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凱達格蘭人是怎麼生活的?
相較於他們悠長的歷史,「凱達格蘭族」這個名稱的產生只在近百年前。
大約在十七世紀,清朝為了統治便利,將當時早已生活在台灣的「土著」,按照漢化程度,粗略區分為「生番」和「熟番」。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則根據他們的聚居地再歸類為「高砂族」和「平埔族」,前者住在山區,後者則多居平地。
然而,十九世紀末,人類學者伊能嘉矩到台灣考察時,卻發現台灣原住民其實包含許多文化各異的族群,於是才根據語言的不同將「平埔族」再細分為「十部(族)」,其中「凱達格蘭族」指的就是居住在北台灣的平埔族。
在以文字記錄的歷史資料中,凱達格蘭族幾乎是隱形人。想要瞭解他們的來龍去脈,是相當困難的,單純就他們最早登陸台灣的地點而言,目前學界仍沒有個定論。
根據族中傳說,遙遠的從前,凱達格蘭人的祖先原本住在Sanasai,為了躲避妖怪,舉族離開家鄉在海上漂流。不知多久,終於看到陸地,於是歡歡喜喜地定居下來,那塊土地就是現在的台灣。
伊能嘉矩便藉著各社有關祖先起源的傳說、習俗和地理條件等資料的比對,大膽地推測屬於南島語系的凱達格蘭人祖先,首度踏上台灣的腳印,極可能落在三貂角附近的深澳港(或稱澳底),然後往西、南遷徙。
去年,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壬癸從十七到十九世紀末北台灣的語言分佈發現,當時語言最分歧的地區是靠近淡水河口一帶。按照語言學家兼人類學家Edward Sapir提出的理論:語言最分歧的地方最可能是該民族的原居住地。那麼凱達格蘭人最早應是從淡水河口移入台灣北部,再向東、南擴散。
直到考古遺址的陸續挖掘,這些長久被凍結在地表下方的非語言訊息,才又開啟一扇瞭解凱達格蘭人的門窗。
在台灣考古史上,有關於這個「台北的開路先鋒」最豐富的發現,大概要屬台北縣八里的十三行遺址了,國內《漢聲雜誌》曾以專刊詳細報導。
對照舊地名,這個距今約一千五百年到八百年的遺址,應該是「嘎嘮別社」。住在這裡的凱達格蘭人,已經懂得煉鐵、製作精緻的陶器,而從出土的唐代開元通寶、宋代通寶等錢幣來看,和中國大陸的漢人已經有所交流。
他們居住的杆欄式建築,現在南洋群島的土著依舊使用,並以挖掘沙灘貝類、捕魚和狩獵為生,也有粗放的耕作,種植旱稻。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埋葬死者的方式以側身彎曲膝蓋的屈肢葬為代表,並且離家不遠,表示凱達格蘭人即使過世,也不會被親人和社會所遺棄,而仍受到重視和追思,這一點和原住民其他族群埋葬傳說相類似。
遺址中也發現集體埋葬的墓地,遺體四肢有些還有所殘缺,總數將近兩百具。可能是與外族爭戰,或有天災及疫癘的大流行所造成。
此外,出土的陪葬品相當豐富,有瑪瑙、陶瓷、金飾、唐宋錢幣和獸骨等。據此可以猜測凱達格蘭人應該有私有財富的觀念和對亡靈的信仰。
但是當時總人數有多少,分成多少部落,目前卻難以確切得知,只能等待未來更多的資訊,撥開凱達格蘭人的重重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