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部台灣經濟史縮影
我們邀訪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前處長黃文谷,他是任期最久的處長,計八年七個月,一坐下來,他笑說是來「純聊天」的,卻聊出了一部台灣經濟發展史。
黃文谷回憶起到任時園區的場景,當時紡織、成衣、製鞋、製傘等的勞力密集產業已多數外移,部分廠房低度使用,再加上園區已經30多年了,「當時候空間雖陸續興建現代化廠房,但整體風貌是老舊的,而想移出的企業都出去了,留下來是還想繼續深耕的,正面臨轉型的掙扎。」
廠商外移讓產業像被「連根挖起」,黃文谷如此形容,整個供應鏈被切斷,原有的群聚效應遭破解,當時他們一度以為沒機會了;只是轉念想,「被挖根也是一個契機,讓轉變可以開始,雖然真的辛苦。」黃文谷語重心長地說。
吸引外資投資與引進新的技術是加工出口區設立的其二宗旨,多年來的成效,已使台灣的技術水平大大提升,企業自發地升級技術,工廠生產從自動化到資訊化再到當前的數位化,「過去的20至30年,我們慢慢地重整,已經有模有樣了,但還不是完整。要到美中貿易衝突,轉型的最後一哩路才成功。」黃文谷說。
美中貿易衝突促使在中國境內的台商面臨再次移轉基地,而此時政府的政策引導,促成了許多台商回流,重新投資台灣,重組供應鏈。「從加工出口區的演變套合對照台灣的經濟發展,幾乎等於是同步,形同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史。」黃文谷總結地說。
因應台商回流需求的廠辦空間,高雄加工出口區早早興建了前瞻創新大樓,於今(2022)年年初竣工。吳大川領著我們參觀甫落成的廠房,一邊解釋如瑞儀光電、凱銳光電等廠商都已經準備進駐了,這群回流的力量使產業進入創新驅動期。
而對黃文谷來說,另一件別具意義的事蹟是加工出口區的更名,「『加工出口區』這五個字,它某種程度是歷史的榮光,但是也是一個包袱。」因應產業的轉型升級,將逾半百的園區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讓加工區的名稱變成一個歷史,但是精神被傳承下來,再走下一個50年。」是黃文谷公務生涯最佳的句點。
園區內陪伴台灣經濟成長的歷史建物將會保留活化,如前鎮園區的行政大樓、楠梓園區的莊敬堂,以及危險品倉庫則轉為涼亭使用,讓人回憶過去辛苦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