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受虐兒,
他們不是獨居兒,
他們衣食無缺,表現如常。
只是,他們很少開懷大笑,
即使笑,笑中仍隱隱帶著保留和蕭索。
人皆有父母,父母撐起天與地,
而他們的人生缺了一個角,
從此流轉,從此傾側。
離婚之子遍布周遭,
他們的傷痕不輕易示人
──也因此更難痊癒。
傾聽他們的故事吧,
你無需撫慰,
只要祝福……
近年台灣的離婚率不斷向上攀升,排名高居亞洲第一,同時緊追美、波多黎各、俄、英等國,排名世界第五,不禁令人對我國「家庭崩解」的速度感到驚訝,更為生長在此一世代的孩子感到憂心忡忡。
家庭是兒童生活的堡壘,父母離婚,代表的不只是夫妻法律上權利義務的終止,更是家庭、親子關係的重大變異。一旦父母離婚,家庭破碎,受影響最大的也是孩子。
不能與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不能同時擁有雙親的照顧,孩子的身心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又會用什麼態度面對未來的人生?
單親故事
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食譜放在她心裡面
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遊
聽媽媽的話 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 才能保護她……
知名歌手周杰倫創作的「聽媽媽的話」詞曲俱佳,受到許多小學老師的青睞,紛紛選為音樂教材。然而,仔細聆聽這首歌,它道出的,其實是周杰倫身為單親兒的深沈心聲。
港星梁朝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自己所以至今不婚,是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而臉上招牌憂鬱神情,則是童年創傷留下的陰霾。
父母離婚的單親兒,在現今社會中已不算是「少數族群」,然而,小時候的烙痕太深刻,即使事過多年,它們往往仍小心守護著自己秘密的傷口,不肯輕易示人,甚至選擇性地遺忘,假裝傷口並不存在。
「我覺得現在很幸福,很快樂,」就讀台北明星高中一年級的小玟,是個開朗、健康的陽光美少女。少有人知道她曾有個流轉、滄桑、早熟的童年。
5歲父母離婚,小玟被爸爸突然帶離從小依附的母親,回鄉下跟爸爸、阿嬤一起生活;小2時又被送去與姑姑同住,過了一年寄人籬下的日子。小3時爸爸再婚,小玟又跟著爸爸、繼母和一對陌生姊弟重組一個新家庭,到美國過了2年寂寞的異鄉生活。直到小5,因小玟始終無法融入新家庭,睡夢中出現吼叫、踢打的心理症狀,在繼母從中協調下,小玟被送回台灣,回到親生媽媽的身邊。光是小學6年,小玟就經歷了4所不同學校、4種不同型態的家庭,和2種截然不同的語言、文化環境,懷抱著恐懼與不安長大。
「小時候覺得自己很可憐,沒有媽媽,」小玟語氣平和地述說著,除了爸爸會灌輸些媽媽是「壞女人」、搞外遇、不要孩子等尖刻批評外,生活中聽不到媽媽的聲音、看不到媽媽的身影或照片,只是分離短短5年,小玟對媽媽的印象就幾乎消失殆盡。
在美國那2年半是小玟最辛苦的歲月,爸爸忙著學英文、培養工作能力,無暇他顧;繼母忙著上班賺錢養家;沒有血緣關係的姊姊、弟弟又會欺負她,小玟幾乎沒有說話的對象,寂寞到2年多連一通找她的電話都沒有。「我每天從學校圖書館借一堆書回家看,是全班借書率最高的人,」小玟因此培養了很好的英文閱讀能力,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我們一見面就抱頭痛哭,也不知道在哭什麼……,」談起繼母首次帶著自己與媽媽在公園見面時的場景,小玟依舊面帶笑容、語氣平和,像在訴說別人的故事,直到看見採訪的阿姨已經忍不住感傷落淚,她才隨之紅了眼眶。
父母離婚的創傷需要撫慰,但孩子不會輕易吐露,學校也不主動過問,輔導與支援體系亟待加強。
父母離婚後
父母不能同在一起的故事,早已在台灣五十幾萬個家庭中發生(現有54.8萬單親戶中,離婚家庭約6成)。雖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不盡相同,但對孩子、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卻已發酵擴散,不容忽視。
台灣近年兒童受虐的情況日益嚴重,兒福聯盟去年發佈的重大虐兒致死報告指出,去年發生17個孩童嚴重受虐致死案例,原因幾乎都是父母婚姻的衝突,其中有8成以上為家庭破碎兒童。
除此之外,兒福聯盟調查推估,全台灣約有16萬名小學兒童在上學日要自行解決三餐。更令人心酸的是,有2萬名國小學童生活中沒有大人照料,形同獨居。而這些被迫提早長大、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多半身處單親、離婚家庭。
父母離婚,意味著孩子至少必須要與父母其中的一方分離。如果雙方都要小孩,彼此僵持不下,或許得上演一場慘烈的監護權爭奪戰。然而,爭取到監護權的一方,卻又未必有能力、有時間照顧這個「戰利品」。
普遍情況是,撫養孩子的一方(特別是男方),常因工作或再婚等因素,將孩子交由祖父母撫養。
童年本應無憂無慮,充滿歡樂。但在社會各角落,有些孩子卻在父母離婚後,一夕之間被迫長大。
阿嬤的兒子
阿國的父母離婚時,他還不到2歲,父親再婚後與繼室住在台北,阿國則跟著阿嬤在花蓮長大。15歲以前,阿國與阿嬤相依為命,過著只有寒暑假才有父母、弟妹的生活。
「我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會想到父母,」阿國說,下雨天從來沒有人為他送傘,學校家長會也從來沒有人去參加,即便是自己在校表現出色。小學4年級,在阿國的懇求下,阿嬤終於放下市場的生意去參加家長會,阿國至今還清楚的記得,那天阿嬤刻意去做了頭髮,脖子上還戴了一串珍珠項鍊。
「對我性格影響最深的是我阿嬤,性格強悍的她,這一輩子都在為3代男人──先生、兒子、孫子──做牛做馬,」阿國說,小時候跟著阿嬤在市場賣菜,很早就明白生活是怎麼一回事。只是,因為阿嬤與媽媽婆媳不合,導致父母離婚、母親被逼遠走,但阿嬤卻又是阿國這一生最親近、依附的人。這個童年時期在阿國心中打住的心結,一直纏繞了二十多年,難以釋懷。
15歲那年阿嬤過世,阿國北上與父親、繼母同住,但他心裡想的卻是:自己從此沒有家了。
「我到17歲,才知道我媽長什麼樣子,」阿國說,再婚的親生母親輾轉得知阻斷他們母子見面的阿嬤過世,才放膽約阿國在麥當勞見面,母子初次見面,兩人激動得痛哭流涕。
「我不相信母子連心這件事,」阿國說,短暫的激動過後,他不知如何與沒有共同生活經驗的親生母親相處,久而久之逐漸疏離、不再聯絡了,連自己結婚也提不起勁去通知她。
或許,在母親心裡,覺得阿國的偏心阿嬤是「背叛」了她;也或許,二度婚姻的坎坷不順讓她沒有心力關心阿國,使得母子兩人雖有幸在15年後重逢,仍只能做一對無緣的母子。
父母分道揚鑣時,常會把年幼的孩子交給祖父母撫養,這種隔代教養所衍生的問題令人憂心。
何處是兒家?
父母離婚,「互搶」小孩固然傷感情,更難堪的卻是彼此「互推」,把孩子當成了小「人球」。
互推的情況特別容易發生經濟狀況不佳的年輕人身上,孩子是愛的結晶,但當愛遠離時,父母雙方急著另尋第二春,嗷嗷待哺的孩子卻變成了燙手山芋,誰也不願意接下這個沈重的負擔。
兒福聯盟臨床社工組督導宋家慧近年專職負責「離婚協議商談」,接觸過不少互推孩子的離婚當事人。她指出,有一對非常年輕就結婚的夫妻,離婚時已有4個年幼孩子,靠打零工維生的父母經濟狀況不佳,兩人都覺得「誰要孩子誰倒楣」,在協議時甚至提出將孩子送給別人養或送育幼院的想法;幾經勸解,最後才達成一人分養2個孩子的協議。
部分成為「人球」的孩子,在家庭破碎後就開始一段「何處是兒家」的流浪歷程,從親屬家庭(最常見的是隔代教養,也有寄居大伯、阿姨家的)、寄養家庭(由社福機構轉介指定),最後流轉到育幼院。
「育幼院是失依孩子的最後一站,來到這裡的孩子多已傷痕累累,」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秘書長洪錦芳指出,部分離婚家庭的孩子,從單親變成無父無母,最後無人收容,連棲身之地都找不到,變成所謂的「心靈孤兒」,許多孩子甚至連家的圖像都不復記憶了。
永存的傷疤
覆巢下的孩子,沒有了遮風避雨的家,心靈更是無處歸依。
「父母離婚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無論最後是好是壞,生命的軌跡已經因為父母離婚而改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院榮譽教授、臨床心理學家茱蒂絲對131位離婚之子所做的一項長達25年的縱向追蹤研究,最後在其著作《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中下了這樣令人心驚的結論。
越來越多社會學家研究探討──「離婚之子」帶著創傷或者雖已癒合但一碰就流血的傷疤過日子,究竟對自己、家庭、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因人格特質、環境、資源的不同而不盡相同,但一般研究顯示,離婚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出現:不易相信別人、害怕做出感情的承諾、不易產生親密關係、孤僻、寂寞、強烈的控制欲、重視金錢、渴望穩定、同理心強、獨立、崇拜成就等特質。
「父母離婚,打破了孩子可以溫暖長大的巢,這種被至親背叛、『爸媽沒有把我放在第一位』的傷痛是很深的。童年的創傷或許會復原,但無論怎樣努力彌補,傷疤卻永遠存在,」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呂奕熹指出,離婚對孩子的創傷程度不一,有的會沮喪、人際關係不佳,有的會退縮,有的更叛逆。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孩子精神疾病的增加,也與家庭的崩解有關。特別是過去少見的「邊緣型人格異常」(人際關係、情感不穩定,容易在衝動下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近年較常出現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身上。呂奕熹指出,這類型的孩子渴望愛又得不到,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遊走在一條邊界上,不斷測試人我之間的界線。
尋找替代父親
即便離婚家庭越來越普及,但每一個孩子都得單獨面對自己心靈的創傷,也會因為性格、環境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結果。
父母離婚時,小芬已是小學3年級、似懂非懂的年紀,親眼目睹了父親外遇,母親情緒崩潰、甚至罹患憂鬱症的過程,對她的心理產生不小的衝擊。漸漸地,小芬開始出現不在乎學業、生活脫序、交友困難等問題,每天沈溺在羅曼史言情小說的世界中,在虛構的快樂結局裡尋求安慰,長達3年。之後媽媽勉強打起精神,帶著小芬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才慢慢引導她把心裡的悲傷釋放出來。
三、四歲大的孩子,即便還不會以言語來表達哀傷或情緒,但從孩子的行為或塗鴉、畫作中,仍能解讀出對父母離婚的憂慮與恐懼。
呂奕熹指出,有的孩子跟隨即將離婚的父母來進行心理諮商,卻以不斷哭鬧的方式來「阻止」父母談離婚;有個孩子畫「我的家庭」,只畫出自己和爸爸,事實上,媽媽才是他主要的照顧者;另一個孩子的畫全部以黑、紅兩色為基調,透露出家庭中的衝突和孩子內心的焦慮不安。
特別在家庭逐步碎裂過程中曾經目睹暴力或自身受暴的孩子,在心理、感情上會出現「家暴」與「離婚」的雙重負面影響。尤其以孩子不成熟而扭曲的邏輯,很容易認定自己是父親發怒的原因,同時也責怪自己沒有能力保護母親。
爸爸第一次打媽媽時,小雨才4個月大。打從2、3歲起,一般孩子還哭哭鬧鬧、蠻不講理時,小雨已經知道要壓抑自己,不能吵鬧,免得爸爸生氣動手打媽媽。4歲生日前,媽媽終於下定決心與爸爸離婚。小雨和媽媽要搬離的那天,小雨感冒發燒到40度,卻還是懂事地自己從床上爬起來收拾玩具。
跟著媽媽遠離暴力的生活,小雨變快樂了,慢慢地學會了不再壓抑。偶而爸爸會來看她,但小雨對於父親的探視並不期待,甚至,在幼稚園舉辦親子活動,小雨看到同學有爸爸參加時,她不但不羨慕,反倒會焦慮地想逃離。對於媽媽的男性友人,小雨很容易就能與他們親暱的相處,渴望從中尋找到「替代父親」。
失落的童年
有些孩子在父母離婚後一夕之間長大,有人從此變身為「照顧者」。
以前面提過的小玟為例,小學5年級起,每逢暑假,小玟就開始自己一個人搭飛機去美國看爸爸的探親之旅,對她來說,這趟旅程是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
媽媽說,沒有安全感的小玟,總是要表現出乖孩子的形象,貼心、人見人愛。在班上人緣極佳,因為她會記得班上每位同學的生日,在生日當天打電話、寫卡片、送小蛋糕給壽星驚喜。國二因交了男朋友,被媽媽強行「遣送」到台中,暫住舅舅家期間,她還會主動做早餐,每天擔負起叫表弟妹起床的任務。
目前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小真,8年前父母離婚,與媽媽、姊妹4人組成一個單親家庭。排行老二的小真獨立又貼心,打從小學3年級起,凡事自己安排、自己打理,放學回家自己會把功課做好,時間到了自己搭車去補習;小學5年級,合唱團出國比賽,自己打包行李,自己請求同學爸媽接送。此外,她體貼媽媽的辛苦,小小年紀挺身擔任起「家庭主婦」的角色,煮飯、炒麵樣樣難不倒她。
孩子這樣的貼心與善解人意,看似正面,但心理學家卻擔心這種「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孩子,因壓抑太深,情緒缺乏出口,成年後容易出現憂鬱、暴怒甚至自傷等精神官能症狀,而且婚姻的不幸往往是會「遺傳」的,許多離婚之子因此步上父母後塵,較難擁有幸福的兩性關係。
有了愛的滋潤與灌溉,孩子才能穩穩地扎根、吸收養分,長成一棵壯碩的大樹。
被詛咒的兩性關係
一般人以為,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衝擊時期,應是最需要生活照顧的童年期,以及身心巨大轉變的青春期,美國學者茱蒂絲的研究結果卻不然──「到了兩性關係極為重要的成年期,各種負面影響才一一浮現,後遺症驚人。」
其中最常見的是逃避承諾。由於欠缺成功婚姻的榜樣,嚴重影響了他們與另一個人親密共處與求取平衡的能力,「就好像要求一個從未見過人跳舞的人跳舞一樣,」朱蒂絲比喻。
「我很不容易決定結婚,也不輕易離婚,但離婚對我來說是個選項,不是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前面提過的阿國,在回頭檢視自己的感情路時則表示,國中時開始談戀愛的他,錯失過幾次結婚的對象,原因都是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我不懂得如何與人親密相處,不會與人分享我的心事和情緒,要跟一個人長長久久地住在一起,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部分離婚家庭長大的孩子,最後選擇不婚或不育。正如美國社會學家卡爾所言:「你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怎樣對待社會。」不婚、不育族增加,近年成為一種趨勢,雖然不能完全歸咎於「父母離婚」造成的影響,但根據朱蒂絲的研究,有高達三分之二的離婚之子,成年後決定不生孩子,為的是害怕製造出另一個不快樂的童年的自己。
尋找復原力
所幸,孩子有復原的能力。
諮商心理師呂奕熹指出,有些孩子幸運地找到了「替代對象」,例如遇到真心關懷他們的良師或益友,有時只要短短一段時間的關愛,就能讓他們重拾對大人的信任和對自己的信心,終而順利地復原。
台大社研所學生陳若喬與指導教授鄭麗珍,以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試圖找出緩衝或支持這些看似調適良好的孩子因應父母離婚壓力的保護性因素。研究結果顯示,他們在經歷父母離婚事件時,雖然也會害怕、無助,但多能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父母的決定,而不會出現怪罪父母、自責內疚或憤世嫉俗等鑽牛角尖想法。而優勢的性格特質(如樂觀、開朗)、與同住單親間的親子關係良好、以及能時時感受非同住的父親或母親的關愛,則讓他們擁有較佳的復原能力。
樂觀正向地來說,離婚家庭長大的孩子也有一些獨特能力。例如懂得設身體貼別人的難處、懂得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接受「即使離婚也可以幸福」的想法等等。
父母離異的藝人阿寶在她的《阿寶日記》中寫道:「如果真要說父母的婚姻對我有影響,我想就是讓我懂得如果選擇錯誤了,也不要讓我的人生卡在這個錯誤上。」
「夫妻離婚,感情的創傷可以復原,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的過程中,失去父母陪伴的失落感,很難彌補,」已婚但尚未生子的阿國說,自己童年失去的,將來希望孩子能完整的擁有。
「創傷的斑痕雖然不會復原,但不干擾我的正常生活,」破碎家庭長大的阿如則說,一路走來,自己從不覺得心口這道疤痕有什麼不好,「它反倒是我人生的出口。未來如果陸續有傷害發生,它會產生一些免疫力,傷痛不會那麼深。」
父母不能同在一起,雖是許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大遺憾,但無論如何,在社會越來越關注、許多創痛也越來越能坦然說出後,千萬別讓它成為終生的遺憾。
- 離婚之子的成長過程雖然「缺角」,但不代表因此就失去幸福,請試著:
- 不要自責,父母離婚不是你的錯,不是因為你不乖或功課不好。
- 不要從親子關係中撤退,父母雖離婚,但依然愛你,請儘可能與沒有同住的爸爸(或媽媽)保持良好關係。
- 不要過早放棄童年,不管離去的是爸爸或媽媽,你都不是他她的替代者,不需要扮演「照顧者」、「保護者」的角色。
- 不要為了逃離家庭而急著結婚, 也不要因為父母的婚姻破裂而恐懼婚姻。
- 不要恨父母,他們有自己的苦衷。你不能改變上一代,但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 不要自憐自艾,也不要拿父母離婚作為自己沈淪的藉口。
- 可以在朋友或其他人身上尋求支持,分享他們的快樂,但不要因他們家庭幸福而嫉妒。
- 覺得心情很低落或很憤怒時,可以請求專業人員協助:
˙兒福聯盟:27486006
http://www.children.org.tw/
˙張老師:27166180
http://www.1980.org.tw/
˙馬偕協談中心:25433535
http://www.wretch.cc/blog/mmhcc
˙呂旭立基金會:23639425
http://www.shiuhli.org.tw/
生命初始的那列車駛向何方?方向盤掌握在大人手中,孩子只能默默跟隨。
夜深了,流連網咖的孩子怎還不回家?在家庭崩解的今天,孩子的心靈更需要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