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栽培史
台灣適合種咖啡?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所長方怡丹表示,南北緯23.5度間是俗稱的「咖啡帶」,咖啡的生長條件與茶樹相似,台灣有文獻記載種咖啡的歷史是在1884年由英商引進少量的阿拉比卡咖啡樹。
專長研究咖啡的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張淑芬說,1902年日本政府在現今恆春熱帶植物園栽培咖啡,發現阿拉比卡種最適合台灣,遂在海拔300公尺的雲林縣古坑鄉荷苞山栽培樹苗,並廣植在華山等地,二戰後台灣沒有咖啡市場,咖啡產地大多荒蕪。
1950年代國際咖啡價格高漲,台灣再現一波咖啡熱潮,農復會(農業部前身)邀請美國專家來台協助發展咖啡,並派台灣「咖啡之父」、嘉義分所主任朱慶國引進抗銹病的夏威夷品種與栽培技術,還在斗六設立雲林縣經濟農場(簡稱「斗六咖啡加工場」),後來政府未繼續獎勵推廣,台灣咖啡因此沉寂。
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台灣,卻是咖啡起飛的契機。方怡丹說,政府為重建災區,推動「一鄉一特色」政策,古坑鄉以昔日的咖啡產業為發展主軸,2003年雲林縣政府舉辦首屆「台灣咖啡節」打響名號,也奠定古坑為「台灣咖啡故鄉」的地位。嘉義分所則從日治時期至今就扮演選拔咖啡品種、輔導農民種植技術,並蒐集種原保存的角色。
農業部統計,目前台灣咖啡種植面積約有1,178公頃,咖啡生豆量逾1,000公噸,主要產在屏東、南投、台東及嘉義縣。
2021年台灣首度與卓越咖啡聯盟舉辦「PCA典藏咖啡競標」,就吸引來自美、法、日本等14個國業者參與競標,其中不乏有咖啡界APPLE之稱的美國藍瓶咖啡;2023年升級舉辦有「咖啡界奧斯卡」之稱的卓越杯(COE)競標,顯見台灣的咖啡品質已受到國際買家認可。
「台灣能在短短20年間產製高品質的咖啡,主要是農民很爭氣。」方怡丹說,農民自我精進,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辦各項咖啡豆評鑑與競賽,讓咖啡品質不斷提升。
以阿里山為例,咖啡農還共組嘉義咖啡產業發展協會互相交流,協會監事、卓武咖啡館主許定燁說,以「共好、共享」的精神,讓產區的品質均一提升。鄒築園莊主方政倫擔任協會理事長時,還舉辦咖啡媒合會,並讓進入決選但未獲獎的咖啡也有機會參與競標,「有努力就有機會」。
水洗、日曬或蜜處理,咖啡果實因不同的處理方式,而產生不同的風味。
阿里山的咖啡農團結一致精進咖啡的栽培與後製技術,使得阿里山成了台灣精品咖啡的聚落。