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多種籽」的特點,中國人一向視之為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吉祥象徵,經常出現在民間的裝飾圖案上。然而石榴的原產地不在中國,所以它的圖案源流也來自域外;石榴紋跟葡萄紋一樣,在中西藝術交流史上都擔任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前者出現在中國至少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在敦煌窟的藻井畫,就有石榴與葡萄組合的豪華紋樣,風格華麗而成熟;而敦煌壁畫上也出現過菩薩手捧石榴花果的畫面。從圖案的發展來看,北魏時代已有類似波斯的石榴紋,至隋唐時代則更多寫生的石榴紋,然後配合中國獨有的雲紋發展成海石榴華紋,延續到清代,愈來愈複雜的海石榴華紋,已混合了蓮花、蓮葉等圖案了。另外,中國裝飾紋樣中最為豪華的所謂「寶相華紋」,實在也是從海石榴華紋發展出來的。
石榴在古代西方,本有「聖果」的含義,傳入中國後,又逐漸發展出一套對石榴的人生寓意,主要是代表「子福」。其實這與波斯人視為豐穰多產的象徵,仍然是相通的。
中國人以石榴寓意子福,最早的記載大概是「北史」卷五十六「魏收傳」——「齊安德王延宗,納趙郡李祖收女為妃。後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薦二石榴於帝前,聞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其子孫眾多。』帝大喜,詔收卿還將來,仍賜收美錦二匹。」
於是,民間習俗不知從何時起,石榴即成為結婚宴會乃至中秋祭祀時所不可或缺的果實,也成為文人畫家喜好的表現題材。畫筆下的石榴,除審美目的之外,依然象徵子孫繁昌,明代畫家王毅祥體石榴便寫道:「榴房拆錦囊,珊瑚何齒齒。試展畫圖看,憑將頌多子。」
而民間美術裝飾圖案,在建築、傢具、雜器、裝飾品或畫稿上運用最廣。畫題如「榴開百子」、「三多」等也就成為大眾都能琅琅上口的語句。
石榴無論實物本身或美術表現意匠,都來自域外,但在中國,卻更能發揮它的魅力,長久以來,它一直配合著中國人的民族性,深為民間廣泛喜愛,也為中西藝術文化交流史留下一段佳話。
〔圖片說明〕
P.110
五代敦煌壁畫,菩薩手捧石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