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半封閉狀態達卅多年之久的海南島,今年四月十三日,背負著中共所付予的任務——想用廿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以趕上台灣八○年代初期的經濟水平,而躍升為「省級單位」。
為了要使這隻「醜小鴨」變成「鳳凰」,中共不只一次地提到引用「台灣經驗」的經濟發展模式,使「海南台灣化」。
「台灣經驗」是否適用於未來海南的經濟發展?「醜小鴨」要脫胎換骨,是否能如願以償?理想與現實間又有多大差距?
近年來,中共在海外不時喊出「一國兩制」的口號,企圖「和平統一」台灣,卻因為兩岸人民生活差距太大,而被譏為空話。
很自然地,台灣與海南島這兩個面積、氣候極為相似的大島,就常被引為比較的話題。卅多年來,在不同的制度下,前者即將跨入已開發國家之林,而後者在中共總理趙紫陽的眼裡,卻是一個「比非洲還荒涼」的地方。
潔淨的海灘是海南島天然的資源,但是基礎設施缺乏,限制了旅遊事業的發展。
台灣能,海南能不能?
中共一方面是面子上掛不住,希望藉著開放的經濟制度,建設海南、趕上台灣,以證明「台灣能,我也能」,並以此增強「一國兩制」的說服力,減少台、港兩地的疑懼心理,來達到「和平統一」的目的;另一方面由於海南島孤懸海外,可以做為其實行自由經濟制度的「實驗區」。成功了,將經驗轉移到大陸內地,即使失敗,產生政治或社會上的變動,也不致影響整個中國大陸。
「若不是中共刻意要塑造一個樣板和台灣競爭,海南島要到何時才能得到中共的重視,還是個未知數」,一位海外的經濟學者認為。
根據中共「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南調查組,對海南島未來發展所做的規劃,農業、旅遊、製造業加工出口,將是海南島在往後廿年經濟發展的重點,其中不乏台灣五○、六○年代經濟發展的影子。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研究員張榮豐認為,台灣早期糧食由政府掌握,除了自給外,還發揮外銷的機能,賺取外匯,累積的資金則轉投資在工業的基礎設施上。由於農業培植工業的政策成功,在早期台灣經濟發展的起步條件上,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右)少數民族苗族居住草屋。
政策錯誤卅年
海南島熱帶資源豐富,原本可以發展具有特色的熱帶作物。而中共卻放棄這份優勢的條件,認為農業就是糧食,因此將勞動力集中在稻米、雜糧的生產,忽略了椰子、咖啡、香料等熱帶作物的經濟價值。
另一方面,為了提供橡膠這項戰略物資給大陸內地,闢林植膠,原本佔全島面積百分之廿六的天然林,降至百分之九,使自然生態惡化、水土流失,繼而影響到農地的單位面積產量。海南島的生產效益僅達到中國大陸平均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七。
有了過去失敗的經驗,中共瞭解到農業不僅僅是糧食、橡膠,除了給島上的熱帶作物一個新的定位,希望藉此出口創匯,更關注到林、漁業的發展,其中尤以養殖業已引起部分台灣商人的興趣。
台灣目前在養殖業方面,由於技術不斷改良,產量、品質皆列世界前茅,同時也是我國出口的重要項目之一。近些年來,台灣西部沿岸海域遭受工業汙染,東部沿岸限制開發,適當的養殖環境不易多尋,已有不少業者移往泰國發展;海南島沿海天然資源豐富,自然也吸引一些台灣商人前去「探路」。
(左、右)一九八三年,海南島實施開放政策以來,大興土木,新舊建築雜陳,一副準備脫胎換骨的姿態。
有外表卻缺乏骨架
但海南島的飼料和其它與產業獲利攸關的原料供應不足,又常遭到停電的困擾,商人對這個環境的反應多半是「很吸引人,卻讓人失望」。
「不來電」是中國大陸普遍存在的現象,海南島尤其嚴重,「白天機器停擺,晚上蠟燭伺候」,幾乎成了外來投資者的共同經驗。根據統計,台灣每人平均用電量,是海南居民的二百多倍,可以想見其電力短缺的情形。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經濟組召集人董瑞麒表示,中共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要開發海南島,只有以各項優惠的條件吸引外商來投資。但是辦法頒佈下來,觀望的人多,投資的人少,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島上的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太差。
「在國際上,投資也是一種競爭,投資人可以做比較,如果能選擇泰國、馬來西亞,為什麼要去海南島?」董瑞麒表示,自從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淪落在中共手裡,中共一直將海南島視為國防的前哨,對當地經濟建設不敢做太大的投資,如今基礎設施不僅比不上鄰近幾個國家,即連近些年來在大陸沿海發展出來的幾個經濟特區,投資環境也都比她強。也就是說,海南島在吸引外資上,除了要與東南亞工資較低的國家競爭,大陸沿海的幾個經濟特區,也將當仁不讓,成為她的強勁對手。
事實上,根據中共國務院所發佈的「鼓勵投資開發海南島的規定」,其中的優惠辦法和其他經濟特區大同小異,只不過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期限為七十年,比其他特區多了廿年。
三亞市的街景。
台灣經濟模式舉世聞名
而這兩者的鼓勵投資辦法,實際即脫胎於中華民國在西元一九六○年公佈實施的獎勵投資條例。
高雄加工出口區的設立,是個例子。當時,它以廉價勞力吸引外商投資、增加就業機會,並引進技術、原料,加工為半成品後,擴大出口,賺取外匯。這個辦法為日後的工業技術升級,累積了不少研究開發所需的資金,同時也培養了科技人才,為六○年代的經濟快速成長,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中華民國加工出口區的成功,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典範,日後世界各地陸續出現過一百多個加工出口區。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真正成功的,也只有台灣、南韓、愛爾蘭等少數幾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是失敗的例子。
如今海南島仿效台灣的模式,是否也能步上成功之路?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研究員傅豐誠認為,台灣加工區的成功,一方面是政府從大陸撤退,帶來一批技術人員,加上美援在資金上的支持,使台灣在起步條件上佔了優勢。此外,更由於當時先進國家從事技術升級,留下一些市場空間給我們;又正逢世界經濟景氣,使台灣有良好的契機發展經濟。
(左、右)一九八三年,海南島實施開放政策以來,大興土木,新舊建築雜陳,一副準備脫胎換骨的姿態。
想做卻力不從心
反觀海南島的現況,就顯得困難重重。根據美國商務代表團對海南島的調查評估,認為要充實經濟發展必要的基礎設施,大約要二百至三百億的美金。
在中共中央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每年只能撥二億人民幣(約合五千萬美金)補助其建設,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而現在的世界經濟情勢,又多趨向保護主義,根據以往外商在大陸沿海經濟特區的投資,多數是垂涎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而海南島此時要發展加工出口的「外向型」經濟,時機也非十分有利。
在中共的標榜下,海南島號稱「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卻「只給政策,不給錢」;付予她的任務,又遠超過她所能負荷。
「大而無當是中共最常犯的毛病,剛開始也許不是口號,但最後卻可能變成口號」,傅豐誠一針見血地點出海南島發展策略上可能面臨的危機。
椰子之類的熱帶作物,皆為大陸內地所缺乏的資源。
最後的希望?
在比較優勢上,董瑞麒指出,海南島與其要發展工業,不如集中有限的資源,發展條件較有利的旅遊事業。
海南島全島海岸線長達一千五百公里,共有六十四個沙灘,由於多未經開發,椰林廣佈,保持相當完整的熱帶原始風貌。中共總理趙紫陽在巡視海南島時,即認為該島有發展旅遊的潛力,尤其對南岸的牙龍灣印象深刻。
在趙紫陽的想法裡,牙龍灣的沙灘長達七公里,比夏威夷還長,兩者同樣具有熱帶風情,只要大力做好各項旅遊設施,或許能塑造另一個「東方的夏威夷」。而香港方面,已經有商人看中牙龍灣未來發展的潛力,在該地投資了六百多萬美金,預備興建一個二百五十個套房的旅館。
但就現實情況看來,與旅遊相關的設施卻還差得遠。例如海水浴場沒有淡水沖洗設備,就是個大問題。海南水源缺乏,鑿井取水不易,難道要遊客到沙灘走走就算了?
雖然海南島當地的居民流傳著一句話:「島外熱,島內冷」,顯示出島內島外對開發海南島的熱中程度不一。而經濟學家對海南島的評估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她是中國大陸最有前景的一個省份;也有人認為她的基礎太差,即使有心,也是欲振乏力。
無論如何,道路在鋪了、電廠在蓋了,也有人開始洽談國際機場的興建,甚至大陸的經濟學家到國外開會,也興致勃勃地和台灣學者討論海南島的開發。
「醜小鴨」能否變「鳳凰」,就要看「神仙」有沒有辦法揮動魔杖了!
橡膠(下左)之類的熱帶作物,皆為大陸內地所缺乏的資源。
(右)海南島封閉了卅多年,當地居民期待一個嶄新的生活。
老一代的青春已經荒廢,新生代的未來是否可期?
海南島多港灣,適合發展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