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陸探親的人,偶爾會為書店堜顯陳列的各類台灣文學作品,興起「他鄉遇舊」之感;有時與故鄉親人談起,亦常驚訝於大陸上的大學有這麼多台灣文學課程;再仔細了解,大陸對台灣文學的研究論集居然已達數十部!
「他們了解我們很多!」是一般反應。可是了解是否真實?從文學來看,大陸讀者眼中的台灣如何?我們又怎麼看大陸觀點?
福州最熱鬧的書街的個體戶書攤,林語堂、琦君、瓊瑤、席慕蓉的散文、小說集一列排開,擺在入口顯明的書架上。再仔細搜尋,還可找到「台灣少年小說選」、「台灣新文學概觀」、「台灣新文學辭典」等書刊。
在福州市一項文學獎頒獎大會上,一位閱讀台灣文學作品經年的女孩表示,她讀廖輝英、蘇偉貞、簡媜等人的作品,最好奇的是她們筆下的人物。依她看,台灣社會的女性,「依附性格強,大陸女性比較強悍」,她說。
福州街上,來往匆忙的人群中,有多少文藝青年?不少學界人士都在慨嘆,隨著經濟改革浪潮,文革之後曾經復興的文藝旋風已經不再。(張全福)
合掌效應
開放探親五年後,兩岸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種藝文、學術書刊的出版、發行沸沸湯湯。幾次在大陸舉行的大型書展,來自台灣的書商都極受歡迎。今年九月在北平舉行的國際圖書博覽會,台灣的攤位甚至被人潮擠翻。而大陸書籍進台灣,兩岸共同使用中文版權等出版合作事宜,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
一般說來,台灣文學的引介肇始於一九七九年,北平「當代季刊」轉載白先勇的小說「永遠的尹雪豔」。經過一九八○年代初期,大陸研究機關刻意重點引介,隨著兩岸關係的變化,林語堂、林海音、白先勇、陳若曦、柏楊、龍應台等人的作品,開始成為大陸各大書店的長銷書。一九八七年開放探親前後,出現的瓊瑤、席慕蓉作品熱,及古龍、金庸武俠小說旋風,至今如火燎原。
有人認為,大陸會出現台灣文學,特別是所謂通俗文學熱,是「合掌效應」的產物。
湖南一家文學雜誌的編者王春桂說,「合掌」就是兩個巴掌拍在一起,一個巴掌是出版社,一個是讀者。讀者要讀,出版社不出版不成;相反,出版社要出,讀者不買不讀,也熱不起來。「這正是一個要補鍋,一個鍋要補,兩效合一」,他形容。
這樣的個體書攤得仔細搜尋,才能找到好書。但是老闆很有服務精神,他說,「要什麼書,儘管開口,我可幫忙到其他書店批」。(張全福)
書一來,就很難留住
王春桂表示,大陸沒有私人的出版社,出版一律由黨政機關掌握。十年文革中,中國古典文學被當成「封建主義」,西方歐美文學被當成「資本主義」,蘇聯、東歐文學被當成「修正主義」;「封資修」三頂帽子一扣,什麼都否定了。
等到文革結束、四人幫倒台,極左的文藝政策受到批判,文藝政策放寬,出版事業解凍,各出版社爭相出版古典名著和通俗文物。台港文學作品便在這股潮流中陸續搶灘。
最受歡迎的要算武俠小說,幾乎都是書一到就被搶光。在圖書館裡,武俠小說是那種「一借出去以後,就很難收回」的熱門讀物。福州一家個體戶書店老闆鄭忠貴也說,台灣的出版物是年輕人最愛看的休閒書,書一來,就很難留得住。
許多人都羨慕「台港文學選刊」的工作人員,因為他們很可能是最先接觸到台灣文學作品的一批人。
台灣文學已造成風潮?
在市場熱絡之前,大陸各大研究機構、出版單位大約在十年前,就開始設置台灣研究所,從事所謂的台港文學研究。
從北平到南方福建、廣東的社會科學院,廈門大學的台灣研究所,暨南、中山、復旦、南開乃至於遠至東北遼寧等大學都專設有台灣文學研究所(室)。另外,標榜民間性質,由各省作家、學術人士所成立的「台灣文學研究會」,也隨著兩岸情勢不斷熱絡,一直在增加中。
幾個大的出版公司,如廣東省花城、福建省鷺江、海峽文藝、北平友誼等出版社,也都把台灣文學當作重點書刊印行。一九八四年創刊、介紹台灣文學作品最力的「台港文學選刊」,至今每月發行廿萬份,是同類的文學刊物中最受歡迎的一種。
而在大陸各大學,從知名如北京、中山,到偏遠如蘭州、新疆等六十多所院校,普遍開設有台灣文學專題課程。
從一九八二年起,大陸每隔兩年舉辦一次「台灣香港文學學術討論會」,至今已舉行五屆。大陸的一項資料統計指出,從一九七九年到八九年,大陸出版台、港、澳及海外華文研究論集,多達四十餘部,總字數超過五千萬言。
「台港文學選刊」的副主編楊際嵐家住福建平潭,從小就對台灣印象深刻,這是選刊資料室。(張全福)
以政治開端的文學研究
看似花團錦簇,福建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劉登翰自信滿滿地說,台灣文學研究是瞭望海峽對岸的先頭部隊。
這樣的說法不僅是大陸的學者相信,台灣的初識者也很容易就以此判定,台灣文學在大陸上已造成風潮!其實現象的背後還有待深究。
與許多對台事務一樣,大陸的文學研究也以政治目的開端。
一九七九年,中共人大常委葉劍英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佈停止對金門等島a的炮擊,建議雙方儘快實施通航、通郵,以利兩地同胞直接接觸,進行學術、文化的交流。如此便「鼓舞一批有志於台灣文學研究的學者,迅速開展了台灣文學的研究工作」,台灣業強出版社總編輯陳信元引述大陸學者對台灣文學研究的緣由。
因此早期台灣文學的研究論述中,常可以看到赤裸裸的政治辭彙:「要在增進大陸和台灣骨肉的相互了解促進交流」、「熱情介紹台灣作家展示台灣現實生活中矛盾鬥爭的佳作」……。
直至今天,類似的論調還常在學術刊物出現。不管是引介或研究,大陸對台灣文學都有其特殊的觀點。
以「原鄉人」作品著稱的台灣早期鄉土作家鍾理和,被大陸學者認為是熱愛祖國的代表作家。圖為今年十月在台北舉行的楊逵、鍾理和回顧展。(張全福)
海外作家先登陸
「要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綜合、分析、提煉材料」,中國當代文學學會台港研究會會長曾敏之在一九八二年廣州舉行的第一次台港學術討論會上說。
在那次會議的論文中,台灣文學被區分為二:一是愛國、進步、健康的;一是反動、落後、腐朽的。中共強調「對前者要加以介紹,對後者要抵禦。」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玉山表示,這是列寧的「兩種文化論」,將作家貼上標籤,中共在民國二、三十年代早就用過。
受限於資料及政治環境,一開始台灣文學先被引進的是所謂「海外作家」,如於梨華、聶華苓、白先勇等人的作品,而且以小說為主。而他們幾次訪問大陸,介紹台灣當代作家及流派,對早期大陸讀者了解台灣作家有一定的貢獻。
一九八四年,在廈大舉行的第二次文學討論會上,台灣作家王文興的「家變」首先被推介,並探討其社會意義。爾後,台灣本土作家如宋澤萊、曾心儀,乃至往前溯到楊逵、鍾理和等人的作品也被廣泛介紹。詩歌、散文等各項文藝類的研究亦逐漸熱絡。文學批評的專著如「台灣主要小說流派初探」,專題論述如「流沙河——隔海說詩」,乃至於如「台灣文學史」等綜觀專著皆已編寫完畢。
去年聯合報在廣州舉行的文友會。多舉辦這樣的文藝交流,兩岸的隔閡才會日漸減少。(陳義芝提供)(陳義芝提供)
明揚暗貶,疑慮不安
對於大陸研究者始終企圖把台灣文學貶為區域支流,有些台灣作家非常反對。
文學評論者葉石濤認為,大陸的研究者一再強調,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支,這是大陸研究者強以老大哥的位階心態,明揚暗貶台灣文學的成就,以及對台灣文學作品不符合大陸某些基調的疑慮與不安。
他認為,誠然從地緣、血緣來看,台灣文化傳承自中國大陸,但幾經西班牙、荷蘭、日本等外來移民的影響,已受了各種不同文化的影響。因此他覺得,台灣地區的民眾早已形成特殊的文化體系,絕不是用中國文學的一個分支一詞所能概括的。
例如,日據時代的新文學作家如楊逵、鍾理和等人,與其說他們的作品反應了與祖國相連,共同反抗帝國主義,倒不如說,他們的作品寫出了根植於這塊土地的人民心聲。
對於這種看法,大陸學者又怎麼想?
「很難說得明白啊」,台港文學選刊副主編楊際嵐說,他從小就對台灣印象深刻。家住福建平潭的他,逢年過節常看到有些人家在餐桌上,會留一空碗等離開大陸到台灣的親人。福建海邊也經常有台灣漁民來避風,這使他對台灣的文化與社會,分外有興趣。長大後到「文聯」,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到台灣許多文學作品,「一下子就迷上了」,他形容。
貶現代、揚鄉土
「台港文學選刊」主編季仲也指出,他對台灣文學的看法,開始也是因為新鮮、好奇。他還記得初接觸到李昂作品「殺夫」的震驚與疑惑,當年他力主在選刊中刊登,但經過爭取、還擔心版面被撤下。他說,因為歷史環境的關係,台灣文學跟大陸文學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要他相信「台灣文學不是中國文學的一支」實在很難。
對某些台灣作家一再強調台灣文學獨特的觀點,福建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曾為此開過好幾次討論會,批駁這種想法。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劉登翰說,我們把它當成學術議題來討論。
同樣的大陸研究者對台灣文學「鄉土」、「現代」等流派,也有非常強烈的看法。
周玉山指出,在大陸研究者的眼中,鄉土文學被視為「反應社會矛盾與人民疾苦為己任,以建立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為藝術特點的台灣新現實主義」,產生的背景則扯出「新中國日益強大」,掀起「回歸」熱潮等。現代派是「背離文學的優良傳統,醉心自我表現,逃避廣大的社會現實,表現個人主義,頹廢主義等消極思想,藝術形式怪異、晦澀、難懂……」。
大陸研究者貶現代、揚鄉土的心態是有其環境因素的。
兩種偏執,皆非真實面貌
「從一些文學作品中,兩相對照,讀者看到大陸的現在了」,劉登翰表示,台灣早期鄉土文學作品如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等作品都在描述從農業走向工業社會的過程、土地的失去、人心的掙扎等。不管是讀者或研究者讀來,都分外親切。「更何況,這些作品中的方言表現,我們讀來分外懂呢!」他說。
淡江大學教授龔鵬程指出,大陸的研究者較喜歡鄉土派,是因為鄉土派的寫實主義,正是大陸當局所提倡的。而現代派則被視為資本主義的帝國思想,當然被排斥的。矛盾的是,八十年代某些鄉土派作家的發展,甚至興出「獨立建國」的思潮,當然是大陸研究者所極力反對的。
強調台灣文學完全獨出於中國文學體系之外,或者將台灣文學納入中國文學的一支,忽略了它在歷史時空的特殊性,龔鵬程看來,都是非常極端的兩個「偏執」。兩個極端加起來,或許促使大家想想台灣文學的真實面貌。龔鵬程認為,從這兒來看大陸的台灣文學研究,更能凸顯出它的意義。
況且,大陸因為研究者的特殊觀點,常會注意到許多台灣文學界並不是很重視的作家。一些通俗作家高陽、古龍等的宮闈、武俠小說,或瓊瑤、三毛等,他們的研究,一方面彌補了台灣研究者的不足,一方面也反映台灣通俗文化的社會影響。
突破非文學因素
往返大陸十數次的陳信元也認為,許多台灣作家認為大陸研究者的觀點奇特偏執;大陸學者又對台灣文學獨出於中國文學的觀點分外恐懼,實在是因為雙方不夠了解所致。資料的欠缺、兩岸作家缺少機會溝通……,凡此種種都有礙於對台灣文學作品作真正客觀的解析。
「我們是這裡弄兩根木頭、那邊抓幾把沙子、鋪幾層水泥,離真相,還遠得很呢!」大陸學者劉登翰亦有所感。
他認為,唯有大家都能真正的敞開心胸,例如在兩年一度的文學討論會上,多邀請台灣的文學評論者、作家來參加,私下訪談、交流活動更加強。
也唯有兩岸都致力破除非文學因素,如此,「兩岸文化交流的先頭部隊」才能真正發揮它真實的功效。
〔圖片說明〕
P.119
琳琅滿目的台灣文學論述,全是近十年來大陸學者的研究,但這其中有多少客觀的學術價值,就得細細品嘗了。
P.120
福州街上,來往匆忙的人群中,有多少文藝青年?不少學界人士都在慨嘆,隨著經濟改革浪潮,文革之後曾經復興的文藝旋風已經不再。
P.121
這樣的個體書攤得仔細搜尋,才能找到好書。但是老闆很有服務精神,他說,「要什麼書,儘管開口,我可幫忙到其他書店批」。
P.122
許多人都羨慕「台港文學選刊」的工作人員,因為他們很可能是最先接觸到台灣文學作品的一批人。
P.123
「台港文學選刊」的副主編楊際嵐家住福建平潭,從小就對台灣印象深刻,這是選刊資料室。
P.124
以「原鄉人」作品著稱的台灣早期鄉土作家鍾理和,被大陸學者認為是熱愛祖國的代表作家。圖為今年十月在台北舉行的楊逵、鍾理和回顧展。
P.125
去年聯合報在廣州舉行的文友會。多舉辦這樣的文藝交流,兩岸的隔閡才會日漸減少。(陳義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