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貧富貴賤,一家人同桌共食,是最溫暖滿足的時刻。
碗盤與三餐飲食緊密相連,它記錄了常民生活的面貌,散發飲食文化的香氣。
端起一只飯碗,碗盤上彩繪著紅澄澄魚蝦,訴說著人們對飲食溫飽的基本祈願。
位於宜蘭縣員山鄉的台灣碗盤博物館,建築物的前身是一個生產旅行箱的皮箱工廠,外觀樸實到讓人不經意就錯過。
有蝦有魚是常民生活最大的祈願,這也是早期生產製造許許多多魚蝦的碗盤的原因。
走進碗盤博物館,迎面而來的入口意象,是一個長4.2公尺,高3公尺的巨大橢圓形魚盤,這是一般餐桌上腰子型魚盤的100倍等比放大,讓參觀者視線完全融入盤中,跟著也跌進古老碗盤的記憶裡。
仔細跟著魚盤上橘紅色的線條游移,靈活寫意的線條,充滿民間生動活潑又喜氣的風格。製作當初,考慮碗盤的民俗色彩,碗盤博物館館長簡楊同特別找到宜蘭的寺廟彩繪師傅黃榮通出馬,吸睛的尺寸,加上民俗色彩,成為參觀民眾必留影紀念之地。
博物館一開始也想過要製作真實陶瓷的巨大魚盤,但是台灣並沒有這樣大的窯,館方找來道具製作公司協助,然而製作這樣一個木頭的魚盤,製作費估計要近50萬元。私人博物館財力有限,所幸簡楊同過去擔任宜蘭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多年,積累出廣闊人脈,順利在傳統工藝領域裡,找到很好的木工師傅,幾番討論,最後木工師傅以「造船法」做出了完美的大型魚盤。「因為腰子魚盤有深度曲線,所以師傅仿造船技術,先做出龍骨骨架曲線,再拼出整個盤子的形狀來。」看著巨大魚盤,簡楊同非常佩服木工師傅的巧思。
明朝「青花排點碗」。
碗盤博物館占地約500坪,館內共分為展示、文創、交流、體驗四區。展示區介紹碗盤發展的軌跡,從世界到台灣。
遠自初民時期,當世界各地的古老民族捧起一坯土,塑出可以盛裝器物的碗,碗盤就與每一天的生活緊密相連。又因為各地的風土、飲食習慣不同,產生各具特色的造型、色彩、圖紋。
早在西元前2萬9,000年,人們已經懂得以火與土來煉製陶器。中國大陸出土的江西仙人洞條紋陶則有1萬3,000年以上歷史。在我們生活的台灣地底,大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也已經出現許多陶器。
陶瓷一般依照粗細可分為陶器、石陶器、瓷器三大類。分析台灣碗盤的發展,最大特色是古樸自然的石陶器,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地理並不生產製作白瓷的高嶺土,所以燒製出介於瓷與粗陶之間的石陶器。
台灣早期碗盤使用的陶土,一部分使用山裡的礦土,山土礦石成分雜質少較能耐高溫,諸如北投、苗栗。更多則是使用田土,諸如鶯歌、南投等。田裡的黏土有機質略多,顏色較深,燒製後呈暗褐色,就是我們在攤販市集吃米粉湯、滷肉飯等小吃常用的碗盤,十分具有市井常民風情。
為了燒製出更光潔堅硬的碗盤,先民發揮智慧,在製作過程加入其他礦石粉末,例如魚池地區加入顏色較白的石粉,北投則加入白色的水簸土,將多種原料混合,提高窯燒溫度,得到了「半瓷化」石陶器。
每一只碗盤都記錄了常民生活的面貌,散發飲食文化的香氣。
初步領略了陶瓷簡單介紹,轉個彎進入主要展場,靠窗的整排玻璃矮櫃依照著時間序,展示在台灣餐桌上曾經出現各時期的碗盤:依序是明清、日據、民國。
早在四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當時由於中國沿海實行海禁,台灣遂成為日本到東南亞的世界貿易轉運站,因此也在台灣留下一些日本精緻的瓷器。接著先民渡海來台,除了占空間的磚瓦建材就地製作,可以堆疊的碗盤,大多仍是自中國沿海進口。
在這一展示區裡,簡楊同最珍藏的寶貝是一只明朝的「青花排點碗」。當初購得這只碗,簡楊同只知道歷史久遠,但是直到宜蘭開挖淇武蘭遺址時,在眾多原住民噶瑪蘭人的陶瓷碎片中,挖出了相同的青花排點碗,但只有半個。這讓簡楊同特別興奮,這代表早在當時台灣的原住民與中國大陸已經有貿易交換行為了,而這青花排點碗就是見證。
日據時代初期,台灣與大陸仍有貿易往來,碗盤除了自大陸進口,更主要當然是自日本進口,尤其是日本的歧阜縣。根據陳新上《鶯歌、苗栗陶瓷業之空間結構》研究,在西元1934年,台灣的陶瓷消費,超過8成以上自日本進口,台灣生產不到1成,大陸進口碗盤只有台灣生產的一半數量。在日本殖民政策下,開始在台灣有計畫推廣窯業,南投、鶯歌、北投、苗栗成為台灣四大燒窯地區。
美好的食物讓人身體健康,美好的器皿讓人賞心悅目。
尤其是北投燒,根據陳進傳、莊琇雯所著《宜蘭的傳統碗盤》一書介紹,日本人松本龜太郎首先在此設立北投陶器所,並從京都招聘陶藝技師前來,成為北投燒的始祖。而率先使用天然瓦斯製陶的苗栗燒,除了台日合資陶廠,也開始出現台灣人創立的公館窯業,例如至今窯火依然熱燒的福興窯業。
相對於受到日本技術影響深遠的陶業,鶯歌的尖山燒,由於缺少日本政府的輔助與指導,也沒有日人投資設廠,反而最能發揮傳統漢民族的本色。二次大戰期間,對外貿易停滯封閉,反而讓台灣陶瓷業全面興起。當時許多商販都得守在窯廠前「搶窯」,搶購剛出爐的碗盤。
戰後國府時代,開始大量進口白瓷高嶺土,加上重視研究與講習,這是台灣陶瓷的大躍進時期。根據《鶯歌陶瓷史》的整理,1945年有近90家,1962年則有180家,1987年已是上千家陶瓷廠林立,1993年更多達兩千多家。以鶯歌為例,以碗盤為主要生產項目者更占了75%,也因為具有鐵路經過、產有陶土,又有煤礦的3項重要利基,鶯歌遂成為台灣的陶瓷重鎮。
1963年,鼎鼎大名的大同瓷器公司設立,更讓台灣餐桌的食器全面進入光潔的白瓷年代。當時整套的大同瓷器,經常是新嫁娘出閣的必備嫁妝之一。宴客餐桌上也幾乎是大同瓷器天下,不僅大舉占有台灣碗盤市場,也打開台灣陶瓷外銷的一頁。
在風格圖案上,日據時期的碗盤洋溢和風,戰後則承襲中國水墨風格。例如日據時期的花卉紋樣都只繪花朵,戰後則擴展為整株花,盛行梅蘭竹菊、牡丹、玫瑰,及山水圖案,並加以題詩。
湛藍洋紅的碗盤彩繪圖案裡,館長簡楊同拿起一只碗底畫著椰子樹的碗公指出:「所有的圖案裡,這椰林風情最具台灣特色。」他解釋,東南亞雖是南洋熱帶國家,但飲食上使用盤子居多,繪有椰子樹這樣深具亞熱帶風情的碗,最能顯現台灣風情。
看著碗牆上羅列的數千個飯碗,各具特色,幾乎沒有一個完全相同。每位工匠簡筆一揮,竹葉兩三片或小花一兩朵。更多則是祈願的魚盤跟蝦盤;「在生活艱困的年代,碗盤裡要有魚有蝦實在不容易。我們的祖先對生活的祈願,都在這寫意的筆畫裡了,」簡楊同表示。
再拿起一個浸潤了歲月痕跡的豬油罐,簡楊同接著表示,台灣早期碗盤,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幾乎都有「開片」。這是由於早期的技術不夠好,陶土與表層透明釉的膨脹係數不同,一旦出窯遇到冷空氣,就產生了裂紋。「應該說這些都是NG品,但是卻別具美感,尤其是經常放入蒸籠的碗盤,裂紋裡,更是保留了食物淡淡的氣味!」愛碗成痴的簡楊同嗅著老碗盤,直說還有豬油的溫暖味道。
台灣碗盤博物館館長簡楊同以一己之力成立博物館,好讓心愛的收藏有最好的呈現,也期待大眾共享老碗盤的溫潤魅力。
一一瀏覽了矮櫃中記錄歲月的碗盤,大人不免有點腰酸。簡楊同表示,碗盤博物館雖然都是易碎碗盤,但是卻很歡迎小朋友參觀,當初設計時第一優先考量的也是小朋友。「展示櫃高度都以小孩的高度設計,」館長簡楊同指出,這樣孩子可以自己走動欣賞,不需爸媽抱起來看展品。
而碗牆上的碗也都以熱熔膠固定,並自然地以展品拉開參觀者與展品碗牆的距離,在在希望營造友善的展示空間,讓進入展場的參觀者有一種安心舒適的感覺。
還有,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地牛翻身經常發生,宜花地區尤是。不怕火災只怕地震的碗盤博物館,如何確保所有展品在地震來時安全無虞,也讓簡楊同花了好一番心思。立在展示櫃或者木格架子上的碗,以展示用德國黏土固定,有的以熱熔膠黏住。
最困難的是掛在牆上的盤子;太死的固定器,反而會讓盤子磨損破裂,替換展品也費事。點子多多的簡楊同參考汽車的避震器,自行設計出一款裝有彈簧、塑膠軟管的固定器。就在開館第二天,天還沒亮,宜蘭就發生了6級的大地震,簡楊同一個翻身,立刻開車前往碗盤博物館,「還好,掛在牆上的,一個也沒損傷!」簡楊同不免得意的回憶著。
所有的圖案裡,這款椰林風情最具台灣亞熱帶的特色。
欣賞完一樓展示廳裡令人目不暇給的六千多件碗盤(館藏共有兩萬多件),步上二樓,則是文創展示區。除了有碗盤研究書籍,在眾多文創商品裡,最值得介紹的,就是碗盤博物館費心製作的「宜蘭碗」。
去年,適逢宜蘭城建城200周年慶。碗盤博物館在文化部的獎助下,開發了值得收藏的大小兩款宜蘭碗。簡楊同表示,宜蘭的特色小吃聞名台灣,但很多美食卻用塑膠、保力龍碗來盛裝,於是興起開發配合美食專屬食器的念頭,「美好的食物讓人身體健康,美好的餐具讓人賞心悅目。」
小的宜蘭碗,碗緣手工描畫一圈淡藍,碗身上印著平安與順興兩詞。大的碗,則手繪淡藍色竹子,朱紅色印著平安、順興的各種字體。平安順興四個字,乃是源自於200年前,宜蘭建城時,風水師給予4個城門的名字,震平、兌安、離順、坎興。
為了讓宜蘭碗更具在地特色,製作上特別揉進了來自宜蘭大湖底的黑黏土。只是宜蘭的黑黏土,原本是燒磚使用,並不適合製碗,於是一試再試,一燒再燒。一開始加入30%的宜蘭土,一燒就裂,只好減量,一直降到了百分之五上下,才終於燒出成品。「碗裡面點點的黑點,就是宜蘭黑黏土的成分。」簡楊同細細看著宜蘭碗笑著說:「為了這一個宜蘭碗,我窯廠跑了超過30次。」
有了宜蘭碗的經驗,接著碗盤博物館又陸續開發了印有落地掃圖案的歌仔戲紀念盤,印有宜蘭特有水生植物的四季碗。逛累了,在文創區還可以憑門票換得一「碗」冷泡茶,或是社區媽媽們做的紅心芭樂冰淇淋。用古早碗大碗喝茶,大口吃冰,特別有味。
可曾看過補丁的碗盤?這說明碗盤的紀念性,還有過去惜物愛物的觀念。
私人博物館不論財力,人力總是有限。然而碗盤博物開館2年多來,卻舉辦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活動。「結合社區資源,以生態博物館的精神來經營,博物館才有活力,」簡楊同指出。一開始館長就主動出擊,在鄰近的永和社區舉辦「碗盤鑑定團」活動。邀請婆婆媽媽們,找出家裡的老碗盤,大家聚在社區活動中心裡,一起分享碗盤的「灶腳」故事。而館長則幫媽媽們鑑定碗盤的歷史年代,並跟大家一起欣賞這些老碗盤的美感與價值。而這群媽媽們,很快就成為碗盤博物館的最大後援,還是活動主廚,為博物館上菜。
宜蘭是歌仔戲的原鄉,員山的結頭份更是歌仔戲的發源地。在還沒有流行歌曲的年代,記載著歌仔戲唱詞的「歌仔冊」,等於今天的流行歌本。有關飲食部分,最有名的流傳近百年,記錄一位女主人宴請心上人的〈最新十二碗菜歌〉,鉅細靡遺、生動活潑地記錄了日據初期,一位女主人從擺桌、小菜、菸酒的張羅,到每一道主菜的作法,還有每道菜背後寓含的意義。
碗盤博物館於是結合了員山的歌仔戲,館內的老碗盤,參考歌仔冊內容,有請結頭份社區媽媽們擔任主廚,在去年11月推出了結合視覺、聽覺、味覺的年度盛宴「台灣傳統美食雅集——我的十二碗菜歌」,重現百年前的辦桌文化。
2013年11月1日傍晚,客人陸續進入碗盤博物館,宴客圓桌鋪上紅桌布,擺著碗盤杯箸,蒸籠一旁冒著熱氣,博物館變身為古早味大飯店。
椰子弦嘈嘈切切的拉開,鑼鼓點熱熱鬧鬧的加入,員山鄉結頭份歌仔研習班的團員擺開架勢,一個亮相,開始唱起十二碗菜歌的內容。「一塊圓桌擺出去,各位酒杯合牙箸;全桌冰盤合燒豬,欲請人客合紳士。……」一邊聽歌,一邊呷桌。社區媽媽火力全開,依照歌仔冊紀錄,陸續端出冬菜鴨、炒蝦仁、封雞等。在弦歌聲中,大家舉杯互敬,落箸夾食,度過一個穿越時空的晚宴。
十二碗菜歌發表會推出後,大受好評,成為目前碗盤博物館的年度盛事,在今年的11月更將與宜蘭縣文化局合作,成為村落美學活動的一員,繼續熱鬧辦桌下去。
來呷飯啦!除了年度盛宴,參觀團體也可以提早與館方預約,在博物館裡,擠著椅條板凳一起吃飯,品嘗社區媽媽的在地料理。館內還有提供彩繪碗盤,古早童玩的體驗區,也有碗盤愛好者二手交換的交流區,是考驗眼力、尋寶的好地方。
看過「補」過的碗盤嗎?看過「打字」的碗盤嗎?懷念粗陶碗裝著滷肉飯的絕配嗎?有著補丁的碗盤,說明碗盤的紀念性,過去惜物愛物的觀念。而你家娶媳婦宴客,鄰里們不只人來幫忙,家裡好的碗盤也都拿出來鬥陣。唯恐散席後,誰家碗盤分不清,因此各家碗盤都有各自的記號或姓氏。這些「打字」的碗盤,說明了傳統農業社會人際關係的緊密。
走進碗盤博物館,這裡不只是展示舊碗盤,還保留舊時光的悠閒,記錄農村社會人情互助的美好,讓我們藉著成千上萬的舊碗盤,一起「穿越」那個美好的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