多名學童做調查,結果只有百分之四十八.四的人能正確用筷。現因工作仍需常往還日本、台灣的張蒼松說,日本厚生省已指示各托兒所,教導二、三歲的幼兒使用筷子,並將「如何使用筷子」編入小學課程中。
筷子的長度,日人也有研究。據說從個人中指尖到掌底再乘以一.二就是最適合自己的筷子長度。使用時二隻筷頂端得相隔一公分才標準。
一般而言,日本筷子比中國筷子短一、二吋,倒不是肇因於兩個民族的身高差異,據研究民俗的學者莊伯和的解釋:日本食物一人一份,中國則圍桌而食,為了取菜方便或替客人夾菜,當然筷子得長些才能得心應手。在中國各省中,以湖南省用的筷子最長,似乎也反映出他們的待客熱情。
台灣目前的竹筷,主銷日本;而免洗筷則多由東南亞進口。(邱瑞金)
不同材質,味道有別?
日本筷除了用竹子外,還選用杉、檜、紫檀及鋁等材質,其中以桑木製成者,還蘊含有延年長壽之意。中國筷在商代之前以竹、木等原料為主,之後則出現象牙筷及玉筷;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有銅、鐵製品;漢魏六朝則有漆筷、金筷、銀筷等……。
不同材質,功用各有差異。以玉筷而言,古人認為它涼潤、不傳熱,缺點是易碎。而象牙筷則據說質地溫涼,以其取食有降火的功能。
使用象牙筷以粵人居多。「因為廣東到南洋做生意的人多,南洋又產象」,現年六十歲的廣東人林岳靈說,象牙的結構細密,不容易發霉且耐熱、不易斷,一雙可以用一輩子。林岳靈表示,以前稍微有錢的人家,都有刻了自己名字的象牙筷,出嫁時象牙筷便跟著「陪嫁」。有人更以此為禮物。林先生自己就曾因此在廣州得到一副摔不壞的吃飯傢伙。
而銀筷最為人熟知的作用便是防毒,傳說若湯、菜中有毒,銀筷會變黑。歷代皇帝、高官因此獨鍾情銀筷。清末皇室改用象牙筷,在菜中插上銀牌,好讓皇帝安心吃飯。
也有人用犀牛角做的筷子,據記載,「燕瘦環肥」兩大美人——趙飛燕與楊貴妃都喜用犀牛筷,除了珍貴,也是因為據說犀牛角可辟毒。
近代筷子則有竹、木、玻璃、塑膠製品等,大陸各省也有幾種名筷,如福建的漆筷、杭州的天竺筷、北平的牙筷等。
至於台灣現在則是免洗竹筷當道!
台灣的竹筷,以竹山為最主要的產地,民國七十年代初,政府為遏止B型肝炎,大力推展餐廳使用免洗餐具,竹筷廠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成立。「那時大約有一百家」,明鴻竹筷廠的老闆賴宏澤表示,近幾年因為競爭激烈、工資上漲等因素,很多人改到東南亞、大陸設廠,「現在只剩不到廿家」。所以目前國內所用的免洗竹筷,反多由東南亞進口。
古相書上說,以三指拿筷的人天性自在,四指的人命貴,五指的人大富大貴。您是那一種呢?(邱瑞金)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明代詩人程良規曾作詩:「慇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頗有為筷子的寂寞生涯打抱不平的意味。不過近年台灣一位住在台東的敖正奇,將免洗筷加以收集、清洗、修剪、黏貼、上色作成「筷子畫」,曾在台北及大陸展覽,帶領筷子進入「跨行」事業,古今「筷輩」若有知,定當有另一番「成就感」了!
〔圖片說明〕
P.36
筷子大舉來襲,盤中菜餚休矣!
P.38
筷子是運用槓桿原理的發明,它可長可短,從夾菜到炸油條,都十分方便。
P.39
從小訓練拿筷子,可促進腦部發育!?這是日本人的說法。
P.39
隨著中國菜的受歡迎,筷子也成為廣為外國人熟悉的餐具。
P.40
各種材質的筷子,各有愛好者。
P.41
台灣目前的竹筷,主銷日本;而免洗筷則多由東南亞進口。
P.41
古相書上說,以三指拿筷的人天性自在,四指的人命貴,五指的人大富大貴。您是那一種呢?
P.42
筷子舞起源於蒙古的舞蹈。
筷子舞起源於蒙古的舞蹈。(邱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