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7.5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新台灣之子!」曾幾何時,台灣的人口組成已經悄悄轉變,近十年來以外籍和大陸新娘為主的婚姻移民不斷湧入,人數達34萬人,致使新生兒人口結構也產生明顯變化。而隨著婚配的第二代逐漸長大入學,近年社會關注的焦點,已從「外配」(外籍配偶)轉到未來這一群新台灣主人翁身上。
遺憾的是,一波波的關愛卻成了這批新族群難以承受之重。由於東南亞及大陸籍配偶平均教育、經濟水準較低,結婚對象又多是台灣弱勢階層,在社會無形的優越感眼光下,新台灣之子似乎成為社會的負擔,媒體三不五時出現負面報導,更加深了社會對新台灣之子的擔憂甚至排斥。
近來,這樣的焦慮也引起許多人反思:「新台灣之子」真的差人一等嗎?即便部分孩子有學習或行為問題,這是誰的責任?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這群天真無邪的異國婚姻結晶呢?
10月的屏東,秋老虎的威力在海風吹拂下似乎減緩不少,週四清早,照例是東港國小外籍配偶子女的輔導課時間。今天是最後一堂課,孩子們要彼此分享上課感想,並交換卡片和信件。
信件中,有一個大姊姊鼓勵一位男生「變得活潑些,不要一臉苦苦的!」她說:「當我第一次見到你,我看你好像有好多的心事都講不出來,我能體諒你的心情,如果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ㄚ,我希望你能改變自己……」。信被抽到唸出來的同學雖然一陣臉紅,但在老師的鼓勵聲中,氣氛轉為輕鬆溫馨,下課前老師叮嚀大家留下彼此的電話和e-mail,沒事要常常聯絡。
「媽媽在隔壁上課,我們在這裡讀書。」全國各地的外籍及大陸配偶服務中心,近年已逐漸成為外籍配偶的重要支持網絡。
建立支持網路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課,讓孩子建立一個情緒上的支持網路,」負責帶領輔導方案的外聘老師郭金鵞表示,剛開始時有好幾個孩子帶著防衛心,不願意說話,害怕說多了成為取笑的對象,但經過大家訂定團體公約,強調上課內容保密,才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感。
據她觀察,外配子女自信心的高低和家庭因素有關。有信心的孩子,多半來自正常家庭或媽媽語文能力強,比如那位很會鼓勵人的六年級姊姊,爸爸是船長,當初是因為漁船停靠印尼時認識媽媽而牽成姻緣;相對的,那位「臉苦苦的」男孩,父母離婚,因為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由祖母撫養,覺得自己不如人而性格退縮。
類似這種心理輔導、課後學業輔導等課程,近年來已成為全國「優先教學」的重要環節,而政府資源的大量投入,正導因於「新台灣之子」入學人數不斷攀升。
據教育部統計,民國93學年度全國就讀國小的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有4 萬餘人,佔國小人數2.2%,就讀國中的約5,500人,佔總人數0.6%。雖然離目前八分之一的生育比例仍有一段距離,但近兩年來各縣市的「新台灣之子」就學人數,正以1.6倍的速率成長,且有愈加快速的趨勢。
由於社會一般印象是,會娶東南亞籍或大陸配偶的國人,多半社經地位弱勢、年紀偏高或身心障礙,女方則多年輕無知、學歷偏低,其中東南亞籍配偶還加上語文障礙,致使他們的下一代在先天、後天條件不利下,學習狀況落後,甚至有「降低未來台灣人力素質」之虞。
社會的焦慮,隨著媒體的負面報導更加擴大──「64%的外籍新娘子女有發展遲緩現象」、「外配子女24.6%出現語言及認知遲緩」、「搶救3000名湄公河畔失去教養的台灣囝仔」、「外籍媽媽遲緩兒,每年生產一萬名,10年拖垮台灣社福資源」……。
媽媽帶著幼兒一起上課,是近年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或「中文班」上常見的風景。這位3個孩子的印尼籍媽媽雖然生活操勞,幾年來仍持續地上課。
以偏概全?
「種種關於『新台灣之子』的負面報導,其實都缺乏紮實研究的基礎,」長期投入新移民女性議題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夏曉鵑為文指出,以最常被討論的「發展遲緩」問題來說,目前的數據,都是以到醫院就診者中被確認有問題的人數來估算,由於外籍配偶家境較差,醫療資訊不足,又缺乏親友支援,沒有辦法即時察覺問題並作改善,等到不得已要看醫生時,多半已症狀嚴重,因此被篩檢出來的比例自然高過一般人。
再者,來自印尼、越南等地的外籍新娘往往被家人限制和孩子說母語,但她們的中文不夠流利,以致母子間無「語」可通。一旦孩子錯過牙牙學語的黃金期,和其他伶牙俐齒的本地孩子相比,很容易被視為語言發展遲緩,但這未必表示孩子素質低落,只要入學後接受適當教導就會改善。偏偏各臨床報告都沒有把這一點列入解釋,自然容易產生誤導。
「新台灣之子」逐漸到了入學年齡,他們的學習狀況相當多元而紛歧。圖為全校有15%外配子弟的屏東縣鹽洲國小。
讓數字說話
2004年6月,內政部公佈了第一次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全國普查報告,結果顯示:與外籍配偶結婚的國人,以高中職程度較多,其中具身心障礙身分或低收入戶者佔11%;外配生育子女數為1.04人,大陸籍為0.73人,低於國內婦女的1.24人。外配及大陸子女發展遲緩比例為0.1%,亦低於國內比例。這些數字顯示娶外籍配偶的族群樣貌已逐漸改變,也顛覆了許多人對外籍配偶「生很多」、「孩子素質不好」的印象,可惜媒體反倒覺得不夠聳動而不重視,使得社會的刻板印象仍然根深柢固。
最近出版的《不要叫我外籍新娘》一書中,紀錄了許多東南亞媳婦的心聲:「如果孩子有什麼問題,公婆總是怪我們沒教好;有好的表現,就說那是遺傳自爸爸的優點,」不管她們怎麼努力,都擺脫不掉被貶抑的烙印。
恆春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黃蘭卿以她多年的觀察表示,飄洋過海的南洋姊妹多半勇敢而堅強,除了對孩子的課業輔導比較有困難外,其他母親該給孩子的照顧、情感的依靠,完全無異於台灣母親。事實上,孩子的誕生是她們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希望所繫,這群新台灣之母有更強烈的動機要教育好孩子。
要外配做「好媽媽」,首先要還給她們當媽媽的完整權利和地位,以最基本的、教孩子「講媽媽的話」來說,許多台灣家庭由於花了大錢娶進外籍新娘,在優越感作祟下,把外籍配偶當作「生子工具兼佣人」,根本不承認外配的「太太」、「媽媽」地位,也不准孩子親近媽媽,結果傷害了外配,也傷害了孩子。
星期三下午,東港外配服務中心的廣場上,剛上完課後輔導的孩子們正盡情玩耍。
講媽媽的話
為了改變這種偏見,近年許多專家呼籲,台灣夫家應鼓勵外籍媽媽多和孩子說母語,因為媽媽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可以更自在、流暢地和孩子互動,增加自信,緩解「有口不能言」的窘境,還可以避免孩子因刺激不足而產生語言障礙。
至於外配子女是否會因學了印尼話、越南話而影響國家認同?或因此而學不好中文嗎?其實語言學家早已證實孩子天生擁有語言學習的能力,只要浸淫其中,便可自然而然地學習,「說母語」反而可以幫助兒童發展。至於說到「認同」,父家母家都是家,更不應該剝奪孩子認識、親近母親國家的機會。
除了讓孩子「講媽媽的話」,另一方面,孩子就學後會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為了避免外籍媽媽一口「東南亞國語」而讓孩子覺得丟臉,也為了幫助她們早日融入台灣社會,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大力推動外配中文識字班,只可惜有些婆家反對媳婦去上課,認為只要在家顧好孩子就夠了,「在外面趴趴走,既不安全又容易學壞。」
全家人圍爐享受熱騰騰的火鍋,這幕溫馨晚餐若是少了越南媳婦的料理、孩子的笑鬧聲,恐會遜色不少!圖為恆春邵老師家。
孩子是大人的鏡子
「婚姻仲介常『告誡』外配的婆家,外面環境人多嘴雜,要『管』好媳婦,」黃蘭卿指出,任何家庭都有婆媳相處的問題要適應,更何況外籍媳婦與婆家因為文化習慣不同、語言隔閡,難免有摩擦,這樣的經驗又加深了婆家認為外籍媳婦「不好管」的印象。
有些家庭經過社工人員溝通勸導後,為了孫子日後教養著想,願意放行讓媳婦外出上課,但據非正式統計,全台約只有2成外配曾到學校上過中文課程。
黃蘭卿在恆春地區電話訪問的經驗發現,觀念根深柢固難以撼動的家庭不少,有的是因為自卑感,怕媳婦外出見識多了,一比較,就會「學壞」或「落跑」。還有的,則是既不讓媳婦去上課,又常在言語中數落媳婦的不是,造成孩子對媽媽的否定。黃蘭卿就在家庭訪問中聽到一個孩子說,「我媽媽很笨,妳不要理她啦。」
黃蘭卿指出,孩子從小在家看到媽媽不被重視,有的會更加孝順、體諒媽媽,另一部分則產生「媽媽又笨又沒用」、「不要理媽媽」的偏見,上學又因為媽媽的身分被同學奚笑後,就會把羞辱感轉嫁到母親身上,出現「拒絕接受媽媽教養」的問題,對孩童的身心影響甚鉅。有些人看到外配子女對媽媽吆喝斥罵、「沒大沒小」,還誤以為是外籍媽媽太縱容孩子,卻不知道外籍媽媽的辛酸無奈。
來自菲律賓的雅惠,先生在外地工作,她一人照顧孩子的起居和功課外,也多才多藝積極生活。只是來台十多年,仍不能適應外界異樣的眼光。
健康有能量的媽媽
所幸隨著各界的重視與外配族群的團結,外籍婚姻也有溫馨的故事。當選屏東縣第一屆外籍配偶模範母親的黃莉莉,來自印尼華僑家庭,先生在屏東水利會工作,些許古銅色的臉龐上總帶著開朗的笑容,除了教養出一對活潑伶俐的女兒外,她在東港外配中心上課多年,已經可以擔任翻譯工作,經常到醫院等地為初來乍到的新姊妹解決生活難題。
「我的公公婆婆很好,以前剛來,國語不會講、腳踏車不會騎,他們都鼓勵我學,」看到其他姊妹不幸嫁到會喝酒打人的老公真的很悲慘,她很感謝自己老公有正常工作,結婚多年已經逐漸找出一些「有效」的夫妻相處之道。
家有一位越南籍弟媳的恆春國中老師邵心妤,也道出她對異國婚姻的看法。她表示,弟媳阿紅6年多前透過仲介嫁來台灣,「家人都很疼愛、尊重她,她則在媽媽生命的最後階段陪伴在旁,分擔了許多家務和照護壓力,我和她已經像共過患難的姊妹一樣了,她和弟弟如果有衝突,就會來找我。」
邵心妤說,弟媳當初也是年輕不會照顧孩子、廚師弟弟有陣子因為被裁員失業,經濟壓力極大,但是只要家人同心,這些困難都可以慢慢解決。這些年來弟媳成長許多,和親友相處融洽,很有人緣,甚至比台灣籍的大嫂還體貼、顧家!
為數已超過1/8的「新台灣之子」,正要奮力開創他們的明天。台灣社會能否以平等和接納的態度與之互動呢?
家庭結構才是關鍵
細究許多新移民第二代所以良莠有別,其實媽媽的國籍並非問題根源,家庭結構和家人互動才是關鍵。和樂的家庭,通常外籍媳婦也正向積極;反之,則媽媽、孩子都會問題一籮筐。
今年10月屏東縣政府主辦的「南區9縣市外配子女教育研討會」中,多位學者皆呼籲政府在協助外籍配偶的生活適應時,更應加強夫家成員的親職教育和兩性教育,但不可諱言,落實起來卻也困難重重。
屏東幾個外籍配偶服務中心一致表示,夫家多半認為問題不在自己,就算為他們開課,他們也興趣缺缺。因這牽涉到台灣整體社會狹隘偏差的價值觀,社工人員必須不厭其煩地強調,「外籍配偶嫁來台灣不是只為賺錢,她們想幫助娘家是人之常情,不是吃裡扒外。如果給她們機會,她們都很希望在這裡落地生根、建立一個溫暖的家!」
外籍媽媽家庭處境的改善非一蹴可幾,但孩子一天天長大,時間緊迫。目前教育界人士正從學前教育和托育的方向,思索如何協助功能不彰的外配家庭走出教養困境。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翁麗芳的研究指出,幼稚園、托兒所提供的幼教服務可以減低外配家庭的教養疑問,補強家庭功能的不足,而藉幼稚園和家庭、媽媽經常互動,還可以扮演協助外籍配偶在本地的適應角色,讓她們跟孩子一起成長。可惜,目前仍有許多外配子女沒有讀幼稚園,她建議政府朝更優惠、便利的幼教網絡來努力。
新台灣之子進入正式教育後,學習情況如何?是各界關切的另一焦點。近年陸續有許多相關研究出爐,但因地區不同,呈現的結果非常分歧。例如在嘉義偏僻山區,外配子女受媽媽情緒困擾影響,而有負面行為表現。台北縣的外配孩子成績排名前三分之一的佔4成,成績低落的比例則與一般孩子差不多。雲林縣新台灣之子入學後有學習意願偏低的情形,全台灣外配子女最多的屏東縣鹽洲國小的分析則顯示,外配子女與台灣子女的學業成績無顯著差別。
「新台灣之子」素質堪憂?就像這類現身在街頭巷尾的廣告,反映了部分國人偏狹的價值觀。
有問題VS.正常
「有研究說外配子女容易出現問題,有人說他們正常得很,兩種結果都對,」在屏科大舉辦的研討會上,學者表示,不同取樣和社經背景,會呈現不同的結果,看似矛盾的結論,正可顯示外配子女間的個別差異很大,就像台灣孩子一樣,外配子女也並非只有單一樣貌。
許多在教育現場的老師也承認,實際接觸外配子女後,觀感改變許多。鹽洲國小老師楊千儀2年前到該校任教前,風聞學校的外配子女人數多,本來心生擔憂,到校後才發現媒體真的把這些孩子污名化了,其實他們的表現也不輸給台灣孩子。屏東縣新園國中校長許世燦表示,他以前對外配子女也有刻板印象,實際接觸後他並不擔心,事實證明,在需要特殊輔導的資源班裡,只有極少數是外籍配偶孩子。
站在教育的立場,師長們理性上覺得不應歧視外配子女,但校園中的遺憾事例仍然時有所聞,比如有的孩子因為「老師不喜歡我」而排斥上學;或者,孩子因口音、膚色、習慣不同而被同學嘲笑時,老師不但沒有適時教導同學要尊重多元文化,還因為外配小孩受不了嘲笑、和同學起爭執而處罰他們。
「台灣的經濟、文化比較先進,教育還是以夫家為主吧,以免一家兩制」──校園裡、街坊巷弄間,人們言談間流露的「大台灣主義」,反映的是,台灣仍未跨越文化的藩籬,以友善、平等和接納的態度與新族群互動。
看看號稱「移民熔爐」的美國,以融合百川的心態接納新移民,因而締造出超級強國,若國人能調整心態,這超過八分之一的「新台灣之子」,將會是台灣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