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 vs. 衝擊
回應外界對植物工廠的批評,方煒用「人各有志」、「我種的,不是你的菜」自我解嘲。
「植物吸收的營養,不外乎氮、磷、鉀、鈣、鎂、硫及一些微量元素,這些都可以用科學證據加以釐清;但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只要不是在太陽底下種在土裡的,就被認為是『不自然』,」他說。
方煒表示,植物工廠只是提供另一種糧食生產方式的選擇,它的產量絕對無法與田間或溫室作物相比,因此不會、也不可能取代傳統農業。
以日本為例,目前該國50座廠幾乎都種萵苣,然而產量只占消費者需求的0.5%,根本不對傳統農業構成威脅。此外,許多日本餐飲業者開始「自產自銷」,連鎖餐廳如Subway及大戶屋,料理所用的蔬菜即由自家植物工廠供應,但產量離自足還有一大段距離。
方煒表示,對日本餐廳業者而言,自營植物工廠最大的優點是,供應量與價格穩定,不再受制於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因此他認為,植物工廠所要推廣的對象是自有銷售管道的農企業者,而非小農;選擇生產的作物則應以能夠「替代進口」為考量,而非市場上一把10元的日常蔬菜。
「植物工廠只是農業的其中一環,與傳統農業不是競爭的關係,就算有,也應該是對產品衛生與品質的競爭,」方煒強調。
「賣廠」意義大於賣菜
植物工廠的成本,視其設備自動化程度而有差異。台大植物工廠兼具研究的目的,對於殺菌設備有較高的要求,光是建廠費用就高達三千萬台幣,對中小企業而言,這不是小數字,何況之後還有定期衍生的營運成本。
總部設在新竹縣的野菜工房在不影響作物生長條件的前提下,降低設備的檔次而把建廠成本壓低至台幣800萬元。「我們不強調『無菌』,但一定是『潔淨』生產,產品完全合乎生菌數的檢驗,」創辦人林銘村說。
進入野菜工房栽培區也須換穿無塵工作服,但省略了空氣塵浴、電解水殺菌等步驟;生產線上的蔬菜則不額外補充二氧化碳,對於養液酸鹼值的監控則改以人工為之。
即便如此,野菜工房植物工廠內的人力仍維持在3~5名,大多從事移植作物工作。「人力精簡」是人工控制型植物工廠的特色,只需一位高學歷主管以及數位操作員,工作內容省力、輕便,即使六、七十歲的老農也能勝任。
雖然野菜工房擁有自己的門市通路、定價比有機商店略高(250公克約賣50元),而且客源穩定,林銘村表示,整套商業模式(包括軟、硬體)的輸出更是植物工廠的利基。他透露已有國外客戶表達合作建廠的興趣。
國內光電大廠也已看準植物工廠的商機,例如億光電子不但加入2011年6月成立的台灣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更早已把觸角伸向對岸,2010年底與飛利浦照明、日本三菱化學等簽訂合作意向,搶進布局大陸植物工廠的LED供應鏈。
方煒透露,新北市有家企業已砸1億台幣蓋植物工廠,計畫用來「操練」每天生產1,000株蔬菜的商業模式,看中的,就是未來能夠輸出全球的潛力。
不少人認為,若不是因為發生金融海嘯,製造業者壓根不會對農業感興趣,因而質疑植物工廠造福的是製造業而非農業。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既非農業亦非工業、既是農業也是工業的「中間產業」,不啻為台灣嘗試產業跨界結盟,指出可進一步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