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舖中,訪客見識到如何將一堆金砂粒和小金塊熔鑄成金磚的技術和程序。訪客在這幾條街上可以買到用古舊的壁爐烘製的麵包,或者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舊款首飾,走累了,可以到小客棧吃茶點,由穿著19世紀古裝的侍者招待,體驗一下古風。
在為時約40年的淘金潮全盛時期,澳洲的產金量獨佔全世界產金量的4成。
黃澄澄的金子確實誘人。它鼓動著淘金客的衝勁,它鞭策著尋寶者的步伐;其中,有不少是紮著長辮子、穿著清朝服飾的華人。他們聚居在金礦旁的一堆帳篷中,這些簡陋的帳篷也重現在今天的巴拉勒淘金古鎮裡。
我們踏入古鎮大門,不遠處,迎面碰到兩個真人大小的華工塑像,他們穿著農村衣服,頭戴尖斗笠,一坐一站,拿著籮筐和鐵鏟。對於一般遊客來說,這兩個塑像並不會引起特別的興趣;然而,他們觸動華人的心弦。
因為看到這兩位清朝「同胞」,我們先到古鎮內的華人聚居處參觀。這個佔地頗大的「華工一角」有再造的帳篷、木板建成的小店舖,和小廟宇。店門外掛貼著用毛筆寫的中文告示,包括某種貨物運到、某日開同鄉會議,以及來自家鄉的各種消息。
店內依當年模樣,陳列著各種中式食品和貨物,例如鹹菜、醬料、米麵、碗碟、香燭等等。帳篷內放著蚊帳、床褥、棉被、衣服,和一些簡陋的、佈滿鏽斑的淘金工具,包括鐵鏟、小鋤頭、鐵桶等。
我們在古鎮內漫遊,細細觀賞各式店舖及建築物,更走下小河邊,嘗試用原始的方法淘沙找金,可惜幸運之神沒有眷顧我們。
幸運之神更完全背棄淘金潮時期的華人。大概因為澳洲白人看到他們服飾怪異、語言不通,加上中西文化有極大的差別,遂生出強烈的排斥感,並引發兩次大規模的排華暴動。這些歷史都記載及陳列在古鎮旁的黃金博物館裡。
白人的排華行動令華人瞭解到團結的重要性。第一個華社團體「中華公所」就在金礦區中成立。華人亦體會到應該設法融入並適應澳洲社會,有些華工剪去辮子,穿上西服,少數人更聰明地學習英語,加強華洋之間的交流。
我們不能改寫歷史。不論是美國、加拿大,抑或是澳洲的早期華僑,都曾經歷過受排斥、受到壓抑的一段黯淡歲月;這主要是由於中西文化之間的極大差異和隔膜所致。回顧歷史,尤其是沉重的歷史,需要勇氣。澳洲華裔詩人廖蘊山先生賦詩4首,概括了華人浮海南下淘金,繼而移殖澳洲的歷史。詩云:
契約書成押一圈,寠貧賣力到窮邊
華工多少淘金淚,灑落溟南入史篇
礦場勞役苦風霜,汗血斑斑漬皂裳
剝削生涯形易盡,幾人如願老還鄉
先民篳路啟山林,社稷功勞應足欽
百五年來誰能識?澳華歷史待鉤沉
十年建館展新猷,遺物衣冠著意收
弔古觀今資一鑑,多元文化仗交流
巴拉勒淘金古鎮留住了華人從中國走來澳洲的足跡。那衣著樸實,面容木訥的華工塑像、吃滿了塵風冷霜的帳篷、粗陶造的香爐和碗碟......,一一訴說著這段時空的人和事。雖然經歷排華的沉重打擊,華人並不甘願就此棄守新故鄉。我們從老舊的廟宇裡用毛筆寫的同鄉公告上,看到希望。華人努力融入白人社會增進瞭解,而且團結互助,互相扶持;就是靠著這種同舟共濟的精神,走出礦場,走過困境,走到今天茁壯的華裔社會。
古鎮堿齔菑什窶M朝服飾的淘金華工塑像,生動地描述當時的生活樣貌。
淘金華工聚居處的小雜貨店面﹐店門口還貼有同鄉聚會的通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