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多年,儘管褒貶不一,但廣設大學的目標的確已經達成。而在大學的新興系所中,也看到了一直以來所追求的創意與多元價值。
這些年,大學究竟出現了多少新系所?又帶來哪些新思維?在培育人才的搖籃中,系所消長反映的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產業變遷、社會需求和價值觀的改變,更是未來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所繫,不能等閒視之。
這幾年台灣高等教育擴張之快,令人目不暇給。
15年前,台灣只有50所大專院校,如今已成長3倍,激增到162所。
技職升格、新興大學增加,學生人數自然隨之增加。從在學人口數來看,高等教育人口的百分比,也從1990年的15%躍升為39%;台灣18到22歲的年輕人,有一半以上(57%)正優遊於大學殿堂中。
早期的大學是培育社會菁英的殿堂,以研究、創新、傳遞知識為職志。但在高等教育日趨普及之後,大學的定位與功能起了變化,開始朝多樣性發展。這樣的定位轉變,也反映在科系光譜的消長上。
和香港理工大學的紡織與製衣學系中有專攻胸罩設計的課程、英國大學也有「唱片企畫科」等等相比,我國大學系所乍看之下顯得中規中矩、平凡無奇。不過,近年大學在大環境日趨開放、大學生異質性加大等條件影響下,都積極在系所間進行整併或調整。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是結合資訊、藝術、教育及傳媒等領域的新學科。右圖為龍華科技大學學生利用感應器紀錄武打動作。
新興科系比一比
根據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王秀槐2003年底所發表的研究,近二年我國大學新增系所數目之多,前所未見。
2002年,53家大學增加了190個系所,比起1995年的42個激增4倍;2003年又一舉新增456個系所,讓考生選填志願時簡直無從下手。而這項研究尚不包括近3年新增的大學和92家技職體系院校與師範院校,否則數目將更為可觀。
這股設立新科系的風潮席捲各大學,不分傳統大學(佔新設系所總數之52%)或是新設大學(佔48%);也沒有公立大學(44%)和私立大學(56%)的差別。王秀槐指出:「這顯示不論成立先後、公立私立,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和經濟挑戰,各大學都必須全力以赴,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
研究顯示,近年新增系所可分為高科技產業、國內所需專業技術、提升生活品質、基礎文理學科,與族群語言文化等5大領域,其中又以專業技術類為最多(見表)。
她指出,為因應全球化趨勢,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像電子、通訊、材料、生物科技等領域隨之興起;培養本地所需的管理、醫學、環境、傳播等方面人才的專業技術類也大行其道。
此外,為因應台灣社會發展的新興需求,包括生活品質精緻化、高齡化社會等趨勢,以及藝術、運動休閒、景觀規畫類等科系也應運而生,堪稱是最具特色的類別。
在遊戲中學習
雖然近年在大學熱門系所排行榜上,資訊管理、企業管理、電機工程仍然獨占鼇頭,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既能投學生所好,又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科系也大受矚目。其中以數位、玩具、遊戲、多媒體為名的相關系所,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私立龍華科技大學的「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私立明道管理學院的「數位系」、元智大學資傳系「互動育樂科技組」、「數位媒體設計組」等,最具「賣點」。
龍華科技大學的「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創系4年,十分受資工、電子、美術等傳統領域學生的歡迎,年年滿招,去年因此擴增為2班。今年首屆畢業生王光昇設計的電玩「flower story」、「皮爾的冒險旅程」,已分別拿下去年和前年的全國「新一代設計展」首獎,為學校爭光不少。
王光昇回憶當年進「遊戲系」時,親友無不納悶好笑:「你是去讀FG的嗎?」才短短幾年,親友們已經改觀,轉而羨慕他的「遠見」和錢途。
明道管理學院則首創以「數位」為系名,課程內容包含視覺傳達、動畫和多媒體等領域。系主任何宏文表示,雖然大家目前眼光所及都只是動畫遊戲,但這並非長久之計,也不是數位系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生以電腦為工具的設計能力,才是重點,」他說。
以時尚、美容為名的系所也開始在大學中出現,其中以明道管理學院的「時尚造型系」最為新奇。
系主任施敏慧不諱言,一年級的新生幾乎都是頂著家長的反對進來的。家長憂心的理由不外是:「這種科系與技職有什麼不同?」「一般學徒就能做造型、上彩妝,何必進大學?」
從課程內容──包括技術性的基礎素描、空間裝置藝術、美姿美儀,以及理論性的時尚產業發展、創意概念等來看,明道時尚造型系除了技術層面的整體造型與創意開發外,也著力於培養視野寬闊的時尚專業人才。
健康休閒大行其道
隨著休閒娛樂風氣日盛,大學也紛紛開立以運動、健康、休閒為名的系所。
2001年,高雄大學的「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首開先例,將橫跨文、理、商等不同領域的學門整合在一起,科系成立5年來,年年都招滿60位學生。
系主任劉紹東表示,國內「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雖是高雄大學首創,但類似的系所在美國卻已經有30年歷史了,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科系更新的速度不足。
「運休系」系名看似很「休閒」,不過課程內容包括生物、解剖、物理、經濟、統計、會計等,一點都不輕鬆。劉紹東指出,因為學習的領域十分多元,學生的出路也較寬廣,包括運動復健員、體適能指導員、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師等等,都是可能的方向。但他坦言,如果要更精專,必須繼續念相關研究所,去年就有十幾位畢業生報考研究所,繼續鑽研運動保健或運動器材等領域。
明道管理學院的「休閒保健系」則以培育專業的規畫及經理人才為目標,課程內容則五花八門,完全不同於傳統大學,除了SPA、芳香療法、經絡保健、自然療法、膳食養生等課程外,連划船、攀岩等運動也是必修課程,學校還設有佔地1300坪的漆彈場,讓學生進行實地演練。
位於嘉義、擁有全國最大校區的中正大學,近年則企圖擺脫「中」字級國立大學中規中矩的窠臼,將「運動」與「學術」並列為提升學校競爭力的「雙軸發展計畫」,主要著眼於中正大學擁有全國數一數二的運動設施。體育中心主任林晉榮指出,中正校務會議已通過成立「運動競技系」,未來將結合現有的「運動休閒研究所」,成立「生命科學與運動健康學院」,一方面希望能建立學校特色,一方面朝提升國家運動競技能力的目標努力。
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是結合資訊、藝術、教育及傳媒等領域的新學科。右圖為龍華科技大學學生利用感應器紀錄武打動作。
改名運動
新設立的科系中,有許多前所未有的創新科系,但也不乏傳統科系的變身。根據王秀槐的調查研究,其中有12%是傳統科系為求更符合時代的需求,進行改名或者調整。
以農學院為例,為求擺脫過氣形象,與流行掛勾,系所紛紛冠上「生物」兩個字。像台大農學院改名為「生物資源農學院」,「農機系」也改成了「微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農工系」改名「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畜產學系」易名為「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改名後的系所感覺氣象一新,連招生排行都有進步。
眼看新科系林立,舊科系變身,不禁令人好奇,究竟大學設立科系有哪些考量?根據為何?
王秀槐指出,新科系的設立,與國家高等教育的政策、大學性質種類、產業需求、社會趨勢以及政治意識型態等等,都有密切關連。
就政策面來說,台灣近年對高等教育實施「鬆綁政策」,鼓勵民間興學、放寬大學自治範圍、調整學制學程等,由過去的政府管制回歸到市場機能。因此,大學在科系的設立上更具有彈性和自主空間,也更朝市場靠攏。
教育部高教司長陳德華認為,「市場化」是高等教育必然的趨勢。
他指出,1980年代政府扮演的是「控制者」的角色,教育部審核大學設立新科系時,還要先徵詢研考會、經建會,看是否有該方面產業人才的需求,教育工具化、為國家服務的色彩非常強烈。
近年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種種管制開始鬆綁。在設立系所方面,自2001年開始採行「總量管制法」,除了特殊系所外(如醫學、師資培育),各大學得在師資與教學設備空間符合規定的情況下,自行調整系所的班數與招生人數,不需要再針對每一個增刪或調整的系所,逐一提出申請。
美麗即「美力」,時尚造型追求的不只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更是一種國家競爭力與經濟力的表現。
買方市場
除了政策鬆綁外,各大學在高度競爭壓力下,開始採取積極面向市場、社會、顧客的策略。
特別是出生率連年下降、生源日少,大學卻越來越多,如今高中畢業學生錄取率幾乎已達九成,部分大學甚至已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境。
以2000年為例,全國162所大專校院核定招生名額為37萬481人,實際註冊人數卻只有31萬5918人。據統計,有19所學校的註冊率低於5成。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戴曉霞指出,近年台灣高等教育市場,已經由「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各校無不使盡渾身解數招徠學生,有的提供高額獎學金,有的提供五星級宿舍來吸引學生。而迎合當紅市場、與眾不同的創新科系,最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招生相當有幫助。
創立未滿5年的明道管理學院教務長姚國山則表示,新設大學最大的優勢,是設立系所時沒有傳統的包袱,而「市場需求」正是明道在創系時最主要的考量。像材料、數位、時尚、資工、精緻農業等,無一不是當前市場的熱門科系。
慎選大學、慎選科系之外,擁有保持彈性、迎向變遷的心態,才能讓自己永不落伍。
質變後的大學
然而,技術、實用導向的科系林立,又讓人產生大學已成為「職業培訓所」的疑慮。
根據王秀槐的研究,在新增系所中,絕大部分(84%)為實用導向科系,包括科技、管理、工程、設計、傳播、環境、教育、社工、休閒觀光等。
特別是私立學校,一方面不願耗費鉅資添購基礎研發設備,一方面招進來的學生程度較差,未來走學術路線的機率較小,因此設立科系時更強調實用導向。如文、法、商、傳播、設計等建置成本較低的科系,便成為私立學校的最愛。
對此現象,高教司長陳德華認為不足為奇。他表示,隨著社會和產業的變遷,大學做為人才培育機構的角色,必然也會有所調整。「從知識的發展來看,過去比較聚焦,如今慢慢衍生出許多新的分枝,是必然的趨勢。」
「量變產生質變,」戴曉霞指出,高等教育的課程已經起了變化,不但原本被認為學術理論性不高而被排除在大學門外的領域,如今紛紛成立新科系,大學原本的課程也被認為必須適度反映學生的能力、興趣和生涯規畫,以免學非所用,流於浪費。
運動、健康與休閒風潮興起,培養相關領域管理人才,也成了大學中的新領域。
重新洗牌
有人質疑大學系所過度實用導向,但弔詭的是,產業界仍舊認為供需之間有明顯的落差。
對此,高教司長陳德華直言,高等教育變化雖然快速,但在科系的設置調整上,與社會的連結仍然不夠緊密、不夠快。
「這幾年教育部配合大學自主趨勢,給予學校很大的彈性空間,但發現效果不大,」陳德華指出,問題的癥結在於,大學的結構以系所為主,同一系所內,老師的同質性很高,互相感染牽制下,幾乎玩不出新把戲。而在目前大學教職幾乎都是終身職的情況下,若是沒有新血的加入,即使系所的名稱改變,實質內涵仍舊沒有太大的變化。
為此,教育部在去年底修訂大學法,打破系所藩籬,讓學院扮演整合性的功能,並以跨院、跨系、跨所的「學程制」來活化僵硬的系所框架。
「將來走向以院招生,大一、大二不分系,學程可以頒授學位,讓大學科系得以重新洗牌,」高教司長陳德華說。
新科系、新思維
大學大眾化,原本高人一等的菁英形象幻滅,學士教育強調通識與基本訓練,真正的專業或學術成就則已往上延伸到研究所,大學課程因此傾向活潑多元。
然而,再多的系所,再體貼的課程設計,是否就能真正滿足每位學生的個別需要,讓他們培養出可以倚賴一生的能力?
依據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彭森明對2003年大學畢業生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就業學生所從事的工作,真正需要大學程度的只有一半;很多人的工作與所學不大相關(23.6%無關、36.2%部分相關、40.2%非常相關)。
「不同世代有不同的人生規畫,不要用同一把尺去衡量,」戴曉霞指出,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已經劇烈轉變,學生所需要的能力已經和過去不同,大學應該要配合改變,系所的增刪或改變只是表層,課程內容的設計才是重點。
她指出,大學課程的內容不能只是知識、技術的傳遞,而必須更重視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技巧、彈性、獨立性、創造性,及欣然面對不確定性的各種能力。我國大學在這些方面做得不夠。
就像英國學者Gibbons所言:「現代人需要的不是重裝備,而是不論在技能和態度上都保持某種彈性;唯一不會被時代淘汰的技能,就是學習新技能的能力。」
「保持彈性,迎向變遷」──這不僅是現代大學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將是下一波考量系所興廢、轉型時最重要的角度。
1995~2003年全國53所大學新增系所分類圖 /來源:台大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王秀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