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休閒備受重視的時代。
滿街上休閒餐廳林立,翻開報章,多彩繽紛的休閒渡假資訊令人目眩神迷;走進大城小鎮,休閒設施如雨後春筍地冒出。休閒農業、觀光漁業、文化節慶是政府施政重點,休旅車、休閒運動服則成了現代人的流行符碼。
這似乎又是個難得休閒的時代。
有人抱怨「好久不敢休假了!」有人感嘆「現在出門哪樣不花錢?」不管是有錢沒閒或沒錢有閒,都可能失去閒情逸致,無緣享受悠閒自在的生活。唉,休閒難矣!
數十年來以工作為導向的台灣社會,崇尚的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但是時代改變了!現在是創意領航的時代,「創意經濟」將取代「製造經濟」成為明日之星。而豐富多元的休閒生活、輕鬆活潑的生命情調,正是孕育創意的土壤。
「休閒」鹹魚翻身,儼然成為新主流價值。然而,人們真的了解休閒的內涵和價值嗎?如何才能真正享受休閒,成就美善的人生呢?
國際知名的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最近一反以往縱論全球經濟局勢與企業管理的勤奮形象,竟然出了一本講休閒的書《OFF學》。大前倡議:年輕時,對於ON(工作)與OFF(休閒)都應該同樣地注意,並且設法創造出時間、金錢、悠閒的心情,以便盡情的享受人生。他表示,很多人都推說等自己有時間或退休後,就可以實現某些計畫,但「若不從年輕時開始努力經營休閒生活,就算到退休,有了時間、金錢,也不會徹底享受生活,只有在漫無目標的生活中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每年春假期間,墾丁海濱湧入大量人潮,逐漸形成街區「夜市」。台灣民眾酷愛購物、消費,即便渡假時也不例外。
活到老,玩到老
年過60的大前先生酷愛騎越野摩托車上山下海,即使摔斷腿也不輕言放棄;夏天的假日他喜歡乘著遊艇到海上釣魚,黃昏前帶著自己的漁獲到港口的餐廳請廚師料理;冬天就安排雪上摩托車之旅;春天到秋天則是前往郊區的山莊寫作,並且和家人朋友同遊,每年都和太太到加拿大著名的衛斯勒滑雪場滑雪。
「我一直在遊玩,」他說,遊玩不但沒有成為工作的阻力,反而還是維持工作活力非常重要的元素。精於遊玩的「OFF人生」讓他創意更多元,也讓他在「ON的人生」更元氣淋漓。
這本教人玩樂享受的《OFF學》在台上市不久,就熱賣60萬冊,連續6週蟬連3家大型書店的財經類暢銷書排行榜冠軍,媒體熱烈討論,網路流傳,許多人赫然發現,原來休閒也可以搞得這麼專業,也應該認真對待。
台灣民眾的休閒生活如何?
週末假日的都會街市上,音樂廳、戲劇院裡媬O火輝煌,誠品24小時書店,夜裡仍然人氣鼎沸;河濱公園裡,騎著自行車的大人小孩,快樂地吹涼風活動筋骨;市區郊山上,爬山的、跳元極舞的民眾終年不休;再遠一點的鄉間溪水邊,戲水露營的男女老少不嫌擁擠地烤肉野餐;近年來更有許多人熱心投入社區服務及各項義工活動,實踐「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人生……。
若說台灣民眾休閒生活貧乏,未免言之過苛;既然如此,還需要正經八百的提倡「休閒學」嗎?
且讓鏡頭換幾幕場景。
追風一族
一千七百多公尺高的南投清境農場,山坡上一棟棟歐式豪華民宿蜿蜒於途,每逢假日人車洶湧,附近山區一遇颱風豪雨,土石橫流道路坍塌;今年春假的墾丁,「春天吶喊」搖滾音樂祭會場湧進數萬人潮,把寧靜的渡假海邊變成一個巨大的夜市,滿地垃圾、交通大亂、民宿飆漲,使多年來搖滾客營造的「音樂、海灘、輕鬆慵懶」文化扭曲變調。接著上演的初夏屏東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吸引各地饕客前往品嚐「鮪魚36吃」等創意餐飲,但是酒足飯飽之後,有多少人真有興趣停留下來,接觸主辦單位提供的藝文活動,或認識東港的漁村文化?
山海資源都豐沛的東岸花蓮,近來吹進一股戶外運動風,幾個熱愛攀岩的年輕人,辭掉台北的穩定工作,來到花蓮推廣戶外休閒運動,引進獨木舟、越野腳踏車、攀岩等課程,篳路藍縷十分辛苦;全球自行車巨擘捷安特公司在湖光山色的鯉魚潭畔推動自行車運動,教授民眾正確的騎乘技巧,每人半日500元的收費,卻被當面嗆聲:「啊!還要付錢?那我們自己騎就好了!」
宗教、公益活動 2.2%
運動、戶外活動 10.2%
看電影、逛街 4.8%
上網 7.3%
聽廣播、閱讀書報雜誌 6.7%
看電視 38.1%
應酬、親友相聚 10.4%
其他 1.5%
進修、補習 6.2%
休息 9.8%
彈奏樂器、下棋等室內娛樂 2.5%
備註:以上統計為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3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調查結果,對象為15歲以上民眾。將一天時間分為「必要時間」(吃飯、睡覺等必要作息)、「約束時間」(含工作、上學、通勤、家務等)、「自由時間」3類;其中平均每日自由時間為5小時54分,上圖即為自由時間的運用方式。
黃昏中,氣氛悠閒的台中美術館廣場上,民眾隨音樂翩然起舞,台灣民眾在經濟富裕後,已愈來愈重視休閒生活。
忙著休閒
「台灣社會已漸漸體認到休閒的重要性,但是對這個主題有正確認識的並不多,」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副教授葉智魁表示,國人長久以來習慣了講求效率的生活,「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已經內化很深,這樣的態度也無形中延伸到休閒生活。
以旅遊模式為例,為了不浪費休假,多把行程儘量排得滿滿的,遊歐洲標榜「9天4國」,在國內也是一個景點趕過一個。到了風光明媚的目的地,即使沒有人潮掃興,民眾也靜不下心來細細欣賞,甚至不知道要欣賞什麼、如何欣賞,最後只喀嚓、喀嚓照幾張照片,表示到此一遊,第二天又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工作崗位。像這樣「忙著休閒」,只會愈休閒愈累。
即使不出遊,台灣人最常以看電視、逛街購物作為消遣。以電視來說,庸俗化的綜藝節目、扭曲荒謬的戲劇情節,提供的只是短暫的刺激、幻想,或情緒的宣洩。許多觀眾對電視品質低落也並非沒有感覺,常常邊看邊罵,邊罵邊看,但卻又天天準時開機,從晚餐後看到睡覺前,還看出一堆肥胖、脊椎彎曲、焦慮等病痛,何以如此?
「因為大部分民眾從來沒有認真培養興趣和休閒技能,也少有機會深入不同的休閒經驗,只好習慣性地回到電視機前來消磨時間、排遣寂寞。」葉智魁表示,「看電視」所以被排除於正向休閒名單之外,因為看電視時,觀眾面對的是單向放送的洗腦式訊息,容易淪為消極被動的接受者,喪失「選擇的自由」,也就失落了休閒中最核心的元素──「自由」和「自我抉擇」。
學者指出,培養「休閒技能」有助於跨越挑戰,並體驗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和樂趣。圖左至右分別為爬樹、攀岩、溪流泛舟課程。
沙發馬鈴薯
若問休閒究竟是什麼?人們想到的多半是「放鬆」、「調節工作壓力」,或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就連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大前研一不也說「會玩,才會成功」?殊不知這樣看休閒,彷彿休閒就是為了服務工作,休閒成了一種事業工具或經濟活動,結果反倒錯失了它對人生更重要的價值。
葉智魁指出,休閒的意涵指的是一種精神上毫無束縛、自由解放的情境。西方的「休閒哲學之父」亞里士多德主張,休閒並非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休閒本身就是高尚的目標,它中心的意義在於讓人成為一個「自由人」;中國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莊子的「逍遙遊」則認為,真正逍遙的人是能夠「乘物遊心」,物物而不物於物,悠然於天地之間。
當代學者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詮釋──「休閒並非膚淺的娛樂,而是『人類如何生存下去』的基礎哲學問題,」日本學者加藤秀俊說;東華大學賴來新則認為,「休閒的本質在於提升生活品質。」
哲學家認為休閒就是一種人生目的,這種「無用之用」(看似沒有具體用處的東西往往能產生最大功用)的休閒觀固然層次較高,然而,休閒若一定只能當成目的,卻也落入另一個框架。
比如,近年來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教授謝智謀積極推動戶外冒險教育,做為邊緣青少年找回自信的媒介,或藉此培養企業經理人領導能力、膽識氣度,也引發廣大的迴響,許多人因此而改變、受惠。
學者指出,培養「休閒技能」有助於跨越挑戰,並體驗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和樂趣。圖左至右分別為爬樹、攀岩、溪流泛舟課程。
別被牽著鼻子走
無論你贊同「無用之用」,或傾向於「好好利用」,都和休閒養性怡情、實現自我的本質並不矛盾。要達到這個目的,休閒應該是一種內心的感受,是不假外求的。從這個角度看,台灣民眾的休閒生活,的確常落入「被動」和「受制約」的模式而不自覺。
比如,人們在決定從事何種休閒時,常常是根據媒體報導,只要媒體一披露某處好吃好玩,人潮就跟著席捲而去,至於那是不是自己的需求或喜好都不重要,反倒「跟得上潮流」才是重點。於是,清境農場的小木屋大家都去了,我也該去瞧瞧;現在SUV休旅車這麼紅,哪怕我家只有2、3人,也該早點換個車吧!
「消費者往往是『被告知』自己有什麼需求,然後再被引導去購買,」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副教授賴來新質疑,難到買了SUV,就真如廣告所說的,「可以擁有幸福美好的家庭」嗎?而在休閒幾乎等同於流行、消費的台灣文化中,要提升休閒品質,第一個關鍵是得尋回人們休閒的「自主性」。
「我們的休閒,缺少了自由的本質,也喪失了選擇的能力,」賴來新以自己的經驗為例,他在美國讀書時常打高爾夫球,因為物美價廉;回台灣後發覺自己打不起高爾夫了,又找不到壁球、迴力球的同伴,就參加路跑俱樂部,培養慢跑興趣,也很自得其樂。這種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積極尋求、並開拓適合自己休閒方式的態度,就是自由的本質。
大前研一因為經濟條件佳,能夠騎重型機車、買遊艇,到各國去潛水、滑雪,升斗小民則可以「選擇」不用很多花費的登山、下棋、自助旅行等,只要投入時間心力,一樣可以擁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近年來,台灣節慶活動密集而蓬勃,但在熱鬧過後,國人真能放鬆身心或收穫、體會了什麼嗎?圖為每年夏天在福隆海灘舉辦的海洋音樂祭。
重質不重量
台灣民眾出國旅遊之頻繁,常令國際友人羨慕,例如美國民眾出國旅遊的比例就遠低於台灣。然而「他們卻有富足的內在,」東華觀光所副教授許義忠說,他在美國北卡州念書期間,觀察到許多住在鄉間小鎮的民眾,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瞭若指掌、人文歷史如數家珍,雖然從未跨出國門,卻生活得飽滿而豐富。這令早年從商常常出國、自認見多識廣的他,受到十分衝擊,因為自己竟說不出任何一種家鄉常見的動植物!
究竟,怎樣才能擁有休閒品質?
「你的心,放下了嗎?」許義忠指出,人們常忽略放鬆的重要,尤其習慣忙碌、效率的上班族,就像揹著工作和責任厚殼的烏龜,已不知如何放下,即使去聽音樂會、帶小孩去公園騎車,心也仍處於焦慮狀態;不少企業主管在風光明媚的渡假勝地還帶著筆記型電腦收發郵件。這樣的休閒,不要也罷!
他認為,生活中的「暫停」非常重要,就像音樂需要休止符,繪畫需要留白,只有當人們停下來了,心靈才能自由,才可能打開感官,去體驗這個大千世界、婆娑人生。
近年為了推廣觀光休閒產業,有人倡議高山上要有纜車,並以7-11、星巴客出現在高海拔上為傲;許多年輕人到野外露營嫌蚊子多、蛙聲吵,希望帳篷底下有木板間隔,上面有屋頂遮蔭擋雨,甚至把車子開到帳篷邊,音響開得老大。賴來新忍不住「消遣」他們,「下次是不是要把冷氣也搬去?」
「如果一心求舒適,期待這麼人為化的環境,那又何必到野外露營呢?」他感嘆,休閒是一種脫離平日習性的「換軌」、「出軌」時刻,但許多人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他的身心還是被舊有的習性緊緊綑綁,不能和眼前情境交融,也不能「當下安住」。
孩子們有模有樣的學習泡茶之道。休閒教育若能從小實踐於生活之中,長大了自然較能夠品味人生。
休閒也需能力
「休閒品質不佳,也是因為台灣長期以來缺乏休閒教育,」東華運休系系主任劉吉川指出,休閒教育包括對休閒的正確態度和休閒能力的培養,有了觀念和知識,民眾就會知道休閒生活不應隨媒體和廣告起舞,而應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規劃。四處趴趴走做生意的、一整天坐辦公室的、終日面對機器,與人少有接觸的……,每個人需要的休閒顯然各不相同;有概念的人,不但會思考、也願意認真累積較大的「休閒資料庫」,並及早開始培養自己的「休閒能力」。
美國當代著名的休閒學者傑佛瑞.古德貝在談論休閒教育時說,休閒不是有剩餘時間才做的事,而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決定你是否能活得充實、活得快樂,因此,休閒需要規劃,也需要技術的學習。
「如果只追求那些無需學習任何技巧、也無法使人成長的直接式娛樂,並不會令人感覺愉快,」他說。
且看四面環海的台灣,何以國人的海邊活動,總以四處閒逛、吃海鮮最受歡迎,對於那些能充分享受海洋樂趣的活動,比如潛水、釣魚、獨木舟、風浪板等,就算政府大力推動,成長的人口仍然緩慢?原因是許多民眾缺乏從事水上活動的基本技能──游泳,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學,或值得花一筆錢去學。又比如,現在騎自行車的人口大增,又有多少人願意學習進階的自行車技能、添購相關的裝備,並嘗試長途騎乘的挑戰?
備註:以上統計為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3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調查結果,對象為15歲以上民眾。將一天時間分為「必要時間」(吃飯、睡覺等必要作息)、「約束時間」(含工作、上學、通勤、家務等)、「自由時間」3類;其中平均每日自由時間為5小時54分,上圖即為自由時間的運用方式。
工作中休閒
對於許多忙得分身乏術的人來說,學者的休閒理想國聽來似乎不切實際。如果每天必須加班到晚上9點,周末還要受訓上課,如何奢談休閒?對於這類困境,許義忠提出令人省思的大哉問。
「我們不願向老闆、向同事說NO,是否因為怕失去表示效忠的機會、怕失去前途或朋友?」他問,當一份工作已經讓人忙到失去正常人生時,難道不應改變嗎?當工作已超過你身心所能負荷、甚至可能讓你妻離子散時,或許就該是向它說再見的時候了。
許義忠提醒,人們常常習慣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會價值而不自知,甚至不計一切代價要把自己「塞」進那個框框裡。換一個工作或許收入減少,但重點仍在於自己的選擇。他自己就在歷經人生挫折後,決定放下事業,舉家出國進修,回台後改行當教授,收入雖下降,但能過著物質簡單一點、卻均衡美好的生活,他十分怡然自得。
至於那些沒有條件辭職,不得不捧住飯碗的人,又該如何?
「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吧!」許義忠建議,不論是改善工作流程、增進和同事間的關係、或者改善工作環境,甚至降低自己對名利追求的慾望,都能使人得到成就和滿足。
工作中找休閒之趣,或者就像9月初的一個溫暖上午,東華大學的老師和記者約在花蓮校園裡景色宜人的「東湖」湖畔談休閒。若當成工作交差,採訪完匆匆走人,也就船過水無痕;但記者在老師提點下,決定放下壓力,享受偶得的悠閒,留在美麗湖畔慢慢回味方才深具哲思的對話,嘗試去體會無入而不自得的自由自在,讓身心安靜沉澱下來。就在水鳥劃過湖面的剎那,心中隱然浮現「就算為了這次出差而錯失假期,又有什麼關係呢?」
心念一轉天地寬,ON與OFF的人生,若有一天真能相互交融激盪,那份不受侷限的出入自由、身心安頓,或許,休閒與工作的真滋味,俱在其中矣!
如何從忙碌生活中抽離出來,讓心靈沉澱、感官敞開,去感受自然之美?沒有捷徑,需要自己慢慢體會。圖為花蓮鯉魚潭自行車道。
學者指出,培養「休閒技能」有助於跨越挑戰,並體驗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和樂趣。圖左至右分別為爬樹、攀岩、溪流泛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