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台北市所給人的感覺,就和世界上其他的大都會一般,是繁華、忙碌、與擁擠,矗立雲霄的大廈,寬廣筆直的街道,街道上往來如梭的車輛與行人,商店的櫥窗光可鑑人,陳列在櫥窗裡的是各廠商競相促銷的新產品;而走在街道上的男女老少,衣式、髮型更是千變萬化,看得人眼花撩亂。急速的經濟成長、高水準的國民所得,充分反映在人們的食、衣、住、行之上。現代化的步伐,迅速侵入了台北市的每一個角落,就是在舊台北的一角-大稻埕,亦已逐漸被新式的行業、新式的建築所取代。在車輛奔馳的馬路旁,一些舊房子因馬路拓寬而被削去了大半;暗紅色磚塊組成的古屋,在鋼筋水泥大廈旁,彷彿顯得十分陰暗和無奈;電器行、音響店、服務公司……,新式商店五顏六色的大招牌,懸在半空中引人注目。但是大稻埕最古老的街道——迪化街,卻無視於鄰近街市的改變,仍安穩地保留在淡水河畔,繼續經營著傳了好幾世代的古老行業。
由於西風東漸的影響,迪化街上有許多西式屋頂的建築。
曾是通商的口岸
大稻埕(即今之延平區),位於台北市西北側靠淡水河邊的地區,與台灣北部開發最早的碼頭「艋舺」(今之萬華)相毗連。這地方原是平埔族的「奎府聚」番社。
康熙四十八年,泉州人陳賴章得到官方允許,開始在此落戶開拓,漢人逐漸聚居於此。由於這一地帶地勢較高,當時的人便在水田中央留出一大塊曬穀用的平地來,供各莊輪流曬穀,「大稻埕」的名字即是由此而來。
後來,由於自淡水河上游流下來的河沙,越積越多,使艋舺岸邊碼頭外的河水,變得越來越淺,碼頭不得不向下移,大稻埕沿淡水河一帶岸邊,遂成為與大陸貿易的船隻停靠的理想碼頭,逐漸取代了艋舺的地位。
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銳意經營台北府,並且指定大稻埕為外商居留地,於是一時萬商雲集,船舶如織,大稻埕就這樣繁華、熱鬧了起來。
由於外商來台愈來愈多,於是各式各樣的洋樓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大稻埕出現。先是在千秋街、建昌街(後來合兩街改為貴陽街)由李春生、林維源等富商巨賈建築西式洋樓租與外人,或自己經營茶行。
以後再發展出組成現在迪化街由南往北的南街、中街、中北街、普安街、杜厝街、益保裕街、太平街、朝陽街……等。
為人力車、挑挽車通行而建造的五米寬道路,在今日各式機動車輛的通行下,顯得狹隘不堪,迪化街因而被規劃成單行道。
各類貨品的集散中心
其中南街多為布莊,中街多茶行、百貨店,中北街多南北貨、糧食店,普安街多雜貨店、碾米廠,杜厝街和益保裕街亦多礦油店和碾米廠,再向東北去則為住家。
談到市街的興隆,台灣建省之初以中街最熱鬧,當時,茶的輸出極為盛行,中街茶行林立,著名的茶行店東即是社會上一流的人物,而一般經商的人也以茶商馬首是瞻。
而南街,在日本人佔據台灣以後也逐漸興旺起來。那時南街的黃成源、高源發、謝成源、錦章、葉雙發和謝義德都成了有名的大布商。但當時的布市僅止於永樂市場。
二次大戰後布帛業一度蕭條,到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大陸上的紡織廠遷來台灣設廠織造,新的設備和技術源源而來,南街的布商才又重整旗鼓起來。這時,許多後起之秀加入了布帛業圈。不多久,南街變成了全省最大的布料批發市場。
除了茶葉、布匹,迪化街的各種南北貨、海產、山產、雜糧、飼料、紡織品、百貨……,自清光緒年間起亦就雄霸一方,為台灣北部的集散中心。
為人力車、挑挽車通行而建造的五米寬道路,在今日各式機動車輛的通行下,顯得狹隘不堪,迪化街因而被規劃成單行道。
輕吟淺唱著緩緩的古調
有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迪化街一直是台灣北部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商場。今天,儘管時光流轉,轉走了迪化街的黃金歲月,但這條充滿古味、代表著舊日生活方式的街道,卻執拗地保留了它特有的風華。迪化街,無視於四周商場的變化,繼續經營著它那特殊古老的行業,有人情味的交易以及那緩慢的生活步調。
從南京西路底右轉入迪化街,面對的便是一條狹隘的街道。柏油地面上白漆寫的「單日停西邊,雙日停東邊」的號誌,被兩旁停靠的私家轎車掩蓋在車影下。
迪化街的寬度,是清代台灣城市的街道規制,約五米寬。一輛輛新式的轎車,取代了過去充斥的人力車和挑挽車,將迪化街擠得飽飽滿滿的,一般開車的人都不太願意駛進這條狹窄的古街。
靠近南京西路,迪化街一段的開頭是過去的南街,這裡就是過去的布業王國。
沿著街道,三、兩步便是一個布莊,堆積如山的布匹,整齊的疊列在架子上,日光燈雖開著,但在這種狹長陰暗的店面中,它只能無力的發出微微的白光;大剪刀、大量尺靜靜躺在桌檯上,店員則坐在凳子上打盹。
雖是炎夏,暑氣似乎被擋在迪化街口外,輕輕的和風吹走了都市生活的緊張和煩躁。
一百多年前,迪化街附近的淡水河畔是商船雲集的碼頭。
做生意仍保有古風
迪化街的布商們都是大盤商,他們向廠裡進貨,然後再批發到各地的零售商。和他們有往來的零售商都知道:由於他們秉持中國人做生意講義氣的原則,信譽卓著、價錢公道,因此都擁有固定的交易對象。同時,由於他們行銷的種類、貨色各自不同,同業間也不會傾軋敵對,絕沒有一般商場上削價競爭、到處樹敵的現象,可說是最富中國人情味的交易所在。
步過五顏六色的布店,空氣中傳來陣陣人蔘、甘草、當歸……的中藥味,沿路望過去,中藥商烏亮的大切刀正在藥材上霍霍揮動著。
一個中年婦女遞給老闆一張藥方,「吃感冒的!」老闆不愧是個有經驗的中醫師,一看藥方就知道了。趁老闆抓藥之際,這位婦女又問了一些問題……。儘管現代醫藥技術發達,但在不少中國人的心目中,中藥仍被視為治病、補身的良方。
向對街望去,德興佛具店各式銅製的佛具,在陰暗的屋簷下閃閃發光。
兩個少女坐在綉臺前,專心一意用色彩鮮艷的綉線縫繡著龍、鳳、麒麟、馬……等代表吉祥的動物和各種神話人物。這些刺繡,有結婚時掛在門口橫幅紅布條的八仙彩,有圍在神桌前的桌圍,亦有披在神像身上的披巾,用途不同,所繡的圖案也不同,但同樣都是色彩豔麗、表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
迪化街的居民執拗的保留著相當傳統的生活方式,街頭上常可看到民間宗教遊行的儀式。
充分看到屬於傳統生活的種種
櫥窗裡的佛具,除蓮花燈、燭台、焚香、金紙外,也包括了土地公、觀音菩薩、關公、玉皇大帝等等神像。老闆胡東生很熱心地告訴我們說:「所有佛像中,土地公最受歡迎了,許多華僑和外國人都特地來買一尊帶回去呢!」
這些佛像在離開佛具店後,都將被供奉起來,在香煙繚繞下成為人們膜拜和精神寄託的對象。
走出佛具店,沿著小街一環環紅磚製的拱形門廊望去,廊下羅列一籮筐一籮筐的海陸乾貨,這些東西,在空氣中匯積成一股撲鼻的腥味,遠遠望去,紅、白、黃、綠、黑、褐色都有,包括了:五香、八角、銀耳、紅棗、香菇、木耳、冬菇、蚵乾、蝦米、魚乾、蒜頭、海參、海帶、薏仁、愛玉子、綠豆、紅豆、蓮子……,滿滿的一袋袋的置放著。有些更堆滿了廊前,堵住了街廊行走的過客。
除了琳琅滿目的各色海陸物產外,循著拱廊漫行,在濃烈的腥味盪漾下,偶然夾雜一絲茶香和油香,讓陌生的訪客得以輕鬆的換上一口氣。
門口掛著大大「茶」字的茶行,店裡頭擺著一罐罐的各種茶葉。老闆娘親切的招呼,耐心的為顧客解說各種茶葉的特色和產地,一旁的店員熱心的捧上以精緻茶具所泡出的香茗,供顧客品嚐。
迪化街保存的古老中式建築的屋頂。
恍若走進了時光隧道
濃郁的茶葉香與人情味,迪化街無意中透露出的舊日生活訊息,讓人誤以為自己走入了時光隧道,回到那古老的日子裡。
繼續往北走,麵粉店成袋的麵粉堆疊成一座座雪白的小丘,老闆坐在長長的廳堂後,撥弄著他的算盤,農產資材行裡各種種籽、農具整齊羅列著。刻印的小店夾雜在市聲中,佝僂的老人就著案前的小燈,一刀一刀地刻畫著大大小小各式的圖章。燈籠行中圓、長、方型的各式燈籠,吊滿了廊廡,彷彿是一片昇華的燈海。木器行高高低低的木桶和大大小小的竹製蒸籠層層疊靠,亦錯錯落落的掛滿了店面。
「金盛發」竹器行的老闆潘金城剛從內湖取貨回來,他說:「現在會編製這種竹器的人愈來愈少了,為了要維持正常的供應量,我每天必須深入內湖山區去採購。」
在附近,一輛貨車停在油店門口,搬出一桶桶的食用油,花生油、黑蔴、白蔴和苦茶油凝聚成的油香,從店中飄散出來,久久不散。
夾雜在這些古老的商店中,霞海城隍廟亦是迪化街特有風情的一部份。
城隍本指保護城市的無水壕溝,後來慢慢的神格化,便成為掌管陰陽間善惡行為的判官,所以城隍爺的下面有文判官、武判官、牛爺、馬爺、獎善司、罰惡司以及七爺、八爺等部屬。
這是迪化街上受到西風影響的老建築。
當地居民信仰的中心
踏入迪化街的這座城隍廟,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頂上掛著排列整齊的紅色燈籠,濃郁的香味,裊繞在這空間狹隘的廟裡;虔誠的信徒點著香對著神像,口中喃喃有聲。
這座廟宇雖小,信徒卻是不少,每年陰曆五月十三日城隍爺的生日,更是香火鼎盛,香客不絕。當地的人常以:「五月十三日人看人。」來形容這個盛會。
邁過台北橋橋底的公有市場,迪化街二段的街道更狹窄了,景觀也變了。彷彿從商業社會的氣象,轉變成農業社會的生活形態,生活的步調在這段彎曲狹阨的古道上,似乎又慢了許多。
約三米寬的街頭,熙熙攘攘擠滿了人群,有工人有小孩,但計程車是不願開進來的。
街旁龍珠清茶室的茶棚,聚著一些臉頰風霜畢現的中老年人,他們或兩人對坐,嚼著花生米下棋;或四、五人聚在一塊兒,飲著清茶話家常。在那兒,時光彷彿是壁上已壞掉的老鐘,就終止在那兒了。
水發雕刻行的四周,斜斜放置著已完工或未完工的龍紋花草椅背。兩個師傅聚精會神一刀一刀的雕刻著,問起他們學藝多久才能成師傅,三十出頭的陳師傅說:「至少也要七、八年。」「但現在願學的人愈來愈少羅!」另一個師傅嘆著氣,插上了一嘴。
霞海城隍廟夾於迪化街眾商店中,廟雖小,香火卻很盛。
從生到死,這堻ㄕ陰o賣
新琴聲戲館幾把老舊的南胡、月琴和洞簫靜靜的掛在牆上,為這夏日午後譜了一曲休止符。葬儀包辦社的零落行頭,似乎猶在牆角作垂死的哀鳴。王金塗打鐵店的老招牌,在豔陽下展現著,房中那口薰滿了黑煙的火爐,蛛絲網結,已是好一段時日沒有升火打鐵了。
「從生到死,迪化街都有得賣」,的確,走在這條古街上,生離死別,彷彿是天道運行的規則,在這兒循環不已。老街看盡了幾百年來的生老病死、與滄海桑田,這些已不足以在它身上烙上深刻的痕跡。
迪化街賣的是中國傳統生活的各種用品,代表著舊時生活步調的批發中心,在這裡可以喚起人們對過去農業社會的種種追思。
由於迪化街是以商業交易發達起來的,街面有其實用價值,所以整條街很難找到幾幢純住宅的建築。順著街道看去,一排排房子中,有中國傳統式的街屋,也有受西方建築影響的洋房,街面、屋簷、亭腳都悄悄透露了歷史演變的過程。
中國式傳統的街屋,留存在迪化街一段的後半部。這類房子的門面大約四公尺寬,前面留有騎樓,進門處是堆滿各式貨品的前廳,前廳後側設有櫃台,老闆即在此坐鎮處理業務。經過帳房,有一條通往天井及後廳的走道,稱為「巷路」。廚房即設在天井的旁邊。
漫步於迪化街的長廊下,滿目所見,都是中國傳統生活的各種用品。
傳統的住屋
後廳一帶稱為「後落」,是店主家人的住屋,大多設有「公媽廳」,即是置放神案的小客廳。這類的房子,有點像火車車廂,一節接著一節,兩節之間就是用以採光的天井,廚房家事及曬衣服都是利用這塊地方。
現存迪化街這類中國式住宅大都有三房、兩個天井。由店面向裏望,天井裡置放的花栽植物,映照著百年古屋,古意盎然中透著生趣。
清同治、光緒年間,迪化街的商務與南洋接觸密切以後,建築又有了顯著的改變。到南洋或天津、上海做貿易的商人,將西方殖民式的建築帶了回來。這種建築的特徵,是在大量用磚砌成圓拱窗。同時,門上的裝飾也都顯示西方建築的式樣,房子多為二層樓。
在光緒年間建造的洋樓,大都是紅磚砌成的。日據時代,又出現了經過粉刷成白牆或洗石子的洋樓,甚至也有貼上面磚的。這類洋樓顯得比較精緻,往往在房子的外面欄杆、柱頭及屋簷上施以精美的浮雕裝飾。
但這類建築雖外表受「西風」的影響,但內部格局,仍屬於中國式的,長長的甬道、深入的廳房,住居其中,聽不到街市的嘈雜。
中藥店將藥材置於廳後的閣樓上,他們用繩索和籃子將藥材運到樓上。
其間多殷商
迪化街道雖窄,開車的人多不願駛入,但整條街道卻常置滿私家轎車,不但福特、裕隆的到處都是,賓士、別克……等名牌轎車亦不在少數。那兒來的呢?原來都是住在這裡的商人所擁有。
事實上,這些批發商都是家財萬貫,甚有基礎的殷商。雖然他們對現代商場上各種賺錢的門道極為清楚,但他們保有我國古來商場上薄利多銷、殷實、保守的傳統精神,他們極少從事趁火打劫式的囤積居奇或哄抬價格,他們以穩紮穩打來贏得信賴。
因此,時至今日,雖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到處林立,但每逢年節,還是有許多人喜歡湧向迪化街,去選購他們在年節期間所需的物品。
然而,迪化街的一些老行業,正如他們的老建築一樣,抵不住都市更新的威脅、商業中心轉移、及新產品的取代,也逐步的走向衰退和蕭條。
南街、永樂市場一帶的布業王國在民國五十五年起至六十一年,整個交易量達到巔峰以後,因為供過於求,業者競爭激烈,國際石油價格浮動,布帛業所必需的化纖原料上漲,原胚布成本提高,加以成衣充斥,買布製衣的人漸少,而零售商也學會直接和廠商提貨,迪化街的中盤布商開始蕭條。
大切刀霍霍的揮動,藥材被切成一片片的。
難與時代抗爭
在布商蕭條的同時,迪化街的南北貨也遭到了強敵。過去南北山產海味都集中在這條古街道上,如今交通發達,各地都有了中盤商,迪化街南北貨商行的地盤縮小了。
整個店鋪被各式竹籃、麻繩、草蓆、鍋、鼎、及各種刷洗用具堆得滿滿的太發行,門檻都還是古老的木頭。坐鎮的老闆娘亦說不出到底店裡賣得有多少東西。
那些竹製畚箕、竹簍、米籃、蒸籠……已愈來愈少見了。「塑膠製品的便宜、耐用,竹製品是趕不上的!」長夏的午後,老闆娘懨懨的吹著電扇,她的腦子裏已開始考慮這個店面是否要隨古老器具的淘汰而結束了。
穿過迪化街西向南的小巷,面對環河南路,急駛而過的車輛,把人從舊日子緩慢的步調拉回到今日緊張的現實生活中。淡水河畔已築起了長長的河堤,淤淺的河床再也容納不下通商的船隻;台北橋上隆隆的車聲代替了過去船舶入港的吆喝聲,迪化街具有的地利優勢已然消失,交易場中,迪化街的老字招牌也在慢慢的遠去。
舊式的中藥店,將數百種的藥材,分門別類的分置於抽屜和瓷瓶中。
雖知必然,仍有憾焉
在都市急遽現代化的步調裡,迪化街不知尚能再堅持多久?在台北市政府的都市計畫方案裡,迪化街這類的老市區已列入翻新計畫之中,說不定幾年之後,它會與台北市的其他地區一樣,房屋翻建,貨品與經營方式與時代妥協,今日所見的這令人沉醉的古樸之意,恐怕就不再有蹤跡可循了。
較新式的中藥店,則將藥材置放於玻璃瓶中。
迪化街曾有「布業王國」之稱,這裏的布店過去大都做批發買賣,最近因為好景不再,已兼做零售生意。
逐漸被塑膠製品所取代的木製砧板,現在大概只有在迪化街才看得到了。
逐漸被塑膠製品所取代的木製砧板,現在大概只有在迪化街才看得到了。
錯落疊起的木桶,是全靠手工製作的,但現在會這一行手藝的已愈來愈少了。
錯落疊起的木桶,是全靠手工製作的,但現在會這一行手藝的已愈來愈少了。
一間又一間堆滿各種南北貨的雜貨店,是迪化街的特色之一,在這裏,各種南北貨應有盡有。
一間又一間堆滿各種南北貨的雜貨店,是迪化街的特色之一,在這裏,各種南北貨應有盡有。
佛具店櫥窗中的各式佛具。
佛具店的少女,正聚精會神繡著神案上的桌圍。
這間小店隱落在迪化街的一角,專賣拜拜時所用的香、冥紙、金紙……。
佛具店中出售的太子爺神像。
佛具店中銷售量最大,最受歡迎的土地公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