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坪林鄉,位於大台北東南端,因地處偏僻,直到清朝乾隆末年才開發,由於是遍地山林中的一方平地,故以「坪林」稱之。
來到坪林,見到的是滿山翠黛環鄉繞行,蜿蜒的北勢溪則是清澈見底的水晶碧綠,人口維持在六、七千人的坪林,彷彿二十幾年前這麼生活著,二十幾年後仍是如此不貪多地過著。為什麼,就在台北邊上的坪林鄉能如此淡泊,不受「利誘」?
禁令重重
自從民國六十八年政府以都市計劃法,將坪林全鄉劃為台北水源特定區管制範圍之後,坪林的耕地很難自由耕作,房舍也不能因人口增加而增建,只能在原有的住宅上做小小的翻修與整新,土地價格也因此無法成長。在水源保護區的種種規範下,坪林人口外流的情形相當嚴重,其中想回鄉的雖不在少數,但常因坪林生活不易而退卻。
在茶葉博物館工作的陳欣評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喝著酒、瞪著眼睛說,「我們坪林幾乎沒有一家娛樂場所,真的,一間也沒有,我們坪林被管得死死的,想要蓋房子或是增建,就會有人來查。總之,就是做那個也不行,做這個也不行啦!」水源保護區的諸多限制維護了坪林的青山綠水,卻也榨出了坪林鄉民滿腹苦水。
所幸,坪林有好茶,能沖解掉喝酒留下的辛酸苦味。
茶鄉風情畫
適合茶樹生長的坪林,早年就有不少人栽茶,而早期省政府的茶葉比賽,坪林鄉奪魁的紀錄,也引起了政府對坪林茶的重視,再加上鄉民看到茶葉帶來的經濟效益,原本還兼種點稻米或其他農作物的坪林人,幾乎全部改種茶。一心兩葉摘採下的青心烏龍成了熠熠發亮的黃金,不管是外銷或內銷,坪林的茶葉都有廣大的市場,良茶或劣茶,都能換得一筆好收益。
百分之九十的坪林人就此陷入了茶的迷陣中,茶園蔓延在坪林起伏的山巒間,綠滋滋的茶樹和坪林人,一塊兒享受陽光、雨水與霧氣的滋養。坪林人一年的生活作息更是跟著茶事走,尤其是春茶秋茶採收時節,家家戶戶幾乎每天只睡不到四個小時。由於從採茶到做茶一氣呵成至少要十多個小時,茶農每日枕著茶香睡,伴著茶香醒,這樣的日子幾乎得連續近個把月,至今不變。
住在坪林鄉粗窟村的黃桂英,小女孩時就跟著大人為茶忙,長大嫁了人,老公也種茶。她想到炎炎夏日採茶做茶的辛苦,嘆口氣說,「坪林的女人實在辛苦,採茶季時睡不到幾個小時,但是家裡的活還是得做。」黃桂英的鄰居林大姐則憨厚地笑道:「做茶,夭壽的艱苦喔!」
在茶葉比賽中得獎無數的欣評茶莊陳老板,也是從小與茶為伍至今,謙懷的他眉宇間掩不住對自家茶葉的信心。「沒讀什麼書,只好繼續種茶,」他說。論起做茶的訣竅,陳老板話也一樣不多,只是一句,「專心,再加上經驗。」
的確,採茶得看天氣,拿捏時間摘採後,還得依當天茶葉的狀況做一連串的發酵,在室外發酵多久、在室內又要多久,都得靠茶農眼、鼻、心、口、手,專心一致地下判斷。多一分少一秒都是學問,而發酵後的炒菁、揉捻、解塊與烘培,一步步都關係到成品的好壞,時間得算得準,溫度得量得確,偏偏這一切都沒個準則, 靠得是茶農自身積下的經驗。
茶農生計成問題?
而坪林每年都會舉辦茶葉比賽,正是茶農彼此切磋做茶技巧的好機會,評審聞茶香、看湯色,評比出各家茶葉的優劣,不同等級的茶葉日後在市場上也會有不同的價錢,得到特等獎的茶往往銷售一空,而茶農的信譽多少也在這樣的評比中得到保證。陳老板表示,茶農們會互相比較,討論各自的做法在哪個關卡出了紕漏,導致品質不如別人理想。「常常反省、檢討,做出來的茶葉品質才會更好。」
現在的坪林,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鄉民還是以茶維生,只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茶也沒以往好賣,過去熱賣的外銷市場早因台灣工資上漲、成本提升,與國際茶葉市場飽和等因素而失去競爭優勢,雖然坪林茶走的是精緻路線,與大宗量產的外國茶葉有市場區隔,但對大部份茶農來說,如果連內銷都有困難,生計該如何維持下去?
黃桂英無奈地表示,茶葉不若以前好賣,有時茶農還會遇到中盤商剝削的苦境,血汗種的茶葉只能賤價出售。「唉!很多茶農都是有口難言,尤其是以後加入那個什麼貿易組織,毋敢想啦!」她的憂慮或許也是很多人的憂慮,不過,陳老板倒是深具信心,「只要我的茶葉好,不怕沒人買啦!」
坪林鄉長梁金生,道地的坪林人,耿直率性的他毫不掩飾對坪林茶的驕傲和憂心。梁鄉長定定地說,「我們坪林是把茶當神來拜,把茶當女朋友一樣照顧。」他除了鼓勵鄉民集思種茶、做茶技藝的精進之方,更努力經營著伴隨著茶而生的「茶文化」,除了茶食等副產品,更重要的是將坪林特有的茶鄉風情,以文化深耕的方式,根植在鄉民與遊客心中。文化義工的培訓,與茶葉相關活動的舉辦、鄉誌鄉史的製作與保存,在在都蘊含著茶風與茶情。
面對市場開放的衝擊,梁鄉長眉頭深鎖地說,「希望政府能大力為台灣茶做行銷,並為茶葉市場規劃健全的通路,讓大家看到喝茶的好,體會到做茶葉的益處,這樣才會讓茶葉有市場賣,也讓年輕一代願意接手。」
期待鬆綁
早期的坪林,有淡蘭古道通過,做為連接台北與宜蘭之間的樞紐,今日的北宜公路取代了古道的功能,為坪林帶來不少遊客,也讓運輸茶葉更為便利。而預計九十二年完工的北宜高速公路,本來也被預期會為坪林帶來新的利多,然而,為了保護水源地,政府考慮不在坪林設一般車輛可進出的交流道,而將北宜高的出口設在「行控中心」,只讓國道局工程用車與坪林鄉民能經其進出。梁鄉長雙手一攤,無奈地表示,政府不要做什麼事都以管理和不信任的態度去看鄉民,應該想辦法讓坪林與水源保護區的角色共生共榮。如果害怕北宜高會帶來人潮、污染水源地,應該做的是讓坪林在合理的範圍內,建設更多方便遊客的公共設施,比如公廁及完善的垃圾處理,讓外鄉人有機會看到坪林與生態和諧共存創造出來的美麗。
北勢溪因坪林鄉民組成護魚隊護溪有成,而繁殖了許多台灣珍貴的魚類,位在原始林中的千年油杉是台灣的特有林種,湛藍的夜空則吸引著一波波的學子來此露營觀星……。長滿繭的茶農之手貼著茶葉的氣息過活,去年坪林的包種茶被指定為「總統茶」而更加聲名大噪,茶農們硬是桿直了腰做茶,等著兒孫回家甲一杯好茶。
下次到坪林時,請不要只把它當中途休息站。好歹,坐下來,等一壺茶涼。
坪林小檔案
坪林地屬北宜公路的中繼站,西距台北市三十八公里,東距宜蘭市四十二公里,全鄉多數山地,北面為伏獅山區,南面為阿玉山區,有北勢溪蜿蜒全境。河谷平原分佈溪流兩岸,為坪林鄉之主要人口聚集地,全鄉總人口約六千餘人,面積一七一平方公里。
坪林鄉屬於翡翠水庫集水範圍,因而被劃為水源保護區,自然景觀清新優雅,是觀光的好去處。無論是胡桶古道探幽之旅、漁光南山寺知性之旅、尖山湖自然景觀之旅、九芎根森林浴之旅、倒吊蓮千年油杉之旅、獅公髻尾眺望景觀之旅、茶鄉越野之旅,都可讓你徜徉在山光水色之間。
坪林的主要產業為茶,聞名的文山包種茶更是台灣茶中出類拔萃之品。到坪林除了喝茶、買茶,走一趟茶葉博物館,也可以讓你更瞭解茶事。
交通:開車走北宜公路,或在台汽客運台北北站搭中興號、公保大樓搭坪林班車皆可前往。
(資料來源提供:坪林鄉公所)
p.86
坪林遍地是一方方油亮的茶園,茶樹就在這好山好水的滋養下成長。
p.88
坪林大街上,一溜都是各據特色的茶莊,品茶、吃茶點,享受老板泡茶的好功夫,也是來坪林的一大享受。
p.89
香片蝦、冰鎮茶圓(前頁左上)……坪林茶宴菜色豐富——不同屬性的食材得搭配不同的茶葉,才能烹調出最大的美味。(十方茶舍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