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龍國小建設與保存之爭
相較於各界似乎已有共識的大園尖山遺址,同樣也在校園地表下發現遺址的台北市最老的國小──大龍國小──就沒那麼幸運了。
大龍國小遺址的發現,也是起於一個偶然。緣自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在進行大龍峒文化園區「六藝廣場」工程施工時,地方文史工作者發現疑似清代「輦輪堡」遺跡,台北市文化局旋即於去年9月辦理文資價值會勘,同時委託考古專家劉益昌進行探坑試掘計劃。
結果考古團隊在離六藝廣場不遠的大龍國小操場挖掘了4個探坑、在校內周圍又挖了5個探坑,初期發現日據時期的木屐、膠鞋、生活用品及明治時期的錢幣,再向下挖掘可見清朝乾隆、道光年間的錢幣,再往下挖掘1.5公尺後,即發現史前人類遺留的痕跡,探坑可明顯見到單一文化層堆積的情形,應可確認為距今4,300年前到2,0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原本只以清朝文物為標的,沒想到一路挖掘下,竟挖出完全沒預料到的全新史前遺址,令考古團隊大為振奮。
然而,不同於桃園縣大園國小來自政府、民間團體與學校各方的支持,大龍國小的問題顯得複雜。
「大龍峒老社區地狹人稠,街道壅塞不堪,好不容易總算盼到政府要全盤改造街區,還要在大龍國小地下室蓋停車場,怎麼又停了?」在此地居住20年的蔡媽媽,代表此地居民企盼各種開發建設的心聲;另一造則是企盼社區歷史價值保存的文化界聲浪。
「大龍國小附近擁有孔廟、保安宮、四十四坎等歷史建物,是北台灣最珍貴的教育史蹟,地方早已連署上萬人次,希望保留這塊古聚落原貌,現在又挖到4,500年前的遺址,市府毫無理由再施工了,」大龍峒文史工作室代表陳應宗提出他們對於社區的關懷。
劉益昌表示,大龍國小因屬教育用地,權責單純,遺址才會很幸運地被保留下來。但學校所在的大同區屬老舊社區,要尋覓新校地或新停車場建地都極端困難,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遺址與學校共生,變成彼此支援的共同體。
但如果此法不通時,該怎麼辦?劉益昌建議:整個大龍國小改建時,南邊遺址保存很好的區塊不准建設,而北邊區域要建設前則必須進行考古探勘評估。也就是採「一半現地原貌保存,一半移地資料保存」的折衷辦法。
針對重新規劃部分,北市文化局二科規劃師汪俊庭表示,最大問題來自與工程單位的協調。因為對於執行發包工程的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人員來說,同步保存遺址和學校建物是從未有過的經驗,而工程皆已完成發包之際,一旦要廢標重議,所牽涉法規及契約求償等也是問題。目前此案已進入市長層級,尚待最後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