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變成手機低頭族了嗎?
如果每隔幾分鐘不上臉書,心中焦慮是否油然而生?
或者,你會善用智慧手機上的App,讓生活變得更聰明?
不論改變是好、是壞,雲端科技已在每一個層面,滲透、影響我們的生活。你意識到了嗎?
網路上轉寄著一則令人發噱的婚禮漫畫:教堂裡,一對新人各自拿著智慧手機「待命」;神壇上,牧師唸出證詞:「我宣布你們結為夫妻。現在,請上臉書,更新狀態!」
顯然,沒有婚戒,不用親吻,海誓山盟,臉書為證,就連牧師的證詞也不算數。這則漫畫反映了現代社會的真實面向,英語世界甚至為此創造新詞「F.B.O.」(Facebook Official,臉書正式),意謂當事人的感情狀態,只有臉書公告說了才算。
臉書,這個2004年正式上線的社群網站,用戶至今已超過10億,相當於全球人口每7位之中,就有1位是臉書使用者,幾乎就是人類社會的縮影。問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在臉書上的動態,竟與我們的生活無縫貼合了起來?
在台灣,人手一機與行動上網已是常態,隨處可見行人邊走邊看手機、滑平板的景象。
在上網工具「有線」、時間「有限」的時代,「線上社會」一詞,常被用來指稱經由網路構築起來的虛擬社群。使用者一旦下線,立刻就被打回真實的社會情境。線上與線下,虛擬與實境,涇渭分明。
現在,距當時頂多10年,資通訊科技大躍進,無線取代了有線上網,再加上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問世,人類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結束之前,已經進入了行動上網的時代。
誠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特寇在新作《孤獨與共》裡所說,我們「總是在線上」。或者,套句時下最流行的用語:我們總是在雲端。
「雲端」一詞的出現, 谷歌(Google)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的說法,最讓人印象深刻。
他在加州聖荷西市召開的2006年「搜尋引擎策略大會」上,提到「雲端伺服器」的概念與商業模式。簡言之,雲端指的就是遠方的伺服器,雲端伺服器提供雲端運算的服務,只要個人電腦、智慧手機等電子裝置可以透過網路連上伺服器,就能享受雲端運算的服務。
如此看來,Gmail、Hotmail等網路電子郵件信箱,都可算是初期的雲端應用,使用者無論身在何處,接上網路就能使用。這一兩年隨著智慧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雲端上可供各式載具使用的付費或免費服務也越來越多,一般人最熟知的,就是包括臉書在內的App應用程式。
根據蘋果公司(Apple)與Google的統計,2012年App下載量超過400億次。這個數字持續飆漲,單是Apple iOS App Store 截至今年1月公布的下載量,就已超過400億次。
而行動裝置硬體與雲端服務搭配起來,大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一位在報社任職的資深媒體人就說,手機App已經成了新聞工作者每日比報、掌握新聞動態不可或缺的工具。
好友聚餐,餐前用手機拍照、上傳臉書並打卡,已經成為行動上網世代的餐桌禮儀。
36歲的李先生是保險公司業務員,他服務的客戶有三百多人。他表示,2000年之前,從接觸新客戶到完成要保簽約,至少得約對方碰面4次,來來回回按客戶需求修訂文件的內容,平均2~4周才能談成業務。
但這兩、三年來,情況有了改善,即使與客戶初次見面,他只需拿出iPad,連上雲端、調出商品內容,在平板電腦上向客戶介紹。客戶如果滿意,當天即可簽約。
至於熟客,平常有疑問需要解答,李先生會用Line或WhatsApp與他們保持通訊。他說,許多客戶不希望三不五時被打擾,除非發生重大理賠等緊急事情,否則盡量避面電話聯繫。
李先生表示,智慧服務是保險業的趨勢,就他觀察,辦公室50位同事之中,約四十位使用平板電腦,且每人隨身攜帶一支以上的智慧手機,雲端化的程度相當普遍。
相較之下,本身是SOHO族的台灣蘋果電腦特約講師曾元譆,更能體會雲端服務為工作帶來的便利。他特別推崇沒有容量限制的網路空間,還可將使用者編輯、修改的檔案自動上傳的雲端備份硬碟Dropbox。以前,他常為檔案是否已存檔、出門是否帶妥隨身碟而感到焦慮;現在有了Dropbox備份,讓他減少許多心理壓力。
「既然存進Dropbox的檔案已經上傳到雲端,雲端服務公司應設有備援的機制,我可放心檔案不會遺失或毀損,」曾元譆說。
科技始於人性,雲端智慧允諾我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然而,雲端的生活方式,也有遭人詬病之處,尤其針對青少年與家人一起吃飯時,孩子長時間埋首滑手機的「低頭族」現象,讓許多父母看不下去,批評孩子冷漠、無禮,同時也責怪手機害孩子分心,嚴重者,甚至禁止孩子使用智慧手機。
對此,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表示,孩子在家變成不理父母的低頭族,問題的源頭不在手機,而是親子關係本身已經觸礁,孩子只是「順理成章」不理父母罷了。
除了不良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想要逃離的對象之外,悠識數位顧問公司使用者經驗顧問、《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作者蔡志浩,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另一種解釋,認為孩子埋首手機,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對社交的需求較大,因而經常需與朋友聯繫,這時,臉書或聊天App,自然成為他們依靠的管道。因此,父母也不該怪罪手機。
八年級生、《用iPhone分手,在臉書上大和解?》作者楊士範,則提出有趣的類比,認為對電視機與智慧手機的愛/恨情結,分別是上一代與這一代父母的矛盾心情。
他說,現在的父母一方面不讓小孩玩手機,另一方面卻又依賴手機幫忙哄小孩,與30年前家長不准小孩邊吃飯、邊看電視,但卻又希望媽媽煮飯時,電視可以陪伴孩子,如出一轍。
「人性本身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工具而已,」楊士範說。
然而,當通訊科技與工具推陳出新的速度快到超乎人們的預期,有可能回過頭來影響、甚至改變人性嗎?
回歸人性蔡志浩強調,人性,或人的本質,並不會這麼快改變;不過,每年都有新科技、新工具問世,人們為了適應環境變化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他舉家中長輩學習使用iPad查資料、用What’s App傳照片為例,認為科技帶來的挑戰,反而會讓人們回歸人性,尤其是對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心,以及學習的能力。「可惜的是,好奇及學習的特質,往往被正規的教育磨掉了,」蔡志浩扼腕地說。
長期關注青少年教育議題的吳齊殷也發現,學生一天被綁在學校8小時,學習的脾胃已被搞壞,少有人會善用科技產品課後自主學習。
「難怪,青少年使用智慧手機的主要目的,除了上臉書之外,就是下載遊戲,」吳齊殷說。
許多國、高中極不樂見學生帶手機到校,理由是怕學生上課分心。對此,吳齊殷質疑:當智慧手機越來越像眼鏡、手錶等隨身物品一樣普遍時,校方還禁得了嗎?
蔡志浩說,如果課堂教學極為有趣,學生便不易受手機吸引。「這是讓老師成長的機會,可以學習如何讓教學變得更活潑。」
蔡志浩與吳齊殷一致建議,與其跟智慧手機為敵,中小學教師不如把它納為教材、教具的一部分,才是明智之舉。
雲端大未來?科技進展太快,連帶也給予「世代」新的意義。對於曾經是「MSN世代」、目前三、四十歲者而言,聽聞MSN將於3月關站的消息,難免感嘆當前已是一個「工具定義世代」的時代。楊士範舉例說,以前,對Gamer(遊戲玩家)的定義是擁有遊戲機,而現在,只要手持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就是屬於Gamer世代。同理,會用行動載具上網的世代,就是雲端世代。
前《金融時報》記者、《集思:大眾創意力量》作者查爾斯‧利德比特,在為英國文化協會所寫的報告《雲端文化:全球文化關係的未來》裡指出,網路有許多個轉世化身,Web 2.0之後的10年,就是雲端。那麼,雲端之後呢?
「下一個10年,雲端運算將會衍生新的化身,也許是雲端文化,也許是雲端資本主義。」10年一個變化,我們將何去何從?利德比特沒有給出答案,只說:「網路的未來仍在未定之天。」
蔡志浩深信,從新技術、新科技改變生活,到人類據此制訂新的制度,再到新的文化形成,這個循環,就是文明的累積;然而,他也不得不為近幾年技術更新的速度之快,感到驚心。
誠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論及使用電腦取代紙筆寫作時所說,科技帶來的改變,並非好、壞或承不承認的問題,而是「就只是存在那裡的現實」而已。當新科技不斷允諾我們美麗新世界時,我們該傻呼呼地相信美好的未來一定手到擒來,而放任自己在資訊浪潮裡盲目追逐?抑或善用工具為生活的目的服務?這是身處雲端時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