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輕颱過境的豔陽天,向晚時分的新北市二重疏洪道五股段,老老少少約莫40人興奮地走在被蘆葦叢包圍的小徑上,邊抬頭看天邊互相低聲詢問:「回來了嗎?」
正當彩霞把四周景色映照得璀璨,四面八方湧現了成群結隊歸返的燕子,牠們像迷你版的F16噴射戰鬥機,在低空俯衝後又迅速攀升,在微米距離內敏捷地迴旋;放眼望向遠方蘆葦叢的上空,只見密密麻麻的小黑點持續膨脹、喧鬧,直到天色全暗,鳥群才落在蘆葦叢內逐漸寂靜。
「這些是平時寄人籬下的家燕,每年春天到夏末在繁殖季結束後,都會來這裡大會師。在這個有食物又不被打擾的理想飛行場,可以讓老鳥帶菜鳥,彼此交流、訓練飛行能力。因為不久之後,牠們就要往南遷徙,展開浩蕩的千里長征!」荒野保護協會駐紮「五股濕地生態園區」的解說員蘇秀蓉說。
海河交界的五股溼地內,擁有北台灣最大的蘆葦叢區,面積約19公頃,是目前所知家燕南遷前北台灣最大的聚集地,估計約有2~3萬隻家燕群聚。荒野協會從2006年注意到這個現象,4年前開始在8月中、下旬的群聚高峰期引領民眾賞燕,報名者逐年增多。
北投中央南路一帶的老街居民,相信燕子築巢代表福氣,也習慣了與鳥共存。
家燕學名Hirundo rustica,在分類上為燕雀目,燕科,是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最常見的候鳥之一。成鳥體長約17公分,喉頭和額頭為紅褐色,背部的藍黑色羽毛具有光澤。尾羽分叉甚長,白色胸前有黑色橫帶,像穿著禮服、打領結的紳士。
家燕的腳短小又軟弱無力,只能暫停不能久站,卻有優異的飛行能力,翅膀比身體細長,而且末稍是尖的,空氣的阻力小,因此飛行速度可以很快;又因為尾翼長,能大幅度張開,有助掌握方向,可以靈活的上衝下俯或急轉彎。正因此,燕子是鳥類中極少數可以在飛翔時輕易捕捉空中飛蟲(白蟻、蜻蜓、豆娘、蚊、蠅、蛾、蜂等),直接一口吞食而不用停棲。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技士蔡乙榮指出,在亞洲,家燕春、夏季會在北方如西伯利亞、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等地區繁殖,度冬地為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及婆羅洲等地。
由於台灣剛好位於家燕分布的中間地帶,又在遷移路徑上,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見到家燕身影,包括:春、夏從南方返回築巢繁殖的「夏候鳥」、秋、冬從北方飛來度冬的「冬候鳥」,春秋兩季純路過的「過境鳥」3類族群,甚至還有少部份「留鳥」。
海河交界的新北市五股溼地,是北台灣家燕8月南遷前的「飛行練習場」,夜晚則棲息在蘆葦叢裡,吸引許多愛鳥人士前來。
台北市北投的中央南路、光明路,1,000公尺的街道兩旁,約有兩百多個燕巢,春夏時節成群燕子紛飛,景象壯觀。數年前,北投中央社區發展協會組成義工隊,著手調查家燕的築巢過程與育雛型態,從中獲得許多樂趣與感動。
義工們觀察,燕子喜歡靠近河堤或公園邊的舊式建築物騎樓下築巢,因為舊式建築物的騎樓多以混凝土為表層,比新式大樓的光滑磁磚容易黏附。
燕子築巢能力也令人嘆為觀止:牠們用唾液和著河堤、公園或工地撿來的濕泥、乾草、樹枝、短莖,混合呈土丸狀,一粒一粒堆積成半碗狀的巢。築巢的過程無法快速完成,約需7~10天,因為要等底層黏住風乾,才能往上堆高,以避免掉落。
「家燕的幸福是能使用前一年留下的舊巢,只要稍加清理或是增補一下,事半功倍。」蔡乙榮指出,根據國外繫放研究發現,有的家燕會在隔年「原夫妻檔」雙雙返回,也有其中之一帶著新伴侶返回,當然更多是新人用舊巢。
隨著「房事」妥當,接著而來的是令人同感欣喜的生命見證。家燕繁殖期可產下1~3窩,每窩平均4~5隻;哺育工作由親鳥共同分擔。
「小燕一整個白天都需要進食,清晨和黃昏飛蟲最多時,親鳥每隔2、3分鐘就會飛返餵食一次。小燕的嘴張得特別大,裡外顏色都黃澄澄的,就是要讓親鳥在昏暗中也能清楚辨識,更容易塞入昆蟲。」北投社區規劃師鍾慧珠如數家珍。
小燕在出生14天以後,絨毛換成羽毛,接著1~2周,翅膀的飛羽和尾羽也長出,這時親鳥會嘴叼著食物,沿著屋簷的四周拍翅膀給小燕看,誘導小燕飛出,也會帶著剛學飛的後代四處覓食,直到最後一隻小鳥學會獨立為止。
家燕敏於飛行、迴轉,可在空中直接張口捕食。
其實,台灣除了家燕,還可見到其他6種燕子,包括與家燕同「屬」、親緣關係密切的洋燕,兩兩同「屬」的赤腰燕、金腰燕與棕沙燕、灰沙燕,還有毛腳燕。其中,洋燕同時存在留鳥(即一年四季不離開台灣)及過境鳥,灰沙燕及金腰燕是純過境鳥,其餘都是留鳥。
「家燕比其他燕科數量龐大、分布廣,正說明了牠適應人工環境的能力最高,」台北市野鳥學會研究保育專員蔣功國指出,家燕選擇人類屋簷築巢的理由,除了遮風避雨,也因為可以避免蛇、鷹等天敵,更可輕易尋獲蚊蟲。最明顯的是,每年3~4月家燕北返時,剛好是驚蟄前後,白蟻在雨後傾巢而出,夜間縈繞在路燈下或店招旁,「一般鳥類天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福消受,家燕此時卻能把握機會,飽餐一頓。」
即便好處多多,其他燕科家族仍多數選擇築巢在自然環境,如森林、河口、開闊的原野。棕沙燕更只在冬天繁殖,並在河岸沙坡地打洞作巢,因為隔年水會漲、水道會變,到了冬季都要重建一次。
或許是家燕殷勤哺育後代的本能感動人心,人類也會反過來守護這些「長期房客」,華人社會更賦予吉祥、平安的象徵。
台中太平區中華國小自然老師李戊益,多年來持續觀察太平區赤腰燕與人類的互動,發現當地人各自有愛燕方法:有人在巢位正下方釘製鐵架,支撐燕巢以免過重而掉落;有人在非繁殖季以鐵條或報紙等物堵住巢口,以免麻雀占用後,造成隔年燕子棄巢;有屋主發現燕子在屋內築巢,不但不加以驅趕,還一清早聞燕聲起床,立刻開鐵門方便燕子進出;有居民發現燕巢築在電風扇、燈管、配電箱上,就會另走管線,避免啟動機具時干擾燕巢。當然,還是有些人會排斥燕巢帶來的惱人糞便,加以驅趕或直接剷除燕巢。
交配時,公鳥會爬在母鳥背上,兩者洩殖腔接近,數秒內便完成受精。
長年觀察恆春地區的紅尾伯勞、鷺鷥類、猛禽類及雁鴨類等過境鳥的蔡乙榮,十多年前偶然發現,遠從中、高緯度地區過境台灣的家燕,每年5~8月會大量夜棲在恆春半島。「過境鳥陸路悠哉,海路卻艱險,因為天有不測風雲,又無法停歇。家燕為了避免消耗體力,也節省路程,所以在海陸之交過夜停歇。」
不同於一般過境鳥得尋覓水草豐美、少天敵、隱匿性高的地點,且停留數天,家燕多選擇在屏東車城、潮州或恆春市區等人類聚落,且只停留一夜。「家燕的優勢是能一路上邊飛邊捕食蚊蟲,不用停棲覓食,」蔡乙榮說。
以過境恆春市區的家燕而言,一晚少則三、四千隻,最高紀錄達三萬多隻,「這是出海前遭遇颱風的『塞車』現象。」蔡乙榮說,夜棲時燕群會先在空中幾度盤旋,然後降落在電線上,以約10公分左右的間距停歇。夜裡不再活動,只偶爾整理羽毛、伸展翅膀或轉身。
蔡乙榮興味盎然地指出,恆春半島也有成群過境洋燕夜棲,只是牠們更高竿:「懂得投宿5星級的墾丁福華飯店地下停車場,密密麻麻停在天花板的管線,一夜高枕無憂。苦的是車主們的愛車會被鳥糞洗禮。」旅館人員驅散不成下,如今每到過境期間總是嚴陣以待,在管線下懸吊密網攔截糞便。
蔡乙榮發現,近年街道電線紛紛地下化,加上居民因糞便問題驅趕,但家燕夜棲數量仍穩定成長。「家燕是野生鳥類中的異數,不因人為破壞而減少,反而更繁盛,大概只有麻雀、鴿子可比擬。」
正是因為太平常、族群太龐大,關於台灣燕群總數、類別與分布、遷徙路徑等都沒有具體解答,也不具研究上的優先性。然而,家燕卻能為人類打開一扇探索自然的窗,也持續給尋常百姓家捎來春的溫暖與祝福。
「餵我!餵我!」圖中最左的幼燕,得了人類也會有的白化症。
剛學會飛的亞成鳥,尖尖的尾羽還沒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