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獎自1978年成立以來,37位化學獎得主中,已有11位獲得諾貝爾獎,被稱為「諾貝爾獎的前哨站」。該獎項是由猶太工業家列卡度‧沃爾夫成立,致力鼓勵農學、化學、醫學、數學、物理與藝術6大領域傑出人才,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
36年學術之路,醣化學關鍵突破
此前,華人世界曾有女科學家吳健雄、中國大陸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人獲獎。前中研院副院長楊祥發於1991年獲頒沃爾夫農學獎,2010年,院士丘成桐也獲沃爾夫數學獎,但兩人皆於旅美期間獲獎,翁啟惠是第一位在台工作時獲頒沃爾夫獎的科學家。
今年1月,沃爾夫基金會於公布得獎名單時指出,翁啟惠在醣化合領域的創新研發是獲獎主因。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沃爾夫基金會代理主席謝茲曼於頒獎典禮上表示,翁啟惠以酵素合成複雜碳水化合物和醣蛋白,發明「程式化一鍋式酵素反應」,為癌症研究、細菌及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帶來了疫苗研發與治療的新機會。
過去36年來,翁啟惠於生物有機化學及醣分子科學具有原創性貢獻,「一鍋式酵素反應」可自動化快速合成多醣分子,解決原本人工難合成多醣的問題,是至今唯一可大量合成寡醣的方式。
近來,翁啟惠率領的研究團隊也積極以醣化學研發相關藥物,其中合成醣晶片、對抗病毒及細菌藥物研究、乳癌疫苗,已領先全球。
走冷門之路,創熱門成果
翁啟惠至今發表七百多篇論文、擁有一百多項專利,在國際間享有卓越學術聲譽,但36年來的科學生涯,卻是一段「大雞晚啼」的歷程。
今年66歲,1948年出生的翁啟惠,來自嘉義縣義竹鄉,兒時學業成績並不特別突出,直到考上台南一中後,才展現了對化學的熱情。大學升學時,翁啟惠本有機會直升清華大學化學系,但在家人的期待下,轉而參加聯考,希望進入醫學系就讀,最後卻只考上第二志願台大農業化學系。
畢業後,翁啟惠進入台大化學系教授王光燦的實驗室,開始接觸蛋白質合成領域,時間長達8年。但他認為該領域相關研究已臻成熟,與DNA、蛋白質並列生物三大分子研究的醣分子卻少有人關注,於是決定投入醣研究。
1979年,翁啟惠得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喬治‧懷特賽茲正在研究酵素有機合成,未來將可應用於醣科學領域。於是,他向麻省理工學院遞交申請,並以過去在蛋白質的傑出研究獲得入學許可,成為第一位以全額獎學金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就讀的台灣留學生。由於表現優異,中研院還為此替他留職留薪。
帶領台灣基因工程,領先國際
此時,翁啟惠已31歲。來到美國後,他潛心投入,在短短3年內,不但取得博士學位,還發表二十多篇論文,是一般博士生的七、八倍。隨後他進入哈佛大學展開博士後研究,並於1983年進入德州農工大學化學系擔任教職,而後又快速地在3年內晉升為正教授。
1989年,翁啟惠應邀擔任美國知名研究機構聖地牙哥斯克里斯研究院講座教授,並研發出「一鍋式多醣合成法」,讓醣類研究,只需按照電腦自動化程式輸入所需材料,就能快速合成醣化合物。
1994年,他獲選為我國中研院第20屆院士,2002年更獲選為科學界至高殊榮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成為全球少數擁有雙料院士資格的科學家。
2003年1月,在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的大力延攬下,翁啟惠回國接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帶領台灣基因生技領域超前國際。2006年,翁啟惠擔任中研院院長後,更大力推動國內生技產業,串連人才、金流與研發技術。
在沃爾夫頒獎典禮上,翁啟惠簡述自己的求學與研究歷程,致辭時特別感謝他在美國與台灣的研究團隊,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他就無法站在頒獎台上。平靜的言詞,飽含對學術研究的熱情。
榮獲國際獎項肯定後,研究橫跨化學與生物科學2大領域的翁啟惠,將以嶄新的研究創新,率領台灣的產、學、研界,為台灣生技研發開創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