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慈善公益紅火的時代!
美國軟體業巨擘比爾蓋茲夫婦因為致力改善全球窮人處境,和同樣熱心公益的搖滾歌手波諾,獲選為2005年時代雜誌的風雲人物;國內企業家也不遑多讓,前陣子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斥資二十多億買下國民黨大樓,目的就是為了「做國際級公益」。國人日常生活中更處處看得到台灣企業用行動展現大愛:新光集團為受虐兒募款,台灣大哥大為急難家庭伸出援手,聯電、鴻海為貧苦兒童提供「博幼」課輔班……。
但,光靠補破網或錦上添花式的慈善公益就夠了嗎?在跨國企業縱橫全球,財力、執行力和影響力都日益增加,甚至凌駕政府的今天,要求企業公民負起「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呼聲也愈來愈高。CSR包括經濟、環境、社會三大面向,要求企業必須從上到下、從內至外、從形象到實質,徹頭徹尾改造成一個「利人利己更利生態」的「營利道德體」,為世界的和平、繁榮和永續發展,負起更多的責任。面對這個新潮流,台灣企業恐怕得加把勁了!
台灣的「企業社會責任」(CSR)表現如何?看看最近這則新聞。
4月初,新掛牌的行政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對鬧了許久的民眾抗爭行動電話基地台電磁波事件有了回應──計劃拆除全國1/3、約一萬多座基地台,雖尚未形成政策,卻引發各界不同聲音,最早發難的環保團體在肯定之餘,強調光拆還不夠,政府應該訂出電磁波防護標準;電信業者則表示基地台拆多了,手機必須發送更強的電磁波才能使訊號清楚,反而不利於使用者;又有專家表示,基地台電磁波對健康的危害並沒那麼嚴重。
「電信公司之前缺乏和社區充分溝通,之後又不出面說明公司的研究數據與相關政策,或者教導消費者如何保護自己、正確使用,」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黃正忠表示,像這類爭議事件發生時,正是檢視企業是否只顧利益而枉顧社會責任的時候。
可惜,攸關台灣數以千萬計消費者權益的電信公司,不但未展現應有的責任感,前陣子還上演「誰家手機電磁波比較低」的排名爭奪戰,企圖利用民眾的恐懼來賺錢,更諷刺的是,其中還有以關懷社會著稱而常得獎的企業呢!
服膺「綠色競爭力」的台達電,把環保理念和經營策略結合,發展節能技術和產品,不但帶來商機,也贏得好名聲。圖為台達電內湖總部頂樓設置的太陽能板。
由外而內
「老實說,台灣談『企業社會責任』多年,仍停留在非常淺薄的層次,」長期關注國際企業發展趨勢的黃正忠急切地表示,台灣企業常將社會責任等同於「做公益」,而以成立基金會,贊助藝文活動、認養公園、捐助弱勢族群等方式推動,他強調,這些「外部」的公益活動雖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環,但絕不是全部。真正的CSR應與企業核心精神結合,成為一種「內部」的政策,並且貫徹融入實際的經營運作中。
「國內企業對CSR認知不足,通常只做到局部,而且沒有政策化、組織化,所以很難落實,」多年來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打交道、推動上市上櫃公司「公司治理」的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總經理朱竹元也憂心地表示,在國外,CSR已是一股很強的力量,台灣自外於這樣的趨勢,是很危險的。
黃正忠舉例,杜邦台灣區新總裁鄭憲誌上任時,總公司副總裁的祝賀透過視訊會議傳來台灣,整篇談話不見競爭、利潤,反倒都圍繞在企業對人的關懷、對環境的責任,宏觀視野令人低迴再三。相較之下,就黃正忠多年觀察,台灣老板真的把CSR當成一回事,並且想清楚、說明白的,非常有限,目前僅有全球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第一大廠台達電成立CSR委員會,在企業內由上而下積極推動。
CSR不只要求先進國家企業,還擴及開發中國家。中國大陸的企業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籲下,最近陸續加入「全球盟約」,以宣示共同改善人權、勞工和環境等議題。才從北京回台的黃正忠,目睹中國企業負責人對CSR侃侃而談,改變之快,令他對台商的觀望心態更加捏把冷汗。
全球化的衝擊,是帶動這股國際風潮的主因。
不只是同情貧窮
全球化最大的獲利者是大企業,而一旦爆發反全球化抗爭,最大的受害者也是企業。在全球競爭、貧富差距激化的年代,窮人渴望脫貧、就業、改善生活,誰能出力?聯合國及許多國際組織的結論是:雖然政府有其責任,但各國政府近年均苦於高漲的預算赤字和低落的行政效率,相較之下,擁有資源和執行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將扮演愈來愈吃重、甚至比國家還重要的角色。因此才會有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聯合國「全球盟約」等行為準則出現,呼籲企業善盡責任,發揮影響力來改變世界。
《當企業購併國家》的作者、英國著名經濟學家諾瑞娜.赫茲表示,愈來愈多企業之所以認真思考社會和環境議題,不僅只於同情貧窮及弱勢者,而是那已經成為嚴肅的企業議題。例如全球運動用品大廠耐吉(Nike)一度曾因剝削勞工被消費者抵制,不但營收大減,嚴重傷害企業聲望,還引發法律訴訟的賠償問題。
然而,這些國際情勢與台灣有何關係呢?
「全球1000大企業中,台灣有18 家,台灣的海外投資高居全球排名17-20;並且是第15大貿易國,」黃正忠指出,台灣在各類財經指標中的綜合表現可以名列所謂「賺進全球80%財富的20%富國」之林。然而,由於台灣政治地位侷限,使聯合國等組織探討這類議題時,台灣不得其門而入,致使我們對CSR敏感度很低。「台商對國際貧困、疾病議題的擔當,與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期待有相當落差。」
究竟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精神為何?看看一些被公認社會責任承擔表現傑出的跨國企業,會發現他們考慮的層面,從與營業直接有關的員工、供應商、顧客,到間接有關的社區和社區居民等「利害關係人」,甚至到更廣泛的地球環境與人類福祉,可謂面面俱到。
利用回收廢紙再製紙箱的正隆紙業,以著重環保、工安著稱,也因此無心插柳地拿到「耐吉」鞋盒全亞洲的訂單。
「道德」是核心價值
全球員工超過15萬人、分公司遍佈一百七十多國的美商惠普科技,將「道德」、「公益」貫穿在經營的各個層面,可說是CSR的典範。
「我們從產品端的設計開始就考慮對環境的衝擊,一直到採購,生產、回收,都依循同樣的思考,」台灣惠普行銷暨策略聯盟業務處總經理賴昭輝表示,以設計端為例,由於不像生產、回收,國際上已有許多法規規範不得不遵守,「設計是摸著良心才會做的。」惠普近年不惜鉅資研發玉米殼做的印表機殼、可分解的材質、或不用螺絲、全靠卡榫組合的構造等,都是考慮環境負擔而做的設計。同時,惠普的綠色標準是全球一致採用,不會因為第三世界市場對產品環保要求不高就降低標準。
對「物」的標準要對環境負責,「人」和「事」的對待也是以道德為核心。基於科技網路產業的需求,惠普對員工、顧客的權益最重視的是隱私權議題。惠普對員工不會因性別、宗教、種族、婚姻、殘障而有不同待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指標,」賴昭輝補充,亞洲地區雖然比較沒有種族歧視問題,但卻有兩性不平等問題,惠普很早之前就實施兩性工作平等,不但有專為女性員工設計的「mentor制度」(資深員工擔任資淺員工的個人顧問),還訂有拔擢女性主管比例的具體指標。這套管理理念,惠普也要求全球供應商有同樣的行為準則。
現代企業必須先打動消費者的心,才能培養出忠實顧客群。植基於尊重員工和善待咖啡農的星巴克傳奇,就是一個例子。
血汗工廠
所謂企業對「利害關係人」的責任,可能因行業別、文化國情、企業規模而有不同面向的考慮,這也是導致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容易出現灰色地帶的原因。
以對員工的責任為例,科技公司以創意和技術含量著稱,著重的是平等對待、彈性自主;而傳統產業就得強調合理的薪資和勞動條件了,尤其當勞力成本是利潤關鍵時,挑戰便格外嚴峻。
在勞工人權意識高漲的1990年代,全球運動用品的龍頭耐吉或許由於樹大招風,成了勞工團體盯哨的對象。91到93年,英、美媒體陸續出現耐吉剝削勞工的報導,「一雙在美國售價150美金的耐吉球鞋,是由印尼一天工資相當美金5.8角的女作業員做出來的……」;有的報導還以中國東莞附近乾淨明亮的廠房,來凸顯廠商寧可投資硬體廠房卻不善待員工的經營方式,宿舍空間狹小、出入都要經過許可;有的報導則指出,工人在沒有適當防護下,站在熱模具旁工作,黏著劑、油漆氣味充斥,對員工產生健康和安全的危害,極不人道。
隨後消費者、人權團體發起全球杯葛,掀起「反血汗工廠運動」。雖然耐吉抗議報導偏頗,因為記者所言只是新進人員訓練期間的薪水,也刻意漏掉不同名目的獎勵金,而且「一個月2800盾的起薪,已經是印尼當地農民薪資的5倍……」。然而,無論耐吉如何解釋,也無法撫平消費者心中的不滿。雖然苛扣員工的只是耐吉的代工廠,但耐吉仍是千夫所指,因為品牌商有權利挑選代工廠,所有責任都要概括承受。
「在強大壓力下,1997年耐吉的老闆終於出面道歉,」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教授潘世偉說,耐吉進而依國際勞動標準的8個準則,訂出企業行為規範,包括合理的薪資、工時、工安、工會結社自由等,要求全球供應商一致遵循,並且還設計了稽核機制。影響所及,銳跑、愛迪達等同行也紛紛跟進,進而帶動整個供應鏈的改革。
利用回收廢紙再製紙箱的正隆紙業,以著重環保、工安著稱,也因此無心插柳地拿到「耐吉」鞋盒全亞洲的訂單。
責任VS.信任
未善待員工付出慘痛代價,而企業主若主動照顧員工,意味著必須付出更多的成本而可能損及獲利,這樣對得起股東嗎?
在全球擁有九千多分店、九萬多名員工的星巴克咖啡,就以完善福利仍可年年創造高業績的成果,打破了企業家認為「做好人就沒辦法賺大錢」的迷思。
「員工不是生產線上的消耗品,」星巴克的董事長霍華.蕭茲在《星巴克咖啡王國傳奇》一書中,談到他的用人理念。原來出身紐約布魯克林貧戶的蕭茲,看到父親一生作苦力,勤奮工作卻得不到雇主的尊敬,數十年在缺乏保障、惶惶不安中渡日。蕭茲接掌星巴克不久後父親就去世,讓他決定「以最大的誠意來對待員工,最高理想是讓所有員工成為股東,」蕭茲表示。但因為當時公司還在虧損狀態,所以先說服董事會以完善的健保計畫來回饋員工,對象破天荒地擴及為數佔總員工數2/3的兼職員工。
星巴克轉虧為盈後,他又再度說服董事會配股給員工。這些顛覆餐飲界的措施果然培養出忠誠的員工,不但流動性低,減少大筆新進人員培訓費,員工更感恩圖報,「有人為了替公司省錢,出差改搭夜班班機,在工作上提出節省開銷、增加業績的具體建議。」最重要的是他們憑著熱誠,服務出高度死忠的顧客。財務分析師相信,這才是星巴克真正的優勢,是他們飛快成長的關鍵之一。
除了員工關係,星巴克與供應商(咖啡農)水乳交融的互動,也給人們相當的啟示。美國「財星」雜誌資深撰述馬克.岡瑟在他的《信念與財富》書中指出,星巴克有感於他們與咖啡農的命運與共,2001年在國際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協助下,公佈一套咖啡採購原則:星巴克支付高價給符合保護土壤水源與生物多樣性的咖啡農,以保育熱帶環境、並確保星巴克的咖啡品質;同時也要求咖啡農的勞工工資、人權、健康必須妥善照顧。這套採購原則甚至比近年來的「公平貿易」規範更周詳、照顧的範圍更廣,因為星巴克深知咖啡農就是他們的未來。
星巴克總部並會對咖啡農進行查核與評分,只要獲得最高評等的,每磅咖啡可提高10美分採購價格(2002年每磅平均價格為1.2美元),並有優先供應權。基於「在同一條船上」的理念,這套認證系統是由星巴克與咖啡農一起建立的。
同時,當全球咖啡價格下跌時,星巴克也仍願付出比市場價格較高的標準,因為他們不願意見到咖啡農因不敷成本而放棄自己的咖啡田去種古柯葉。
蕭茲承認,要經營一家高道德標準的公司並不容易,他們必須被外界用放大鏡檢視環境理念、對弱勢咖啡農的態度等,「你必須花很多時間金錢,去處理同業不屑一顧的問題,但還是要一肩挑起,因為星巴克很在乎消費者和員工的風評。」
惠普與星巴克的經驗,呼應了近年來許多相關的研究結果:那些關注利害關係人的「超級巨星」,他們的股價表現優於美國前500大企業的史坦普500指數。因為,當企業在管理上發出「慈悲與正義」的光芒時,自然能凝聚向心力而有助於形成優質的管理;而良好的管理又是優異經濟績效的首要指標。
現代企業必須先打動消費者的心,才能培養出忠實顧客群。植基於尊重員工和善待咖啡農的星巴克傳奇,就是一個例子。
台商的環保商機
「班傑冰淇淋是對社會負責任的冰淇淋」、「美體小舖要做商店的道德網路」、「諸惡莫做(Don’t be evil)是Google的座右銘」,以道德和責任為經營主軸的企業體在歐美社會已經愈來愈多。反觀台商的社會責任表現,整體面看,雖頗為遜色,但以分項來看,還是有值得喝采的。其中產業界對環保議題的著力頗深,是令許多國外大廠稱道的強項。
例如歐盟今年即將實施RoHS指令,RoHS禁止含鉛、汞、鎘等6項有毒物質的電機電子設備進口,而台達電早在5年前就已經做到同樣水準,總經理蔡榮騰指出,2000年台達電投資「無鉛焊錫」的製程設備、調整內部管理流程,來生產主機板等各項產品。
「台達電也意外的因為這項技術而得到新力(SONY)的訂單,」他回憶,當年新力生產的PS2遊戲機輸往歐盟時,就因一個零件──整流器──被檢測到鎘金屬含量過高而被迫整批撤回,損失一億歐元以上。後來新力尋找新供應商,發現台達電竟已有相關技術,就把一百多萬件訂單轉移過來。
「當時這項技術根本沒有競爭對手,因此新力的其他單子也跟著進來,結果我們幫了自己也幫了別人,」蔡榮騰表示。
傳統產業也不乏因重視環境、社會責任,而獲得意外訂單的故事。以回收廢紙為原料、再製各類紙箱的正隆公司為例,正隆除了產品本身就具環保概念,也以著重綠色生產、工安、節能聞名於業界。90年代後期,歷經「血汗工廠」事件衝擊後的耐吉正尋找新供應商,發現正隆的產品非常符合他們新的採購5項準則──安全、健康、經營態度、善待員工、友善環境(SHAPE), 1999年把全亞洲的鞋盒訂單都下給正隆。
「當年台灣經濟不景氣,同行無不勒緊褲帶,沒想到我們竟然拿到這個大訂單,業務反而大幅成長,」正隆公司環安部經理李燈銘表示,以前他們從未想過紙箱居然能外銷(因為運費太貴),也因為這次機會而開啟近幾年正隆全球行銷的業務,收獲匪淺。
一群志工來到陽明山,要將一片廢棄礦場營造成美麗溼地,以做為日後的戶外環保教室。透過全球化工大廠、德商台灣拜耳公司贊助的「工作假期」,自然環境和人們都獲益良多。
另一場寧靜革命
許多CSR的種籽,便像這樣正在台灣各行業悄悄發芽:世界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巨大機械在2002年台灣自行車產業外移最嚴重之際,深感產業升級的必要,於是聯合11 家同業,包括競爭對手美利達一起合作,分享「少量多樣」生產線的運作方式,一起提昇產業的管理水準,避免同業以低價搶單惡性競爭,終於使自行車產業根留台灣;對中國二百多家供應商,巨大也免費提供培訓計劃,胸襟寬闊地帶領整個產業向上提升。這些都是CSR善待「利害關係人」而同蒙其利的例子。
「這是一場寧靜革命,」美國「財星」雜誌資深撰述馬克•岡瑟說,愈來愈多大型企業相信「行善才是最佳的經營手法」。今年初在台北的《責任與利潤》新書發表會上,台灣的企業主也紛紛展現了他們的企業公民風範:「誠信正直是我們的品德,」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說;「任重道遠」是電腦及通訊品牌大廠明基的自我期許;生產嬰兒車、汽車安全椅的大廠明門實業則強調自己「doing well by doing good」。
行善者必有善果,這些看似古老的價值,正將引領全球企業走向充滿挑戰的21世紀。
台灣惠普於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起,舉辦為期2個月的「回收愛地球」活動,推廣消費者回收印表機墨水夾與碳粉夾的習慣。
企業社會責任──經濟面項目利害關係人 責任重點股東投資人 •應平等對待大小股東,董事會的運作避免徇私舞弊,並加 強監察人的功能等 •完整揭露營運及財務的各類資訊員工 •薪資應比照產業平均標準 •進修及福利政策 •退休金制度供應商 •合理的採購價格,不壓榨利潤 •提供技術支援,共同提升產業競爭力消費者 •提供消費者合理的銷售價格和服務 •不以誇大不實廣告誘惑欺騙消費者投資國 •履行納稅義務 •建立反賄賂政策及管理機制企業社會責任──環境面項目利害關係人 責任重點產品管理 •企業應建置環境管理系統,且有第三者的驗證 •生產製程時應重視「生態效益」:包括能源、原料、水資 源、大氣污染、廢棄物管理上兼顧環保與經濟效益 •開發綠色產品及服務供應商 •運用採購力量,要求供應商在採集原料及生產過程中,採 用友善環境的方式,並協助供應商導入環境管理系統 •鼓勵具環保創意的設計和製程社區居民 •進行污染防治,提供廠區附近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地球環境 •節約能源 •減少排放溫室氣體 •資源循環利用等企業社會責任──社會面項目利害關係人 責任重點員工 •尊重人權,遵守勞動基本原則與權利 •設置安全衛生措施,避免職災 •尊重員工結社自由 •照顧員工家庭 •禁用童工和強迫勞工 •說明遣散員工方式並提供補償措施供應商 •運用採購力量要求並鼓勵供應商善待員工,改善社會 消費者 •提供安全、健康的商品,對產品資訊誠實揭露 •尊重顧客隱私權 •提供消費者便利的申訴管道,建立產品保險與損害賠償制度社區、投資國 •對投資當地的社區參與 •協助地主國科技發展,並改善貧窮、疾病,關懷環境議題資料來源:OECD多國企業指導綱領、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綜合整理:李珊
妳使用的化妝品是否鉛、汞過量?當消費者提出各種健康安全疑慮時,企業能否即時提供透明完整的資訊,反映了該企業對消費者責任的承諾。
企業在全球各地尋找最有利投資條件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當地社會的參與和照顧。圖為全球牛仔布大廠年興紡織的尼加拉瓜廠。該廠曾因不諳當地文化而發生勞資爭議,並引發台商對此議題的戒懼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